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荷爾蒙決定妳的行為?
2009.12.18
荷爾蒙決定妳的行為?
社會上不少人認為男性荷爾蒙-睪丸素是造成好鬥、具侵略性、本位主義、反社會等人格特質和行為的主因,過去也曾經有動物實驗發現:去勢的雄性老鼠較不具攻擊性。但是,最近一份人類行為研究的結果卻發現,在動物身上觀察到的現象,卻不見得適用在人類行為上,也因此推翻了這項迷思。 為了要瞭解荷爾蒙如何影響人類的社會行為,研究人員招募了120位女性受試者,並給予一半的受試者0.5毫克的睪丸素,其他受試者則給予安慰劑。這些受試者被安排參與一項行為實驗,受試者以兩人為一組,雙方必須協調分攤一定金額的報酬,分攤的方式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因此,協調的結果也可能雙方都接受或破局。研究人員預期接受睪丸素的受試者較容易不顧後果的使用較激進、冒險、利己的策略,但是研究結果卻不是如此。 研究發現睪丸素的迷思其實已經影響受試者的行為反應,因為認為自己接受睪丸素的受試者常表現出較激進、具侵略性的行為,即使她們接受的是安慰劑。此外,研究亦發現接受睪丸素的受試者通常會提出較公平的分攤方式,且即使分攤的金額不公平,她們也傾向於接受結果,而非讓協商破局。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導致好鬥、反社會、侵略性、危險等行為的主因並不是荷爾蒙本身,而是社會對睪丸素的迷思。現今社會上,許多人將行為反應歸因於生理因素,進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份研究結果顯示:荷爾蒙是展現人類行為的基本要件,但是相較於社會文化,荷爾蒙恐怕不是影響人類行為決定的主要因素。 資料來源:自然期刊(Nature)    
+ read more
抗憂鬱藥物些微增加中風風險
2009.12.16
抗憂鬱藥物些微增加中風風險
最近一篇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服用抗憂鬱藥物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和死亡率,增加的幅度不大,但是已達統計上顯著的意義。 這份研究將5,500位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與130,000位沒有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做比較;服藥的女性是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參與者,自WHI研究之初即開始用藥,平均約有六年的用藥紀錄,年齡則介於50-79歲。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服用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uptake inhibitors, SSRIs)抗憂鬱藥物會增加45%的中風風險與32%的中風死亡率;此外,三環類抗憂鬱藥物也發現相同的現象。而在其他的心臟疾病則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該類藥物使中風的風險和死亡率增加,但若以個人風險為考量標準的話,中風發生和死亡的風險並不高。目前沒有使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中風的風險約是0.3%,而有使用抗憂鬱藥物女性的風險約是0.4-0.5%。治療憂鬱症的方式並不是只有藥物,另外還有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等精神治療的方式可參考,不過對重度憂鬱症的病患來說,藥物時常是治療的一部份,也因此醫師和病人評估使用藥物的風險和益處是很重要的。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抗憂鬱藥物些微增加中風風險
2009.12.16
抗憂鬱藥物些微增加中風風險
最近一篇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服用抗憂鬱藥物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和死亡率,增加的幅度不大,但是已達統計上顯著的意義。 這份研究將5,500位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與130,000位沒有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做比較;服藥的女性是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參與者,自WHI研究之初即開始用藥,平均約有六年的用藥紀錄,年齡則介於50-79歲。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服用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uptake inhibitors, SSRIs)抗憂鬱藥物會增加45%的中風風險與32%的中風死亡率;此外,三環類抗憂鬱藥物也發現相同的現象。而在其他的心臟疾病則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該類藥物使中風的風險和死亡率增加,但若以個人風險為考量標準的話,中風發生和死亡的風險並不高。目前沒有使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中風的風險約是0.3%,而有使用抗憂鬱藥物女性的風險約是0.4-0.5%。治療憂鬱症的方式並不是只有藥物,另外還有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等精神治療的方式可參考,不過對重度憂鬱症的病患來說,藥物時常是治療的一部份,也因此醫師和病人評估使用藥物的風險和益處是很重要的。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子宮頸癌疫苗有效免疫期至少6年
2009.12.14
子宮頸癌疫苗有效免疫期至少6年
  葛蘭素藥廠在最近一期的線上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最新的子宮頸癌疫苗追蹤報告,顯示其疫苗(Cervarix)有效免疫的期限目前確定至少6.4年,而默沙東藥廠的疫苗(Gardasil)目前已知為5年。但疫苗最長的有效免疫期究竟有多久目前仍繼續在觀察中。   葛蘭素藥廠的子宮頸癌疫苗從2001年開始追蹤1113名15-25歲女性施打疫苗後的有效性,其中實驗組393人,對照組383人,並從2003年開始追蹤疫苗的有效免疫的期限,預計追蹤9.5年。根據目前的分析結果,Cervarix的抗體濃度維持比為注射疫苗的自然抗體高出12倍,安全性的部分也沒有因疫苗而導致的嚴重副作用或死亡案例出現。然而,對於大家最關心是否有需要後續追加注射疫苗的部分目前仍是未知。   由於有效免疫期未知,因此研究者建議適合施打的年齡最好是在女性開始有性行為的年齡之前接種疫苗,但也不能太早接種以致於在發生性行為時已經過了疫苗的保護力。    
+ read more
BMI與腰圍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2009.12.14
BMI與腰圍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腹部肥胖和過重都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主因。荷蘭心臟協會(The Netherlands Heart Foundation)估計,有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個案和七分之一的發生個案肇因於肥胖。 這份研究分析的資料是荷蘭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所資助的研究案(Monitoring Project on Chronic Disease Risk Factors),總共包含20,500位20-65歲成人,參與者的健康資料皆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測量並記錄,研究追蹤長達十年。結果發現,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為標準的話,肥胖的人罹患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標準體重的人高4倍,罹患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高1.8倍;以腰圍為標準的話,肥胖的人罹患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標準體重的人高1.7倍,罹患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高2.9倍。 目前我國衛生署公佈的肥胖定義有兩項標準:一、BMI值超過24為「過重」,BMI值超過27為「肥胖」,BMI值的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二、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   資料來源: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 read more
兩性對情感刺激的反應不同
2009.12.10
兩性對情感刺激的反應不同
一份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腦部活動的調查發現,兩性對於正面及負面情感的反應不同。男性傾向將情感刺激導向知覺層面,並將之轉化成行動;而女性在受情感刺激時則傾向轉化為情緒或感覺。此份研究於2009年北美放射學協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的年會中發表。 研究主持人Urbanik醫師及其同事招募40位右撇子志願者,包括21位男性及19位女性,其年齡介於18-36歲。志願者觀看由國際情緒圖片系統(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中挑出的圖片,同時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紀錄志願者的腦部活動。國際情緒圖片系統為一標準化測驗系統,內有數千張日常生活的物品與影像,設計用於引發特定的情感,廣為世界使用。志願者總共觀看兩輪圖片,第一輪播放負面圖片,第二輪則播放正面圖片。 當觀看負面圖片的時候,女性的左丘腦(left thalamus)有明顯強烈而廣泛的腦部活動反應,此處會與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的疼痛、愉悅中心交換知覺資訊。男性則在左腦島(left insula)有較明顯的活動反應,此處負責評估身體狀況,產生導向行動的主體感受。同時從腦島發出的訊息,也會傳遞到其他涉及決策的腦部結構。  女性的腦部活動跟中樞神經循環有很大關聯,而中樞神經循環涉及情感刺激的辨識。男性的腦部活動則跟自主神經較有關聯,自主神經系統控制非人體自主的活動,包括呼吸、心跳頻率、消化以及調節身體功能以面對壓力及環境刺激;例如面臨具威脅性的環境時,身體反應將導向「戰鬥」或「逃跑」。對男性來說,負面圖像較能驅使自主神經系統,這可能表示,當面臨危險情況時,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採取行動。 當看到正面圖片時,女性顳腦葉腦回(temporal gyrus)右上方處出現強烈而廣泛的腦部活動反應,該區負責處理聽覺及記憶。男性則於枕骨兩側腦葉(bilateral occipital lobes)出現強烈反應,該區關聯視覺訊息的處理。 研究主持人Urbanik醫師認為,此研究發現的兩性差異,可能表示女人傾向以社會脈絡來解析接收到的正面訊息,並將正面訊息與記憶連結,例如看到一個微笑的學步孩童,可能會引發女性在該年齡的記憶。相反地,男性反應則較偏知覺,正面圖像進到男性的視覺及動機系統後並不突出。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