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會增加母親的死亡率
2006.09.08
剖腹產會增加母親的死亡率
由於醫學的進步,剖腹產已經漸漸成為一個低風險的手術,但是有關母親產後的死亡率,仍然和剖腹產有很大的關連性;根據一篇發表在九月號的婦產科醫學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的研究發現,母親選擇剖腹生產的死亡率比自然生產的母親高3.6倍。 這項研究使用的是法國一個全國性調查計畫的資料,總共包括1996到2000年269個生產死亡案例;在排除了分娩前死亡、分娩前就已住院治療、本身已有慢性病、多包胎生產等因素後,研究人員將分析著重在其中的65個案例;對照組則是13,478個在1998年法國產期研究(French National Perinatal Study)裡的活產樣本。 研究發現:剖腹產後母親死亡主要是因為靜脈血栓塞、感染和麻醉的併發症所引起,而上面三項都不是自然產母親常見的死亡原因;而一般社會大眾所知的產後大量出血,不論是剖腹產還是自然產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且,母親在剖腹產的過程中、或是剖腹產後42天之內死亡的比率明顯比自然產多,即使在研究人員調整了年齡、國籍、產期等變因後,剖腹產和母親產後的死亡率仍然有顯著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醫師和女性在衡量各種不同生產方式的優缺點時,應該將生產所帶給母親的各種風險納入考量,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死亡率。
+ read more
運動能有效縮減脂肪細胞的大小
2006.09.01
運動能有效縮減脂肪細胞的大小
腰腹部脂肪細胞的數目和大小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一份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的研究表示,和控制飲食比較起來,運動更能有效降低腰腹部脂肪細胞的大小。 參與這次實驗的是45位肥胖的女性,研究人員隨機將她們分成三組,一組單就節食的方式控制熱量的攝取,另外兩組除了節食之外還加上每個星期三次的運動量,其中一組從事中等運動,另一組從事較劇烈的運動;經過20個星期之後,實驗結果發現三組女性的體重、體脂肪、腰圍、臀圍都有減少,但是有做運動那兩組女性的腰腹部脂肪細胞的大小降低了18%,而只有控制飲食那一組女性則沒有改變。 研究人員表示,節食和運動會影響脂肪細胞的代謝,只是身體部位不同,影響程度不同,這有可能跟荷爾蒙有關係;而這次的研究結果雖然顯示,運動和飲食控制都能去除脂肪、降低體重,但是只有運動可以優先消耗腰腹部的脂肪細胞;因此,即使在規律的運動後,體重沒有下降,腰腹部脂肪細胞的大小也會改變,這對健康仍是有益的。
+ read more
美國通過事後避孕丸為非處方藥物
2006.08.25
美國通過事後避孕丸為非處方藥物
經過了三年多爭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終於在今年8月24日決定將事後避孕丸(Plan B)列為非處方藥物,但是販賣對象僅限於成年女性,也就是說,18歲以上的女性不需取得醫師的處方簽即可在藥房買到事後避孕丸,但是藥房不能將事後避孕丸直接放在開放式的藥櫃中,以避免未成年少女取得。 事後避孕丸在1999年被認可為處方簽藥物;2003年時,FDA的顧問委員會(Advisory Panel)提案認為事後避孕丸可以開放在藥房販售,不需處方簽即可購買且沒有年齡限制;通常FDA會遵循委員會的建言,但這次卻不然,它仍被列為處方簽藥物;直到今年八月將年齡限制為18歲後,才通過此提案。 反對將事後避孕丸列為非處方藥物的民眾認為,這會使青少年的性行為更加氾濫;甚至有人認為,這種防止受精卵著床的避孕方式簡直就是一種墮胎行為。天主教主教會議表示,無論是對成年或未成年女性,他們將持續反對將事後避孕丸變成非處方藥物。 但是,根據2005年1月份的美國醫藥協會期刊(JAMA)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事後避孕丸並不會影響性行為結果,因此對於性氾濫的疑慮其實是多餘的;此外,事後避孕丸能減少意外懷孕的發生;然而,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事後避孕丸通常在發生性行為的72小時之內服用,有些人即使過了72小時仍會冒險一試,這是否會影響女性健康或青少女發育都需要再觀察;而且,若事後避孕丸通過為非處方簽藥物,對於原本就處於弱勢的女性而言,是否使其男性伴侶多了一個不使用保險套的藉口?
+ read more
女性死於試管嬰兒手術
2006.08.11
女性死於試管嬰兒手術
繼2005年芬蘭的研究發現每7位施行試管嬰兒手術(IVF)的女性,就有1位會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發炎、潰爛、出血)而住院後,英國列斯特郡皇家醫院更在昨日(8月10日)證實了一名婦女死於IVF手術併發症。目前為止尚未查出確切的死亡原因,但這名婦女是在取卵的過程中出現併發症,最後導致腎臟衰竭而死。   試管嬰兒手術(IVF)向來被認為是安全、低風險、為不孕症患者帶來希望的手術。許多家庭也為了求得一子/女,不顧一切辛勞或任何健康代價。其實,在試管嬰兒生殖技術的施術過程中,女性,不論是捐卵贈者或受術者,都非常辛苦。包括在取卵或胚胎植入的過程中,都要接受大量荷爾蒙注射,以取出卵子或讓胚胎著床,此時除了有身心不適及感染的可能性外,施打荷爾蒙或其他激素也增加了罹患卵巢癌或卵巢囊腫的機會。   之後,受術婦女可能要歷經數次的手術,才有可能成功受孕。而為了增加受孕的機會,醫師會一次植入多個胚胎,在確定受孕之後又必須減胎,以減少擁擠導致流產,減胎亦可能會引起感染。至於多胞胎的問題則可能對母體產生貧血、妊娠高血壓、產前及產後出血等傷害。最重要的是為了成功受孕而反覆的施術,讓婦女的身心受到很大的煎熬。   傳統的社會價值認為生育是女人的天職,甚至女性自己也將「傳宗接代」內化為自己與生俱來的責任及義務。自1978年第一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後,雖然帶給不孕婦女新的希望,但亦帶來另一種壓力與恐懼,而使得傳宗接代的重擔更形加重。   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環境及心理因素都有可能使人不孕,因此使用人工協助生殖科技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不孕症在男女身上都有可能發生,但畢竟懷孕的還是女人,所有侵入式的手術也都是在婦女身上施行,因此關於手術對婦女身體健康風險的研究應該要特別注意才是。
+ read more
安胎藥可能遺害後代
2006.08.09
安胎藥可能遺害後代
美國波士頓大學作了一份有關己烯雌酚(diethylstilboestrol,簡稱DES)的研究,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行為指標及預防期刊中(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結果顯示:若母親在懷孕期間曾經使用DES安胎的話,她們的女兒將來罹患乳癌的機率有可能會提高兩倍;因此,呼籲在母體內就已暴露在DES的女性,應該定期做乳房篩檢,不要忽略乳房攝影的重要性。 DES是一種綜合性的雌激素,在1940至1975年間被用來給懷孕婦女安胎,直到1970年有學者發現母親使用DES的話,其女兒罹患陰道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會提高,甚至有可能導致日後不孕,DES才被停止使用在安胎上;也有研究指出母親使用DES的話,本身罹患乳癌的風險也會提高,此外,風險會隨著年齡和使用量增加,但是並不表示一定會罹患癌症。 這份研究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有許多女性在出生前就已經暴露在DES中,而現在正是她們準備步入更年期的時候,更年期時體內荷爾蒙的改變,有可能引發乳癌,值得特別注意;此外,這些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是否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也應仔細評估。
+ read more
中年婦女的美麗危機 
2006.08.07
中年婦女的美麗危機 
女人到了40歲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呢?英國一項針對2,000名40多歲的婦女作了問卷調查,發現下列情形:   1.      58%有飲食失調的問題,有些婦女不吃早餐,有          些則吃甜點取代正餐等。 2.      70%在過去一年內曾認真試圖減肥。 3.      50%以上曾做過、或正在考慮作瘦身美容手術。 4.      30%以上在服用減肥藥或瀉藥。 5.      以10分為滿分,婦女對自己身體的評分為3.5          分;年輕時則為7分。 6.      多數婦女討厭自己的身體,特別是腰、臀、腿及          上臂。 7.      大部分婦女覺得40歲之後減肥更難,且認為肥胖          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年紀、生小孩及更年期停經。   2004年,英國共有15,019名婦女做過瘦身美容手術,2005年更暴增至19,601名。英國政府除了積極加強美容手術的安全性之外,也開始注意到中年婦女飲食習慣失調的問題。專家建議,想要瘦身減肥,不二法門永遠是要合理控制飲食並培養運動習慣。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