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鄙棄對人工流產的限制
2016.07.13
美國最高法院鄙棄對人工流產的限制
美國最高法院在今(2016)年6月27日廢除了德州限制人工流產的法律,隔天(6月28日)接著駁回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和威斯康辛州(Wisconsin)所提之限制人工流產醫師的訴求。   德州的法律要求人工流產診所的規格比照門診手術中心(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或是有醫院收病人住院的特權(admitting privilege)。最高法院司法官裁決德州的法律不符合美國憲法,認為它譲婦女在實行憲法所賦予停止懷孕的權利時,承受不恰當的負擔。這項裁決可能會促使贊成人工流產的組織,挑戰其他州類似限制人工流產的法律。   密西西比州和威斯康辛州要求人工流產醫師必須在其診所30英里(48公里)之內,找到一家醫院與其有正式的聯繫,並取得收病人住院的特權。如果密西西比州實施這樣的法律,其唯一剩下的人工流產診所,將會被迫關門。   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婦女健康組織診所的主任Shannon Brewer說:這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裁決。我們提心掉膽的不知道這個結果何時會下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勝利。   阿拉巴馬州檢察總長在6月27日晚間說:因為最高法院的裁決,阿州的法律不符合憲法,會無異議的放棄要求人工流產醫師必須有收病人住院的特權。   今年5月時,奧克拉荷馬州共和黨主導的議會通過一個法案:醫師執行人工流產將會被判刑最高三年的勞獄。然而這項法案最後被共和黨的州長給否決掉了。   美國保守派的各州(包括德州、密州、維州和阿州)企圖設置各種法律以各種方式限制人工流產。如禁止某些人工流產方式;限制可施行人工流產的懷孕週數;未成年者需家長同意;強迫延長等待期;強迫諮商等。但是最高法院的裁決提出自1992年以來對女性生育自主權最堅定的認可,將使這些州的法律岌岌可危。   在最高法院5比3的裁決裏,保守派的法官Anthony Kennedy加入了4位自由派的陣營。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American Civil Liberty Union)的律師Jennifer Dalven表示,密州、維州和阿州在最高法院裁決後,只是串聯影響的開始,一些州已通過1000多個限制婦女人工流產的項目。最高法院的裁決結果顯示憲法賦予婦女選擇人工流產的權利,不過理論多於實際執行,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確保每個婦女需要人工流產時,真的能做得到。   資料來源:Reuters    
+ read more
行銷「好身材」?!倫敦地鐵禁止
2016.07.07
行銷「好身材」?!倫敦地鐵禁止
倫敦市長宣布禁止倫敦地鐵內出現會影響人對自身身體信心的廣告。從本月開始,倫敦交通運輸局(TfL)將不允許宣傳不切實際的或不健康的身體形象(特別是針對年輕人)的廣告。   今年5月新上任的倫敦市長Sadiq Khan對於這類可能會導致女性對自身身體感到慚愧的廣告感到擔心。他表示:作為兩個十幾歲的女兒的父親,我非常擔心這類廣告對人們造成的貶抑,特別是婦女,這會使她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愧。   這整件事的起因來自於去年Protein World為行銷減重產品所做的廣告。內容是一名穿著比基尼泳裝的纖瘦年輕女孩配上「你準備好海灘身材了嗎?(Are you Beach Body ready?)」的挑釁標語。當時就引起了極大爭議,許多人認為這則廣告不但物化女性,且行銷「海灘身材」(Beach Body)這種完美身體形象也會為青少年帶來心理壓力,產生不良影響。   不過,去年英國廣告標準管理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 ASA)所提交的調查結果卻認為該廣告「沒有冒犯到任何人」。   Sadiq Khan市長說:沒有人應該在搭乘地鐵旅行或通勤的時候因為周遭對身體不切實際的期望而感到壓力。我想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讓廣告業清楚明白這件事。   倫敦交通運輸局商業發展總監Graeme Crsig表示:我們(大眾交通運輸系統內)的廣告不像電視、網路和平面媒體;對民眾而言,在車站或車廂內如果看到一個冒犯或擾亂到他們的廣告,他們不能簡單地選擇關閉、打開或翻動到一個頁面。我們有責任為此把關,確保我們所刊出的廣告在這樣的情境下是合宜的。   而在台灣,如今我們在車站或車廂內也常常可以看到醫學美容診所廣告販賣著相似的單一審美價值;但除了像英國的「海灘身材」會為人們帶來心理壓力之外,台灣的醫美廣告更隱藏了許多不實廣告的陷阱,不完整的資訊往往將人置身於極大的健康風險之中。目前雖然有相關的法令,但仍有漏洞或罰則過輕,導致這樣的廣告永遠檢舉不完也無法根除。台灣女人健康網在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輕信廣告,別輕易被廣告販賣的單一審美價值給綁架了!若真的決定要嘗試,在接受任何醫療處置之前也應確實了解內容與相關風險,以維護自身權益。   資料來源:Huffpost  (本篇文章圖片截自Huffpost)    
+ read more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將強調「支持」母乳哺育!
2016.06.24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將強調「支持」母乳哺育!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曾於2008年聲明臨床醫師應於婦女孕期及產後介入並提供母乳哺育之支援來「促進」母乳哺育。今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重新檢視了聲明,並在新的聲明草案中強調「支持」母乳哺育,避免形塑出迫使女性違背其意願而母乳哺育的印象,並承認應由母親自己去決定什麼是對自身及嬰兒最好的哺育方法。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檢視了43個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及教育的臨床試驗,並發現每提供30位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就會多一位女性母乳哺育達6個月。此外,將試驗結果合併後,預測出若提供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女性有21%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持續至少3個月、20%的可能性以純母乳哺育3-6個月、16%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6個月。   然而,提供女性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與女性「開始」母乳哺育並沒有顯著相關;並且雖然許多證據顯示母乳哺育本身對嬰兒及女性健康有好處,但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嬰兒健康的影響上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有直接的影響。再者,沒有任何研究報告在探討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母親健康的影響。此外,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還檢視了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的潛在不良影響,包括與選擇母乳哺育有關的焦慮、愧疚感以及產後憂鬱症,並發現不同的研究得出衝突的結論。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的Alex Kemper博士認為,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希望臨床醫師在重視母乳哺育的好處同時不要對女性施壓來促進母乳哺育,而是改以對想要母乳哺育的女性給予支持,避免女性因未選擇母乳哺育而感到罪惡。Kemper博士提到,母乳哺育與否是個應視母親個人狀況而定的私人選擇。   2016年10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公布了最新聲明。   資料來源: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 read more
實驗室白老鼠的性別與你的健康息息相關!
2016.06.02
實驗室白老鼠的性別與你的健康息息相關!
長期以來,生物醫學研究都有性別偏差問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嘗試改變這偏差現象,希望在生物醫學的最早研究階段都可以做到性別平衡,現階段至少希望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所贊助的計畫,要求必須同時將雄性與雌性的動物納入生物醫學研究中。   1990年晚期,研究者擔憂由於女性有懷孕的可能性,將女性納入藥物實驗中,將會胎兒畸形,因此實驗中的藥物一向只以男性做為實驗對象,動物實驗也遵從著這樣的模式。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婦女健康研究辦公室主任Dr.Janine Clayton表示,一個以男性為主的藥物研究,卻將其結果套用於女性身上,在科學上是不適當的。因此,美國健康研究院與國會修正這個問題,要求所有的人體實驗都要納入男性與女性。   現今,雖然女性與男性都會參與人體實驗(至少由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贊助的計畫是如此),但依然存在女性的藥物不良通報數遠高於男性的現象。在NIH一項研究中發現,在特定時間下架的10個藥物中,有8個藥物會讓女性有更嚴重的副作用。   Clayton主任認為,問題可能就是出在動物實驗階段未納入女性,所以無法得知女性服用藥物的經驗。在目前的動物實驗中,有80%的藥物研究僅有作雄性老鼠實驗,而老鼠實驗的結果將會影響對人體的實驗設計。   研究者不僅會因為其性別盲而忽略雌性動物研究的重要性;有些研究者認為,由於女性的賀爾蒙週期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因此應該被排除在實驗之外,然而,女性荷爾蒙是否真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到現在還是有爭議。有些例子則會以雄性動物容易打架,會影響實驗結果、或是雄性動物必須單獨放置於獸籠中為理由而被排除在外。   就算是同時將雄/雌性動物列入實驗,也會發生沒有做性別差異分析報告的情形。   Clayton主任表示,研究者錯過了早期關於醫藥如何影響不同性別的變項,因此,婦女健康研究辦公室在今(2016)年1月25日制定了一項政策,要求所有由NIH所贊助的實驗計畫,在有脊動物實驗時必須納入不同性別的動物,以了解男性與女性的生理。   當這個政策公告時,許多人雖然表示將雌性動物納入動物實驗是正確的,但如果目的是想要了解女性的健康不平等,僅規範動物實驗是不夠的,哈佛大學Richardson教授表示,NIH投注了1千萬美金將焦點放在所有實驗都要納入性別,包括動物實驗,但如此做恐會讓科學家忽略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在北美,女性比男性服用更多藥物,比較常去看醫師,且女性對於身體的不舒服也比較敏感,比較願意報告,如果今天我們要知道女性的健康不平等就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與研究以瞭解不同性別的行為對於健康的影響。   加拿大免疫學者Ritz也表示,在很多實驗中,我們直覺會將男/女作比較,但我們不應該將這種差異直接認定就是生理上的差異,因為這些差異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雄性動物通常都離群索居,而雌性動物則偏好群聚,尤其是在動物身上,我們常會忽略他們之間的社交動態,而單純從生理來解釋。   美國洛杉磯大學(UCLA)神經科專家Voskuhl則表示,老鼠研究無法完整呈現人類為何男女的健康狀態會有所不同的複雜因素,除了人類自身之外,我們無法期待一個完美的模型來研究人類。但在很多例子中,動物實驗可以揭露人類不同差異重要發現。   例如:在多發性硬化症的研究中,多以雄性動物實驗為主,所以沒有關於性別差異的報告出現,然而當開始用雌性動物做實驗後,研究者開始了解疾病進程的性別差異,這對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之女性患者有很大的助益,包括女性賀爾蒙可能會幫助減緩症狀;同樣在對於「疼痛」的研究中,由於對不同性別的動物做實驗,讓研究者發現雄性與雌性動物是透過不同的細胞與迴路來傳送疼痛,若可以套用在人類身上,則目前我們所研發出來的止痛藥不是對相較於男性,女性比較沒有效果,而是對女性來說完全沒有用,且當我們檢視止痛藥物的人體試驗結果時,面對只有一半的受試者有用的數據時,可能會做出整個放棄這個藥物的決定。   資料來源:NIH、NPR    
+ read more
2016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2016.05.27
2016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各縣市(包含離島)的婦女團體代表們於今日(5/27)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一年一度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在上午的會議中,婦女團體代表們首先與中央及地方衛生單位就各項婦女健康議題-包括女性用藥安全、子宮頸癌篩檢、HPV疫苗、醫學美容等-的現況、政策制定或改善方向進行討論。   而針對今年度的會議主題「女性心/血管健康」,台女連常務理事黃淑英分享了台女連於今年初所舉辦的「為女著紅」系列活動,以及與各縣市婦女健康網絡團體成員合辦的「心/血管健康講座」;並由台女連執行秘書陳苡安報告心/血管健康認知的調查結果。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們亦分享了今年響應「為女著紅」的感想及對未來串連活動的期待與規劃,並共同就女性心/血管健康之宣導給予政府建議。最後,為提供政府保障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政策建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就今年度主題一同擬定了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團體代表與立法委員林淑芬連袂拜會衛福部,說明今年行動會議之結論,並遞交行動宣言予衛生福利部。在衛福部呂寶靜次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願盡力配合實現各點宣言;並且表明會從醫師教育著手,再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以營造具備性別意識的醫學領域。   以下為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之宣言:   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看見女人「心」-消除心/血管健康的性別盲 行動宣言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近五年(98-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上升了近20%,但是長期以來,心/血管疾病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並以對待男性的方式對待女性;政府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程度遠不及婦癌。事實上,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婦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的3-4倍;國際上已有多篇研究證實因為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有性別的差異;而女性也因特殊的生命經驗如更年期、懷孕以及某些以女性居多的疾病如乳癌、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和男性有不同的疾病風險,因此世界心臟學年會在2014年就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了提昇女性對心/血管健康的認識及警覺,台灣女人連線製作具性別觀點之心/血管健康的懶人包及衛教單張,放置於網路宣導,並同時在各地舉辦「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座談會(10場)。此外,為了引起廣大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我們亦響應國際上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行動,於今年3月11日(每年3月的第2個禮拜五)舉辦「為女著紅日」,結合政府、企業、醫學及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於當天穿上紅色衣飾,表達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並獲得廣大的回響。 為了解女性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此次行動亦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台灣女性對於心/血管健康的認知顯然不足:6成女性對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了解不完整,半數以上女性不知道血壓標準值及未定期測量血壓;二、台灣女性缺乏心/血管疾病的性別意識:6成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具性別差異,近一半女性不知道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之功能,8成不知道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男性高;三、政府宣導效果不彰:近年來政府雖加強宣導女性腰圍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觀念,仍有近4成女性無此認知;更令人擔憂的是,因政府多年來強力宣導婦癌篩檢,影響女性普遍地誤認為婦癌死亡率較女性心/血管疾病高,使女性輕忽了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綜上,女性對心/血管健康的認知及性別意識不足,且政府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宣導不夠,將嚴重危害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我們要求政府:   * 應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鼓勵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 * 應制訂具性別意識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 * 應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 * 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 響應每年3月第2個禮拜五的「為女著紅」。    
+ read more
美研究:別再用BMI來判斷你是否健康!
2016.05.23
美研究:別再用BMI來判斷你是否健康!
你是否曾經為了判斷身體狀況(如是否需要減肥、是否有較高的機會得到某些疾病)而去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BMI(Body Mass Index)值-呢?日前一項研究指出:BMI值其實是一個有缺陷的健康指標。   這項研究由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UCLA)的助理教授A.Janet Tomiyama主持,利用全國健康及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的最新數據,來分析BMI值和心血管代謝健康之間的關聯。NHANES中的心血管代謝健康數據包含了血壓、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葡萄糖、胰島素抗性和C反應蛋白(炎症標記)等指標。   分析指出約有3440萬人依BMI指數被歸類為過重,其中有1980萬人被歸類為肥胖,但根據其心血管代謝指數他們其實是健康的。研究人員更發現,有約200萬人的BMI值計算結果是35甚至更高,因此被分類為非常肥胖,但其實他們也是健康的。   另一方面,該研究也發現有超過三成以上美國人(近2100萬人)的BMI值落在正常範圍,但根據心血管代謝指數他們實際上是不健康的。   Tomiyama教授說:很多人將肥胖視為被判死刑一般。但數據顯示,還有數以百萬計是過重和肥胖的人都是健健康康的。若將BMI作為唯一的健康指標,美國近7500萬成年人的健康狀態是被誤判的。   本篇研究的共同作者-加州聖塔巴巴拉大學的博士候選人Jeffrey Hunger表示,他們的研究證實BMI值是一個有缺陷的健康指標。呼籲人們別對自己的體重過度迷思,並注重遵循健康原則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大家,身體的組成是多元的,有水、骨骼、臟器、肌肉與脂肪等;體重只是這些組成成分的總和,但是無法看出組成成分的比重。問題是,組成成分的比重比體重更能有效的判斷身體健康狀況;舉例來說,同樣體重但是肌肉與脂肪比例不同的兩個人,其體態與身體健康狀況可是有不小差異的。因此,要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態,單靠BMI值自然很容易會發生誤判,它可以是一個參考指標,但不應過度放大它的重要性,也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是唯一的一個參考指標。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