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育健康

第一胎發生子宮外孕恐將提高往後再度發生機率
2012.10.26
第一胎發生子宮外孕恐將提高往後再度發生機率
  由於女性曾發生子宮外孕後的長期生育健康狀況鮮少被瞭解,近日一個丹麥研究因此分析丹麥國內數個國家懷孕生產的資料庫,發現女性懷孕第一胎若發生子宮外孕,恐將提高往後再度發生的風險,且她們的整體生產率也較低。 這個研究將資料庫的資料分為五個群體—第一胎意外流產、人工流產、順利生產及發生子宮外孕,還有研究時間開始時仍未懷孕者。其中共包含2,917位在1977-1982年第一胎為子宮外孕的女性,研究持續追蹤生育狀況至2009年。 分析結果發現,與其他四組相比,女性第一胎發生子宮外孕,往後再度發生的風險為17.7%,是其他組群體的4.7-10倍,尤其生產率是四組中最低的。但是她們的意外流產、人工流產及整體懷孕機率,比第一胎流產或人工流產的女性低。 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使用完整的國家登記資料庫資料,並有四個對照組。但限制則包括缺乏1977年之前的資料,且除了人工流產部分的資料之外,其他都無法判斷哪些是預期懷孕、哪些是非預期懷孕。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本身為早產兒 提高懷孕時發生併發症風險
2012.10.01
本身為早產兒 提高懷孕時發生併發症風險
  近日一項加拿大蒙特羅大學研究發現,本身為早產兒的女性,在之後懷孕時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將會提高,早於妊娠32週出生者該風險為足月產者的兩倍。   研究團隊檢視加拿大國內1976-1995年間新生兒出生紀錄,共有554位女性在妊娠32週前出生、6,851位在妊娠32-36週間出生、以及16,714位足月生產,這些女性後來在1987-2008年間懷孕生產。研究將這些女性的出生週數與她們自己的妊娠年紀、懷孕併發症進行對照,結果發現,出現至少一種懷孕併發症的比例,足月出生的女性有11.7%、妊娠32週前出生的女性有13.2%、低於32週出生的女性有19.9%。併發症的種類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此外,研究也發現早產的女性出現高血壓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稍高一些。   目前這項研究還不清楚確切的機轉為何,但原因可能包括微血管與胰島素代謝出現異常,其餘的研究限制則包括缺乏其他重要因子資訊如族群、生活型態。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MAJ)    
+ read more
父親生育年紀愈大恐增加孩子罹患心智疾病風險
2012.08.27
父親生育年紀愈大恐增加孩子罹患心智疾病風險
  過去一般認為遺傳疾病與母親有關,但近日一項冰島研究表示,男性年紀愈長,精蟲中的遺傳基因突變的數量將增加愈多,提高生出患有自閉症及精神分裂等遺傳疾病孩子的機率。   研究團隊蒐集冰島78個有自閉症或精神分裂孩子的家庭資料,將家庭成員的基因組進行定序比對,結果發現,父親的年齡對孩子發生前述疾病的基因風險有重大影響,且父親自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平均每增加一歲,後代就會增加兩個基因突變的發生。不過由於造成後代健康問題的因素眾多,研究認為很難去界定對男性來說在哪個年紀這會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但研究強調,過去研究發現女性愈晚生小孩,寶寶罹患唐氏症及其他罕見染色體異常的病症風險將增加,但這項研究呈現的是,年長男性將會比女性傳遞更多突變的基因給小孩。     資料來源:自然期刊(Nature)    
+ read more
抽菸男性受損的DNA會遺傳後代
2012.07.03
抽菸男性受損的DNA會遺傳後代
  過去已有研究證實,孕婦在懷孕期間抽煙會影響孕婦自己與胎兒的健康,但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男性如果在女方受孕前的階段抽菸,因抽菸而受損害的DNA將遺傳給胎兒,增加疾病與癌症的風險。   研究在39個希臘與英國家庭,使用DNA生物標記檢測在女方受孕前後期,男方的血液與精子的基因變化、及女方生產時血液與臍帶血的基因變化,同時為釐清導致DNA基因變化的原因,也以問卷方式調查男女雙方的生活型態、環境、職業等,最後將兩項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發現,抽菸會誘發生殖細胞發生突變,受損的基因遺傳給子女將可能提高血癌與其他基因性疾病。生殖力的精子細胞大約三個月時間才能成熟,因此研究建議,準備生小孩的男性應在讓女方受孕前的三個月開始戒菸,才能避免將受到傷害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且菸害防治政策通常多針對懷孕婦女,應該也要注意男性抽菸對胎兒健康的影響。     資料來源: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學會(FASEB)    
+ read more
高膳食脂肪攝取量降低男性精子數
2012.03.16
高膳食脂肪攝取量降低男性精子數
已知多種生活型態因素與男性生育力相關,包括吸煙、重度使用大麻、飲酒等等,過去研究也曾針對BMI值與男性精子數量關聯性有不同結論。近日一項美國研究則發現,男性攝取過多的脂肪將會降低精子製造量及濃度。   這項進行中的研究參與者包括99位男性,參與者的年齡中位數為36歲,71%過重或肥胖,三分之二未曾吸煙。   初步發現膳食脂肪總攝取量、飽和脂肪與單一不飽和脂肪都對精子數、精蟲濃度有負面影響,攝取多一點omega-3與omega-6脂肪酸則精蟲型態較好。粗略計算結果,多攝取5%的膳食脂肪,精蟲數將降低18%,在研究中,與攝取量最少的男性相比,多攝取13%飽和脂肪熱量的男性,精子量與精液濃度下降38%。   研究出現的限制則包括樣本數過小、只收集一次精蟲樣本,且以問卷調查飲食習慣未必代表實際的飲食狀況,因此這項初步的結論仍須未來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2012.01.13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第二階段期間,使用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將會使新生兒罹患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加倍(2.1, 95% CI 1.5 to 3.0),絕對風險為每一千位活產嬰兒中有1.2至3個案例發生。 這項研究分析1996-2007年間妊娠超過33週的160萬新生兒狀況,整體約3萬名新生兒母親在懷孕間使用SSRIs,使用的時間階段有1.1%在妊娠頭八週、0.7%在妊娠後二十週。 結果發現,在調整多種變項,如母體年紀、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與糖尿病治療、妊娠毒血症、懷孕階段慢性疾病等等因子後,在懷孕晚期使用SSRIs依舊會增加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在排除有胎便吸入症候群的新生兒後,勝算比是輕微增加,這項關係同樣存在於不同類型的SSRIs上。 新生兒的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發生在當出生以後,新生兒的肺血管阻力異常增加無法降低、動脈導管維持開啟無法關閉時,該病症的死亡率約5-10%。 研究表示,雖然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還無法確認致病機轉,但建議應注意懷孕女性使用SSRIs的問題,並有評論認為須加強相關研究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該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包括無法控制其他可能造成該病症的狀況、無法決定處方藥被確實使用的情形、或可能有使用超過一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等。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