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女性口腔健康須知
2008.09.03
女性口腔健康須知
賓州牙科協會(Pennsylvania Dental Association)最近發佈一份聲明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和男性對口腔健康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尤其女性在各個人生階段,包括青春期、懷孕、更年期,口腔健康的狀況都不盡相同。 女性在各個人生階段對口腔健康的需求不同,主要和荷爾蒙濃度不同有關。在青春期時,荷爾蒙濃度的上升使牙齦變的較敏感、容易浮腫,也因此較可能發生口腔發炎。 若女性長期使用避孕藥,容易導致齒齦炎,再者,使用避孕藥的女性發生_乾性齒槽炎的風險是一般女性的兩倍。_ _懷孕婦女因為荷爾蒙濃度增加,牙齦容易發炎,若不治療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牙周病。若婦女在懷孕期間被診斷出牙周病的話,胎兒早產或過輕的風險較高。而避免牙周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刷牙兩次,並每天用牙線潔牙。此外,由於胎兒的牙齒大約是在婦女懷孕期的3-6個月開始形成,因此,懷孕婦女應該要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包括,鈣質、蛋白質、磷、維他命A、C、D。若需要照X光片或是進行手術,應該告訴牙醫生自己已懷孕或有懷孕的可能。_ 更年期婦女常容易有口乾症和齒齦炎,此時可以和牙醫師討論,他或許能建議一些方法來減輕牙齦的不舒服和刺激唾液分泌。  
+ read more
氣喘的性別差異
2008.08.27
氣喘的性別差異
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在青春期前,男孩比女孩容易有氣喘的問題,但是一過青春期,情勢就逆轉了,男性有氣喘問題的比例逐漸下降,女性的比例卻不見減少,因此,青春期之後反而女性有氣喘問題的比例比較高。 這份研究的對象是1,041位有輕微或中度氣喘的孩童,年齡於研究之初界於5-12歲,其中有四成女性。研究人員每年都進行Methacholine試驗,Methacholine是一種會引起呼吸道輕微收縮的藥物,研究人員藉此來檢視孩童呼吸道和氣喘的狀況,平均進行了8.6年。結果發現在10歲時,男孩和女孩使用2mg/ml的Methacholine,都會減少20%的最大呼氣量(FEV),但是到了12歲,女孩仍維持在2mg/ml,但是男孩卻需要3mg/ml才能達到一樣的結果,且隨著年紀越大,差異性越大。 氣管的「過度敏感度」是氣喘的一個指標,從這份研究可以發現,男孩的過度敏感度隨著年齡逐漸降低,但是女孩卻幾乎維持不變。 雖然研究人員沒有受試者詳細的荷爾蒙濃度資料,但是由於此時間點正好是青春期,因此,研究人員猜測這樣的差異應該跟荷爾蒙有關,特別是雌激素和黃體激素,且更年期婦女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也會增加氣喘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醫生開藥時,應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患者調整藥品的劑量,特別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青少女。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read more
營養攝取,男女不同
2008.07.24
營養攝取,男女不同
飲食和我們的壽命、健康、生育力有很大的相關性,現在有科學家發現在攝取營養上也有性別差異,也就是說吃了對男性好的食物不見得對女性會有一樣的效果。 這份澳洲的研究發現對女性和對男性來說,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能使壽命的期限達到最長。但是若就生育力來說,飲食對女性和男性的影響就有很大的差異性,對男性來說,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取比例達到八比一時,生育力是最好的;但是女性的攝取比例達到一比一時是最好的。不過,研究也發現,即使如此,女性和男性對食物的偏好是很類似的。 當我們在選擇食物時,必須要注意到每一個個體的特質,包括,性別、年齡等,在根據這些特質選擇適當的食物,例如,懷孕婦女和更年期婦女所需要攝取的營養素便不一樣。此外,也必須要留意到我們喜歡吃或想要吃的食物,並不一定就是對我們好的食物。  資料來源:近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
+ read more
降血壓藥物效果有性別差異
2008.07.15
降血壓藥物效果有性別差異
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心臟疾病的先兆,其症狀包括:呼吸短促、胸痛、暈眩、心跳不規律等,但是這些症狀通常不太明顯、且容易受到忽略。現市面上有兩種普遍的降血壓藥物-阿廷諾膜衣錠(Atenolol)、諾莎鉀(Losartan)對改善左心室肥大的狀況有性別差異。根據紐約康乃爾醫療中心(New York Weil Cornell Medical Center)的一份研究發現,這兩種藥物對女性的效果可能不如男性。 這份針對人體血壓狀況所做的著名研究稱為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LIFE),總共追蹤了五年,有超過九千位的參與者。結果發現女性和男性使用這兩種藥物,所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是,就改善左心室肥大的狀況來說,男性的效果明顯比女性好許多。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HA)所出版的「高血壓期刊」(Hypertension)
+ read more
醫學研究仍充滿性別盲
2008.05.27
醫學研究仍充滿性別盲
現今的醫學研究真的有注意到女性的健康需求嗎?最近有一組來自澳洲的研究人員及心臟病學家提出了這樣的質疑。為了瞭解現況,研究人員分析了400份於2003-2006年間在澳洲進行的醫學研究,且這些研究結果都曾刊登於醫學期刊。研究人員針對「這些研究的參與者的性別比」、「參與者全是男性與全是女性的比例」,以及「研究是否進行性別統計與分析」等面向進行檢視。 結果發現,乍看之下女性參與者的比例並不比男性低,所有的參與者中有73%是女性,但是,女性參與者的比例較高是因為有些大型研究僅以女性為主。若分析男、女參與者皆包含在內的研究的話,便會發現男性參與者平均是女性的三倍。而且雖然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性別是研究中很重要的變因,但是真正有做性別統計與分析的研究甚少,在藥物研究中尤其缺乏。 研究人員表示,傳統醫學研究將白人男性視為「標準的樣本」,因此認為適用於白人男性的藥物與醫療器材,便理所當然的也適用於女性和其他種族的人,但是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許多疾病的發生率、對治療的反應、長期使用藥物的結果等都有著顯著的性別差異。也就是說傳統醫學的研究模型存在著很多性別盲和種族盲。此外,醫學研究仍然將女性健康的焦點放在生殖健康,而男性健康則包含所有疾病,也因此除了有關生育健康的研究之外,有關各種疾病的研究,女性參與者的比例都是很低的。 另外一組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也針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做了檢視,結果發現只有25%的研究有做性別分析,此發現與澳洲的研究相呼應。該研究人員表示,分別針對女性和男性病人提供適合的治療和照護,是實踐全人醫療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Mayo Clinic Proceedings
+ read more
副作用因種族與性別而異
2008.05.19
副作用因種族與性別而異
有研究顯示,目前常用來治療HIV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會因為不同種族、性別而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但是在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死亡率或停止治療的比率上並沒有顯著的影響。 費城天普大學醫學院(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Ellen M. Tedaldi博士比較了接受ART的1,301名病人,其中黑人佔701名、女性佔273名。五年後,計有409件四級不良反應事件發生、176人死亡、523例ART無法阻斷任何病毒。 此數據經交叉分析後發現,與其他種族患者相較,黑人接受ART後造成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的不良反應事件分別高出了2.64及3.83倍。而女性發生嚴重貧血的症狀比男性高出2.34倍,但研究者表示這並不意外,因為這些個案中的婦女大部分為停經前的婦女或是黑人女性。 研究者指出,醫師在使用ART治療病人時,必須要考慮到針對不同的族群和性別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 資料來源: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期刊(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