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青春期前期兒童僅需接種兩劑HPV疫苗
2016.10.27
CDC:青春期前期兒童僅需接種兩劑HPV疫苗
上週,美國疾病管制署(CDC)表示,11歲與12歲的兒童僅需要接種兩劑HPV疫苗即可;其中兩次接種時間應至少間隔6個月。13歲與14歲的兒童也適用這項兩劑接種方案,至於年紀較長的青少年與青年(15~26歲)仍應按時接種三劑。   CDC專職提供疫苗相關建議的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在其半年一次的會議上,針對「青少年接種兩劑HPV疫苗即可」的建議以及相應的接種時程進行投票表決。這項表決通過後很快就獲得了CDC主任Tom Frieden的批准,將其作為官方政策。   這項新的建議建基於CDC和ACIP對來自臨床試驗數據的審查,其中顯示:9~14歲的青少年接種兩劑HPV疫苗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與16~26歲接種三劑HPV疫苗者的免疫反應相似,甚至更高。而研究表明,提供11和12歲孩童兩劑疫苗所能獲得的保護比年輕成人接受三劑疫苗來得更好。   本月初,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也批准了9至14歲在接種Gardasil 9(9價HPV疫苗)時僅需兩劑的方案。   Frieden在CDC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安全、有效且持久的保護,…意味著更多美國人將免於癌症。…也使父母更容易讓子女得到即時的保護。」   紐約市Lenox Hill醫院的婦產科醫生Jennifer Wu博士表示,將注射次數從三次減少到兩次肯定會增加民眾『乖乖接種疫苗』的機會。她解釋,由於這是一項新且昂貴的疫苗,減少注射次數至兩次將大幅降低一般民眾接種所需付出的成本。   紐約州Staten Island醫院婦產科主任Mitchell Maiman博士也支持這項新建議,認為「新的接種方案應該會更方便且成本更低,同時提供至少與過往相同或更好的保護」。   而今,CDC已開始鼓勵醫生開始對青春期前期的孩童實施2劑施打時程,並將為家長、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保險公司提供與這項新措施所帶來的變化相關的指導。   其實早在2014年,WHO就已經發布新的HPV疫苗指引,建議在為9~13歲的孩童施打疫苗時將劑數減量。而今,CDC、FDA、ACIP和其他相關單位由於一直以來都關注著美國HPV疫苗的使用情形,因此得以據此作出具體的政策建議。反觀台灣,雖有部分縣市針對國高中女學生施行公費施打HPV疫苗,但一個完整的HPV疫苗接種與追蹤資料庫遲遲未能建置完善,一方面難有確實的數據支撐以作為政策上之建議,另一方面也是將國人的健康及防疫工作置於未知的風險之下。因此,台灣是否會比照辦理調整建議之施打HPV疫苗劑數著實值得注意。   根據衛生福利部所核發之許可,目前台灣現有的三種HPV疫苗中,二價與四價疫苗在給青春期前期的孩童使用時可施打兩劑即可(二價:9~14歲,四價:9~13歲;第一劑與第二劑皆需相隔6個月),今年初核准通過的九價疫苗則仍皆需施打三劑。   資料來源:CDC、FDA、UPI、衛生福利部      
+ read more
為美傷神從7歲就開始?!
2016.10.18
為美傷神從7歲就開始?!
你還記得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嗎?本月初,一項由英國女童軍所做的調查研究引起不少關注,根據這份最新的調查結果,有超過三分之一年齡介於7至10歲的女童認為自己因外表而被評價;四分之一的女童認為自己必須努力變得更漂亮。   英國女童軍(Girlguiding UK)每年都會進行的這項「女孩態度調查」是同類型調查中最大型的年度調查研究;今年總共訪問了1627位年齡介於7歲至21歲的女孩對於健康、身體、人際關係和事業等一系列議題的看法。而對比過往的調查結果,有越來越多7~21歲的女生因為對自己身體形象沒有信心而備受困擾;這些年齡中對自己的外表感到開心與滿意的女生人數從2011年的73%下滑至今年只剩下61%。   根據今年度的調查結果,7至10歲的女孩當中有35%認為「女性在受到他人評價時,外表是比能力更影響力的指摽」;更有36%覺得外表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屬性;38%認為自己不夠漂亮;23%表示他們覺得自己必需要是「完美」的;而有15%的人表示因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尷尬或羞愧。   大多數受訪的7至10歲女孩認為最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的事是「人們能停止用外貌評價女孩與女性」。   英國女性平權組織福西特協會(the Fawcett Society)執行長Sam Smethers指出,婦女和女孩被“持續地以外貌評價”因而受憂鬱症與精神疾病困擾的機率“顯著較高”。「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視『物化和騷擾正在破壞女孩生活,但我們卻任其發生』的事實。」   英國女青年會執行長Carole Easton博士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性別不平等」從年幼時即存在。「如果我們認真致力於確保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機會,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 我們必須去挑戰既定的性別刻板概念,從那些正值童年與即將進入青年期的下一代開始。   英國的兒童事務專員Anne Longfield對這樣的現況感到不安,特別是孩子們對於外表的擔憂在沒有獲得適當協助的情況下可能失控到造成飲食失調或精神健康問題。   來自英國女童軍的Liddy Buswell表明這樣的調查結果是震撼的但並不令人驚訝;在童軍服務的第一線,她經手這類問題已久,目睹太多女孩因為對自己的外表沒有信心而無法為自己發聲。「沒有女孩因為自己的外表感到擔憂 - 她應該是以充滿樂趣和享受的方式面對自己。今年的調查結果確切地表明了當前令人堪憂的處境,我們必須有所行動,以解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   英國女童軍在2014年推出首個「身體自信徽章」,結合童軍傳統來鼓勵女孩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如今更進一步利用社群媒體舉辦推廣活動,結合使用hashtag #YouAreAmazing邀請民眾分享他們如何恭維或讚美女孩,並要求民眾就年輕女性的成就、能力或個人特質給予正面回饋,而不是她們的外表,。   最後,Longfield提醒,女孩與越來越多的男孩被大眾傳媒與社群媒體大量傳遞的「完美身體形象」「轟炸」而倍感壓力。若父母能夠與孩子討論並與孩子一起挑戰這種不健康的身體形象將大有幫助。學校在建立孩童正確的態度這件事情上也扮演著重大角色,且應該將之列為教育工作中的優先項目。   資料來源:Girlguiding UK、The Guardian    
+ read more
別小看熱浪造成的健康威脅!
2016.07.14
別小看熱浪造成的健康威脅!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天氣都發生急劇的變化,夏天的溫度越來越高,造成不容小覷的健康威脅。Jennifer Caudle博士在美國新澤西州Rowan大學所發布的新聞中指出並提醒民眾熱浪可能造成的健康威脅及預防、處理的方法。   Caudle博士表示,任何極端的天氣都存有潛在的危險,但每到夏天熱浪發生時,兒童,老人及部分慢性病患者特別容易遭受熱疾病(Heat-related illnesses)的危脅。   根據Caudle博士的解釋,當天氣快速變化(如突然的熱浪)時,我們的身體會加緊運作,通過調節血流量和出汗以幫助維持正常的體溫。大多數人都可以在一周之內適應溫度波動,但有些人可能需要兩倍的時間來調整;嬰​​幼兒和老年人的身體無法像健康成人一樣輕易地做出這些改變,這使他們處於更高的疾病-甚至死亡-風險。   對老年人而言,除了無法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溫度,他們感知和對溫度變化的反應能力也較低。同時,他們對於口渴的反應能力也減弱了,以至於無法適當補充水分。而在健康問題之外,有些長輩也可能因為安全和經濟的考量而生活在門窗緊閉又沒有風扇或空調的空間。   嬰幼兒也為高溫所苦,特別是父母將孩童暫留在車內一事仍時有所聞。Caudle博士指出,只要10分鐘,車內的溫度就足以上升5~7度。因此她提醒:如果你發現孩子在一輛停著的汽車內睡著了,不要以為孩子只是在午睡。嗜睡和意識不清是熱衰竭或中暑的跡象,而且是緊迫的醫療狀況。建議將孩子抱離車子,並立即撥打119。體溫過高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腦部和器官損傷。   如果你發現溫度計上的數字越來越高了,Caudle博士建議: * 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間進行戶外活動(特別是孩童)。 * 確實做好防曬(撐傘、戴帽子或穿著寬鬆輕便的衣物蓋住肌膚;塗抹防曬品也應適時補擦)。 * 確保攝取充足的水分;孩童應喝大量的水,因為他們脫水的速度比成人更快。 * 穿著寬鬆輕便、透氣的衣服。 * 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含糖飲料,這些飲品會加重脫水的狀況。 * 盡可能待在通風良好或有空調的室內。   Caudle博士也提醒: 中暑的跡象包括多汗、頭暈、沒有力氣、噁心、皮膚通紅或發燙、昏厥、意識不清和身體動作無法協調、平衡。 若身邊有人出現這些症狀,應盡速將之帶往涼爽處;並協助他們每10至15分鐘補充涼爽、無咖啡因與酒精的液體。如果這些症狀不迅速改善或變得更糟,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如果不及時治療,中暑是可能致命的。   資料來源: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 read more
胖就一定性早熟?對男孩而言並非如此
2016.02.02
胖就一定性早熟?對男孩而言並非如此
過多的體重往往會讓女孩的青春期提早開始,不過,發生在男孩身上的狀況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C.S.莫特兒童醫院的最新研究發現,雖然過重的男孩跟女孩一樣都較早步入青春期,但是,肥胖的男孩卻有青春期延後發生的現象。   這份研究總共分析了超過3600名年齡介於6~16歲男孩的資料,其中49.9%為白人、25.8%非裔以及24.3%西班牙裔;這些資料皆來自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臨床醫師的評估報告。資料內容包含身高、體重與青春期發展狀況的測量值,如睪丸的大小,以及於英國兒童發展學者James Mourilyan Tanner所提出之「青春期性徵分期(Tanner stage)」中所屬的階段。   研究人員將身高體重換算為BMI值,並依其將資料分為正常、過重以及肥胖3個組別,並以Tanner的發展階段比較分析不同組別男孩的發育狀況。   分析結果可以看到,與正常體重的男孩相比,過重的男孩較早步入青春期,而肥胖男孩的青春期卻開始的較晚。   不過,研究者補充,這樣的狀況雖然在白人與非裔男孩身上可見,但是在西班牙裔男孩身上卻不顯著。同時,研究者也強調此次研究唯一探索性研究,僅能呈現有這樣的差異,但尚未能探究原因。呼籲未來應進行涵蓋更多種族、性別、BMI值與青春期各發展階段的相關研究。   雖然這次的研究未涵蓋亞洲全體,也未能確定台灣的孩童是否會發生一樣的狀況,但過去確實已有研究證實:過多的身體脂肪會導致男孩的身體過量分泌女性荷爾蒙激素,研究者也推測這是導致青春期延遲的可能原因。而除了對於發育的影響之外,肥胖也確實會造成身體負擔,提高內分泌失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因此,仍要在此提醒大家多加注意家中孩童的身體狀況。     資料來源:Pediatrics    
+ read more
不孕醫療對於孩子早期發育沒有影響
2016.01.18
不孕醫療對於孩子早期發育沒有影響
一直以來,人們擔心不孕醫療將會對因此而出生的孩子發育狀況造成負面影響。不過,近日一項名為「Upstate KIDS Study」的研究結果減輕了這樣的憂慮。 目前,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中,以人工生殖技術出生的嬰兒約佔全部出生數的1~3.5%。過去有些研究指出,以藥物催卵而出生的嬰兒在其早期的發育較遲緩;以卵質內精子注射(ICSI)而出生的嬰兒其智能障礙的風險高出18%。但也有其他研究反駁這樣的關連。 「Upstate KIDS Study」就是為了解答這些數據之間的差異而進行的研究。研究對象是在2008~2010年間出生的1830名孩子及其母親(1422名)。這些母親在孩子們剛出生時接受是否接受不孕醫療的調查,例如:人工生殖技術、技術的類別或藥物催卵等。在孩子4~6、8、12、18、24及36個月大時,由母親們填寫問卷回覆孩子發育的情形,特別是四肢的運動技能、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社會性的功能等。 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自然出生及有接受不孕醫療出生的小孩在發育上發生障礙的風險是一樣的。這樣結果不啻是給上千的不孕者打了強心針。 然而,研究團隊也指出,有些發育障礙在3歲前並無法診斷出來,因此,這個研究將會持續進行到受測孩童8歲時。 資料來源:_JAMA Pediatrics_
+ read more
窮小孩比富小孩胖?!為什麼?
2015.12.25
窮小孩比富小孩胖?!為什麼?
我們知道肥胖是導致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因此為了避免罹患慢性疾病,醫學領域不斷在研究導致肥胖的原因。其中,孩童的肥胖問題是一重要的議題。近日有研究證實孩童的肥胖受到社會因素如貧窮所影響。   研究團隊認為,目前仍未有充分的證據說明過重或肥胖的小孩與經濟弱勢的關聯性。為了找出答案,研究團隊運用英國千禧世代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追蹤的近兩萬戶家庭的資料,當中的孩童分別在他們5歲及11歲時接受過調查。同時,研究者也深入了解孩童的成長環境及健康行為,如:運動習慣、看電視的時間長短、飲食習慣以及母親是否在懷孕時抽菸、哺育時間長短等;並且也調查了母親是否有過重或肥胖。   研究發現,貧窮與孩童的肥胖、過重問題確實存在強烈的相關性。成長於貧窮環境的5歲小孩,變成肥胖的機率是成長於較富裕環境的5歲小孩的2倍。到了11歲,風險差距更是擴大到3倍。此外,研究者更進一步指出,當運動與飲食對肥胖、過重風險的影響力被納入分析時,貧窮與富裕孩童之間的風險差距降低且不再顯著,顯示運動不足與飲食習慣不良可能是讓貧窮孩童面臨較高肥胖、過重風險的原因。同時研究也發現,在考量母親懷孕時的健康行為後,風險差距降低了20%,表示母親懷孕時的健康行為也會影響小孩過重或肥胖的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研究作者Yvonne Kelly說明,當我們試圖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來解決遺傳的肥胖或過重時,我們不應忽略社會經濟層面的結構性因素,例如社經地位低的家庭可能缺乏資源與資訊促進家庭成員的健康等。若在小孩出生前即向父母宣導相關衛教知識,很有機會能降低貧窮與肥胖、過重的相關性。過去亦有研究發現,貧窮與富裕孩童之間的風險差距可能與家長獲得衛教的機會與途徑有關。最後,研究提到雖然發現了家庭經濟因素與孩童肥胖問題之千的關聯性,但尚無法充分解釋貧窮與富裕孩童之間肥胖與過重的風險差距,亦無法證明其間存在因果關係,因此未來仍需要積極研究其他可能的風險因素。     資料來源:_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_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