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2015.07.14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倍),常發生在20歳和30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帳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和APS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建議SLE或APS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的建議包括: * SLE和APS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一種治療SLE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檢視SLE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臓血管的影響,也在EULAR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資料來源: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 read more
女人活得久不見得比較健康
2013.11.19
女人活得久不見得比較健康
  一般認為女性活得比較長壽且比男性健康,但近日一項在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院年會上發表的研究卻對女性是否比男性健康提出疑問,表示雖然女性活得比較久但卻相對得付出一些健康代價,研究發現,女性的免疫系統疾病、過敏及氣喘的風險都比男性來得高。 研究指出,女性的免疫系統比男性健全,好處是對感染有抵抗力,但壞處則是好發自體免疫疾病。在美國西部,自體免疫疾病約佔所有疾病負擔的5%,但女性佔多數此類疾病患者的80%以上。 研究舉例,「自體免疫性低甲狀腺功能症」(Hashimoto's disease)患者90%為女性,該疾病為一種慢性炎症反應,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患者從年輕時就會有輕微甲狀腺腫的問題,但甲狀腺功能的檢查都是正常的,多半在停經後較容易明顯發病。「白斑」(vitiligo)則是另一自體免疫機轉、先天黑色素細胞缺陷所產生的疾病,病徵為皮膚出現境界鮮明、形狀不規則的雪白的斑塊,女性患者比例稍超過半數。其餘女性患者比例界於之間的還包括葛瑞夫茲症(甲狀腺亢進症最常見的一種)、多發性硬化症、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 而氣喘與過敏性疾病雖然在前青春期男性患者比女性多,但進入成年階段後女性患者的比例慢慢會高於男性,這類疾病包括鼻炎、氣喘及食物過敏,研究推測可能是荷爾蒙狀態或脂肪細胞的改變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最後認為,過敏及免疫系統專家與醫師應重視生理性別(sex)在這類疾病差異性表現的重要性,同時也應了解社會性別(gender)也會影響到男女取得健康照護資源的機會與管道。   資料來源: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學院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AI)  
+ read more
紅斑性狼瘡增加妊娠毒血症風險
2012.11.06
紅斑性狼瘡增加妊娠毒血症風險
  早先已有研究指出紅斑性狼瘡及風濕性關節炎疾病將提高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生妊娠毒血症的風險,妊娠毒血症的症狀為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及尿蛋白指數過高。近日一項針對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亦稱DMARD)與妊娠毒血症關係的研究,也再次確定過去的研究結論。   這項研究檢視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健康照護使用資料庫中,224,827位有或無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女性的306,831次懷孕紀錄,同時瞭解懷孕前後這些女性使用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炎止痛藥或類固醇藥的狀況。結果發現,紅斑性狼瘡女病患發生妊娠毒血症是無自體免疫疾病者的兩倍(相對風險為2.2),而服用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雖發現會提高該疾病風險,但數據未達統計意義,因此後續研究應持續關注這部分的關連性。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研究中所提到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成分種類包括methotrexate、hydroxycholorquine(台灣核准上市品名為必賴克廔膜衣錠)、etanercept(品名為恩博凍晶注射劑、恩博針筒裝注射劑)及adalimumab(品名為亞培復邁注射劑、亞培復邁針筒裝注射劑),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應注意用藥狀況,主動與醫師討論藥物使用的相關風險問題。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顧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
美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女性生育數較少
2012.02.21
美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女性生育數較少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通常生育子女數無法達到他們所預期。近日一項美國研究調查指出,與其他擁有相同生育數量計畫的一般女性相比,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其不孕的比例是的1.5倍、流產的比例是3倍。   過去研究曾表示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女性生育數較少,但確切原因未明,為瞭解這個問題,研究團隊針對美國風濕性疾病國家資料庫(National Data Bank for Rheumatic Diseases)中超過一千名女性發出生育史的調查問卷,得到來自114位紅斑性狼瘡患者、及578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回覆。   調查結果顯示,對紅斑性狼瘡的女病患而言,流產是主要導致生育數少的原因,研究中有22%的女病患曾流產,未來研究應找出其中的生物性原因,才能改善紅斑性狼瘡女病患懷孕生產的成功率。   而不孕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的主要問題,研究推測可能是由於病患的細胞激素不正常,以及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的影響所致,研究中有42%的女病患無法擁有自己所期待的子女數。除了不孕問題之外,害怕患病在身無法好好照顧小孩(53%)、或擔心疾病跟治療會影響孩子發展(37%),也影響著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決定是否要生孩子。研究認為未來應加強治療藥物的改善,降低對女性在未來養育小孩上的困擾,並盡量避免服用可能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部份也認為有可能將關節炎遺傳給孩子(17%),但研究指出事實上只有3%的孩子會受到影響,不過生出的孩子罹患其他如紅斑性狼瘡及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可能也將會增加。   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研究結果不適合代表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的人口。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顧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
紅斑性狼瘡患者應注意與HPV相關癌症
2011.10.06
紅斑性狼瘡患者應注意與HPV相關癌症
過去有研究認為,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病患罹患癌症的整體風險會輕微增加,日前一項丹麥研究再表示,有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的病患,得到與病毒相關的惡性腫瘤之風險將會提高,且陰道感染HPV的比例也較高。 這項研究為了瞭解這些HPV持續性感染是否與惡性腫瘤有關,蒐集來自8個紅斑性狼瘡專科中心、及丹麥癌症登記系統的資料,總計有576位紅斑性狼瘡病患,88%為女性、96%為白人,被診斷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年紀中位數為33歲,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13.2年。 研究發現,多項與HPV相關的癌症風險在紅斑性狼瘡病患身上都相對增加,所有癌症的整體發生率比值為2.3。研究表示,癌症增加的比率部分可能歸因於,紅斑性狼瘡病患本來就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健康照護,因此較易發現惡性腫瘤。但也有其他研究推測認為,如果是因為免疫系統功能失常使得病毒感染的機會增加,進而導致與HPV相關的癌症發生率提高,那麼紅斑性狼瘡病患確實可能是高危險群。 研究中發現多項與HPV相關的癌症風險增加,包括肛門癌、口咽癌、陰道癌、子宮頸癌、肝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研究最後表示,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喚起臨床醫學對紅斑性狼瘡病患身上腫瘤基因的病毒感染,產生警覺。     資料來源:關節炎與風濕症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    
+ read more
提供婦女符合「現實」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
2011.02.17
提供婦女符合「現實」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
2011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所更新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指出,過去臨床研究結果忽略個人與社經條件因素,會使女性較不願接受醫學建議與治療,撰寫指引的委員會主席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蘿莉默思卡(Lori Mosca)教授談到,貧窮、低識字率、心理疾病、較低英文能力與視力、聽力問題,通常會對醫師試著要改善病人的心血管健康造成阻礙。要處理這些困難,意識倡議一直是重要關鍵,同時女性病人與醫生間維持良好的溝通是重要的第一步,醫生應瞭解女病人用藥情形、藥物副作用與生活習慣等等,才能及早發現問題。 為了評估病人的風險,預防指引列出幾項易引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疾病,包括有狼瘡、風濕性關節炎與懷孕併發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與懷孕引起的高血壓),默思卡教授指出,有妊娠毒血症病史的女性在懷孕後的五至十五年間,罹患中風、心臟疾病與動脈危險阻塞的風險為常人之兩倍,因此女性病人應特別向醫生詢問自己是否有此風險。此外,當中還特別強調種族族群多樣差異性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舉例來說,非裔美國女性特別容易有高血壓問題,拉丁美洲裔美國女性則為糖尿病問題。 再者,憂鬱症篩檢可作為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一部份,憂鬱症治療雖不會直接改善心血管健康,但憂鬱症卻可能會影響女性是否接受並遵照醫生的建議。 雖然臨床實驗結果的預防方法要放置真實生活中有其困難之處,但有些一般大眾熟知卻未經實驗證實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療法卻可能對女性造成傷害,像是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抗氧化劑或葉酸。 默思卡教授表示,在未來還須更多打擊女性中風與心臟疾病的研究,特別關注並找出女性生命中的不同特定階段如:青春期、懷孕與停經,心血管疾病罹患的風險與有效的預防機會,以及更多預防療法的風險之性別差異分析與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