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年輕女性更可能因壓力傷「心」
2016.08.31
年輕女性更可能因壓力傷「心」
科學家們已知女性發生心臟病後,其癒後情形不如同年齡的男性好,但目前仍不理解差異背後的原因。最近一份研究發現,比起同年齡的男性,心理壓力更容易傷害年輕女性的心,並認為壓力對男女影響的差異可能是癒後情形不同的部分原因。   研究團隊找來686位年齡在34-79歲之間、有心臟病史的男女,每人被要求以某個主題做演講,並指導聽眾給予研究對象負面評語以提升其心理壓力。研究團隊透過顯影方式了解研究對象在演講前後的心臟的血液流量,並比較兩者的差異。研究團隊說明,心臟血液流量變少,醫學上被稱為心肌缺血,可能引發心臟病。   研究發現,當壓力上升時,年輕女性的心臟血液流量明顯比同年齡男性少,但是並未在年齡大的男女身上發現此差異。因此心理壓力對於有心臟病史的女性來說可能是重要的心臟病風險因子。美國心臟學會(AHA)Go Red for Women的發言人Suzanne Steinbaum說明,心理壓力可能是年輕女性心臟病癒後情形較差的部分原因。   研究團隊認為,當女性在30、40歲及50歲初時為了平衡工作、家庭及經濟責任,經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壓力,因此建議中年以下有心臟病史或屬心臟病高風險群的女性,需更注意生活中的壓力源,醫事人員也應留意患者的心理壓力狀態,在必要時提供適當的資源。研究主持人Viola Vaccarino博士提醒,運動已被發現能降低憂鬱程度及心理壓力,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心臟病風險,女性不論有沒有心臟病史都能透過運動習慣降低心臟病風險。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止痛藥和抗憂鬱藥男女使用效果有別
2016.08.29
止痛藥和抗憂鬱藥男女使用效果有別
一般人在服用止痛藥或抗憂鬱藥前大多不會思考藥效可能男女有別。日前科學家發現這些藥物的藥效不僅會因劑量及服藥時間而有不同,還會因為性別而有差異。   過去多數研究者在研究藥物時,多假設藥物的效果在男女身上一體適用,很多止痛藥及抗憂鬱藥的研究亦是如此。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科學家指出荷爾蒙及染色體會影響藥效;女性服用後的結果可能跟男性不同。   有研究發現解熱鎮痛劑布洛芬(ibuprofen)對男性較有效,但對女性而言,使用鴉片類止痛藥(opioid painkillers)才能帶來較明顯的止痛效果。而在抗憂鬱劑方面,女性服用選擇性血清回收抑鬱劑(SSRI antidepressants)的反應較好,男性則從三環類抗憂鬱藥(tricyclics)獲得較好的效果。   錫安山醫學中心的教授Deborah Clegg說明,現在民眾所取得的處方藥可能從未在女性身上試驗過,這是因為幾乎所有基礎研究-不論研究對象為動物或人類-的研究對象主要都是男性。而有這樣的現象乃因研究都假設男女生理上沒有差異,並且女性經期的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試驗結果,因此研究者寧可以男性作為研究對象。   Clegg教授指出,荷爾蒙牽連到所有生理過程,包括對脂肪酸(fatty acids)的敏感度或簡單如消化糖分的能力也會受影響,因此荷爾蒙對任何臨床試驗都有影響。此外,男女之間也有染色體的差異,但是目前少有研究檢視人們對藥物的反應是否會因染色體差異而有不同。   Clegg教授最後指出,他認為多數研究者不了解在實驗中將性別作為研究變項的意義,他們經常在納入女性後卻忽略他們是否處於更年期、是否有服用避孕藥等重要資訊。Clegg教授說明,若無法在分析中呈現這些變項,研究者仍然無法精確地反映出荷爾蒙和染色體對研究的影響。Clegg教授強調,忽略這些變化而將所有女性總歸為一種變項或甚至直接排除女性,無助於解開在醫學研究上的眾多疑問,這更是邁向個人化醫療目標的一大阻礙。   資料來源:Cell Metabolism    
+ read more
準爸爸注意!你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的先天性缺陷!
2016.06.07
準爸爸注意!你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的先天性缺陷!
新生兒的父親請注意!來自美國華盛頓Georgetown大學醫學中心的新研究警告:你的年齡、飲酒和生活方式等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你的孩子以及後代子孫有天生的缺陷。   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生物化學和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副教授Joanna Kitlinska博士和他的同事確定了一些可能影響後代發展的父系因素。根據他們的研究,父親能夠造成的影響比我們一般想像的還要大。從飲酒情形到年齡等一切因素,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出生缺陷和基因表達。   「我們知道由母親提供的營養、荷爾蒙和心理環境會永久地改變嬰兒的器官結構、細胞反應和基因表達。但我們的研究顯示父親也能造成同樣的影響,他的生活方式、年齡可反映在控制基因功能的分子上,如此一來,父親不僅會影響他的子女,也會影響到後代的子孫。」Joanna Kitlinska博士說明。   該研究小組重新檢視了一項過去的研究,專注於男人的生活方式如何引起精子內DNA的表徵遺傳變化,最終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基因組。   調查結果顯示,如果父親是個酒鬼,即便母親從未飲酒,一個新生兒也可能被診斷有胎兒酒精譜系障礙(FASD)。父親的飲酒情況也與出生體重減少有關連,甚至會顯著降低整體腦容量和導致認知功能受損。   此外,研究人員指出父親高齡可能提高孩子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的發生率;而父親的心理、社會壓力也會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造成有缺陷/不良的行為特徵。   甚至,男人青春期前的飲食結構可能減少或增加其子孫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父親的肥胖已被連結到後代脂肪細胞的擴大、代謝調節、糖尿病和肥胖的變化,以及腦癌的發展。   Kitlinska補充:「遺傳父親的表徵遺傳學新領域需要被組織成臨床上適用的建議以提醒人們改善生活習慣。而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後天影響,我們需要研究母系和父系之間的相互影響,而不是將他們個別分開來考慮。」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Stem Cells、Georgetown University    
+ read more
女性特質與冠心病復發有關?!
2016.01.19
女性特質與冠心病復發有關?!
當我們閱讀醫學研究報告,會發現研究者經常將生理性別視為影響因素。然而,最近有研究發現,在冠狀動脈疾病方面生理性別可能沒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由社會建構的社會性別。 研究找來年齡在18-55歲之間的273名女性及636名男性,他們在2009-2013年間曾因急性冠心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住院。研究員請他們完成評估自身性別氣質的問卷,當中的問題包括:負責家庭經濟者的地位、個人收入、每周做家事的時數、負責家務者的地位、Bem性別角色量表男性及女性氣質分數等,分數越低代表越有可能是男性,反之則為女性。此外,研究者將急性冠心症定義為主要結果(primary outcome);主要心臟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及12個月以上的全因死亡為次要結果(secondary outcome)。 研究發現,男性及女性有急性冠心病、主要心臟不良事件或全因死亡的比例相似,分別為3%、8%及小於1%。但是研究員依據問卷分數高低為研究對象分組後,屬於傳統女性性別特質組的急性冠心病復發比率(5%),高出中性性別特質組及傳統男性性別特質組3%。爾後研究員將其他因素納入考量,發現差異仍然存在。並且屬於傳統女性及中性性別特質組的人,有主要心臟不良事件的比率(9%)高出傳統男性性別特質組3%。 此外,研究發現傳統女性性別特質組較其他兩組有更多人未婚、吸菸、憂鬱傾向高、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壓、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在急性冠心病發生前曾有過心臟方面的問題。這些特質中,憂鬱傾向高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超過了性別特質,使性別特質的影響力降低了近10%。換言之,性別特質可能就是因為憂鬱傾向而增加了急性冠心病的復發風險。 研究者說明,目前還需要更多在同一段時間有相同經歷的一群人參與研究,來確認以上研究結果並深入探索女性性別特質與不良心血管事件兩者關係背後的原理。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追求「完美」,不歸路-英少女以自殺收場
2015.11.26
追求「完美」,不歸路-英少女以自殺收場
  來自英國康瓦爾郡(Cornwall, UK)的18歲少女Hannah Carpenter有份好工作、也有男朋友以及關心她的父母;看似擁有一切人人稱羨的生活,卻選擇結束生命。   Hannah在13歲時罹患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她的家人都認為他已經痊癒,但在他死後卻在她手機中發現上千張自拍的照片與影片,這些照片與影片都加註了負面評論的標題,像是:我這樣看起來很胖嗎?   Hannah的父親表示,他認為Hannah一直努力讓自己變成雜誌或網路上那些被讚美的樣子,但這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完美形象,而這讓Hannah承受很大的壓力。   我們的社會對於完美身形的喜好確實存在主流價值與一些既定的想像-如纖瘦但有曲線、白皙光滑的皮膚等,我們或許難以改變、撼動這樣的價值觀,但我們必須要認清的是:雖然它是多數人認同的,但不代表它就是對的、唯一的。美,不是只有一種樣子。我們可以追求美,但不是別人告訴我們的那種,而是發自我們自己內心,認為自己最自在、自信且快樂的樣子。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      
+ read more
性愛後憂鬱:一種很多女生都有的「病」?
2015.10.15
性愛後憂鬱:一種很多女生都有的「病」?
  有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在探討慾望、喚起性慾與性高潮等問題,不過,少有研究關注女性在性愛後的反應、感受,甚或性愛後焦躁症(postcoital dysphoria, PCD)的問題。日前,學者Robert Schweizer主持了一項研究,檢視女性依戀焦慮、迴避、自我分化與出現性愛後焦躁症之間的關係。   性愛後焦躁症指的是在性行為後出現易哭、感覺沮喪或憂鬱、焦慮、煩亂,甚或覺得遭受侵犯等特徵。在這份由230位女大學生參與的線上調查研究顯示,46%的參與者截至目前為止至少都有過一次性愛後焦躁的經驗;5.1%的參與者在過去4周內出現數次性愛後焦躁的症狀。   這樣的研究結果看起來似乎有很多女性都有性愛後焦躁症,但是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大家,這篇研究僅調查了女大學生,結果不一定適合推估到所有女性身上。同時邀請大家一起做些小反省:   為何性愛後焦躁症的研究只針對女性?難道男性在性事過後就不會有負面情緒出現嗎?   另一方面,這些負面情緒的出現是不是真的應該被視為一種病症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畢竟,在很多時候,男女對於性事的認知與期待是不一樣的。一方面,因為生理構造的差異,必須承擔懷孕風險的女性通常會較男性更在意後續關係的發展與穩定性;另一方面,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諸如貞操、處女情節等許多加諸在女性身上的道德規範都會引起女性壓力與情緒。   其實,我們更希望這些問題能透過充分的溝通、互相了解體諒等良好的兩性互動方式解決,而不是以一個病症來看待。     資料來源:Wiley、Sexu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