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免疫系統老化的性別差異
2013.05.29
免疫系統老化的性別差異
  最近一項日本研究發現女性免疫系統老化的速度比男性慢,這有可能可以用來部分解釋為什麼女性的平均壽命一般比男性高。   這項研究分析日本20-90歲健康、自願的研究參與者之血液資料,結果發現,兩性隨著年紀增長,白血球細胞的總數及嗜中性白血球都會下降,但淋巴細胞卻是男性會減少、女性會增加。再仔細觀察,男女血液中具免疫功能的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以及細胞激素IL-6及IL-10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但減少的速率,女性都比男性緩慢;CD4+ T細胞及NK細胞則會隨年紀而增加,增加的速率,女性又比男性快;再者,男性的紅血球細胞會慢慢愈來愈少,但女性在此部分卻不受年紀影響。   研究表示,男女在老化過程出現差異有許多原因,女性在更年期前體內比男性有較多的雌激素以保護心臟,性荷爾蒙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尤其是某些類型的淋巴細胞,由這項研究的結果,研究認為一個人的免疫學參數可以做為瞭解真實生理年齡的一項指標。       資料來源:免疫與老化期刊(Immunity & Ageing)      
+ read more
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反對降低鹽分攝取量 各界仍有爭議
2013.05.23
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反對降低鹽分攝取量 各界仍有爭議
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在2005年曾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應控制在1,500~2,300毫克之間。這次IOM在5月13日表示,目前針對每日攝取鈉低於2,300毫克是否會使心血管疾病或全死因死亡率有所改善或更加惡化的相關證據仍不足,難以下定論,且部分證據顯示降低鈉攝取量會對特定疾病的病患造成副作用,因此不贊成建議這些人將每日鈉攝取量降低至1,500毫克以下。 IOM在分析報告中指出,足夠證據已可確定攝取過多的鈉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是有關連的,但每日低於2,300毫克的鈉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連卻沒有一致性的結論。此外,IOM還在多個研究中發現,每日攝取低於1,840毫克的鈉,可能會導致正接受積極性治療的充血性心臟病患發生副作用。 不過,IOM針對報告承認目前仍無法訂出適當的鈉攝取量,且研究屬觀察性質,可能無法排除潛在干擾因子。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因此進一步要求IOM召開專家會議評估現有證據有關每日2,300毫克的鈉攝取量之效益及風險,尤其是針對高血壓、前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充血性心臟病患者,以及51歲以上老人、與黑人這些特定族群人口的資料。 美國心臟協會(AHA)對於IOM的報告則回應,由於該報告在方法論上有許多瑕疵,因此AHA並不會改變其每日不得攝取超過1,500毫克鈉的建議,其他包括美國飲食協會(USDA)、美國醫學會(AMA)、美國大眾健康協會(APHA)及世界醫學會(WMA)也都贊成降低每日飲食的鈉攝取量。 目前美國官方關於鈉攝取量的指引,建議51歲以上老人、黑人或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病患,每日不要攝取超過1,500毫克;14-50歲人口則每日應控制在2,300毫克,下一次指引更新時間為2015年。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唇膏成分含毒性金屬物質 有害身體健康
2013.05.20
唇膏成分含毒性金屬物質 有害身體健康
  過去已有研究檢驗出化妝品中含有金屬物質,而新的研究則進一步分析使用者每日經塗抹唇膏而吃到的金屬含量,以及對長期健康的影響,比較可接受的日常金屬攝取量以評估潛在的健康風險。   這項研究分析了32種市面上販售的口紅及唇蜜,並將唇膏使用量進行分級,研究定義每日塗抹2-3次為平均使用頻率,約吃進24毫克唇膏,高使用率(塗抹8次以上)為吃進超過87毫克。研究發現,當每日唇膏使用頻率達平均值時,就已經吃進了過多的鉻,而鉻過量可能引起胃癌;高使用頻率則更進一步會吃進過多的鎘、鋁、錳,長期下來吸收過多的鎘可能造成腎臟傷害、錳則會產生神經系統毒素。   雖然研究調查市面上24項口紅產品並未有含鉛過量的情形,但無論吃下的量多少,對小孩來說都是不安全的。目前歐盟認為鎘、鉻、鉛無論多寡都是完全不能被使用在唇膏的成分,但研究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尚未有效管理化妝品中的金屬含量,未來應對此設下明確限制。不過這份研究的結果並非定論,未來還需要更多進一步的研究。   然而,其他的研究人員則認為這份研究資訊並非創新的,因為現在使人們暴露於這些化學物質的管道其實非常多,並不僅止於唇膏一種。唇膏所含的金屬量並未多於我們日常所接觸的空氣、飛塵、水和食物,例如,我們經由唇膏所吃進的鎘和鉻的量事實上還不到經由食物吃進去的量的1%,食物中所含的錳甚至是唇膏含量的1,000倍。     資料來源:環境健康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美研究:食物標示消耗熱量所需的運動量將可助民眾降低熱量攝取
2013.04.29
美研究:食物標示消耗熱量所需的運動量將可助民眾降低...
  根據最近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如果菜單上能標註需要運動多久,才會消耗掉吃該餐點的熱量,將可以幫助民眾攝取少一點熱量!   這項研究由美國德州基督教大學所做,將300位18-30歲參與者分為拿到不同型式菜單的三組人,包括不標示熱量資訊、有標示熱量、以及標示熱量與消耗熱量所需的運動量。這些菜單上的食物都相同,有漢堡、三明治、沙拉、馬鈴薯片、飲料及水。   研究結果發現,菜單上有註明需快步走(brisk walking)多久才可消耗掉餐點熱量的那一組,比沒有被提供熱量資訊的組別,吃得比較少,平均約少攝取100卡路里。參與者也非常驚訝,一位女性若吃掉一份雙層起司漢堡,需要快走兩小時才能完全消耗掉熱量。   研究表示這個研究結果還無法廣泛適用在30歲以上族群,所以未來將會調查年紀稍長群體的情形。英國心臟協會營養師Victoria Taylor對此表示,提供健康的選項及營養成分可幫助人們在點餐前了解自己的選擇,不過未來應有更多針對心臟有益的飲食,而不是只針對熱量計算,且餐廳應多提供適當份量並減少鹽分的健康餐點。      資料來源:實驗生物學2013會議(Experimental Biology 2013 meeting in Boston)    
+ read more
性別偏見影響科學研究的評價高低
2013.04.23
性別偏見影響科學研究的評價高低
  日前一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評估其他人的研究時,性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發現通常掛上男性作者名字的研究會被認為具有比較高的價值,這樣的性別偏見問題很嚴重,會影響到科學界裡女性研究者的職涯發展。   這個研究給全美近250位研究所學生閱讀15份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的短篇研究摘要,這些研究摘要分為以兩位男性作者或兩位女性作者掛名兩類,研究也有將同樣研究更換作者的名字(使其變換性別),再請研究參與者評估這些研究摘要的品質,以重要性及創新度為評分標準。結果顯示,男性研究者的研究摘要得到比較高的分數,而且這項研究的女性參與者比例高達7成,但男女參與者的調查結果卻都一樣。   此外,不同的研究主題也左右著參與者對研究的評價,傳統上與男性相關的主題,如:政治、電腦及新聞傳播,如果作者也是男性,那麼就會得到比較高的分數。而當詢問參與者是否想與這些摘要的研究作者有進一步的交流討論時,研究若是「男性的主題」且又是由男性研究者所做,就會吸引參與者比較大的興趣,女性研究者如果做的是與女性相關的主題,如:兒童、育兒及身體形象,也有同樣效果。     研究表示,對男性研究者的偏好顯示出保守的性別規範仍影響著民眾,科學在傳統的性別刻版中被視為屬於男性領域,即便是在年輕世代身上也還是普遍存在同樣的印象,而這樣的偏見將可能阻礙女性在學術科學領域的發展。   資料來源:科學傳播期刊(Science Communication)      
+ read more
男女在疾病症狀與用藥上的差異
2013.04.01
男女在疾病症狀與用藥上的差異
  直至今日,醫學對於疾病的性別差異認識還是很少,尤其是對性別在疾病症狀、會影響疾病的社會及心理因素,以及衍生的治療和預防方式的影響都缺乏完整的瞭解。原因就是在過去四十年的醫學研究裡,研究對象僅著重男性病患,排除了女性。最近,義大利的帕瓦多大學附設醫院研究發現,在心血管疾病、癌症、肝病、骨質疏鬆四種疾病以及藥物使用上具有相當大的性別差異。   第一,典型被認為屬於男性疾病的心血管疾病,在女性身上有顯著不同的症狀:男性的心臟病徵兆為胸悶、胸痛;女性則是感到噁心與輕微的腹痛。女性的心臟病發病通常較嚴重且複雜,但女性卻常因出現非典型症狀,而未能受到進一步的必要檢查。   第二,男女在結腸癌的發病時間也有所不同,女性通常在晚年發病。結腸腫瘤的位置,女性與男性也不同,且特定的結腸癌治療對於女性有較好的效果。性別會影響病患接受癌症化療的反應效果,進而決定疾病的發展與存活率,這樣的差異在肺癌及皮膚癌上也有相同情形。   第三,膽硬化是一種病患多數為女性的肝病,研究發現女性的基因組合與荷爾蒙濃度是膽硬化、C型肝炎與骨質疏鬆的主要危險因子。   第四,骨質疏鬆雖被認為是典型的婦女疾病,但對於男性的影響也很大,且罹患骨質疏鬆的男性相較於女性有較高的死亡率。   最後,在阿斯匹靈及其他的藥物使用上,女性與男性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男女不同的身型、對藥物吸收與排出的時間、荷爾蒙,都會使藥物反應與副作用出現差異。此研究認為,應該要有更多、更廣泛的研究去發現臨床中的性別差異,以消弭兩性間於疾病治療上所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來源:臨床化學和檢驗醫學期刊(Clinical Chemisi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CCL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