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處女膜」無關「處女」 婦團推正名破除迷思
2022.03.30
「處女膜」無關「處女」 婦團推正名破除迷思
台灣女人連線及立法委員林淑芬今(30)日舉行記者會,要求政府有具體作為導正「處女膜」、「惡露」這些貶抑、污名女性的用詞。   黃淑英理事長表示,人類身體的組織、器官或系統命名應是依其「功能」、「組成」或「位置」而定,但在女人身上卻不一定如此。「處女膜」這個陰道發育完成的殘留,沒有生理上的功能,卻在父權社會下成為「處女」的證據,對女人造成許多傷害與迷思。女人擔心初夜沒落紅會被視為不純潔,限制女人的性自主及自由;女人擔心傷害處女膜,避免由陰道進入的相關檢查,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危害健康。況且,「處女」就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只為滿足父權的想像。字典裡僅有「處女」一詞,卻沒有「處男」,道盡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壓抑,用「處女膜」來命名是不當的。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姿吟提到,出血跟是否為初次性行為並沒有一定關聯。在這樣的社會觀念下,醫師在內診或做抹片等檢查時會擔心傷及「處女膜」。過去就有醫師面臨這樣的糾紛,跟患者確認沒有性經驗,然內診後出現流血卻被求償。有家長因為小孩跌倒,驚慌地帶來就醫,要醫師確認「處女膜」是否完整。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都在人們心中,婦產科醫學會支持改名,也樂觀其成。   立法委員林淑芬指出,女人年紀小時社會認為保有「處女膜」很重要,但年紀大了有處女膜卻被譏笑是「老處女」,將社會價值加諸在器官上就是對女人的壓迫。而除了正名,也應該給予正確的性教育,澄清迷思,讓孩子有正確的資訊。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回應,許多用詞有其時空脈絡,因應各種觀念的進步與發展,特別在性平議題上,近年來國教院不定期召開性平審議小組針對教科書、辭典等內容作修正,對這些內容會與時俱進地修正。   台灣女人連線也將透過「徵名活動」為處女膜「正名」,提供衛福部參考,期待衛福部研議適當的名稱取代「處女膜」,對「處女」這個違反性平的用詞釜底抽薪!
+ read more
死亡時,可能會在你眼前閃現人生的跑馬燈
2022.03.16
死亡時,可能會在你眼前閃現人生的跑馬燈
來自「科學意外」的新數據顯示,當我們死去時,人生的跑馬燈實際上可能會在我們眼前閃現。   一組科學家開始測量一名患有癲癇症的 87 歲患者的腦電波。但在神經系統記錄期間,他遭受了致命的心臟病發作 — 意外記錄了一個垂死大腦的活動,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記錄垂死的大腦。   結果顯示,在患者心臟停止跳動,也就是停止向大腦供血前的 30 秒內,他的腦電波與我們執行高認知任務時的模式相同,比如:集中注意力、做夢或回憶。   患者被宣布死亡通常是在心臟停止跳動後持續了 30 秒之後。   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寫道,這種大腦活動顯示最終的「生命回憶」可能發生在一個人的最後時刻。   現在是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神經外科的Zemmar醫生指出,這個腦波是在 2016 年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醫院記錄的,但是一直沒有發表。因為他們一直在尋找類似的案例來幫助加強分析,但沒有成功。   但 2013 年的一項在健康老鼠身上進行研究提供了一個線索。在該分析中,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在老鼠心臟停止跳動後 30 秒,死亡時腦電波水平很高 — 就像在Zemmar的癲癇患者身上發現的那樣。   Zemmar告訴 BBC:「這實際上完全是偶然的,我們不打算做這個實驗或記錄這些信號。」   那麼,我們能否重溫親人的時光和其他美好的回憶?Zemmar說無法確定。   他說,如果我跳到哲學領域,我會推測,如果大腦做了閃回,它可能會提醒你好事,而不是壞事,但對於每個人來說,令人難忘的事情會有所不同。這可能是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最後一次回憶,它們在我們死前的最後幾秒鐘通過我們的大腦重演。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2.02.23)      
+ read more
台裔Michelle Wu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2021.11.03
台裔Michelle Wu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美國波士頓市長選舉出爐,因移民家庭所面臨的困難而從政的Michelle Wu,成為下一任市長,並承諾讓這座城市更進步。   在波士頓左傾年輕選民以及黑人、亞裔和拉丁裔居民的支持下,36歲的Michelle擊敗了市議員Annissa Essaibi George。   Essaibi George女士承繼前市長Martin J. Walsh務實中間派的風格,得到了傳統權力中心的支持,如警察、工會和愛爾蘭裔美國工人階級社區。   「波士頓的每個角落都在發聲!」Michelle對著城市南端歡騰的人群說。「我們已準備好迎接這一刻,我們已經準備好將波士頓成為每個人的波士頓。」   Essaibi George女士在承認敗選時說:「我要向Michelle Wu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是第一位女性、第一位有色人種、第一位亞裔美國人當選波士頓市長的人......我知道這絕非易事。」   Michelle在芝加哥郊外長大,因為就讀哈佛搬到波士頓地區,她的勝選開創了許多紀錄,她將成為加州和德州以外美國大城市中唯一的亞裔市長。   關於MICHELLE Michelle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後不久出生。在她童年,父母是美國政府機構的翻譯。20多歲時,她的母親出現了心理健康的危機,她深受打擊,也迫使她中斷職涯去照顧家人。   她從那次經歷中復出後,便投身於公共事務。   她與哈佛法學院Elizabeth Warren教授建立了密切的關係,Warren教授幫助她從政。   作為波士頓市議員,Michelle經常與她的孩子一起參加會議,這畫面宣示性地改寫了歷史上一直由白人男性主導的議會。   州眾議員Aaron Michlewitz是她的老朋友和支持者,她認為Michelle的勝選是她從政多年來紀律嚴明工作的成果。   「她並不總是耀眼,也不總是成為頭條新聞,」Michlewitz說。「當她走進一個房間時,不一定會表現得如此重要。但隨著時間過去,她會逐漸解決你關心的問題,你開始意識到她的技巧和對工作的投入。」   Michelle對改革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她將面臨迅速行動的壓力。但她承諾實踐政見,不負選民的期待。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2021.11.02)      
+ read more
非白人女性出任市長 美國波士頓將改寫歷史
2021.09.25
非白人女性出任市長 美國波士頓將改寫歷史
美國波士頓200年來第一次,市長候選人的範圍縮小到兩名非白人女性,她們將在11月的選舉中相互對抗,這是歷史性的大改變!   波士頓市15日舉行市長初選,5位主要候選人為有色人種,其中4人是女性。台灣裔美國人Michelle Wu和47歲的阿拉伯波蘭裔美國人Annissa Essaibi Georg在初選中勝出。   她們擊敗了代理市長Kim Janey、市議員Andrea Campbell和該市前經濟發展主管John Barros,兩世紀以來由白人男性主導的波士頓政治發生了重大轉變。   所有的參選人都是民主黨籍,來自各種不同的背景。Michelle Wu的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Georg形容自己是第一代阿拉伯波蘭裔美國人、Janey與Campbell都是非裔、Barros的父母則是來自非洲國家維德角的移民   無論由誰贏得11月2日的選舉,都將在這座從未由女性或亞裔美國人擔任市長的城市中創造歷史。過去的200年裡,波士頓選民只選擇了白人男性。   WU的父母來自台灣 現年36歲的Michelle Wu,她的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Essaibi George將自己描述為第一代阿拉伯/波蘭裔美國人。Wu和 Essaibi George為波士頓這座飽受種族和民族衝突影響的城市,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現年36歲的Michelle Wu,2013年時首度競選波士頓市議員,成為當地第二位亞裔市議員。2016年,她被選為市議會主席,為波士頓市議會106年以來第一位亞裔議長、第三位女性議長,也是首位擔任這項職務的非白人女性。   Essaibi George在該市的Dorchester社區長大,並在波士頓公立學校系統任教,她於2015年當選為市議會議員。她的父親於1972年從突尼斯移民到美國,母親出生於德國難民營的波蘭父母。   11月的競選可能是一個考驗,在一個長期由狹隘社區和種族政治主導的城市中,選民是否準備好接受像Wu和George這樣在芝加哥長大的人。   新市長要面對的難題 1970年代和1980年代以來,波士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白人佔絕大多數,種族間局勢緊張。現今,它是一個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城市。   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白人居民占波士頓人口的44.6%、黑人居民佔19.1%、拉丁裔佔18.7%、亞裔佔11.2%。   這座城市面臨的難題包括中產階級化帶來的問題,這迫使許多長期居民離開,包括歷史上黑人社區的居民。   除此之外,新市長將面臨許多其他挑戰,包括學校、交通問題、種族不公正和警務,以及對COVID-19疫情的持續反應。       編譯來源:Los Angeles Times(2021.09.15)    
+ read more
威尼斯影展 人工流產劇獲得最大獎
2021.09.14
威尼斯影展 人工流產劇獲得最大獎
威尼斯國際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是最世界上古老的電影節,今年第78屆於9月1日至9月11日舉行。評審團主席由南韓《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擔任,這是首次由南韓導演擔此職位。   在評審團的一致投票中,Audrey Diwan執導的《Happening》(L'Événement,中文片名暫譯為: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獅獎。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的同名自傳小說。   《Happening》講述1960年代的法國,當時人工流產尚未合法。一名23歲女性意外懷孕,年輕男友事不關己,最後人間蒸發。女學生萬分掙扎,在學業工作與步入家庭間掙扎,最後決定鋌而走險,面臨入獄或死亡的風險也要尋求終止懷孕,以繼續學業。   Diwan說她帶著憤怒和渴望拍了這部電影,她要親身經驗這個年輕女性的旅途。她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保持著:「我們不要看安妮,而是要成為安妮。」   這部電影是在德州推出「懷孕六週後禁止人工流產」高度爭議的新法律之後發布的。       編譯來源:BBC NEWS(2021.09.12)  
+ read more
重男輕女 10年內消失470萬個女孩
2021.08.09
重男輕女 10年內消失470萬個女孩
《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發表研究指出:因為傳統文化偏愛男孩,出生性別比例失衡的國家,包含中國及印度等,即使在未來20年內多生男性的現象漸減,到2030年將會多失去470萬個女孩。到2100年,女孩出生將會再減少1百萬個。   2100年本世紀結束前,如果所有出生性別比例風險增加國家,如:奈及利亞、巴基斯坦等人口密集的國家,其出生性別比例如果也提高超過自然的比例(女:男=100:105),那麼女性將比男性少達2千2百萬人。   研究人員説,自1970年代,從南東歐到東南亞偏好男孩的幾個國家,因為產前性別的選擇扭曲了出生性別比例。這種偏好的後果是全球年輕男性過多,且多約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對整個社會和經濟影響無法想像。   在男性「過剩」的社會裡,適婚男女比例失調會導致「婚姻擠壓」,或者可能增加反社會的行為和暴力,最終都可能長遠地影響社會的穩定性和永續發展。   過高的女孩死亡率 聯合國指出,生前性別的選擇是有害的習俗,等同童婚及女性割禮。產前性別選擇,是指在篩檢顯示胎兒的性別之後,女胎通常被人工流產。先前的研究估計在1970至2017之間,因產前性別選擇,約有4千5百萬女性沒有出生,其中95%發生在中國或印度。   另外,證據顯示有些社會疏忽及歧視女孩,使得女孩死亡率高於男孩。2015年的研究發現幾十年來,消失的女性,包括過高的死亡數,正在慢慢地上升。在2010年,消失的女性高達1.26億;到2035年,預期將達1.5億。   這個研究的作者之一John Bongaarts博士表示,未來因死亡率過高而消失的女性人數,可能遠高於女性未能出生的消失人數。   如何保障女性的生命 雖然研究專家對未來出生性別比例會增加或漸趨正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一致認為性別平等是目標,需要採取政策監督,推動反對性別偏見的行動。   為了瞭解出生女性「消失」的嚴重性,重男輕女的國家需要監控出生性別比例;檢視在家庭和團體中,持續性別偏見背後的因素,做為政策考量;並掌握全世界未來性別結構改變所造成的影響。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8.02)、Medical News Today(2021.08.0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