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尤其是女性
2024.04.16
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尤其是女性
一項針對十多項研究的統合分析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與高血壓的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 而在女性及60歲以下的人更是如此。   為了進行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科學家們匯集了2000年至2023年間發表的16項研究數據。這些研究包括來自6個國家超過100萬名參與者,研究人員對這些參與者進行了2到18年的追蹤。參與者的年齡從35歲到60歲不等,其中約60%是女性。   在對數據進行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高血壓風險增加 7%;對於每晚睡眠不到5小時的人來說,這機率上升至11%。    睡眠不足七小時的女性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男性高7%。   睡眠超過八小時也與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有關,但「沒有統計顯著性」。   主要作者Aayushi Sood醫學博士指出,這項研究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不同研究人群,這增強了結果的普遍性。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心臟病專家Paul Leis表示,「提高人們對此的認識很重要,因為人們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為什麼睡眠不好會導致高血壓? 儘管多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與高血壓之間存在關聯,但尚不清楚兩者之間是否為因果關係,也還不清楚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    一種理論認為,睡眠不佳會影響其他導致血壓風險的生活習慣,從而產生骨牌效應。根據Lies的說法,「睡眠不好的人可能會整天感到疲倦,而可能不太會關注鍛鍊和營養。」   如何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專家表示,如果您睡眠不足,可以透過增加睡眠來降低高血壓的風險。然而,研究仍未確定預防高血壓所需的理想睡眠時間。Sood說:「這項研究沒有發現睡眠時間與高血壓風險之間有明顯的最佳點。」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60歲及以下的成年人每晚至少睡7小時。61歲至64歲的人應該睡7-9個小時,65歲及以上的人需要7-8個小時。   鑑於睡眠不足會導致嚴重的長期健康影響(高血壓、糖尿病和憂鬱症等),專家建議如果您缺乏優質的睡眠,請去看睡眠專科。   除了改變睡眠習慣之外,其他生活方式的調整也可以降低血壓飆升的機率。    Sood說:「雖然睡眠不佳被認為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但在全面的高血壓預防策略中,必須考慮其他生活方式因素,例如肥胖、缺乏運動和不健康的飲食。」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 然而,這項研究也有局限性,分析中包含的許多研究都依賴自我報告的問卷調查,這是一種不如醫生客觀測量準確的記錄方法。此外,這些研究使用了潛在的異質性人群,這使得得出一般性結論變得困難。   Sood說,未來的研究應著重於標準化方法,以增強新發現的「可比性和普遍性」。   該研究於4月7日在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年會上發表。       編譯來源:health(2024.04.09)、ACC(2024.03.27)      
+ read more
研究顯示,女性停經後心臟健康狀況迅速下降
2024.04.15
研究顯示,女性停經後心臟健康狀況迅速下降
研究顯示,更年/停經期會導致女性心臟健康迅速下降,使她們面臨與同齡男性相同的風險。   這項研究發現,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的下降會引發動脈中斑塊的形成。與男性相比,停經後女性的斑塊形成速度更快,讓許多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急劇上升。而史達汀類藥物似乎無法阻止這種斑塊的形成。   主要作者Ella Ishaaya博士說:「停經後,女性的雌激素大大降低,並且睪固酮激素含量增加。這會影響你的身體儲存脂肪的方式、儲存脂肪的位置以及處理脂肪的方式;它甚至會影響您的血液凝固方式。所有這些都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強調,識別女性心臟病風險早期預警訊號的重要性,以及採取不同治療方法的必要性。   心臟病傳統上被認為是男性疾病,儘管在台灣女性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是婦癌的三倍。   男女冠狀動脈鈣化情況比較   研究人員對579名已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以幫助控制膽固醇的停經後女性進行了研究。   他們接受了冠狀動脈鈣化掃描(CAC),以測量心臟動脈中脂肪、鈣和其他與心臟病相關物質的堆積情況。   兩次掃描相隔一年,CAC指數越高,心臟病發作或其他心臟事件的風險就越大。   加州 Harbour-UCLA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一開始將參與者分為三組,CAC等級分別為1-99、100-399和400或更高。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心臟掃描之間,CAC為1-99的女性平均上升了8個點,是同等男性中4個點的兩倍。   同樣,CAC得分中等的女性平均提高了31分,幾乎是男性16分的兩倍。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年度科學會議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具有最高基線的性別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表明,與男性相比,停經後女性的斑塊形成速度更快,這表明許多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急劇上升。   英國心臟基金會的Vijay Kunadian教授說:「更年期會增加心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它會導致可保護心臟的雌激素下降。   「更年期也會導致女性身體發生變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腹部脂肪儲存增加,而這通常並不是女性本身的過錯。   這項研究強調,僅使用史達汀類藥物不足以幫助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我們需要為女性提供工具和知識來掌控自己的健康,並向醫生尋求幫助,以保護她們免受未來心臟病的困擾。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04.02)、ACC(2024.04.02)      
+ read more
洗米有利有弊
2024.04.09
洗米有利有弊
米是一個易煮的主食,是許多人每天飲食中必有的部分。但在煮食前,應不應該把米放在鍋水中先洗過呢?   TikTok上討論米中的砷,和完成更鬆軟的飯,都促使洗米的流行熱潮。這類型的短片引發了更多的討論:最佳洗米的方式,達到最健康的結果。   專家的說法如下:   洗米可以有食物安全和美食的好處 正如許多的宣稱,專家說洗米會使得米不會太黏,而變得如雲般鬆軟。   米公司Lunderberg家庭農場的資深研究的食物科學家Kaitlin Sass說:「烹煮前洗米有助於去除表面的澱粉,使得煮好後質地更鬆軟。」當表面的澱粉減少時,米粒比較不會黏在一起,比較少有塊狀。   烹煮上的運用之外,洗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吃得比較安全。Sass說,洗米可以洗掉不好的物質,包括如麈土或小石頭的殘餘碎片,會從農田遊走到餐桌上。   冲洗也可以移除一些食物包裝的微塑料。一個2021年在《危險物質期刊》的研究,發現煮前先洗米減少20-40%塑料汚染。   有限的證據指出,清洗市售的米可以減少砷的濃度。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都可以找到砷,是有毒的。   在美國食藥署2023年的評論中,報導非有機的砷濃度平均白米通常是92 ppb (parts per billion),而糙米是154 ppb。食藥署一般並沒有米中砷濃度標準的指南,只有嬰兒的穀片粥設在100 ppb。   氣候變遷可能使得此議題更糟糕,研究人員發現較暖的溫度會導致米中砷的濃度更高。   但研究顯示,洗米可以是家庭中減少白米毒性的方法。去除糙米或白米的砷,也可試著「預煮」,先把米放入滾水中5分鐘,米撈起水丟棄,再做正常的烹煮。   亞利桑那州營養師Taylor Janulewicz說:「根據食藥署,一份米用6-10份的水先預煮後,把水丟掉,可以減少非有機的砷達40-60%。」然而即使透過清洗米來去除砷,這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   Janulewicz說:「洗米提供一些減少砷的可能性,但無確切證據,且減少的比例各不相同。」   Sass指出,國家和全球衛生組織如食藥署、世衞組織和其他組織都有在監督米的砷含量(和其他食物),以確保安全性,所以清洗並非絕對必要。   洗米的缺點 Sass建議,雖然洗米可增進其質地和去除不良物質,但米粒也不可以浸泡太久。烹煮前,重覆冲洗或浸泡長時間會去除一些養分。   Janulewicz說,洗米去除表面的澱粉,也會去除少量有益的纖維,稱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相關於改善腸胃功能、穩定血糖,冷藏的米會增加血糖。   但洗米可能減少養分,如鐵質或水溶性維他命B,包括葉酸、菸鹼酸和硫胺素。事實上,用過多的水洗米(用來減少砷的方法),會讓這些養分減少50-70%。如果你擔心飲食中需攝取足夠的這些養分,可能就要跳過洗米了。       編譯來源:Health (2024.03.29)、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1.08.15)、NIH Health & Education、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3.07.14)、FDA(2020.08)、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02.10)      
+ read more
檢測孩子肥胖症「腰圍身高比」效果優於「體重身高比」
2024.04.08
檢測孩子肥胖症「腰圍身高比」效果優於「體重身高比」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腰圍與身高比(WHtR)是衡量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一種便宜方法,可以取代體重指數(BMI)。此測量方法能夠比BMI更準確地檢測兒童和青少年的多餘脂肪量並區分脂肪量和肌肉量。   在台灣,過重肥胖影響幾乎三分之一的兒童和青少年,並與心血管、代謝、神經、肌肉骨骼疾病和成年期過早死亡有關。   近年來,體重身高指數(BMI)一直被用來診斷兒童肥胖症,但這些替代評估工具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並不準確,因為它們無法區分脂肪量和肌肉量。 例如,兩個體重指數相似的兒童可能有不同的脂肪和肌肉質量比例,這使得肥胖診斷變得困難。   雙能量X光測定儀(DEXA)可以準確測量身體的脂肪和肌肉含量。但這類工具相當昂貴,初級衛生保健中心並不容易有。因此,有必要尋求便宜且準確的肥胖檢測替代方案。這對於及時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從過去及此研究都顯示,不像BMI,兒童期、青少年的平均腰圍與身高比不會隨年齡和性別而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在兒童和青少年診斷中,它可能比BMI評估更適合作為檢測多餘的脂肪簡易工具。   這也意味著父母可以通過檢查孩子的腰圍與身高的比率,輕鬆快速地確認孩子的體重指數(BMI)或體重增加是否是由於脂肪過多造成的。   研究怎麼做?   這項研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DEXA測量脂肪量和肌肉量後續研究,使用Bristol大學90年代兒童數據。研究納入了7,237名9歲兒童(其中51%為女性),對他們進行追蹤直至24歲。他們在9、11、15、17和24歲時測量了BMI和腰圍身高比。   與BMI測量相比,腰圍與身高比可以檢測到15%多餘的脂肪量和25%減少的肌肉量。腰圍身高比與DEXA測量的全身脂肪量和軀幹脂肪量的一致性非常高,為81- 89%,但與肌肉量的一致性較低(24-39%)。BMI與總脂肪量、軀幹脂肪量(65–72%)以及肌肉量(52–58%)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由於BMI與DEXA測量的肌肉量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很難確定BMI測量的是多餘脂肪還是肌肉量。   這項研究再度確認,兒童期、青少年期的平均腰圍與身高比為0.45,它不隨年齡和性別和BMI而變化。在兒童與青少年診所中,腰圍與身高比可能比體重指數(BMI)評估更可取,作為檢測多餘脂肪的便宜工具。有助於更新未來的兒童肥胖指南和政策聲明。   該篇論文發表在_《_兒科研究_》_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3.05)、Pediatr Res(2024.03.05)      
+ read more
如何填補空白的中老年女性運動研究
2024.04.04
如何填補空白的中老年女性運動研究
女性在更年期後,因荷爾蒙下降等生理變化,面臨著骨質疏鬆、肌肉減少、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風險增加的健康問題,而這段時間可能佔生命的三分之一以上。荷爾蒙變化不僅影響女性的生活品質,還會影響她們參與運動的意願、運動能力以及對訓練的反應,但是相關研究卻極為不足。運動界向來被視為男性的天下,對女性的相關討論也少之又少。   最近一項英國研究提出,為了女性的整體健康,有必要加強對中老年女性在運動領域的研究。   研究人員對六份體育和運動科學期刊的研究進行了分析,在5261項研究中,女性僅佔參與者總數34%,專門針對女性的研究僅佔6%,其中對中老年女性的研究更是稀少。   根據統計數據,中老年女性僅佔研究參與者總數的9%,而對老年女性的研究僅占其中的16%。   研究人員強調,許多現有的相關研究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在描述更年期狀態時術語不一致、將更年期前/中/後的女性混合在一起研究,且沒有說明其他影響因子,例如是否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等,這些問題影響了中老年女性研究的使用和影響力。   就像在體育和運動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典型的70公斤男性」被當成所有男性的代表一樣,在以女性為對象的研究中,似乎將年齡在18歲至40歲間,有自然月經週期的女性視為所有女性的代表。   為了改善在研究中性別失衡的情況,這份研究提出了幾項優先事項:探討更年期前後對參與運動、鍛煉和身體活動的影響;研究運動和飲食改變在管理症狀、改善健康和幸福感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更年期及之後;以及更年期後和荷爾蒙替代療法對運動表現和訓練反應的影響。   研究人員呼籲,體育和運動科學研究領域應採取積極行動,消弭對中老年女性的數據和知識落差,才能更好地支持對女性和女性運動員。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4.2.6)、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4;58:180-181.      
+ read more
複雜妊娠會增加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4.04.01
複雜妊娠會增加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目前已知,患有複雜妊娠(懷孕時發生併發症者)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約增加兩倍。然而,先前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個別併發症上,而不是完整的懷孕史。   挪威University of Bergen全球公共衛生系Liv Grimstvedt Kvalvik 副教授表示:「懷孕史是女性健康的一個獨特特徵,並且與女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相關。」   她與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及同僚一起研究了女性40歲時的總懷孕史與其死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兩者間的關聯。   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五倍甚至更高   該研究綜合了1967年至2020年期間挪威的多個登記數據。確認超過80萬名存活至40歲女性,在69歲之前因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時間。   研究變項是女性記錄的懷孕次數(從零到四次)以及出現併發症的次數,例如妊娠35週之前的早產、子癇前症(高血壓和尿蛋白)、胎盤早期剝離與子宮分離、周產期死亡、足月或近期出生體重低於2700公克。   他們發現40歲時的懷孕史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死亡率密切相關。   Kvalvik指出:「在40歲的女性中,69歲之前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隨著複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現強烈的正相關」。    在各級別中40歲之前懷孕的婦女總數,死亡風險隨著複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40歲時經歷過一次以上複雜妊娠的女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3-5倍甚至更高。相較之下,妊娠3次且無併發症的女性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最低。     可能會從早期介入中受益   Kvalvik表示:「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不良妊娠與後期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即使患有併發症的女性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Kvalvik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潛在地利用完整妊娠史來識別相對年輕的女性,這些女性可能會在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其他臨床指標完全出現之前,從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預防措施中受益。」    這篇文章發表在_《美國心臟協會雜誌》_。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3.05)、JAHA(2024.02.2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