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與政策

走出母職的神話
走出母職的神話
          成為一個母親,是否是一個女人的天職?         即使我選擇成為一個母親,又是怎樣的母親才是「好母親」?   父職?母職?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母職」似乎是一個相當理所當然的概念:只要有家庭,就有父親和母親,有母親便有母職。但這樣的推論是否正確?為何我們總是只談「母職」,卻鮮少聽人談及「父職」?而「母職」的概念是始於何時、發展的過程為何?真的是打從人一有家庭組織便有「母職」這樣的概念嗎?「母職」,是否真的是如此「自然」的事情?           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女人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化,很多女性同時扮演了工作者、母親、妻子的角色。但是,社會上對於「母親」的概念,仍是建立在「孩子—母親」這樣的想像,從孩子的需求去思考母親「應該要有」的行動。雖然,女性所面臨的壓力來源除了家庭之外,職場上的壓力也不比男性少,但成為母親的女性,多多少少仍會焦慮自己是不是個「好母親」,擔心自己的工作擠壓到照顧孩子的時間。這種莫名的罪惡感,追根究底,是因為沒有一個女人有辦法成為今日社會所要求的「好母親」。   神話的母職         對於「母職」的想像,有大部分起於對母性的讚揚,認為母性是神聖而理想的,女人可以就業,也必須當母親、當好母親。當女性面對孩子,就必須無私而溫柔,女性也多認同自己的孩子、竭力滿足孩子的每個需求,卻在認同這點的同時,與自身的需求越來越疏離,即使面臨了現實的層層壓力和挫敗,也多半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        母職的神話,除了掩蓋了社會結構面性別的不平等,也給現實中的女性巨大的壓力。女性被要求要具有母性,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外,也被要求要有母親似的關懷和溫柔。甚至,一個能照顧好公婆,為人稱道的「好媳婦」,也包括在「好母親」的角色之中。而「所有的女性都具備有母性溫柔」這樣的預設,更將生育、節育、養育小孩的責任看似理所當然地歸咎在女性身上,這亦是不孕婦女所面臨到的壓力根源之一。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也是因為「女人理所當然地要成為母親」而且還是「好母親」這種推論,變成是女性的責任。   走出母職禁錮        在這種看似「尊崇母性」,實際上限制女性的社會潮流始終不褪的狀況下,女性又該如何自處?        其實,愛的表現方式是相當多的,不是只有鉅細靡遺的生活照顧才能代表母親「愛」孩子。同時,在為孩子的教養問題大傷腦筋的同時,也別忘了在孩子的生命當中,除了母親之外,父親的角色亦是不可或缺。不要相信媒體所塑造的「理想的母親」,在努力為孩子、為家庭著想的同時,也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需求。在面臨挫折的時候,不要只責備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因為,會遇到這些困難,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女人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的關係。    
+ read more
看病須知
看病須知
        誤診、醫療疏失的發生常是來自於不良的醫病關係,而除了要求醫生改善「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外,我們也應該負起責任作一個好病人,充分告知我們的身體狀況,而不是只將自己的身體交付予醫師。尤其是在目前看病時間很短暫的情形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醫師可以了解我們的身體,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事前寫下來:        在看病之前,為了讓醫師能更瞭解妳的身體狀況,除了應該先整理一下不舒服「症狀」,最好是將它寫下來,避免使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如:很多、很痛等。建議妳應該寫下來的事項有: 1. 哪裡不舒服? 2. 怎樣不舒服? 3. 做過什麼事才開始不舒服? 4. 不舒服多久?是否在特定時間才會不舒服? 5. 之前是否有相同的經驗? 6. 之前是否有處理妳的不舒服?如何處理? 7. 有沒其他的疾病或做其他的治療? 8. 將妳的月經情形也記載下來   看診時講清楚、問明白:        對大家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但是妳要知道這是妳的權利,不管醫師的態度如何、其他病患是不是在瞪妳,一定要堅持將自己想要說的、想要問的全部說出來!        到了診間後,除了應該將自己的身體情況說清楚、講明白(包括目前服用什麼藥物或看什麼醫師),對於醫師所開的藥物或醫療處置也要問清楚,包括要服用多久的藥?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如果是要開刀,更要問清楚開刀的部位、什麼手術方式、手術的風險、有無其他治療的方式。如果怕到診間時會忘記詢問的問題,也可以事先寫下來或請一位信任的人陪妳一起去,幫妳問問題 ,記得一定要問的問題包括: 1.我的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2.應該要接受怎樣的治療? 3.治療方式是什麼? 4.如何治療? 5.治療方式的副作用? 6.有沒其他替代的治療方法?   如果是要使用藥物治療的話,則可以問以下的問題: 1.藥物名稱是什麼? 2.藥物的副作用是什麼? 3.如何使用? 4.如何保存藥物? 5.服藥有沒禁忌? 6.還有其他應該注意的事嗎?          至於手術前,除了要求醫院在手術前兩、三天就應該要給予手術同意書之外,在簽署手術同意書之前,要請醫師告知清楚,妳也可以藉由詢問以下的問題來釐清: 1.除了手術外,還有其他方式嗎? 2.對疾病的幫助多大? 3.手術將在哪裡進行? 4.手術需要麻醉嗎?以何種方式麻醉? 5.術後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或後遺症? 6.手術後會有器官機能短暫或永久喪失的問題嗎?需要復健嗎? 7有沒類似的病友/病友團體可以介紹給我認識? 8手術後要多久才能出院? 9我還需要自行支付多少金額?   檢查要注意:        如果醫師要求妳做檢查,要仔細將檢查前的注意事項看清楚,如:多久前不可進食、尿液是要什麼時候採集等,如果是要做內診或觸診,記得一定要有護士陪伴在旁邊,以免有性騷擾的爭議與疑慮。   善用資源:        除了醫師之外,還有其他的資源可以獲得資訊,包括社區藥局、醫院也會有用藥詢問處、衛教室可以詢問相關問題,包括飲食的注意。   問清楚、講明白,堅持自己的權益!        在問診的過程中,常會因為候診的人過多或是因為醫師的態度讓妳無法或不好意思一直問下去,提醒妳:這是妳的權利,妳一定要堅持!除了妳還有誰會比妳更關心自己的健康?        另外,教育部與衛生署已於2007年擬定「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指引」,實習醫師需先經由妳的同意後,始可參與或見習診治過程,若發現實習醫師在未經妳同意下參與或見習的情形發生時,可隨時要求他們離開。  
+ read more
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
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
        1999年「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成立婦女健康專線,接受女性醫療諮詢與申訴。這幾年來發現,女性除了醫療、保健知識的不足外,更深受就醫環境與醫療糾紛之困擾;而醫療糾紛的產生,往往是不良的醫病關係以及不完善的醫療環境所導致。本文即就困擾著女性的醫病關係作一檢視。   三長兩短,對女性尤為不利        三長兩短是台灣醫病關係中最為人所詬病的:掛號排隊「長」、候診時間「長」、領藥等候「長」,以及看診時間「短」、醫生的話「短」。        醫生認為這是全民健保所造成的現象。但健保給付的設計,對開業醫生來說,是以給付遞減的方式限制門診人數,但對大型醫院則無此限制,因此形成大型醫院與開業醫生搶病患的奇特現象,也使得大型醫院看病越來越「三長兩短」。然而,三長兩短的現象並非在全民健保開辦後才有的,把罪全推給全民健保並不公平。醫院本身的管理,以及醫生的看病文化,都是有必要檢討的。       「三長」對女性的困擾尤其大,因為女性至今仍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一家老小生病,都必須由她帶去就診,長時間的排隊、等候,嚴重影響到她的工作及作息。       「兩短」則是醫療糾紛的最根本原因。保守估計,一位醫生通常要在三個小時內看五十位病人,平均每位病患只分得3.6分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醫生要聽病人的陳述、做診斷、解說病情、寫病歷、開處方,怎麼可能從不會有差錯呢?   醫師溝通及態度不良         語言及表達是溝通的基本要件。身為女性,面對婦產科醫生大都是男性的事實,加上有著專業的權威,使得原已不擅長言詞,又對自己身體不甚了解的一般女性,常常無法把問題表達清楚;遺憾的是醫生也不擅於表達,甚至不認為有必要向病人解釋清楚專業的診斷,因此常有病人從醫院或診所出來,卻仍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一位親戚很憂心的告訴我她要回宜蘭開刀,原來那幾個月來,她從宜蘭看病到台北,從婦產科看到內科、泌尿科,又回到婦產科,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只知子宮長了東西。疲憊、沮喪之餘,決定乾脆動手術解決了事。我找了一位熟識的醫生將病歷調出來複診,結果沒太大問題,根本不需要開刀!這是一個典型的溝通不良的例子,不但病人受苦,為了瞭解病情而看遍各科醫生,更浪費許多醫療資源。        另外,醫生不親切的態度也是許多女性病人所埋怨的。有的男婦產科醫生辯駁說,面對女性病患,他們該保持理性、冷靜,盡量不要感情涉入,以免影響醫病關係及判斷。事實上,關心、親切與理性、冷靜是不衝突的。猶記得我在美國懷孕、生產時,我的婦產科醫生叮嚀我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車時一定要繫安全帶;而生產時他堅持我要自然產到最後每三分鐘痛一次,沒有去想到是否有醫療糾紛的問題;產後他還拿了一朵玫瑰花來看我……。這位醫生我永生難忘。但在台灣,許多醫生很冷漠、不耐煩,甚至還會斥責病人。朋友陰部感染,醫生竟幸災樂禍地怪她有性行為。這樣的醫生並不是少數。為何台灣醫生的態度會是這樣,實在有必要好好的思考一番。   女性的主體性被忽略         我們的醫療講究科技、效率,把人視為由各種器官、組織合成的機械體,因此醫生常運用其主觀的機械式認知對待病人,每3.6分鐘要修理完一個零件,缺乏以病人為主體的人性化思考,也忽略病人的經驗及感受,造成醫療的冷漠及疏離。一旦醫療糾紛產生時,醫生即常以醫療科技的極限及個體差異性來解釋。        在這種氣氛之下,加上台灣的醫療體系一向由男性來思考、主導,缺乏對女性經驗及需求的認識及敏感,導致女性健康被過度醫療化,甚至受到新醫療科技的傷害。   未善盡告知的義務         健康是基本人權。病人有知的權利,而醫生有告知的義務。「知」包括醫藥資訊、診斷結果、擬採行的醫療方式及理由、其間的過程及利弊等。許多女性在切除子宮時,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同時被切除卵巢;一些更年期婦女對醫生荷爾蒙的處方不知所措。這些都是我們常聽聞的事。         病人希望醫生善盡告知的義務,但醫生則質疑「善盡」的程度及「告知」的範圍;是否每一種手術都必須告知「死亡」的可能,引起病人的焦慮?對於癌症病患,是否因家屬的反對而善意的隱瞞病情?甚至醫生是否應為醫療資訊的主要提供者?這些都是醫病雙方必須思考的。         基本上,一個合乎常情、常理的告知是我們期待的。剖腹生產時要同時做輸卵管結紮,必須事先告知,得到病人的同意;若醫生一邊接生,才一邊告知病人,徵求意見,就不能算是「善盡告知」。近年來,在爭取健康權的壓力下,醫藥界比較重視告知的義務。然而,若為了某利益而做選擇性的告知,則是欺騙的行為,不但誤導女性,並容易引發「利益輸送」的誤會。   
+ read more
女性與病人安全
女性與病人安全
         為了促進病人安全,2002年衛生署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以「病人為中心」的訴求來改善醫療品質。在2005提出年六項工作目標:提升用藥安全、落實院內感染控制、提升手術正確性、提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預防病人跌倒、及鼓勵異常事件通報。我們肯定政府欲促進病人安全的用心,但是這種充滿醫療院所的思考、且對於病人安全之優先順序認知不足的工作目標,令人感到沮喪與錯愕。        由一個女性病人的角度來看,病人跌倒、手術部位不正確、病人辨識錯誤等都是來自一些根本的原因,如果這些原因沒有解決,這些危險是無法避免的。因此,解決這些原因才是病人安全的當務之急。茲敘述下:   合理門診量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一防線        瞭解病人的病情及需求是醫師診斷及處方的基礎。醫病溝通不良易造成誤診,危害病人。在台灣,醫病關係一直被詬病為「三長兩短」,而全民健保延續過去醫療院所「按件論酬」的制度,醫師於3個小時內看50-100個病人,使得病人就診時間一直無法改善。一個醫師必須在2-3分鐘的問診,瞭解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處方、記錄病例,難免會出狀況。因此,醫師每天看診的病人數必須合理控管,才能有充分的時間和病人溝通。   醫護人員合理編制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二防線        醫病關係的「三長」之一是等藥時間長。目前,等藥的時間已有相當的改善,然藥師的負擔仍然沈重。2002年台灣醫院每一個藥劑師調劑量是每天調151張處方籤,遠高於美國的30張或日本的40張。換句話說,台灣藥師在3.2分鐘之內需調配4.3種藥,每一種藥平均是一天三次七天份。在如此快速的藥物調配中,用藥防錯除錯的機制,成為醫院績效管理下的祭品,而病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依據92年12月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與各地方公會調查資料顯示:各醫院護理人員白班平均每位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7-13人,夜班照護12-30人,且國內各醫院護理人力配置普通均未達醫院評鑑標準(一般病房醫學中心人床比為1:2,區域醫院1:3,地區醫院1:4),約為美國等先進國家護理人員工作量之2至數倍。依據紐約時報一項美國國家護理研究中心統計: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每增加一位,病人30天內死亡率會增加7﹪,如果照護病人數由4位增加到6位,病人會出現大於14﹪的死亡機會,若再增加至8位時死亡率為增加至31﹪,證實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會造成病人傷害的直接關係。   去除男性偏見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三防線         醫療體系一向由男性主導,因此,無論是基礎醫/藥學的研究、醫療保健、公共衛生的推動、政策的擬定,都從男性的思維來看待女性的身體。然而,男性沒有女性的生命經歷或生活體驗,因此這些男性的觀點及偏見就會影響到女性的就醫權益與安全。例如:當經期女性使用抗擬血劑,出現大量月經時,詢問醫師,醫師沒有意識到是藥物所引起的現象,反而認為是月經問題,建議找婦產科醫師處理。或如:一直以來,醫師認為更年期是荷爾蒙缺乏的現象,對於更年期婦女建議使用賀爾蒙補充療法,使得女性遭遇許多的健康風險。   就醫隱私權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四防線        由於社會對於女性身體的規範,常使得女性不善於在公開場合中討論自己的身體,更遑論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裸露自己的身體。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偏低,即此一因。對於女性來說,醫院是否能提供友善的空間讓女性覺得安心,是影響女性就醫的原因之一,因此,診間與檢查隱私權的保障對於女性來說相當重要。        除此之外,由於在醫療處置或檢查時,醫事人員可能會有一些身體上的接觸,這些接觸有時可能在未告知的情形下,讓女性感覺非常不舒服,也有可能醫事人員會趁其「灰色地帶」性騷擾。   語言與尊重是新移民女性病人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的問題外,新移民女性還會遇到語言的問題,即使有翻譯的人員的陪同,也可能因為翻譯人員不是很清楚她們的身體狀況,而無法真正轉達意思。此外,由於醫師所使用的語彙較專業,翻譯者也都常常聽不懂,無法正確地再翻譯給新移民女性,因此新移民女性常常會因為語言的障礙而不能得到應有的健康照護,或甚而延宕就醫。         新移民女性在就醫時,醫護人員常以異樣的眼光或歧視的語言對待,讓他們會覺得很不舒服,而這種想法也可能使得醫師將這些新移民女性的健康問題侷限於「生育健康」,而忽略了她們其它的健康需求。  
+ read more
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病因       到目前為止,對造成全身性紅班狼瘡疾病的致病原因仍不清楚。但由臨床觀察與實驗室證據仍顯示它可能和下列幾種因素有關: 1. 遺傳基因:如人類組織配合抗原HLA-DR。 2. 女性荷爾蒙:所以生育年齡的女性較男性容易發病。 3. 環境因素:紫外線可激發病情之惡化。 4. 其他:如病毒感染、化學藥物、情緒壓力過大等。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十分多樣化,每個患者的病情並不一致,病程也有很大差異,最初可能只出現不易查覺的非特異症狀,漸漸地才有明顯症狀。        女性發病機率是男性的9-13倍,所以全身性紅斑狼瘡疾病有99.5%是侵襲年輕生育期的婦女。一般來說,病人發病的年齡層又以13-40歲佔最多。   臨床症狀 1. 一般徵象:如胃口不佳、倦怠、輕微發燒、肌肉酸痛、消瘦等。 2. 皮膚:可能有不同的皮膚疹出現,如兩頰蝴蝶斑,圓盤狀紅斑狼瘡、對光敏感等,尤其被炎陽曝曬過後,紅疹會更明顯,病情越活躍。末梢血管可能有痙攣、發炎、遇冷天出現雷諾氏現象。 3. 毛髮:病情活躍時,有些病人頭髮有大量脫落現象,待病情控制好後數月即可再生長。 4. 肌肉骨骼及關節:有關節、肌肉疼痛甚而發炎、腫脹,常合併肌腱、韌帶發炎,但少見變形或軟骨侵蝕。 5. 心、肺臟:出現心包膜或肋膜發炎、積水,會發生心悸、肺出血、呼吸困難等症狀。 6. 腎臟:出現蛋白尿、細胞圓柱體,病情嚴重時會引發全身水腫,甚而腎衰竭。 7. 腦中樞神經:可發生抽搐、頭痛、神經麻痺、橫斷脊髓炎、腦中風或精神異常等症狀。          全身性紅斑狼瘡是個慢性發炎疾病。漫長的病程,交替著急性惡化與緩解,也充滿了患者、家屬與醫師的血淚汗水。它不像感冒或其他急性傳染病,短期可見痊癒。患者、家屬要勇於接受、認同這不幸的事實、定期地追蹤治療,有任何的狀況,隨時和醫師保持連繫、不迷信偏方以自己的肉身之軀作藥物實驗、不自暴自棄、不擅自停藥才是避免悲劇的不二法門。          近年來,由於免疫學及風濕病學的研究發展,對SLE的早期診斷、治療與追蹤都有很好的成效,預後也大為改善,只要病人能與醫護人員合作,耐心接受治療,仍可享有正常的生活。     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 提供  
+ read more
女同志健康
女同志健康
  被忽略的一群        妳知道嗎,在過去的20年間全美所有被刊登的文章中,只有0.1%的文章與同志健康有關;而同志的健康問題在1990年以前對於研究調查者而言甚至是不存在的!由於許多人在面對同志健康問題時的觀念仍然停留在社會壓力對其心理影響的層面,生理方面往往因此被忽略。在美國早已有專家學者呼籲醫界要注意醫藥使用者性別、年齡、家族史及文化上的差異,近年來也陸續有大型研究專門針對女性健康而進行;例如集結了專家學者組成的全國性組織—GLMA(_Gay and Lesbian Medical Association)_,也正努力爭取對於同志、雙性、變性者(_LGBT__,__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_)應有的健康權益。          反觀台灣,醫學/療體系長期由男性思維所主導,婦運團體面對根深柢固的父權文化,連為女性爭取具性別觀點的就醫權益,都相當吃力,更遑論女性中的弱勢—女同志的健康了。由於國內資料缺乏,我們只能依靠國外目前所存在的研究及數據當參考。          台灣女人健康網把同志的健康問題獨立出來討論,不外乎是希望我們拉子朋友們能注意自己的健康問題,並喚醒醫界對於不同性別、性向、生命經驗、社會階層、種族及文化差異的重視及尊重。   女同志的健康問題        由於一般人對同志的陌生及不了解、加上部份宗教和傳統教育的直接排斥或歧視、以及媒體因無知而造成的抹黑污名,均使得同志在這個社會體制下所承擔的壓力要比異性戀多。也因為壓力的關係,女同志接觸菸酒的比例相對的也比異性戀女性高,由此所產生的過重及心血管疾病問題更不可忽視。加上異性戀醫生對於同志文化的不了解,導致許多女同志與醫生之間溝通互動不佳、累積遭受不友善對待的就醫經驗;此外,候診時其他求診者對於特別男性化的女同志的眼光或直接的不友善態度,都會讓有些女同志非到不行,否則絕不就醫。在醫界回應女同志健康需求之前,拉子們只好先自己注意自己的健康。在參考了GLMA於2002年7月17日發表了十項女同志需特別注意的健康問題及其他相關研究調查,以下是幾點我們歸納出來的重點摘要:   一、因社會壓力導致的健康危機 1. 煙、酒、藥物  美國研究指出,由於社會的歧視與壓力影響,使用非法藥物和沾染上煙酒癮的女同志比例比異性戀女性高。而這些物    品也容易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生。因此,學習舒解壓力的技巧是必要的。 另外,美國有調查指出,同性戀女性的身體BMI值普遍比異性戀女性高,也就是過重/胖問題比較普遍。而肥胖是導致心臟病、癌症、及許多疾病的主因。因此要呼籲同志們多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  2. 心臟病  台灣每一年女性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的人數是婦癌(乳癌及/或子宮頸癌)的4-5倍。而導致心臟病的主因中,過重、使用煙酒與非法藥物方面,女同志比女異性戀要來得多,因此建議有這些習慣的女同志不可忽視心臟病的威脅!  3. 憂鬱/躁鬱 因為社會污名化的問題,使得同志常因為需要隱藏身份而無法獲得家人或朋友在情感上的支持,因此同志憂鬱、躁鬱症、甚至自殺問題都該獲得更多關注。   二、環境的不友善使得就醫意願低落        有些每年定期的婦科檢查,如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並提高存活率;但由於女同志缺乏上婦產科的意願,可能延遲處理骨盆腔發炎等問題,因此女同志的婦癌發生率會比異性戀女性高。    三、身體認同減低乳房檢查意願        有些女同志會因為身體認同的因素,非常排斥各種乳房檢查。由於不願定期的進行乳癌篩檢,便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死亡風險也因此增加。   四、家庭暴力        在美國,女同志家庭發生家暴的通報數約11%,異性戀家庭則約20%。問題在於,異性戀的家暴受害者有警政、社福等正式系統可以求助,而女同志受害者往往因為救助系統中人員的性別盲,無法、甚至排斥去理解女同志的狀況。   延伸閱讀 女同志健康問題 Q & A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