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2020.10.22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組織中的162個基因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的表達方式不同,這可能會影響疾病風險。   這162個基因中有些已經被認為與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相關。而這份新研究有助於解釋男人和女人面臨的不同健康風險,並且為更好、更針對性的治療奠定基礎。   研究員M. Civelek博士說:「肥胖與許多健康風險相關,而男性和女性將過多的卡路里存成脂肪的方式會讓男女罹患常見疾病的容易程度有所不同。我們研究了不同種族和健康狀況的人們,並發現了一組基因。這些基因的豐富程度在男女之間是不同的,不論其種族或健康狀況如何。」。   脂肪基因 基因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它產生的大量訊息。過去的研究在脂肪中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基因會因性別而有不同的表現,不過Civelek博士和他的團隊只在162個基因中發現了明確的差異。這個發現是研究人員分析了約3,000個人類樣本後得出的,這些樣本具有地理上和種族上的多樣性。   經過研究人員更深入的探索,他們發現6個特定的基因在調節脂肪組織的活性上特別有影響力。   這一發現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在探討脂肪分布等方面的性別差異,但是遺傳的角色仍然獲得相對較少的研究。   Civelek博士說:「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將對精準醫療有所幫助,亦即找到藥物治療的靶點來幫助解決男女各自面臨的特定問題。例如: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容易肥胖。我們辨識出的脂肪基因可能解釋這些疾病的嚴重性以及男女對治療的反應為何不同。」。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在COVID-19研究中不考慮性別差異可能是致命的
2020.10.02
在COVID-19研究中不考慮性別差異可能是致命的
從歷史上看,醫學研究通常採取一種萬能的方法,將男女混為一談,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性別在感染和抵抗疾病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心臟藥物Digoxin(毛地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在1990年代後期根據一項表明其有效和安全的試驗而廣泛銷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更多的女性副作用。當根據性別分析同一數據時,它顯示毛地黃降低了男性的死亡率,但增加了女性的死亡率!   一位專家說:「女人不只是一個小男人。」   COVID-19的研究缺乏性別思考 當談到性別差異時,COVID-19似乎是一個恰當的例子,男性死於該病毒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但是一項新的分析顯示,參與為冠狀病毒醫藥開發的競賽中,科學家們很少關注這些差異。   在這尚待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登錄在ClinicalTrials.gov數據庫2,484個COVID-19臨床試驗中,只有416個中提到了性別作為招募的一個標準。   6月份,發表在期刊僅有的11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原始報告,沒有一篇針對性別進行分析,儘管每項研究均報告了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在這11項研究中,有一些評估了奎寧(HCQ),這是一種已有數十年歷史的瘧疾藥物,一開始時,要作為可能的COVID-19治療藥物引起許多爭議。   研究作者─荷蘭Radboud University性與性別敏感醫學主席S. Oertelt-Prigione博士說,HCQ會導致致命的心律失常,而且該副作用在女性中更為普遍。 她說,如果您不對這種藥物按性別進行分析,那麼「未來所有潛在的新療法會怎樣呢?」   臨床研究排斥女性是俗成 儘管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婦女應該在臨床試驗中有足夠的代表,但是在1940年代和1970年代之間,由於胎兒在接觸到某些藥物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先天缺陷和其他問題,促使科學家起先將孕婦及其胎兒排除在臨床藥物研究之外,後來又將生育年齡婦女也排除在外。   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男女對藥物的反應是相似的。而女性由於荷爾蒙水平的波動,被視為混淆測試的因素。最終,白人男性被認為是「正常」人口。到1990年代,臨床試驗規範才逐漸轉向重新支持納入女性。   但是變化來得很緩慢,儘管研究人員現在通常在試驗招募中保持性別平衡,但通常還是不會進行性別分析。   由美國國會要求政府進行的2001年研究發現,自1997年以來從美國市場撤出的10種藥物中,有8種是因為對女性的健康風險大於對男性的健康風險。   University of Stanford的L. Schiebinger教授表示:「問題是,假設男性和女性的反應截然不同,不進行性別分析,就可能會錯過每個人的正確數據。」   現在,許多資助機構及醫學雜誌都要求科學家進行性分析,而藥物監管機構也鼓勵這種作法。專家說,但在強制執行之前,現狀將持續下去。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的科學主任C. Tannenbaum博士說,「婦女不只是矮個子男人。我們擁有不同的激素(水平),較小的腎臟和更多可以吸收藥物的脂肪組織…有很多原因會導致錯誤。」。   關於COVID-19和一般的傳染病,女性免疫系統被認為更強,部分原因是它們具有兩個X染色體。但也有其他已確定的生理和結構差異,可能使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與藥物相關的風險。   因此,專家們強調,科學家必須按性別分析數據。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9.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海洋中最大的魚是女生!
2020.09.21
海洋中最大的魚是女生!
經過長達二十年的研究發現,公鯨鯊在達到平均成年體長─約8或9米之前,成長速度非常快。   而母鯨鯊的生長速度較慢,但最終超越了公鯨鯊,達到平均成年體長約14米。   帶領這項研究的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AIMS)的魚類生物學博士M. Meekan說:「鯨鯊體長紀錄曾達18米。這非常巨大,大約和街上的雙節公車一樣。但雖然他們很巨大,成長速度卻非常慢,每年大概只成長20至30公分。」   Meekan博士表示,這是第一個證明公和母鯨鯊成長不同的研究。   鯨鯊女孩超越鯨鯊男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魚 他說道,體型大對於女性而言是個很大的優勢。而母鯨鯊之所以會長這麼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要帶著許多的幼鯊。   在此研究中,只有一隻懷孕的母鯨鯊被發現,而且她腹中有300隻幼鯊。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因為大多數的鯊魚只會懷有大約二到十二隻的幼鯊。     鯨鯊在2016年被列為瀕危物種 鯨鯊是澳洲西部的海洋象徵。在寧格魯堡礁(Ningaloo Reef)與具有標誌性的魚類一起游泳,可為當地經濟帶來每年約2400萬澳幣的收入。   Meekan博士表示,目標性捕魚和船隻碰撞正威脅著鯨鯊的生命,而這項發現暗示著保育的重要性。   「對於一個成長速度非常緩慢、要花3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發育完全的動物而言,它很有可能在繁衍後代之前就面臨災害而死亡。這就是鯨鯊最大的擔憂。」   「這項研究解釋了為什麼熱帶地區的群聚鯨鯊幾乎全是由年輕的公鯨鯊組成的。」   「他們聚集起來開採豐富的食物,以維持高成長速度。」   Taylor博士表示,認識到鯨鯊的成長有停滯期是與科學家過去的認知完全不同的。   他說:「這篇研究報告確實推翻了我們過去對鯨鯊生長的認識。」   如何偵測鯊魚成長? 科學家們於2009年至2019年期間的11個季節,造訪澳洲西部的寧格魯堡礁(Ningaloo Reef)。   他們追蹤了54條鯨鯊的成長過程。這項壯舉是利用類似「指紋辨識」的方式,偵測每隻鯨鯊身上的獨特斑點來辨識個別的鯨鯊。   AIMS海洋科學家B. Taylor博士表示,該團隊利用立體聲相機記錄了1000多隻鯨鯊的測量結果。他說:「基本上,就是把兩個攝影機安裝在同一個框架上,讓人在水中推著它前進。」「它的運作方式和我們的眼睛相同,因此可以校準兩個影像記錄,獲得非常精確的鯊魚測量。」   此外,這項研究還包含水族館中鯨鯊的數據。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基因表現男女大不同
2020.09.17
基因表現男女大不同
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因為生理性別的不同,近乎所有類型的組織中的基因表現都不一樣,亦即影響著人體脂肪、癌症和出生體重等。   研究主持人Stranger副教授說:「如果特定的基因或遺傳變異對男性和女性的特徵有不同的影響,則可能意味著我們要有因性別而異的生物標記、治療方法和藥物劑量。」。   研究人員解釋,基因表現是指基因產生細胞功能物質的程度。   他們表示,這項發現可能揭示那些將男性和女性視為一體時所被隱藏的疾病生理,對個人化醫療、創造新藥和預測患者的結果來說也非常重要。Stranger副教授­ 說:「這些發現指出在人類遺傳學和基因體學研究中,將性別作為生物變因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分析來自838人的44種健康人體組織,以探討男女在基因表達程度上是否存在著差異。   他們發現,在至少一種類型的組織中,有37%的基因在男女中有不同的表現程度。   他們還從369個實例中發現,在男女身體中,遺傳變異對基因表現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這也帶來另一項發現:有58個基因與血壓、膽固醇水平、乳癌和體脂百分比之間的關聯都從未被報導過。   研究人員也發現涉及人體對藥物反應、女性如何控制妊娠期血糖、免疫系統如何運作以及癌症如何發展等的基因,其表現也有性別差異。   這項研究於9月10日發表在《_科學_》雜誌上。   編譯來源: HealthDay News (2020.09.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巴西女足球員終於跟男足球員同薪了!
2020.09.11
巴西女足球員終於跟男足球員同薪了!
運動員待遇或獎賞一直存在著性別的差異。男性運動員的收入或獎金一向比女性高。雖然有幾波的抗議,但是,差異的鴻溝並沒有縮小。   巴西近日宣布,他們將成為最早支付女球員與男球員相同金額的國家之一。   巴西足球協會(CBF)主席R. Caboclo表示,CBF已將男女足球的獎金和津貼變得相等,這意味著女球員的收入將與男球員相同。巴西是繼澳大利亞、挪威和紐西蘭後第四個這樣做的國家。   這意味著女球員將獲得與巴西超級巨星Neymar、Marcelo、Gabriel Jesus等相同的收入。這一變化將適用於參加明年奧運及下屆世界杯的男女球隊。   Caboclo主席補充:「這將與國際足球總會為女性做的提議在比例上相同,也就是說,男女之間的薪酬不再存在性別差異。」。   目前女子世界盃足球賽的冠軍歸屬美國,但是儘管美國男子球隊未能晉級世界杯,而女子球隊贏得了比賽,她們的薪水卻與美國男子球隊的薪水不同。   女子球隊提告美國足球協會,指控在薪資和條件方面存在歧視。但是,該案被法官駁回。   外界將男女運動員收入差距歸結於女性運動員商業化不如男性,男性運動員能吸引更大的觀眾群、更多的贊助商和更有利可圖的轉播權交易。   但無論是聯賽組織還是媒體對女性運動員的忽視,都是導致收入鴻溝的重要原因。只有當所有的因素——媒體報導、觀眾人數、資金均獲得協調的時候,實質性的改變才可能發生。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9.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晝夜節律有性別差異!
2020.09.10
晝夜節律有性別差異!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分析了關於人類晝夜節律的文獻,並發現了一種模式:晝夜節律存在性別差異。比起女人,男人比較是夜貓子、睡得少,也比較會睡午覺。   過去研究發現,人類和其他動物不只有一種身體節律。例如:除了調節睡眠和清醒的晝夜節律外,人類還有控制呼吸、皮膚代謝和心律等節律。   晝夜節律也許是最廣為人知的,因為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如此明顯的影響。它控制著我們上床睡覺的時間和何時醒來,它也參與新陳代謝。在某些時候,我們會比其他人感到更疲勞,這會讓我們傾向於加快或減慢我們正在進行的任何事。   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發現,一般而言,女性往往是早起的人,而男性比較是屬於夜生活的人。他們還發現,女性更能適應自然晝夜節律受到破壞。女性白天通常更活躍,這種現象在兒童中也很普遍。但是,她們在晚上不像男性那般精力充沛。他們還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花更多的時間在睡眠上,且睡覺時花更多的時間在深度睡眠中。她們在睡覺時若受到干擾也比較能恢復睡眠。另一方面,研究發現男人更可能午睡。   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導致晝夜節律性別差異的原因,但懷疑這與女性傳統上扮演的母職角色有關—對於她們而言,她們的晝夜節律與小孩同步似乎很自然。研究還指出,一些研究發現女性的晝夜節律與其動情週期之間存在關聯。   編譯來源:Medical Press(2020.09.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