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閨密就會一起來月經?
2016.08.16
是閨密就會一起來月經?
當一群女人長時間相處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她們會不約而同拿出衛生棉;並且在突然間所有人都渴望甜食與巧克力。」這樣的答案應該會讓不少女性會心一笑。   「月經同步」對許多女性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1999年的一項研究指出,80%的受訪女性相信有「月經同步」這件事;70%的人表示那是一個令人感到愉快的經歷。這是一個強大的概念,畢竟,這意味著女性之間的「情誼」足以對身體造成實質改變,讓她們的週期同步。但真是如此嗎?   自從1971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Martha McClintock發表了她針對135名住在大學宿舍的女大生所做的研究,指出根據針對每名女大生大約八個週期的數據分析結果,女性與室友和閨密之間的月經來潮時間越趨相近,差異從平均8、9天下降至5天;自此,「月經同步」這件事似乎就成了公認的真理。   有許多研究試圖重現或印證McClintock的發現,少數有所進展,但大多數都失敗了。「月經同步」因此成了一個時有耳聞但沒人肯定會/不會發生的都市傳說。 McClintock的研究也被認為有統計與分析上的偏誤。   一項在西非進行的研究將參與的多貢婦女隔離在不同的棚屋中生活。763天後,研究者發現這些婦女的經期並未趨於同步,同時也未受月亮週期影響。由於當地生活並未使用電,因此這個研究可說是在相當理想的試驗條件下進行,連帶的使其研究結果顯得有力。   而一項有186名中國婦女參與的研究也指出,這些婦女的經期並未因一起生活了一年而出現同步。但研究人員也表示,婦女經期開始的時間與之間間隔的週期往往會有所變化,因此可能影響對於是否同步的判斷。   另一項針對26對女同志伴侶的研究中也未看到經期同步的現象,但研究人員確實發現其中個體的月經週期變異可長達10天不等。   事實上,月經週期的變化從21~35天之間都有可能。壓力、體重變化或生病都可能會對月經週期造成影響。因此,儘管網路上有許多資訊拒絕讓這個迷思被破解,但我們要讓妳知道:妳的月經週期是屬於妳自己的,妳的任何親友-不管妳們有多親近-都不可能控制它。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 read more
女孩!放下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
2015.02.05
女孩!放下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證實飲用含糖飲料與肥胖、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日前,一份新的研究更指出,習慣性飲用含糖飲料的青少女更可能提早開始行經,而這將使得她們成為未來罹患乳癌的潛在高危險群。 由美國哈佛醫學院Karin Michels副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了「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II)」這項大型研究計畫當中5,583位9~14歲的女孩。這些女孩在1996年計畫開始時都還沒有開始行經。2001年時,總共有159位女孩已經開始有生理期。 在研究追蹤的5年期間,研究人員按時給予問卷,瞭解她們平日攝取包含蔗糖、葡萄糖與玉米糖漿等各種糖類,以及汽水、含糖茶飲、零卡汽水與果汁等飲品的量與頻率為何。 分析結果發現,一天飲用超過1.5份(一份約等於一瓶鋁罐裝飲料)含糖飲料的青少女,其初經來臨的時間會較一週僅飲用2份以下含糖飲料的青少女提早約2.7個月。而且,在研究人員控制了其他可能對初經發生年齡造成影響的因素(如BMI值、出生體重、活動量、種族、家庭組成與互動狀況等)後,發現青少女飲用含糖飲料的習慣對於生理期來臨時間仍具有影響力。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含糖飲料的血糖生成指數較高,使得血糖濃度升高,造成胰島素濃度上升,進而對賀爾蒙分泌產生影響。這樣的效應是本次研究發現的一個可能解釋。 最後,研究人員補充,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初經提早一年,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將上升5%左右」,因此,他們認為含糖飲料的飲用對於生理週期所造成的影響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 過去也有不少研究指出含糖飲料飲用過多將提高心臟病、糖尿病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而初經發生的年齡亦有研究證實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有關。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大家注意糖份的攝取,適時不過量才能常保健康! 資料來源: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4.12.26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月經作為女性健康指標之一,不只關乎生育健康,更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運作狀況有關。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初潮年齡過早的女性成年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最近的研究數據則指出初潮年齡可能影響女性罹患心臟病、中風與高血壓的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花了十年蒐集來自英國130萬名50-64歲婦女的數據,發現初潮年齡在10歲以下以及17歲以上者,較初潮年齡13歲者患得心臟病、中風和高血壓的機會各上升了27%、16%和20%。即便將參與實驗者的體重、吸菸習慣和社經地位等變項納入考量,此結果依然成立。   日前哈佛醫學院亦有研究指出,初潮年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此研究從1,638位40歲以上的婦女樣本獲得實驗結果,發現初潮年齡越早,患得肥胖症的可能性越高,進一步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面對這些風險,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領導人Canoy博士建議,在年幼時控制肥胖可以避免初潮年齡下降的趨勢,進而降低患得心臟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 read more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4.12.26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月經作為女性健康指標之一,不只關乎生育健康,更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運作狀況有關。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初潮年齡過早的女性成年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最近的研究數據則指出初潮年齡可能影響女性罹患心臟病、中風與高血壓的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花了十年蒐集來自英國130萬名50-64歲婦女的數據,發現初潮年齡在10歲以下以及17歲以上者,較初潮年齡13歲者患得心臟病、中風和高血壓的機會各上升了27%、16%和20%。即便將參與實驗者的體重、吸菸習慣和社經地位等變項納入考量,此結果依然成立。   日前哈佛醫學院亦有研究指出,初潮年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此研究從1,638位40歲以上的婦女樣本獲得實驗結果,發現初潮年齡越早,患得肥胖症的可能性越高,進一步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面對這些風險,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領導人Canoy博士建議,在年幼時控制肥胖可以避免初潮年齡下降的趨勢,進而降低患得心臟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 read more
初經來得早可能是易患糖尿病的警訊
2013.11.22
初經來得早可能是易患糖尿病的警訊
  初經時間較早的女孩較容易在成人時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份涵蓋8個歐洲國家的研究指出,雖然青春期提早展開並不會導致糖尿病,但是這兩者之間確有關聯。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者Cathy Elks說:身體在青春期時經歷了很多變化,我們的研究以及過去既有的研究都證明了發育過程中的生理變化在第二型糖尿病發展上確會產生影響,即便這些生理變化發生在糖尿病發病前許多年。   研究團隊檢視了1,500位女性的病歷,發現初經發生於8到11歲之間的女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13歲才開始行經的女性高出70%。其他相關的研究則指出月經較早開始的女性更可能面臨肥胖、心臟疾病與癌症等問題。這些研究結果預示了初經年齡較早與新陳代謝疾病的發作有所關連,間接造成了BMI值的增加,不過這並不是唯一可能造成肥胖的原因。   相較於糖尿病,在這些初經較早來臨的女孩身上,肥胖是一個更常見的症狀,因此,研究者也同時檢視了肥胖是否是影響糖尿病病情的另一因素。在研究者移除了肥胖的相關數據後發現,那些初經來臨的較早的女孩在成人後仍有較高的發病風險。雖然過重通常被視為是一個可能的影響因素。   研究者指出,近年來,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有激昇的現象,這個現象同時伴隨著平均初經年齡的下降。不過,初經來潮的年齡若晚於平均年齡(15歲)亦不代表對於第二型糖尿病較具免疫力。   資料來源:糖尿病照護期刊(Diabetes Care)            
+ read more
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可經由初經年齡預測
2012.11.23
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可經由初經年齡預測
  心血管疾病是全美女性十大死因的首位,在台灣同樣位居前列,根據2011年衛生署統計,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分居女性十大死因的第二與第四位!然而,與男性相較,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時間通常較晚,且一般用以評估男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對女性並不適用,因此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問題很可能被忽略。而近日就有一項特別針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美國研究指出,初經年齡會影響肥胖、腰圍及BMI值,這些都是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這項研究1,638位40歲以上的參與者來自2002-2005年間進行的美國佛萊明罕心臟研究(FHS),研究期間參與者沒有懷孕、體重也不超過160公斤。研究分析參與者的內臟腹部肥胖(VAT)及皮下肥胖(SAT),呈現兩者與幾項女性生育因素之間的關係。   在排除飲食、停經狀態、使用荷爾蒙療法、年齡等變項後,研究發現女性初經的年齡與全身不限部位的整體脂肪量具關連性,初經來的時間愈早,肥胖狀況愈明顯。研究建議未來研究應進一步釐清內臟腹部肥胖與主動脈周圍脂肪之間的關係,以分析這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性別差異可能有何關連,而家長也可以在女兒初經來時,提醒她們注意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