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嬰兒箱真的能避免嬰兒死亡?
2017.04.20
芬蘭嬰兒箱真的能避免嬰兒死亡?
芬蘭嬰兒箱(baby box)是芬蘭政府免費提供給新生兒家庭的箱子,箱內附上了新生兒照顧的物資,箱子本身也可作為新生兒的床。近年,台灣新聞媒體報導芬蘭嬰兒箱(baby box)降低嬰兒死亡率的效果,部分廠商也有販賣類似產品,吸引了許多爸媽討論與購買。   芬蘭嬰兒箱的高知名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這是芬蘭政府免費提供的育兒物資,而芬蘭又是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千例活產嬰兒有2例死亡嬰兒,因此民眾常認為芬蘭嬰兒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而在過去3年內,生產嬰兒箱的公司紛紛於美國、加拿大、英國、墨西哥等國家出現,甚至台灣也有進口嬰兒箱,其受歡迎的程度不只表現在民眾熱烈的討論上,國外政府支持此產品的現象也反映出這號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的嬰兒箱打中了政府欲建立政績的需求。   但是,芬蘭的學界及健康專家試圖向大眾指出社會對嬰兒箱存有迷思。其實,芬蘭嬰兒箱的出現是因為歐洲國家曾經歷一段嬰兒死亡率下降的過程,但當時芬蘭的嬰兒死亡率仍高於鄰近的北歐國家,因此芬蘭政府決定提供嬰兒箱給低收入的女性,同時附贈嬰兒衣物、睡袋、床墊等,但孕婦必須到醫療院所接受產前衛教後才有資格拿到上述物資。芬蘭政府之後甚至規範所有市政府要設置孕婦及兒童健康診所以提供這些資源。   政令頒布的隔年,接受產前衛教的孕婦從31%上升至86%,由此可見,是芬蘭政府連帶給予的衛教、照護系統等因素在發揮影響力。此後,芬蘭因為有了國家健康保險制度,多數民眾從在家生產變成在醫院生產,降低許多嬰兒死亡的風險。而醫療技術的進步、營養知識的傳遞、衛生設備的設立及經濟發展等綜合因素其實影響嬰兒死亡率更為深遠。   此外,曾有人向嬰兒箱廠商請求提供嬰兒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的研究證據,但廠商卻無法提供,並且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機構的Tuovi Hakuline教授也指出,嬰兒死亡率與嬰兒箱之間並沒有直接相關。政府及民眾不應將嬰兒箱視為唯一影響嬰兒死亡風險的因素,還要重視日漸成熟的親子衛教及照護系統所帶來的影響,畢竟與芬蘭一樣有低嬰兒死亡率的國家如冰島、日本等並沒有出現「嬰兒箱」的熱潮。   資料來源:BBC News        
+ read more
寶寶的智商與母乳無關
2017.03.30
寶寶的智商與母乳無關
哺餵母乳與許多好處有關,從節省開銷到嬰幼兒的健康發展。但是,耶魯醫學院的助理教授F. Perry Wilson指出這之中並不存在因果關係。而根據近日一篇發表於Pediatrics的文章,哺餵母乳本身可能對嬰兒發育沒有影響。   如果Google「哺餵母乳」,你很可能將受到一系列讚揚、推廣母乳哺育的文章,從省錢、較好的糞便氣味到常見的有助孩子智商發展;不斷告訴母親們母乳是最好的。   而大多數的母親總是一心想著要為自己的孩子做最好的事,使得這件事所帶來的焦慮與壓力越演越烈。事實上,美國社會學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就曾刊登研究指出許多母親表示對哺餵母乳感到嚴重的焦慮與壓力。而另一篇發表於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的研究則提到無法進行母乳哺育的婦女可能因此而受憂鬱症所苦。   但是那些宣揚母乳哺育的研究結果真的如此值得相信嗎?Wilson指出,這裡有一點鮮為人知的小秘密:沒有哺餵母乳的隨機試驗,從來沒有。我們都知道,母乳哺育的決定與執行時間的長短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換句話說,母乳哺育實際上所代表的可能是背後的任何健康行為或社會經濟地位。問題是:母乳真的會使你的孩子聰明嗎?或者,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有聰明的孩子?   本週所發表的一篇最新研究或許可以回答上述問題。該研究分析了愛爾蘭嬰兒成長追蹤調查中的9,854名孩童。這些孩子從9個月到5歲間受到追蹤,期間接受了多次神經認知能力等各種評估;這些孩子的媽媽則被問及母乳哺育的狀況。   在初始階段的統計中,可以看到選擇與不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們之間在基本特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分析結果顯示了選擇母乳哺育的婦女更有可能擁有一個有公民身分的伴侶、自身受過高等教育和年齡較大。大約四分之一的母乳哺育婦女懷孕期間家中曾有人吸菸,而沒有選擇母乳哺育的婦女中則有42%有相同經歷。如果家中的孩子不只一名,則同住手足越多的家庭,其母親母乳哺育的機率就越小。   現在,由於母乳哺育是許多事情的代表,所以我們一點也不驚訝在數據未經調整的情況下,母乳哺育的孩子在解決問題、詞彙和行為上的表現都更好。   但研究者並沒有就此打住,他們接著將孩子們與所有對應的基本特徵變項相匹配,一旦孩子們與所有這些基準變項相匹配,母乳哺育與嬰幼兒表現的這些關係就消失了。而當研究人員只看母乳哺育超過6個月的女性時,僅發現一點點3歲以下兒童活動過度症狀減輕的跡象;但差異的分數未達顯著,在統計學上並不具意義。另一方面,這樣的結果待孩童5歲時就消失了。這表明了母乳哺育在這方面並沒有帶來什麼長期的好處。   而在此之前,倫敦戈德史密斯大學學者的研究結果也認為母乳哺育與早期生活智力之間沒有實質聯繫。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選擇不哺餵母乳或者因某些原因不能哺餵母乳的女性,千萬不要因此以為你背叛了你孩子的未來。母乳哺育是好的;它很便宜、它可以幫助你減肥,並且它含有一些抗體。但是當涉及到兒童發育時,母乳哺育或許展現了母親和嬰兒之間的愛與羈絆,但並不是母乳哺育導致了良好的發展。   資料來源:Pediatrics、CNN、ASA、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MedPage Today、Daily Mail    
+ read more
二手糖?透過母奶餵給寶寶的糖分
2017.03.14
二手糖?透過母奶餵給寶寶的糖分
一項由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 所進行的最新研究指出,母乳中所含的果糖可能為嬰兒帶來健康隱憂。   這份研究檢測了25名母親及其嬰兒的哺乳情形。研究人員採集每位母親的母乳樣本,並分析其所含糖分,包含果糖、乳糖及葡萄糖;同時測量寶寶的脂肪、肌肉及骨骼重量。   初步證據顯示當每毫升母乳中有一微克果糖的增加,將和嬰兒257克的體重、131克的脂肪增加相關。此外,此篇研究也指稱沒有其他變數顯示與嬰兒體重增加有直接關係,包含母親懷孕前的體重、脂肪和其他所有母乳成分。   研究者Michael Goran表示,二手糖主要是來自於母親的飲食;包含所攝取的水果、各式加工食物及汽水。   然而,因為該研究並沒有採集母親們飲食的完整數據,因此並無法斷定母奶中發現的果糖是否完全與日常飲食有關。Goran認為雖然目前醫學上並無法完全釐清孩童長大後為何會過重,但是該研究或許可以開始進行預防,試圖在嬰兒時期就降低可能的風險。   研究的協同者Tanya Alderete表示,人類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大腦網絡連結及新陳代謝系統建立的關鍵時期。此時的營養攝入對往後的健康發展有巨大的影響,因此只要微小的果糖,便可能對新生兒的新陳代謝系統造成損害。她指出,攝取果糖可能過早活化脂肪儲存細胞,進而提升寶寶日後過重或肥胖的風險。   而嬰兒或孩童在成長的黃金時期若攝取過高劑量的糖份,亦可能會導致其日後認知發展和學習上的障礙,甚至是終生的健康問題,包含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臟病。   嬰兒該攝取的是健康、天然及對於成長發展有益處的糖份,比如乳糖。「包含乳糖等各種營養份的母奶對嬰兒是十分有益處的,但這些好處卻可能因為母親的飲食而消失甚至變成壞處。之前已有其他研究顯示,果糖和人造代糖對於孩童關鍵時期的發展有極強烈的損害,而我們也該警覺二手糖含量過高的母奶有多危險。」Goran指出。   最後,Goran建議母親:「懷孕及哺乳期間減少果糖的攝取,將能預防二手糖的危害,此外,嬰兒副食品及配方奶也盡量選擇不含果糖的較佳。」而未來則會更深入研究果糖如何確切影響孩童日後發展。   資料來源:Nutrients    
+ read more
邀請填答 生育議題調查問卷
2017.03.10
邀請填答 生育議題調查問卷
各位朋友,台灣女人連線欲調查民眾對於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與產後照護機構等生育議題的經驗和意見,作為政策倡議之參考,誠摯邀請您填答。 不分性別年齡皆可填答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 http://ppt.cc/wjugE ️有到產後照護機構坐月子的朋友,歡迎填答產後照護機構經驗調查 http://ppt.cc/itnm8 問卷將以不記名方式處理,敬請安心填答。您的每一項答案,都將成為改善女性生育環境的重要依據,感謝您的參與和協助!      
+ read more
魚該怎麼吃?FDA為孕婦與孩童發布建議指引
2017.02.06
魚該怎麼吃?FDA為孕婦與孩童發布建議指引
日前,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發布報告指出在北美的4種野生鮭魚內驗出過去認為只有亞洲魚類才會感染的「日本絛蟲」,引起嘩然。許多呼籲民眾不要吃生魚片或是指稱吃魚並不安全的訊息也紛紛出現,弄得人心惶惶。而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於孕婦、正在哺乳的媽媽以及孩童該怎麼吃魚、吃什麼樣的魚等問題發布了建議指引。   FDA指出,魚類能提供重要的營養素幫助孕期與孩童早期的成長與發展。但卻有許多孕婦平均一週僅攝取不到2盎司(約60公克)的魚,遠低於FDA與環境保護局(EPA)對於成人一週攝取2~3份(240公克~360公克);至多不超過3份低汞魚肉的建議量。兒童的攝取量應該較小,並根據其年齡和總卡路里需求進行調整。   新指引的建議攝取量與過往及2015~2020美國飲食指南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指引確定了那些魚是合適的選擇,又那些魚是危險的,其中總共包含了62種魚類,並將之分為三大類:最好的(一週攝取2~3份;一份約4盎司,即120公克)、好的(一週攝取1份)與應該避免的。   最好的魚類包含低汞魚與貝類,像是人們常吃的蝦、鱈魚、鮭魚、罐頭輕金槍魚、羅非魚和鯰魚。而一周建議攝取一份即可的好魚類則有大西洋鮭魚、石斑魚、大比目魚、扁鱈和長鰭金槍魚(罐頭、新鮮或冷凍)。   而懷孕、哺乳婦女、育齡(約16-49歲)婦女與兒童應盡可能避免汞含量較高的七種魚類:來自墨西哥灣的魚、鯊魚、旗魚、紐西蘭紅/橙魚、大眼金槍魚、馬林和鯖魚。   資料來源:FDA    
+ read more
「母乳哺育是最好的!」-媽媽的壓力來源
2016.11.30
「母乳哺育是最好的!」-媽媽的壓力來源
母乳哺育對母親及新生兒帶來的益處不少,例如可以減少新生兒過敏風險或降低母親的糖尿病風險等,而為了促進母乳哺育,政府及健康機構發起了多項行動宣導母乳是最好的營養來源。不過,最近研究發現,傳遞這樣的訊息可能引起新手媽媽的負面情緒。   由英國利物浦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Jo Harrold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找來890位母親,其嬰兒年齡在26周以下且在接受調查同時他們正使用配方奶哺乳,研究團隊詢問他們對於其哺乳方式的感受。分析結果包含了601位母親,其中有67%感到罪惡、68%感到被汙名、76%認為他們必須捍衛其所選的哺乳方式。此外,這些母親表示,他們的負面情緒最主要的來源是其他的母親,其次提供衛教資訊的醫事人員。   研究團隊再找了845位母親,其嬰兒年齡在26周以下,並且哺乳方式為母乳而已或母乳及配方混合,這些母親也被詢問對其哺乳方式的感受。分析結果有679位母親,其中有15%感到罪惡、38%感到被汙名、55%認為需要捍衛其所選的哺乳方式,而其負面情緒最主要的來源為家庭成員以及在公共場合哺乳。   研究團隊說明,母親們之間的非正式關係,不論是面對面或是透過社群網絡,對於母親來說是重要的情緒與社會支持來源,因此主流文化強調母乳哺育是最好的哺乳方式,可能會破壞這些關係網絡。再者,醫事人員被認為是負面情緒的來源,可能與母親感到被評斷有關,這樣的結論與調查結果發現多數母親認為不被醫事人員支持相符。   此外,研究團隊說明,不論是母乳哺育或是以配方奶哺育的母親,其負面情緒都與哺乳方式直接相關。對於以母乳哺育的母親來說,忽略其他家庭成員及家庭義務使其感到壓力,而對以配方奶哺育的母親來說,他們因認為提供了嬰兒次等的營養來源而感到罪惡,也因為必須向他人解釋未母乳哺育的原因讓他們認為未扮演好媽媽的角色而感到羞愧。   綜合而言,研究團隊認為,雖然「母乳哺育是最好的營養來源」的訊息背後是善意的初衷,但是這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可能無法發揮多大幫助。Fallon補充,社會需要改變以支持與保護非以母乳哺育的母親,並正視現行促進母乳哺育的方式所帶來的挑戰。Fallon認為,不應再用相同的方式促進母乳哺育,而應提供更務實的方法避免讓無法或難以母乳哺育的母親有負面情緒。   資料來源:Maternal & Child Nutri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