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2005.11.30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Ortho Evra避孕貼片自從2002年在美國開始販售,所賣出的量就比所有品牌的避孕藥都還要多,光是去年就有1千萬個銷售量。此種貼片在年輕女性中又特別受歡迎,因為使用方便且一個星期更換一次即可。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5年11月初要求避孕貼片的製造商嬌生公司要加入新的警告標誌,表示使用避孕貼片會比避孕藥多60%的雌激素被人體吸收,因為荷爾蒙被新陳代謝方式不同的關係,避孕藥是透過胃部消化後才被吸收,而避孕貼片則是由血液直接吸收。而雌激素的提高則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國外已有血栓的案例發生。 自從FDA警告使用避孕貼片會增加體內荷爾蒙之後,醫師們就很謹慎地使用此貼片,美國許多大學的健康中心也已停止開此貼片給學生。在台灣,衛生署曾於2004年9月27日表示,核准嬌生的女性避孕貼片「以芙」(EVRA Transdermal Patches)上市,同時也有特殊警語注意血栓風險。在此再次呼籲民眾在選擇避孕方式時要特別注意,還是使用避孕機率高、副作用最低、且是唯一可避病的保險套為佳。
+ read more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2005.11.30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Ortho Evra避孕貼片自從2002年在美國開始販售,所賣出的量就比所有品牌的避孕藥都還要多,光是去年就有1千萬個銷售量。此種貼片在年輕女性中又特別受歡迎,因為使用方便且一個星期更換一次即可。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5年11月初要求避孕貼片的製造商嬌生公司要加入新的警告標誌,表示使用避孕貼片會比避孕藥多60%的雌激素被人體吸收,因為荷爾蒙被新陳代謝方式不同的關係,避孕藥是透過胃部消化後才被吸收,而避孕貼片則是由血液直接吸收。而雌激素的提高則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國外已有血栓的案例發生。 自從FDA警告使用避孕貼片會增加體內荷爾蒙之後,醫師們就很謹慎地使用此貼片,美國許多大學的健康中心也已停止開此貼片給學生。在台灣,衛生署曾於2004年9月27日表示,核准嬌生的女性避孕貼片「以芙」(EVRA Transdermal Patches)上市,同時也有特殊警語注意血栓風險。在此再次呼籲民眾在選擇避孕方式時要特別注意,還是使用避孕機率高、副作用最低、且是唯一可避病的保險套為佳。
+ read more
更年期並非性慾減低的真正原因 
2005.11.11
更年期並非性慾減低的真正原因 
美國性學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登一項研究報告表示,女性更年期後性慾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因為荷爾蒙,而是對於自己的身材不滿所致,而文化中對於女性年輕及苗條的強調,則使得大部分女性容易對自己身材不滿。 這項由Dr. Patricia Barthalow Koch所主導的研究共有307位35-55歲之異性戀婦女參與,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女性對自己的小腹、腰、臀、大腿最不滿意,其中更有21%的女性對自己身上沒有一處滿意。而越是自認為身材不夠有吸引的女人,對於性的渴望及次數就越低。 然而這些女性中有3分之2表示,雖然跟10年前比起來,對性生活的需求較少、也比較不活躍,但是一旦發生性行為時卻更能從中得到樂趣,特別是與性伴侶在情感上更能獲得滿足。 Dr. Koch表示,男性威而剛的崛起改變了中年男女性行為習慣,而為了因應這些變化,藥廠更在中年女性的荷爾蒙身上花足了心思,但研究顯示出,除了一些生理因素之外,女性更年期性慾減低與女性對自己身體意象也有關係,但同時Dr. Koch也表示將來還需有更多更大規模的的研究調查才行。
+ read more
預防愛滋:男性割包皮與HIV疫苗效果相同
2005.10.25
預防愛滋:男性割包皮與HIV疫苗效果相同
一項在南非進行的研究顯示,男性割包皮預防愛滋的效果與高效能疫苗相同,在未來可能成為阻止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地區愛滋病散播的主要政策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男性割包皮可降低非洲地區異性戀男性感染愛滋病的機率達到60%。這是第一項證實割包皮可預防HIV的經驗研究,但目前仍屬於實驗階段。參與人員除南非的國家傳染病中心(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之外,法國國家衛生及醫學研究院(INSERM)亦有參與研究。 這項研究在約翰尼斯堡進行,共募集了3,274名18-24歲、未割包皮的男性,隨機選入一半的人進入實驗組,另一半為對照組。在實驗組方面,研究者會建議他們在接受手術後6週不要進行性行為,因為這個時期接受感染的機率比一般人更高。該實驗原本預計分別於3個月、12個月、21個月時進行追蹤調查,但在第18個月的期中分析已明確證實了割包皮的好處,因此終止實驗,同時,並為原本在對照組的男性進行割包皮手術。 在這項實驗當中,實驗組有20人、對照組有49人感染HIV,相較於實驗組,對照組在HIV感染上的相對風險值為0.40(信賴區間為0.24-0.68)。但仍有許多變因必須考慮,如保險套的使用,也會影響這項實驗的結果。雖然該研究並未分析男性割包皮可以預防愛滋病的原因,但他們推測,割包皮手術可以縮減附著在陰莖上的HIV病毒壽命、減少陰莖可能受感染的區域、有些附著在包皮上的細胞特別容易感染HIV,經過割包皮手術,即可減少這些細胞。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實驗已證實,在HIV高傳染區當中,割包皮以避免HIV的傳播是有效並且可行的方法,男性割包皮應為HIV重要的防治政策之一,他們並建議南非政府應儘速將男性割包皮納入國家計畫,以有效預防HIV在異性戀間的傳播。 這個研究成果曾於今年七月,在巴西舉行的第三屆愛滋病協會年會中發表,並預計於11月發表於PloS Medicine(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誌)。UNAIDS(聯合國愛滋病計畫組織)表示,要把男性割包皮列為HIV防治計畫當中還言之過早,尚須更多的實證研究證實。 目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贊助兩個實驗,分別在烏甘達及肯亞進行,以幫助釐清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脈絡下,男性割包皮手術與HIV感染之間的關連。而在台灣,陽民大學陳宜民教授也曾於2004年7月發表研究顯示,未割包皮者感染愛滋的風險是割包皮者的11.5倍。
+ read more
女用睪丸酮素缺乏長期觀察 
2005.09.16
女用睪丸酮素缺乏長期觀察 
一般人都相信睪丸酮素(男性荷爾蒙)是影響女性性慾的關鍵。女性的卵巢會製造少量的睪丸酮素,但在更年期之後會逐漸減少。而切除卵巢等於少了50%的睪丸酮素。在2000年時,刊登在新英格蘭醫藥期刊上一篇由Shifren所指導的小型研究成果表顯示,卵巢被切除的女人,如果每日使用含300microgram的睪丸酮素貼片,可提高性慾、改善生活品質。之後也陸續有大型的研究出現,並有類似的結果。 美國寶僑公司(Proctor & Gamble)出產的Intrinsa就是一種女用的睪丸酮素補充貼片,去年在美國遭到食品衛生管制局(FDA)阻攔,原因是因為缺少長期的研究調查,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是否會有潛在的風險,目前並無任何研究可以回答。 雖然FDA不通過這種治療方式,但其實醫師並沒有因此停止以非適應症的方式開立睪丸酮素補充療法的處方籤。北美更年期協會因擔心女性使用睪丸酮素補充的方式來提高性慾有其風險,特別擬出一些指導方針來建議民眾及醫師:        1. 要開睪丸酮素給停經婦女時,必須先確定婦女性慾低落並非因為以下之原  因:沮喪、悲傷、感情出問題、生病、或是因為服用其他藥物的反應。        2. 不可為了增加身體瘦肌肉組織(lean body mass)、增加骨質密度、或治療更年期熱潮紅等原因使用睪丸酮素,因為並無任何證據顯示有效。        3. 盡量用塗抹的方式補充睪丸酮素,不要內服;此外也要同時補充雌激素。        4. 最重要的,是不管雌激素或是睪丸酮素,都盡量使用最低劑量,且越短期越好,因為目前並無長期的追蹤調查能證明長期使用是否會有副作用。
+ read more
[記者會]「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新聞稿)
2005.09.04
[記者會]「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新聞稿)
「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 拋開處女魔 作自己身體的主人 日前王姓女子因婦產科內診導致處女膜破裂,因身心受劇烈創傷而向院方索取500萬元的賠償。其實類似的醫療糾紛在2003年年底也曾發生過:北市一婦產科黃姓女醫師,因業務過失破壞了患者的處女膜,被判刑6個月。更早在1999年時,一些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因為資訊不足,作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造成處女膜破裂,更引起媒體一陣騷動,並出現「6分鐘誤一生」的報導。這些事件除了顯示出醫病關係連最根本的溝通及尊重都出現問題之外,更凸顯了當女性健康碰上「處女膜」時的尷尬處境。但是在我們對這些事件的受害者深表同情時,卻忽略了躲在事件背後真正壓迫女性的的元凶——根深蒂固的「處女情結」迷思。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表示:基本上,處女膜的存在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作用,對於女性身體的健康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這層薄膜卻能夠在女性的心理造成如此巨大的約束及傷害,主要原因在於社會賦予它「神聖」的意義,讓處女膜凌駕女性本身的主體性,而成為女性最珍貴的東西,並藉此壓抑女性的情慾自主發展。 台北市女權會副秘書長張明怡也表示: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時至21世紀,從外籍配偶仲介公司的「處女品質保證」廣告;人造處女膜手術的出現,以及網路上一片一千元的處女膜,在在表現出這種壓迫女性的父權價值依然根深蒂固。追根究底,許多男人至今仍然視女人為自己所擁有的財產,而處女膜的「原封包裝」證實這個女人不是別人「用」過的「二手貨」。 立委黃淑英則認為「處女膜」對於男性與女性沒有實質的意義,但對於女性的身體卻會造成傷害與不便。許多女性因為怕破壞處女膜而不敢做內診、子宮頸抹片,直接影響到女性的健康。再者,處女膜情結還會造成女性在行動上的諸多不便,以衛生棉條為例,在國外,由於衛生棉條讓女性在經期時,擁有更多的行動自由,廣受女性的歡迎,而台灣女性卻因為「處女」情結而怯於使用衛生棉條。 衛生署病人安全委員會蔡宛芬委員認為:醫病關係簡單來說應該是一種伙伴關係,是互相信任與溝通的關係,病人有知的權利,而醫生有告知的義務。而這個事件從醫病關係的角度上,醫師並沒有盡到妥善告知及溝通;此外,當病人表示不舒服時醫師就應該停止當下的行為,而非只是一味要求病患不要亂動。但社會的「處女情結」觀念,的確也可能使男醫師面臨一個困境:到底要怎麼解釋才能讓婦女充分瞭解卻不會造成女性醫用者有性騷擾或歧視的感覺?由護理人員告知或內診書面說明書的方式來處理應該可避免此種難處。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謝卿宏醫師認為,這次事件其實也是醫療品質的問題。醫師也是人,如果在門診量大、看診時間太短的情況下,有些醫師態度不佳甚至出錯多少是難免的,但醫師自己本身還是要先學會道歉。針對此次事件,醫生應該顧及病人的感受,當病患感受不舒服時要尊重病患的感受,畢竟病人是有感覺的人,而非機器。此外,謝卿宏醫師也提到了醫師法第11條: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身為一位婦產科醫師,謝卿宏表示如果不做內診檢查就做治療行為並不完整、且如同是亂槍打鳥,如果病患拒絕內診,以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他會拒絕繼續該醫療行為、並建議病患退診。 此次事件再一次凸顯女性仍受傳統貞操觀念的箝制,因而造成其心理極大的傷害。事件中王女士長期生長在這種道德觀的社會結構之下,會因為自己的處女膜無故破損而心理受創,我們非常能夠理解,也深表同情。然而我們認為,事件背後真正的元凶其實是父權體制下千年戳不破的「處女情結」迷思。我們呼籲女性作自己身體的主人,更應以集體力量打破將女體商品化與壓抑女性情慾的枷鎖--「處女情結」。為了要戳破千年妖怪處女魔,我們發起台灣女性使用衛生棉條運動!鼓勵女性多使用衛生棉條,用具體行動拋開處女膜迷思 、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取回女性的身體自主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