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高血壓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更年期
2021.01.27
女性高血壓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更年期
懷孕併發症和早發更年期增加了婦女將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心臟科、婦產科和內分泌學專家發表共識,指出:醫師應加強對中年女性高血壓的監測。   懷孕時有子癲前症,未來發生心臟衰竭或高血壓的風險多4倍、而中風的風險多1倍。在40歲前自然停經(即非手術性)的婦女也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且每早一年停經,患病的風險就增加3%。自體免疫發炎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班性狼瘡)在女性較為常見,其更年期前後的心血管風險也較高。   多達50%的女性在60歲之前出現高血壓,但它的症狀,如:熱潮紅和心悸,常被歸因於更年期。   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婦女心臟健康計劃負責人A. Maas教授說:「血壓高在男性中被稱為高血壓,但在女性中通常被錯誤地標記為『壓力』或『更年期症狀』,...在血壓的治療上,與男性相比,女性比較沒有被積極的看待,這使她們面臨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和中風的風險。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照護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始於年輕 Maas教授說:「女人的生命經驗告訴我們必須提早開始預防的工作。...我們必須對女性患者進行與男性不同的評估,而不僅僅是問高膽固醇。這樣我們才將中年女性歸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或低風險人群。」   Maas教授指出,我們可以在女人生命中的幾個階段,辨認出女性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亞群。...懷孕期間的高血壓是一個警告信號,指出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而且數十年後還會與癡呆症相關。如果40、50歲的女性血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麼到了70歲,問題就會出現,那時就更難治療了。   女性心血管健康需要跨科別的照護 該共識提供了有關在更年期、妊娠併發症後以及乳腺癌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等其他疾病中如何管理心臟健康的指南。大家一致認為健康的生活習性和飲食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雖然荷爾蒙療法可減輕45歲以上女性的盜汗和潮熱等症狀,但作者建議在開始治療前應先評估心血管危險因素。不建議對心血管風險高或有過中風、心臟病發作或血栓的婦女進行治療。   Maas教授指出,為女性患者提供最佳照護,我們需要心臟病專家,婦科醫生和內分泌專家之間的合作。而婦女可以透過提及自己懷孕併發症、早發更年期以及監測自己的血壓等方式,幫助醫生預防心臟病及早期診斷。」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0.01.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LGB族群罹患癡呆症的風險較高
2020.12.08
LGB族群罹患癡呆症的風險較高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LGB族群(同志、雙性戀)更容易罹患美國增長最快的健康問題之一:癡呆。該研究是首次採用國家樣本和篩檢工具來評估LGB族群與異性戀老年人之間認知健康差異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作者 Ning Hsieh 表示,此研究是為了探討LGB族群是否較易於年老時出現認知障礙等健康問題及其成因,她指出:「我們知道壓力和抑鬱是晚年生活中許多慢性健康問題(包括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而與異性戀者相比LGB族群所承受的壓力更大,抑鬱指數也更高。」。   Ning Hsieh 的團隊使用篩檢工具和問卷調查比較了3500 位LGB族群和異性戀成年人各面向的認知能力。這些領域包括時間導向、語言、視覺、執行力、短期記憶、注意集中力和工作記憶。   抑鬱是癡呆的因子 研究人員發現,平均而言,與異性戀老年人相比,LGB老年人更可能被判屬於輕度認知障礙或早期癡呆。團隊深入檢測了特定的健康和社會因素,例如身體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交關係等,發現唯一造成認知健康落差的因素即是抑鬱!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其他檢測因素,例如:社交關係減少,飲酒或吸菸等,卻對其認知健康影響不大。   Ning Hsieh 的研究推測出抑鬱症可能是導致LGB族群認知障礙的重要潛在因素之一,他認為LGB族群所承受的各式壓力,比如:不被社會部分階層所接受、為自己的性向感到羞恥、必須隱瞞戀情或甚至在職場與學校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雖然研究人員認為需要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了解性少數群體在生涯早期所經歷的壓力是如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導致認知障礙的發生,Ning Hsieh 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為他們帶來更大的社會包容性,降低包括性少數群體在內的弱勢群體罹患「認知問題」的比例,以助於預防癡呆症並減輕社會照護的負擔。   該研究結果近期被發表於期刊 The Gerontologist。   資料來源:EurekAlert!(2020.11.1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荷爾蒙補充療法治療潮紅?這裡有最新指引
2020.11.06
荷爾蒙補充療法治療潮紅?這裡有最新指引
停經後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而最近一份大型研究指出,風險是隨著HRT的類型、接受治療的年紀和治療時間長短而不同。     研究發現,在超過50萬名50至79歲的女性中,使用HRT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相對較高,而使用複合式HRT-雌激素加黃體素的HRT-至少五年的女性,HRT與乳癌風險的關聯最強。   但是,增加的風險沒有像被廣泛引用的一份2019年研究所指出的那麼高。並且一旦婦女停止使用HRT,乳癌的風險降低速度比先前估計得更快。   HRT的利弊並不是黑白分明 北美更年期學會醫學主任Faubion說:「這非常複雜。沒有人能夠說HRT是完全安全的。」。   HRT被認為是治療更年期嚴重熱潮紅最有效的療法。Faubion表示,還有其他選擇,例如某些抗抑鬱藥,但沒有一個能與HRT的療效相提並論。   醫生一度認為HRT還可以幫助預防更年期後容易出現的疾病,包括心臟病。   但是在2002年,一項名為「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的美國大型試驗的結果引起了轟動。它發現使用複合式HRT實際上增加了婦女患心臟病、血栓和乳癌的風險。   另一方面,僅接受雌激素HRT可能降低的婦女患乳癌。但是,該療法僅適用於接受子宮切除術的女性,因為單獨服用雌激素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在「婦女健康倡議」大型試驗之後,HRT的處方箋數量直線下降。而此後許多的研究描繪出一個更加複雜的圖像。   「婦女健康倡議」大型試驗中的女性多年紀較大,約在60初頭。而有較近期的證據顯示,當女性在更年期早期開始HRT時(60歲之前),風險較小,這樣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這對醫生和患者來說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是否對於大多數50多歲的女性來說,HRT帶來的好處將超過風險?   此研究與「婦女健康倡議」之異同 「婦女健康倡議」是針對一種特定的HRT類型進行研究,而此研究則透過檢視整體人口中的女性的病歷,來檢視在現實世界裡不同HRT類型與乳癌之間的關係。   主要研究作者Y. Vinogradova說:「這項研究為整個圖像增添了更多細節。」。   Vinogradova表示,總體來說,研究結果與過去所見相符。至少使用了5年或過去5年內使用複合式HRT的女性風險最高。符合這種情況的女性當中,每年每10,000名女性就多出15至36例乳癌病例。這個範圍會根據年齡而不同,年齡在50歲以下屬案例數較低的那一端,而70歲以上屬案例數較高的那一端。   這證實了:老年婦女接受HRT所增加的相關風險顯著高於年輕婦女。   此外,不同形式的黃體素帶來不同的風險。風險最高的與黃體素「炔諾酮(norethisterone)」有關,風險最低的與黃體素「地屈孕酮(dydrogesterone)」有關。   大多數醫學團體建議不要使用HRT預防慢性病。他們表示,如果女性使用荷爾蒙治療嚴重熱潮紅,應以最低劑量和最短持續時間為原則。   Faubion表示,考慮使用HRT治療更年期嚴重症狀的女性應與醫師討論所有的健康影響,不僅僅是乳癌。   編譯來源:US News(2020.10.3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老年人越來越年輕?!
2020.10.04
老年人越來越年輕?!
與30年前的同齡人相比,今日老年人的活動力很有進步。這是在芬蘭的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觀察到的。該研究比較了當今與1990年代75歲至80歲的人的身體和認知表現。    如今,在75歲至80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中,肌力、步行速度、反應速度、口語流利度、推理能力和工作記憶明顯都比過去的同齡人還要好。然而,在肺功能測試中,卻沒有觀察到世代間的差異。    該研究是以測量「表現」為基礎。它呈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管理方式,同時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功能年齡。   研究者Kaisa Koivunen表示:「較高的體能活動量和較大的體型說明了後代有更好的步行速度和肌力。而較長的教育時間解釋了世代間的認知表現的差異。」。   另一研究者Matti Munukka也指出:「與30年前出生的同齡人相比,後來出生的75和80歲的人是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成長和生活的。這世界發生了許多有利後代人們的變化,包含較好的營養和衛生條件,醫療保健和學校制度的改善,受教育機會的增加和工作生活的改善。」。   研究結果暗示,「預期壽命」的延長是伴隨著「有好的活動力的生活」的延長。這項觀察可以透過老化速度變慢、身體機能極限的提升,或兩者兼具的現象來解釋。   研究主持人Taina Rantanen教授說:「這項研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研究是把不同時代、相同年齡的人的以測量「生活表現」的方式拿來做比較。」。   「我們對老年的理解是過時的。從一位研究老年的學者的觀點來看,中年的歲月增加了好幾年,而最終歲月的增加則沒有那麼多。預期壽命的延長給了我們更多行為能力正常、非身障的歲月,但與此同時,生命的最終歲月也變得更高齡,對照護的需求也相對提高。在老年人口當中,有兩個變化正在同時發生:健康歲月持續到更高的年齡,以及需要外界照護的老人數量也在增加。」。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0.09.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年齡只是數字!高齡女性挑戰瘋狂髮色
2020.08.25
年齡只是數字!高齡女性挑戰瘋狂髮色
常有這樣不以為然的話:年紀這麼大了,還穿得這麼暴露,還化妝得這樣花俏。年老可能讓我們健康不如從前,可能讓我們記憶衰退、但不應變成為我們想像自由展現的拘束。   隨著我們變老,頭髮也會老化,而我們經常將老年人與白髮聯想在一起。雖然擁有如睿智的巫師般的銀白髮非常自然且酷,不過有些人選擇對髮色做些瘋狂的事,嘗試過去從未嘗試過的顏色。   Patti Smeed現年74歲的女性,過去30多年來一直留著紅髮。她過去的工作保守,不允許她的髮色「太瘋狂」。但是,她最終決定嘗試一些更多彩的顏色,由她的兒子—一位染髮大師操刀。   她現在有一頭五顏六色的頭髮,看起來超酷。她決定發幾張她的新髮型照片來慶祝結果,結果吸引了超過370多萬個讚。此外,還激起許多高齡者以紛紛分享自己勇敢嘗試的髮型照,促成了「高齡者勇敢的髮型」挑戰。   PATTI SMEED   響應「高齡者勇敢的髮型」挑戰的女性: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8.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什麼樣的工作最傷膝蓋?
2020.07.28
什麼樣的工作最傷膝蓋?
因膝蓋關節炎所需的關節置換手術越來越普遍,人們想知道除了跑、下樓梯等,究竟哪些工作最會導致傷害。   根據涵蓋100萬的工人的71個研究做的分析,風險最大的職業有農業、建築、採礦、服務業和料理家務;工作需要過度的跪、蹲、站立高舉和爬樓梯都會增加風險。   澳洲悉尼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 * 木匠、砌磚工以及地板安裝工人膝蓋關節炎的風險是久坐工作者的3倍; * 農人的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多達64%,比營造商和建築工人的63%稍微高些; * 料理家務的人也承載著風險,而無薪家務勞動者面對的風險則多了93%; * 有些職業對膝蓋的負荷較少。研究發現商界、林業、捕漁、機械工、水電工、技術人員和郵差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在統計上不明顯。   悉尼大學的資深研究員Dr.David Hunter指出,膝蓋關節炎是全球失業和失能的首要原因,所以預防職災很重要。   根據紐約骨科外科醫師,關節炎發生的開始是軟骨衰退,骨頭相接觸,引起疼痛和腫脹,限制功能,因而影響生活作息。大部分的時候原因不明,也可能是因為受傷。   紐約市Lenox Hill醫院的Dr. J. Schildhorn指出:「關節炎有基因的關係,也有生活型態之故。最大風險因素是過重或肥胖。各階層的人皆有關節炎的案例。」。   膝蓋關節炎是老化的疾病,人們壽命越長,難怪越來越多受苦,關節置換手術的數目也大增。但沒有奇蹟般的痊癒。   軟骨沒有真正再生的能力,使得關節炎難以治療。最好的辦法是,營養的飲食、注意體重。伸展和瑜珈類的運動,幇助關節更有彈性。   治療包括止痛藥、物理或行為療法,若無效,則要膝蓋置換手術。   膝蓋關節炎是機械式的磨損,有些人的軟骨比其他人更有彈性。如果軟骨很軟且薄,任何治療都沒有辦法,和生活型態或工作完全沒有關係。雇主可以做的是,協助提供物理治療,教導員工工作如何減低對膝蓋的壓力,會有幫助。   研究發表在《關節照謢和研究》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0.07.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