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甲狀腺疾病篩檢效益不明
2014.11.11
甲狀腺疾病篩檢效益不明
  在美國,針對沒有任何明顯病徵的成年人,進行甲狀腺功能失調的篩檢並給予治療,目前已很普遍,但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近日完成一份建議草案指出,因為這種預防性篩檢與治療長期而言對病人本身的健康是否有益處,尚無足夠的證據支持,因此無法就是否支持或反對成年人接受定期甲狀腺疾病篩檢做出明確建議。 無病徵病患接受治療問題 美國在2006年至2010年之間,針對治療亞臨床性甲狀腺低能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開立左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治療的處方籤增加了42%,超過2千3百萬筆處方。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去年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從左甲狀腺素使用普及,但亞臨床性甲狀腺低能症和其他甲狀腺功能失調的盛行率低,兩相比較可以合理推論許多無病徵的甲狀腺疾病患者確實接受了治療。因此他們呼籲應針對甲狀腺功能失調篩檢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以找出能證明篩檢效益的證據。 接受治療可降低心臟疾病風險?及篩檢爭議 支持治療亞臨床甲狀腺失調疾病的論點認為治療能將其他相關的潛在危險,例如心臟疾病降到最低,但USPSTF表示,上述效益並非全然正面,因有相關的研究明顯有方法論侷限性,無法應用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也未有研究針對亞臨床甲狀腺亢進治療進行確切評估檢視。 不過,截至目前也沒有充足證據顯示甲狀腺功能失調的篩檢有任何害處,僅有非直接證據指出篩檢可能引發的危害,包括假陽性結果、對心理的影響、誤診、過度治療等。如真要進行篩檢,醫療人員首先應確保病患明確了解做此篩檢可能的益處及危害。 國際內分泌相關醫學會對篩檢的建議 但是,目前在美國大部份和內分泌或甲狀腺功能失調治療有關的專家團體都推薦甲狀腺功能失調的篩檢。其中美國甲狀腺協會就建議所有成年人從35歲起(孕婦除外),每五年進行一次篩檢。美國內分泌醫師協會也建議年長病患,尤其是女性,即使未顯示任何病徵,定期接受促甲狀腺激素(TSH)檢測。 在2006年,英國三個專業醫療團體-英國臨床生化學會、英國甲狀腺協會、英國甲狀腺基金會,則曾聯合公開反對健康成年人進行甲狀腺功能失調的篩檢。 波士頓醫學中心的史蒂芬妮.李博士則表示,USPSTF的建議並不會影響內分泌醫師的臨床實作,因為事實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症狀非常廣泛眾多,所以幾乎很難從出現一、兩種症狀就斷定是否罹病,如中年女性通常會出現昏厥、體重增加或皮膚乾燥等「症狀」,但這並不代表一定就是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因此病患還是要前往就醫進行篩檢才能確診。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女性由於荷爾蒙影響的關係,甲狀腺疾病的盛行率較男性來得高,因此提醒女性還是應多加留意。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印度子宮頸癌篩檢臨床實驗254名參與女性死亡 引發爭議
2014.09.26
印度子宮頸癌篩檢臨床實驗254名參與女性死亡 引發爭議
由美國國家癌症機構及比爾蓋茲與瑪琳達基金會贊助,印度一項為期15年的臨床實驗計畫,因疑似導致254位參與實驗的女性罹癌病逝,引發了道德爭議。該實驗主要是研究子宮頸癌篩檢方法,所有死者都是被安排在不接受篩檢的對照組,以便研究不做篩檢人口的死亡率。   這項實驗主要是研究更低廉的子宮頸癌篩檢方法,包括醋酸著色肉眼觀察(VIA)、抹片檢查及HPV檢測。現已周知,無論是哪一種子宮頸癌篩檢,都有助降低罹癌機率,但該臨床實驗卻將將近14萬女性安排在不做篩檢的對照組。   實驗參與者幾乎都是來自印度最低層社經地位的女性,例如孟買市的貧民窟。篩檢組22萬多位女性分別接受不同的子宮頸癌篩檢方法,對照組近14萬位女性則完全不做任何篩檢,借此比較兩組的罹癌死亡率。舊金山病理學家Eric Suba博士表示,任何人都不應該被利用來作為突顯缺乏醫療會導致死亡的工具。   實驗研究者則辯稱其計畫並無倫理問題,因為在印度,子宮頸癌篩檢並未被視為標準的醫療行為。所有參與對照組的女性都會被告知關於子宮頸癌的健康教育、篩檢的重要性等資訊。   此實驗不僅引發道德爭議,更被指控違反了國際醫療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與印度國內的相關規範。規範人體研究倫理指導原則的「赫爾辛基宣言」明確指出:一個新醫療方法的益處、風險、責任、及其效果,應與目前已知最佳的預防、診斷與治療方法對照檢驗。   舊金山病理學家Eric Suba博士曾在2011年5月於美國對該實驗提起告訴,要求對所有死者家屬給予賠償,並立即安排其他參與對照組的女性接受檢查,有必要的話,給予治療。他表示,如果在實驗進行的15年期間,對照組的女性參與者有被告知進行子宮頸癌篩檢可以降低罹癌死亡的風險,或許就會有人離開實驗,自行去接受篩檢,而這將會導致該實驗結果無效。對此美國衛生部所屬之人體研究保護局(OHRP)也認為,不能排除該實驗有故意隱瞞訊息之嫌。   資料來源:The Times of India    
+ read more
老人照顧工作 女兒做得比兒子多!
2014.08.25
老人照顧工作 女兒做得比兒子多!
  傳統觀念視家務勞動與照顧工作為女人的責任,而婦女運動不斷努力希望能改變這樣的性別規範,讓女人能不再受到僵固的性別角色所縛。日前一項在美國社會學協會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雖然美國社會從1970年代開始慢慢走向性別平等,但即使到了2000年代,在家中,依然是女兒會竭盡所能照料好父母,但兒子還是做得很少!   這項由普林斯頓大學Angelina Grigoryeva教授領導的研究分析美國2004年的「健康與退休調查」中2萬6千名50歲以上成年人的資料。結果發現,家中女兒每個月花在照顧年老父母的時間平均有12.3小時,但男性卻只有5.6小時,也就是說,女兒在這上面所花費的時間是兒子的兩倍、或者是多花了將近7小時的時間。   研究指出,針對造成照顧父母的時間長短差異,在女兒部分因素眾多,最主要都與工作或育兒有關,但兒子卻只受家中其他照顧者如姊妹與其中一個家長能否提供照顧影響。根據研究,一旦兒子有一個姐妹,那麼他花在照顧工作上的時間就會減少,但這在女兒身上卻是完全相反,Grigoryeva教授解釋,這表示兒子們會將他們的照顧父母責任轉給了他們的姊妹。   研究提到,許多研究皆已指出家中的照顧者常在自己的工作與照顧工作間蠟燭兩頭燒,一來可能會使照顧者必須放棄工作、或被迫從事較低薪的工作,再者照顧工作也會造成照顧者因必須負擔照顧所需的沉重開銷而可能發生經濟困難。此外,由於女性與家庭的情感連結比男性緊密,家庭照顧工作對女性造成的壓力易使女性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死亡率較高等。由此可知,照顧工作的性別不平等對女性的經濟與健康都有莫大傷害。     資料來源: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世衛公報:男性健康落差需被重視
2014.08.08
世衛公報:男性健康落差需被重視
近日一個由國際研究專家與健康慈善工作者組成的團隊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報》發表一篇觀點文章指出,在全球男性的平均餘命比女性要短、各項健康指標男性表現也比女性差,可是國際間健康政策卻鮮少關注男性健康落差(men’s health gap),因此呼籲各國政府及衛生組織應注意這個問題。   文章作者之一Gavin Yamey博士表示,當男性健康受威脅,婦女及兒童也會遭受影響,此情形在許多研究中已得到證實。例如:男性酗酒與孩子出現情緒與行為問題相關連;男性生病、受傷或死亡將可能影響家庭的經濟穩定與女性伴侶的心理健康等。   該文章提及,多數婦女仰賴男性是主要養家者,也在男性生病時擔任照顧者,但國際間的健康社群卻對「改善男性健康也會對婦女及兒童有利」的觀念意識發展得很慢。   最主要造成性別健康差異的原因乃由於性別規範要求男性展現陽剛特質,使男性健康受害。例如:非洲男性不願接受HIV感染篩檢或治療;男性比女性更常出現過度飲酒等高風險行為;美國男性比女性較常從事高風險的工作,如農業、礦業及漁業,因此容易暴露於充滿物理或化學污染的環境。   至今只有澳洲、巴西與愛爾蘭政府從政策制定面致力於推動男性健康的改善,不過一些小規模的研究也都有相當不錯的成果,該團隊因此提出3項可行的策略供全球健康照護相關單位參考:   (1)幫助男性進行健康生活型態的改變,如:戒菸、戒酒或減重。   (2)讓男性與女性伴侶可以一起討論健康議題,如:避孕、性健康以及孩子接種疫苗的問題。   (3)挑戰傳統的性別角色,讓男性重新思考陽剛特質對他們健康的傷害,藉此也可以促進男女情感關係的平等。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公報(the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read more
男女認知能力大不同?
2014.08.06
男女認知能力大不同?
  過去研究曾指出男女在各種認知能力上有差異的表現:男生擅長處理視覺空間與數學能力相關的任務,但女生則在視覺記憶與閱讀書寫能力部分略勝一籌。這些性別差異的存在,是由於生理因素或者是社會因素所造成,都各有其支持者。   日前一項包含來自歐洲13國、超過3萬1千名參與者的研究再次對認知能力的性別差異進行瞭解。研究團隊給這群50歲以上的男女參與者填寫一份問卷,測驗他們的記憶力、數學能力與語文流暢度。   結果呈現,認知能力的性別差異與年齡、所在地區、生活條件及教育機會相關。在相對較佳的生活環境以及具有性別平等教育機會的地區,女性的記憶力表現比男性要好、數學能力落後男性的差距也會縮減,語文流暢度男女則表現相當。   研究作者表示,這樣的結果說明外在社會環境的改善會對男女認知能力的表現具有影響,但這個研究並未探究其中確切的原因。研究希望傳達的是認知能力會存在性別差異,而多數研究也都指出對於為何會產生這些性別差異,生理與社會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read more
吸煙、雷射光線與隱形眼鏡有害眼睛健康
2014.06.03
吸煙、雷射光線與隱形眼鏡有害眼睛健康
  眼睛是靈魂之窗,現代人長期過度使用眼睛,例如:長時間看電視、使用3C產品、戴隱形眼鏡時間太久等,容易導致眼睛疲勞或視力受損,而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布有關眼睛健康的資訊,讓民眾知道在平日可透過注意日常習慣與飲食保護自己的眼睛。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在美國購買裝飾性隱形眼鏡(decorative contact lenses)須有醫師的處方簽,以化妝品方式廣告隱形眼鏡、或商家未要求出示處方簽仍販售給顧客都是違法行為。FDA強調民眾須經眼科醫師評估過後再選擇合適的隱形眼鏡,否則不合式的隱形眼鏡將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   再者,須小心雷射筆及含雷射光線的玩具,因為強烈的雷射光直接射入眼睛也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吸菸也是另一個威脅,它是黃斑部病變的主要風險因子,黃斑部病變是一種會持續進展的慢性病,會產生視覺中間視野不清楚等問題,嚴重時導致視力喪失。   最後,太常使用消除充血紅腫的眼藥水對眼睛也不好,眼藥水剛開始使用會減輕紅眼症狀,但長時間習慣性使用反而會導致紅眼。而過去認為靠電視、電腦螢幕太近會傷眼,但事實上只會造成眼睛疲勞,眼睛累了經過適度休息即可恢復。   FDA提醒民眾可以多吃些對眼睛有益的食物,例如:胡蘿蔔與深色蔬菜水果(碗豆與綠色花椰菜),同時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在美國第二型糖尿病是造成美國成年人發生眼盲的主要因子。       註:在台灣,隱形眼鏡屬第二級醫材,過去只在領有販賣藥商執照的醫療院所、眼鏡行等通路才可販售,現在一般藥局、藥粧店也能販賣,但為了眼睛健康仍建議民眾最好先經醫師評估再選購。   資料來源:Health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