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糖尿病藥物增加心臟病風險
2007.05.22
糖尿病藥物增加心臟病風險
2007年3月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即發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梵帝雅膜衣錠」(英文品名:Avandia;成分:Rosiglitazone)會提高女性四肢骨折之風險。昨日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又針對梵帝雅發函予醫事人員,表示若使用梵帝雅治療糖尿病,會大幅提高心臟病的風險,甚至有可能致死。 這份研究以文獻回顧的方式進行,蒐集了42份過去半年內的研究,由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Dr. Steven Nissen和Kathy Wolski所負責,結果刊載在新英格蘭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發現,使用梵帝雅的糖尿病患,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45%。 這次的藥物安全事件反應了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在審核藥物的程序上,是有很大的瑕疵的;在2004年時,發現由默克藥廠(Merck & Co.)行銷的非類固醇關節炎消炎藥「偉克適」(Vioxx),會引起嚴重的心臟疾病,而全面回收下架,但是當時已經有數百萬人服用;有專家便擔憂梵帝雅會不會是另一個類似的例子。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表示,這份研究結果和其他的長期研究結果相抵觸,而且有研究發現,更換糖尿病藥物也會增加風險;因此,目前還不會在藥品包裝上加註警語,除了通知所有醫師之外,也還不會採取其他動作。建議有在使用梵帝雅的病患,特別是又有心臟疾病風險的病患,應該先和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停用藥物。
+ read more
糖尿病藥物增加心臟病風險
2007.05.22
糖尿病藥物增加心臟病風險
糖尿病藥物增加心臟病風險2007/5/22 2007年3月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即發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梵帝雅膜衣錠」(英文品名:Avandia;成分:Rosiglitazone)會提高女性四肢骨折之風險。昨日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又針對梵帝雅發函予醫事人員,表示若使用梵帝雅治療糖尿病,會大幅提高心臟病的風險,甚至有可能致死。 這份研究以文獻回顧的方式進行,蒐集了42份過去半年內的研究,由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Dr. Steven Nissen和Kathy Wolski所負責,結果刊載在新英格蘭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發現,使用梵帝雅的糖尿病患,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45%。 這次的藥物安全事件反應了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在審核藥物的程序上,是有很大的瑕疵的;在2004年時,發現由默克藥廠(Merck & Co.)行銷的非類固醇關節炎消炎藥「偉克適」(Vioxx),會引起嚴重的心臟疾病,而全面回收下架,但是當時已經有數百萬人服用;有專家便擔憂梵帝雅會不會是另一個類似的例子。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表示,這份研究結果和其他的長期研究結果相抵觸,而且有研究發現,更換糖尿病藥物也會增加風險;因此,目前還不會在藥品包裝上加註警語,除了通知所有醫師之外,也還不會採取其他動作。建議有在使用梵帝雅的病患,特別是又有心臟疾病風險的病患,應該先和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停用藥物。
+ read more
子宮頸癌疫苗有用嗎?
2007.05.18
子宮頸癌疫苗有用嗎?
最近有兩份由默克藥廠(Merck)所贊助的研究發現,子宮頸癌疫苗「嘉喜」(Gardasil),對於尚未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力是很高的;但是,對曾經感染過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果並不如預期;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此疫苗的功效和當初的預期是有差距的。這兩份研究,一份發表在五月份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另一份由澳洲墨爾本大學所進行。 第一份研究由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家Laura Koutsky所負責,其研究團隊檢視了12,157位15-26歲的女性,其中有93%的女性在研究開始時已經有過性行為;研究人員在六個月內對其中一半的女性施打三劑的子宮頸癌疫苗,另外一半的女性,則給予安慰劑,所有的參與者都被追蹤三年。結果發現對於尚未感染16、18型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感染的效力可達98%;但是若女性先前曾經感染過16、18型HPV的話,預防效力只有44%;若將女性有可能感染的任何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都納入考量的話,就會只剩下17%。 另外一份澳洲的研究包含5,455位16-24歲的女性,也追蹤了三年的時間,發現若從未感染HPV的話,疫苗可以達到100%的預防效益,但是,若曾感染過任一型的病毒的話,防止的效力只有20%。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以一個疾病的研究來說,僅有三年的追蹤期並不足以達成研究的有效度,因為慢性病的發展大約需要十年的時間;且目前已知的疫苗有效期限是五年,此研究僅追蹤三年,疫苗的效益本來就應該要很高,真正重要的是五年之後,到底疫苗還有沒有效?此外,要特別注意的,除了疫苗預防的病毒類型和台灣常見的類型並不一樣外,有沒有可能因為疫苗預防了16、18型的病毒,而使其他類型病毒的感染數上升?雖然有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其他類型的病毒感染數上升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死亡數,因為其他的病毒類型較不容易致癌,但是,這是尚未經科學證實的說法,因此,應該還是要考量它的風險。 欲知其他子宮頸癌疫苗的重要資訊請參考:子宮頸癌疫苗好用嗎?
+ read more
醫師與藥廠關係比過去更為密切
2007.05.17
醫師與藥廠關係比過去更為密切
一份來自哈佛大學(Harvard Medical School)針對醫師與藥廠財務關係的調查研究,刊登在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該研究想要瞭解醫師與藥廠間的財務關係,包含醫師接受廠商物品的內容、兩者的互動頻率、以及決定兩者互動頻率和關係的因子,這份研究是自2002年藥廠與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各自建立自主守則以來,第一次進行研究檢視醫師與廠商關係,然而研究卻發現其互動情形多已超出倫理守則之外。 研究於2003~2004年以電子郵件方式隨機抽樣3167名醫事人員,其中包含麻醉、心臟、家庭、外科、內科、小兒科醫師,共有1662名回應,研究結果發現: 1.  83%醫師曾接受廠商提供的食物、飲品。 2.  73%醫師曾接受醫藥品贈品。 3.  35%曾接受由藥廠贊助繼續醫學教育會議之出席補助費。 4.  28%曾接受相關報酬,包含藥廠諮詢、演講、轉介病人參與臨床試驗費用。 5.  7%曾接受運動、娛樂等免費票。 此外,更發現醫師的工作地點是影響兩者互動的變因,研究比較在醫院和聯合診所工作的醫師,發現後者接受禮物的比例是前者的三倍、獲得專業報酬則將近四倍。研究者認為這可能和醫院有較多的管制人員限制了醫師與廠商接觸有關,而且醫院也較可能提供醫師相關教育,包含透過大型巡迴出診、繼續醫學教育,使得醫師較不需要依賴廠商提供的相關醫藥教育與資訊。 再者,檢視各專科、性別等變因亦發現: 1.  比起男性醫師,女性醫師較少接受相關報酬。 2.  各專科醫師與廠商的互動頻率也較過去頻繁,但又以家庭醫師一個月與廠商會面16次為高,且最容易接受相關食物、飲品等禮物。 3.  心臟科醫接受相關報酬比例最高,主要研究者Eric Campbell, Ph.D指出心臟科在醫藥專業裡頭是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如果廠商容易影響心臟科醫師,那麼也可能影響其他醫師開立處方。 4.  就診病人中若低於四份之一的人沒有保險或未獲補助,該醫師較容易接受相關報酬。 致力關心醫師與藥廠關係的團體近期也將著手制定法規,團體包括美國藥廠研究與廠商(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醫師大學(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他們認為應限制禮物金額,如低於美金100元,且限為醫藥器材,以及醫師接受的禮物應直接回饋病人等。作者亦指出,過去我們給予醫師自主空間,希望他們自發性遵守相關規則,但如果他們作不到,政府應該積極介入以管理之。
+ read more
藥廠罰不怕
2007.05.16
藥廠罰不怕
一篇來自於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報導,按照目前美國規定,醫師開立藥物使用於非適應症是合法的,但是廠商推銷藥物使用非適應症是違法的,然而對於廠商而言,推銷所帶來的利益遠遠超過其違規所帶來的罰鍰。 美國法院自1997年,將檢察官打擊藥商非法行動所收取的罰鍰作為醫療照護、補助等相關費用,共累積約118億美元。其中以輝瑞藥廠(Pfizer)被處以4億罰鍰最高,因其推銷癲癇藥物Neurontin使用於治療疼痛或精神疾病上,但同時,他們因推銷該產品的獲益則一年為20億美元,罰鍰遠不及廠商推銷所帶來的利益,當然罰鍰也未對其他廠商產生任何警示作用,他們還是照樣推銷藥物於非適應症的使用。 站在民眾的角度上,對於藥物使用上本應特別注意,包含詢問醫師或藥師用藥劑量、副作用、以及是否為非適應症使用,且由於藥物使用非適應症尚未有嚴謹的醫學證據,再者,如果發生意外,也不在目前藥害救濟基金的賠償範圍內,因此,民眾應特別謹慎小心。
+ read more
年紀大了才會有心臟疾病?
2007.05.15
年紀大了才會有心臟疾病?
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教授Judith Lichtman所進行的研究發現,55歲以下的女性常會忽略自己心臟病的症狀,等到真的診斷出來的時候,常都已經太晚了。這份研究即將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於華盛頓特區所舉辦的論壇(Scientific Forum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中發表。 這份研究是一份先驅研究,研究對象是24位18-55歲已經罹患心臟病的女性,其中88%的女性有家族心臟病史,但是一半以上的女性認為自己不是心臟疾病的高風險群;此外,90%的女性出現了胸痛或胸悶的明顯症狀,但是只有42%的女性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心臟有問題。除了胸痛的症狀之外,58%的女性表示有下顎或是肩膀痛、38%有盜汗的狀況、29%有作嘔和缺氧的情形出現。在這些女性就醫時,大約只有56%的醫師表示她們的症狀可能和心臟疾病有關。 Lichtman表示,55歲以下的女性也是有可能得心臟病的,而且可能同時出現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狀,因此,對於心臟疾病的風險因子應該要特別注意,例如,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吸菸、糖尿病等,且在疑似心臟疾病的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及時的治療或照護。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