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會在冬天猖獗?

常聽到:「天冷了,小心感冒!」冬天是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開始大肆蔓延的季節。台灣政府自10月開始,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

 

感冒一般會自行痊癒,而流行性感冒每年在全球據估計帶走25至50萬條人命,到底為什麼氣溫直線下滑會讓病毒感染像野火般快速擴散開來呢?

 

感冒與流感的差別?

感冒與流感的症狀表現有什麼不同?大多數時候常見的感冒症狀有三個:喉嚨痛、鼻塞和咳嗽,約有超過200個病毒會造成前述症狀,不過鼻病毒是最常見的罪魁禍首。很幸運的,大約有25%感染感冒病毒的人是完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的。

 

流感則是流感病毒(influenza)造成,分為流感病毒A、B、C三種,與感冒有許多相同的症狀表現,但得到流感還會出現高燒、疼痛、冷汗或顫抖症狀,這些是明顯可以與一般感冒有所區分的差異。

 

季節性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特別監控流感發生的季節,指出雖然任何時間流感都有可能出現,不過還是可歸納一個可預測的模式,大約是在10月左右開始出現,常在冬天最冷時達到高峰,某些時候可能會持續到隔年五月才結束。

 

2013年分析顯示,在全球溫帶地區,低溫及低濕度是流感發生的主要因素;而在熱帶地區則可能在下雨與悶濕的季節或是全年度都會爆發流感。這聽起來似乎有違常理,但科學家也難以完全理解這個看起來衝突的現象。有一些理論提出解釋,包括從低溫會影響病毒行為以及我們身上的免疫系統抵抗病毒的能力,到在人群擁擠之處久待及日曬少的緣故。

 

冷空氣影響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一般感冒和流感病毒透過鼻子進入我們的身體,鼻黏膜對這些微生物入侵者有防禦機制,鼻子會分泌黏液,病毒會被黏稠的鼻涕所困住,慢慢由鼻內通道上的纖毛帶動,我們再吞入,然後胃酸使這些微生物被中和掉。然而一旦冷空氣使鼻內通道的溫度下降,將會降低鼻黏液清潔的速度,使病毒可以存活更久,並試圖穿透鼻涕進入我們的體內。此時免疫系統啟動攻擊的機制,一種名為吞噬細胞的特殊免疫細胞會吸入並消化病毒,但這個過程同樣會因為低溫而變慢。

 

過去研究顯示,維他命D會影響體內製造抗微生物分子的作用,因此會抑制流感病毒複製的情形。而冬天的紫外線輻射量比夏天來得低,直接影響人體製造維他命D的多寡,因此有人在冬天會為了預防流感,特別攝取維他命D補充品。但對於其是否真正具有預防效果的相關研究,結論並不一致。另一個說法是,我們在冬天比較少進行戶外活動,待在室內人潮擁擠的地方會讓病毒更亦傳染開來,同時室內暖氣降低空氣濕度,這些都可能導致流感蔓延。但我們之中大部分人,一年到頭其實都在擁擠的空間生活,這個理論說法其實無法解釋流感流行的發生率狀況,反而有些科學家相信氣溫、濕度、旅行和人群擁擠全都會影響病毒傳遞的整體風險。

 

如何預防

在冬天發生感冒的機率非常高,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估計,每位成人每年大概會感冒二至三次。最好保護自己的方式是勤用肥皂洗手、避免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及和已經被病毒感冒的病人保持距離,這些規則同樣適用在流感,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民眾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感染方式。當你出現高燒不退、症狀未改善、變嚴重或不尋常、或是感覺胸痛,記得要前往醫療院所就診。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11.17)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