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04
生了孩子的跨性別男人能不能被登記為「父親」?
FreddyMcConnell是一名跨性別男性.他自2014年以來就一直服用睾丸激素,並接受了平胸手術,也已經合法註冊為男性,但是他還保有子宮.Freddy於2018年懷孕,並生下了兒子Jack.他想在出生證明上登記為Jack的父親,卻被當局拒絕,認為他應該登記為母親,因此他向英國家庭法院提出訴訟.他在高等法院的家事法庭爭辯說,被稱為孩子的母親違背了他的人權,也不尊重他的私人和家庭生活.但是法官裁定,根據英國普通法,母親的定義就是懷孕及分娩者,無論該人是男人還是女人.今年稍早時,三名上訴法院法官皆駁回了Freddy的案子,稱該案涉及複雜的"相互關聯性"的立法,而任何法律的改革都必須在國會中進行.據高等法院發言人所說,Freddy並沒有提出一個"應該被考慮"的"具有爭論性的法律要點",因此他對法令的挑戰被拒絕.LGBTQ+慈善機構Stonewall隨後表示,最高法院大法官"錯失了一個促進平等的機會".如果Freddy的法律訴訟成功通過,他的兒子Jack就會是第一個在英格蘭出生而沒有合法生母的人.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11.18)------------------------->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輝瑞COVID-19疫苗.jpg)
2020.12.03
為什麼COVID-19疫苗不代表不需再戴口罩
儘管輝瑞和莫德納的COVID-19疫苗有了突破,但這不代表人們不需要再保持社交距離和進行遠距工作.近日輝瑞和莫德納公布其疫苗的初步研究結果,目前疫苗似乎沒有安全疑慮,不過試驗最終的安全數據、製造相關數據及完整的成效還需要提交給主管單位,審查疫苗是否足夠安全以授予藥廠臨時授權.臨時授權將允許藥廠在獲得正式許可證之前推出疫苗.雖然此次的疫苗是過去從未生產過的RNA疫苗,但它似乎起了作用.不過,除非已有數百萬人接種疫苗,我們無法知道疫苗可能引起的罕見不良反應,因此上市後的安全監測非常重要.還有,我們也還不知道疫苗誘導的免疫能持續多長時間.有了疫苗,為什麼我們還不可掉以輕心?如今有了COVID-19疫苗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回復到疫情之前的生活?答案是否定的.只有當冠狀病毒消失或變成感冒之類的東西,或者我們給許多人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時才能這樣做.在我們達到這些狀態之前,未來仍須遵守防疫措施,只是多了疫苗的防護.如今疫苗的初步結果顯示出高效力,接下來很重要的是要看接種疫苗後免疫能持續多久和接種人群佔了整體人口多少比例.如果免疫力不能持久,那麼每個人每年定期重新接種疫苗將嚴重衝擊其他醫療服務.如果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接種,那麼只對高風險人群每年施打COVID-19疫苗加強劑是容易的,但是這也意味著那些不屬於高風險的人要獨自面對風險或要持續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任何疫苗推展計畫都將受到疫苗供應進度的影響.理想的狀況是,預先有足夠的庫存.但是面對新疫苗,很少能夠預先儲備疫苗,現在,我們需要盡可能地掌握那些生產進度可能的風險.即使有疫苗了,施打的執行面臨一些障礙英國衛生部長MattHancock表示每周施打100萬劑疫苗,這聽起來非常厲害,然而,人們將需要接種兩次疫苗,因此,若以一周100萬劑疫苗施打6週,民眾只有300萬名有了完整的疫苗接種.即使只先打高風險群的1000萬名,也要一段很長的時間.這樣的狀況也會在其他地方發生.因此,我們確實必須認清,將會有相當長的時間我們仍然需要遵循防疫措施.亦即,我們需要繼續戴口罩、限制社交互動、謹慎考量旅遊的必要性(尤其是到防疫不夠嚴謹的國家)、搭乘人潮壅擠的大眾交通工具時小心注意及盡可能地遠距工作.最終還是要看疫苗供應和施打的狀況來判斷是否適合放鬆警戒.當然,在證明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後,只要有更多的疫苗投入生產,情況就會改變.但是,在每個人都需要接種兩劑相同疫苗的情況下,市面上出現不同的疫苗會增加複雜性.輝瑞疫苗的儲存和分發需要保持在攝氏–70度;其他疫苗可能僅需要標準的2至8度冷藏供應鏈來處理即可.人們信任疫苗對於高接種率很重要.目前,根據民調,人民施打的意願不高.我們仍需要採取防疫措施一段時間,直到可以放心為止.編譯來源:TheGuardian(2020.11.12)------------------------->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02
純素食者有較高骨折的風險
一項英國的大型研究警告,素食主義者面臨的骨折風險比葷食者高了43%.風險的增加並不僅限於不吃肉、魚、奶製品,或雞蛋的素食者.研究人員還發現,吃魚但不吃肉的人(pescatarians),以及不吃肉和魚但吃乳製品和/或雞蛋的素食者,發生髖部骨折的風險明顯較高!18年以來的數據告訴我們什麼?這項發現是根據數十年,在大約55,000位英國人的飲食和骨折風險上的追蹤而得到的結果.這些人都參與了1993年至2001年間的EPIC-Oxford研究.(EPIC,又稱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調查,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團隊之一)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也是牛津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專家TammyTong說:"為了這項飲食和骨折風險的研究,我們分析了平均收集18年以來的數據,並發現純素者、蛋奶素者和魚肉素者的髖部骨折風險都比葷食者高.".她說:"純素者的髖部骨折風險比葷食者的高出2.3倍,相當於10年間,每1000人中就會增加15個發病案例.此外,與葷食者相比,純素者在身體任何地方以及腿部和脊椎骨骨折的風險也較高.".在最初的55,000人中,葷食者只有略超過29,000,魚肉素者大約為8,000人,奶蛋素者為15,500人,純素者為將近2,000人.參與者在加入EPIC-Oxford研究時就進行了飲食評估,而2010年又再評估一次.而2016年則是透過搜集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國家衛生服務記錄而完成骨折風險的追蹤.在那期間,共有超過3,900個骨折案例:566例手臂骨折,889例腕部骨折,945例髖部骨折,366例腿部骨折,520例踝部骨折以及467例其他骨骼骨折(包含肋骨、脊椎柱或鎖骨).然而,在研究團隊考量每個參與者飲食中的鈣和總蛋白含量後,在不吃肉的參與者中所觀察到的較高骨折風險確實有所減少.若將BMI值納入考量,風險也會下降一些.非葷食者的風險仍然明顯較高.非葷食者的風險仍然明顯較高,為什麼?Tong表示:"一方面,純素者、蛋奶素者和魚肉素者的BMI都比肉食者低.而較高的BMI與跌倒時有較好的緩衝、增強雌激素產生以及使骨骼更強壯有關."Tong也指出,鈣和蛋白質的攝取對骨骼健康很重要,而非葷食者的鈣和蛋白質攝取量都較低.在這項研究中,純素者的鈣攝取量尤其低.因此即使考慮了所有的可能影響因素,純素者的整體骨折風險仍然較高,而腿部和臀部斷裂的特定風險也較高.Tong說,這可能表示有其他未知因素會影響骨骼健康,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臨床營養學系的主任LonaSandon對研究結果進行了審查.她說:"這些研究結果並不意外."並指出:"蛋奶素和純素飲食並不總是健康,並且可能缺乏許多營養素.".Sandon補充說,這些飲食與較低體重有關,而體重降低本身就是降低骨骼密度的風險因素之一.此外,較低的肌肉量也是其中一個因素.Sandon說,除了鈣和維生素D之外,健康的骨骼還需要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K,磷和鎂.她說:"飲食中包含牛奶、雞蛋,起司或優格的素食者通常可以獲得所需的營養.如果素食者在食物選擇上沒有多加考慮,他們可能會缺乏上述所說的及其他營養素,包含必要的維生素B、鐵和鋅.".Sandon說,肉對於健康飲食並不是必要的,但偶爾在飲食中包含一些肉、禽肉或魚,可以為你的營養提供很多幫助.此研究發表於11月22日在_BMCMedicine_的線上期刊.編譯來源:HealthDay(2020.11.23)------------------------->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vaccine-5.jpg)
2020.12.01
卡介苗可能有助於預防COVID-19
卡介苗(BCG)原來是用來預防肺結核的疫苗,但是除此之外,有研究顯示,早期接種BCG疫苗可以使兒童死亡率降低多達45%,主要是通過降低嬰兒對敗血症(血液中毒)的敏感性、呼吸道感染和發燒.此外,有一些證據指出,卡介苗可預防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科學家認為,這種疫苗可以激發"先天"免疫系統,這是人體抵抗病毒和其他入侵生物的第一道防線.不同於適應性免疫,先天免疫很少針對身體過去遇到的特定病原體.加州的Cedars-Sinai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因此想知道BCG是否會降低武漢病毒(SARS-CoV-2)的感染.研究進行:檢視COVID-19症狀和抗體在2020年5月11日至6月18日之間,有6,201名醫護人員提供了血液樣本並回答了有關其病史的問題,包括他們是否曾接受過卡介苗和兩種其他細菌感染和流感的疫苗.總共1,836人說他們已經接受了卡介苗接種,4,275人說他們沒有接受過卡介苗接種,還有90人不確定.在過去的6個月中,接種疫苗的人較少報告有COVID-19症狀.總體而言,整體中有3.5%的人檢測出SARS-CoV-2抗體呈陽性.在報告接種過卡介苗的人群中,有2.7%呈陽性,而在沒有接種過卡介苗的人群中,有3.8%呈陽性.Arditi博士說:"看來,接種卡介苗的個體病情可能較輕,因此產生的抗SARS-CoV-2抗體較少,或者他們對這種病毒的細胞免疫反應更為有效.".在調整了年齡和性別之後,卡介苗接種(但沒有其他疫苗接種)仍與SARS-CoV-2抗體呈陽性的可能性降低有關.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到:"綜上所述,這些結果顯示,卡介苗接種史賦予SARS-CoV-2感染非特異性保護作用,並減少了COVID-19症狀出現.這似乎是卡介苗特有的,因為其他疫苗接種與防止SARS-CoV-2感染的類似保護作用無關.".研究侷限:自我報告的疫苗接種史該研究的局限性之一在於,它依賴於參與者對他們所接受的疫苗的回憶,以及他們在過去6個月中是否經歷過典型的COVID-19症狀.此外,每組中出現症狀或測試呈陽性的人數相對較少,這限制了這項研究的統計意義及其結果的可靠性.但是,有趣的是,那些報告接受卡介苗接種的人平均年齡較大.他們也更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些都是增加人患嚴重COVID-19感染機會的因素.2020年8月,《今日醫學新聞》報導了另一項觀察性研究,該研究指出強制民眾接種卡介苗的國家對該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目前有22項臨床試驗正在調查卡介苗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潛力,這應會提供更多明確的證據.其中一項研究涉及Arditi博士和Cedars-Sinai.Arditi博士解釋,沒有人相信卡介苗會比針對COVID-19的特定疫苗更有效.但是,如果試驗證明了它的價值,作為一種成熟的疫苗,卡介苗可以很快獲得批准並用於預防COVID-19.他說:"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手段,在我們獲得最有效、最安全的COVID-19疫苗之前,這可能會帶來一些好處.".編譯來源:*MedicalNewsToday(2020.11.28)、*MagaliNovalRivasetal.BCGvaccinationhistoryassociateswithdecreasedSARS-CoV-2seroprevalenceacrossadiversecohortofhealthcareworkers.JClinInvest.2020Nov.------------------------->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29
是什麼造就開心的情侶和開心的家庭?
托爾斯泰於1878年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幕詞中寫道:"每個幸福的家庭都一樣;每個不幸的家庭則有各自不幸的方式.".事實證明,這位俄國作家早就發現了一些端倪.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也是研究的共同作者RonaldRogge說:"簡而言之,這項統合分析強調,在艱難和充滿挑戰的情況下保持有意識且情感上的彈性,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還可以增強並豐富他們的親密關係."心理上的彈性與僵化性心理彈性被定義為當人們面對困難或具有挑戰性的思想、感覺、情感或經歷時,使用的一套技能.這些技能包括:*對各種經驗(無論好的壞的)保持開放的態度,並接受它們,無論它們有多具挑戰性或困難*有意識地專注在日常生活中的當前時刻*體驗不同的想法和感覺,但不要太過執著*即使在困難的思想和感受中也能保持更開闊的思維*學會積極地與我們深層的價值觀接觸,無論每天有多麼充滿壓力或混亂*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要持續朝著目標邁進相反的,心理僵化則會有六種特定的行為,包括:*積極地避免困難的想法、感受和體驗*漫不經心、毫不在乎地度過日常*深陷在困難的思想和感受中*將困難的想法和感受視為個人的寫照,因此為擁有這些想法而感到被受批判或可恥*在日常生活的壓力和混亂中遺忘了更深層的優先事項*容易受挫折或艱難的經歷阻撓,導致無法向更深層次的目標邁進.心理學家認為,以僵化、不具彈性的方式面對困難或具有挑戰性的經歷是一種失調的現象,最終會導致、加劇一個人的精神病狀況.彈性如何塑造互動在家庭裡,各種形式的較高程度的父母心理彈性度與以下有關:*使用更多的適應性育兒策略*較少有馬虎、嚴厲和消極的育兒策略事件*較少感到育兒壓力或負擔*較強的家庭凝聚力*較少有兒童憂慮在戀愛關係當中,各種形式的較高程度的心理僵化度則與以下有關:*對自己和伴侶的關係有較低的滿意度*較低的性滿足*較低的情緒支持度*較多的負面衝突、肢體攻擊、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研究人員寫道,研究結果顯示,心理上的彈性度和僵化度可能在夫妻和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而型塑人們與最親近的人的互動方式.這項統合分析驗證了研究作者RonaldRogge早期的研究結果.那是2013年的研究在測試夫婦一同看電影以及隨後談論電影的效果.在那項研究中,Rogge和他的同事們呈現了夫妻可以透過電影引發有意義的戀愛關係討論,並將覺察的意識、同理心和彈性帶回到他們的戀愛關係中,從而帶來立即和長遠的好處.Rogge根據先前的研究說道:"研究結果表示,丈夫和妻子對自己在戀愛關係中做哪些事是對、哪些事是錯,都相當地了解.你可能不需要教他們太多技巧來降低離婚率,可能只需要讓他們思考他們目前的行為模式."研究如何進行這是羅切斯特大學發表在《JournalofContextualBehavioralScience》的統合分析結果,該研究透過統計結合了174項獨立研究,而這些研究都有將接納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andcommitmenttherapy)、覺察(Mindfulness)和情緒調節(Emotionregulation)納入考量.研究人員的目的是想要釐清彈性與不注意、無意識和頑固的僵化性如何與家庭和戀愛關係的動態有所關連.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1.25)------------------------->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1.28
向政府宣戰:波蘭爭取人工流產的戰役
自從10月22日波蘭政府試圖禁止幾乎所有人工流產的機會後,爆發了人民的抗議行動,如今抗議行動規模更大促使政府暫緩禁令.抗議現場記者看到有些示威者被警察毆打或被噴胡椒噴霧.波蘭這個天主教國家原已屬人工流產限制最嚴格的國家之一,新的法律進一步禁止嬰兒出生後很可能死亡的孕婦接受人工流產.政府震驚於示威的規模,暫緩了禁令,但是有些醫院已經開始拒絕為女性做人工流產.編譯來源:BBC(2020.11.27)------------------------->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