服藥時間不同差很多?!研究發現會影響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經常失衡,高血壓成為許多成年人常有的經驗。然而,高血壓容易引發代謝症候群,並可能進一步導致心臟病、中風與糖尿病,因此為了避免症狀惡化成疾病,有些人被建議服用降血壓藥物。而最近有2份研究發現,比起睡醒後服用降血壓藥物,睡前服用能顯著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在第一項研究中,Ramón Hermida博士與其同仁檢視了2,656名沒有糖尿病的人的血壓變化,藉以調查用血壓預測罹患糖尿病風險的的價值。經過5.9年的追蹤以後,190名研究對象罹患了糖尿病,並且發現睡眠時間的血壓是糖尿病風險的重要依據。研究員說明,降低睡眠時的血壓可能才是降低糖尿病風險的關鍵方法。

 

 第二項研究中,Hermida博士與其同仁則進一步探討在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是否真的比睡醒後服用來得更能降低糖尿病風險。他們隨機找來2,012名有高血壓但沒有糖尿病的研究對象,並經過6年追蹤後比較睡前服藥與睡醒後服藥的差別,過程中有171名研究對象罹患糖尿病。研究發現,睡前服用藥物的人發生夜間血壓升高現象(non-dipping)的比率較低(睡前用藥:32%,睡醒用藥:52%),降低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且更重要的是睡前用藥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57%

 

 研究員說明,降血壓藥物的作用在於抑制一種叫angiotensin II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使血壓上升、從肝臟釋放葡萄糖到血液中以增加血糖,並且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而綜合2項研究發現,對於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者,在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比在睡醒後服用更能改善睡眠時的血壓,並進一步預防罹患糖尿病。

 

 

 

資料來源:Diabetologia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