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用「人造奶」稱「配方奶」引眾怒!
2018.04.03
用「人造奶」稱「配方奶」引眾怒!
近日英國一家醫院宣布不再提供配方奶給新手媽媽的公告中,用「人造奶(artificial milk)」來稱「配方奶(formula milk)」,引發眾多母親對其用字感到憤怒,並表示這會讓選擇給嬰兒喝配方奶的母親感到羞恥,院方的用字應更謹慎。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因為「人造」有「虛假」、「仿造」的負面意涵,相較於「配方」有「調配」的意涵,相當不同。由於政府大力推動母乳哺育,已造成許多母親的壓力及困擾,這樣的用語,再次打擊了沒有母乳哺育的媽媽。在台灣,這樣的情境更為嚴峻。「母乳哺育教戰手冊」中指出:餵食配方奶不環保、會中斷寶寶與媽媽進行親子互動的時間等不相關或沒有實證的資訊,企圖造成「母親的罪惡感」達到政策的「數字」目標,實不應為一個有為政府的作法。                                                                                                                                                                                                            英國Worcestershire醫院近日公告,從2018年5月1日起,院方不再提供「人造奶」(配方奶)給經過充分考慮而決定不哺餵母乳的女性(公告原文請點擊連結)。這份公告被分享在社群網絡推特(Twitter)後,引來母親們猛烈批評。有母親表示公告的用字應更謹慎,因為哺餵嬰兒這件事本身就非常容易影響母親的情緒;更有母親表示不論健康照護人員如何協助就是無法讓她的兒子含乳,這份公告使她感到自己很失敗。   分享這份公告的Kathryn Booth表示,母親需要的是支持與同理,因為哺育這件事容易使女性感到壓力,且壓力經常大到難以承受。Worcestershire醫院也在推特上回應,他們相當重視母親及其家屬的決定,並且會謹慎地看待所有對這份公告之用字的回應。   此外,Worcestershire醫院的發言人表示,院方決定不再提供配方奶,乃是呼應醫院承諾依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嬰兒親善政策」—促進母乳哺育。不過,他們同時也認同有些媽媽可能不願母乳哺育及有些嬰兒需要母乳外的食物,這些他們都會給予充份支持。   編譯來源: The Guardian(20180330) BBC News(20180330)          
+ read more
2017年整型手術排行榜
2018.04.02
2017年整型手術排行榜
最統計數據顯示,受到肉毒桿菌、填充物注射及化學換膚等微創手術的影響,整型手術數量於2017年持續看漲。   根據美國整型外科醫師學會(ASPS)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肉毒桿菌、填充物注射及化學換膚手術數量增加近200%。因為名人接受整型手術的新聞不斷傳播,縮胸手術出現了11%的成長率。   2017年的整型手術量(包含侵入型與微創型)較前一年增加約2%。這一年,整型外科醫生總共進行了180萬次侵入性整型手術。   2017年前5大整型手術 1. 隆乳手術:2017年總共進行了300,387次的隆乳手術。隆乳手術一直以來是身體改造中最受歡迎的手術,並在去年成長3%,進而更為普及。 2. 抽脂手術:2017年共完成了近25萬次,抽指手術自80年代開始受到歡迎,並於去年增長了5%。 3. 鼻子整型手術:整型外科醫生去年做了218,924次手術,改變美國人鼻子的斜度、大小和形狀。雖然鼻子整型仍然很受歡迎,但在2017年受歡迎手術程度略微下降,較2016年下降2%。 4. 眼皮手術:2017年進行了209,000次,與2016年相比非常接近。 5. 腹部整型手術:手術量比2016年增加了2%,總共完成了129,573次手術。   2017年前5大微創整型手術 1. 肉毒桿菌:2017年有723萬人注射肉毒桿菌,比2016年增加了2%。 2. 軟組織填充物:完成了269萬次,手術量大約成長3%。 3. 化學換膚:2017年有130多萬人進行化學換膚,該手術的受歡迎程度似乎趨於平緩,僅比2016年的增長1%。 4. 雷射除毛:2017年總計完成了110萬次除毛,約增加了2% 5. 微晶磨皮:這種換膚技術幾十年來一直是美容整型產業中的一部分,但2017年只完成了740,287次手術,受歡迎程度似乎正在下降。   縮胸手術大回歸 手術成長率11% 2017年醫生執行縮胸手術的次數比2016年多11%。事實上,2016年縮乳的手術量減少了約4%。但最近有更多名人接受縮胸手術,可能對手術的成長有所影響。   研究已經證實,大乳房與女性所面臨的一系列精神和身體問題有所關聯。雖然科學家並不認為大乳房可能導致背部問題,但英國普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發表的一項調查認為,有17%的女性埋怨她們的乳房,並且因為難以找到合適的運動內衣導致其缺少運動。其他研究則表明,那些覺得自己的乳房大小不太「正常」的女性(不論是過大或過小),都更有可能面臨心理健康問題。   ASPS會長Jeffrey Janis醫師說:「縮胸一直被報導為是患者滿意度最高的手術之一,因為它對女性的生活品質有積極的影響性,同時解決了功能和美學兩方面的問題。」     編譯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
控制糖尿病 你吃對了嗎?
2018.03.31
控制糖尿病 你吃對了嗎?
你可能聽過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最近一項研究支持了這種說法!   早餐吃得很豐富、減少午餐及晚餐的食量,有助於減重及改善血糖,對糖尿病患者很重要。   肥胖是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為過重會讓身體難以使用能調節血糖的胰島素。肥胖協會指出,約有90%的糖尿病患者是過重或肥胖的。為了改善肥胖及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改善飲食通常是首要任務。   研究作者Daniela Jakubowicz博士表示,有時候造成問題的不是患者吃什麼及吃多少,問題也跟我們什麼時候吃東西有關。人體代謝會隨著時間變化,早餐吃一片麵包所引發的血糖較低,也比在傍晚吃一片麵包來得不容易變胖。這樣的背景知識,促使Jakubowicz博士及其團隊致力於探討吃東西的時間如何影響減重及血糖的水平。   研究是這樣做的 研究對象是18位男性及11位女性,他們平均年齡69歲,都肥胖且有第二型糖尿病。研究隨機將他們分派至總熱量皆為1600卡路里的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被稱為「B diet」:早餐很豐盛、午餐餐量中等、晚餐餐量少量;對照組則遵循傳統治療糖尿病的「6M diet」飲食:一日有六次少量的飲食及三次點心。   研究歷時三個月,研究團隊每兩周測量一次受試者的血糖,並用連續式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來掌握受試者整體的血糖水平。   * 體重方面,研究發現:3個月後「B diet」組平均少了五公斤,「6M diet」則平均增加4公斤;並且「6Mdiet」組的飢餓感及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程度也增加了,「B diet」組則顯著減少。   * 至於對血糖的影響,研究發現:3個月後「B diet」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了54 mg/dl,「6 M diet」組則只降了23 mg/dl;在頭兩周,「B diet」組血糖平均降了29 mg/dl,「6M diet」組只降了9 mg/dl;三個月後,「B diet」組的血糖平均降了38 mg/dl,「6M diet」組降了17 mg/dl。參與「B diet」組的人,夜間血糖平均也降了38 mg/dl,「6M diet」組則沒有任何改變。   * 胰島素注射量的需求也有變化:「B diet」組每天對胰島素的需求降低了5個單位,「6 Mdiet」組則增加了2.2個單位。   研究表示,結果顯示管理吃每一餐的時間有助於控制血糖,體重降低更能強化對血糖的影響。並且每天吃三餐且早餐吃得最豐盛,可能為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帶來最大的助益。對於需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這樣的飲食方式可帶來快速且正向的改變,包括:減重、較少飢餓感及對胰島素需求降低。   沒有參與研究的Anne Peters博士認為,「B diet」飲食方式能帶來好處,他自己就會建議患者這樣做,並且超過晚上七點就不再飲食。Peters博士也建議醫師不要將一套飲食方式用在所有人身上,因為每個人有不一樣的代謝速度。此外,他也提到這份研究的樣本數小,需要有更大的研究來確認這些研究結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
改進子宮頸抹片篩檢,可檢測出更多種婦癌
2018.03.30
改進子宮頸抹片篩檢,可檢測出更多種婦癌
新的研究建議,更新宮頸抹片檢查,不只是測試子宮頸癌,也可增加測試卵巢和子宮內膜方面的疾病,以拯救許多婦女的生命。   子宮頸普遍影響30-45歳大部分有性行為的婦女。研究專家指出,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檢測出癌症或癌症前的狀態,不但能治癒更多婦女,且可以保存許多婦女的生育能力。   研究發現一般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發現陰道通往子宮的入孔處, 潛在的癌細胞。可以正確的診斷出81%子宮內膜癌和33%的卵巢癌。   如果以Tao刷子(如清雪茄煙斗的棒刷),可以更深入子宮,藉由分析子宮頸液體的樣本,(包括656位有腫瘤的婦女,以及1,002位健康的婦女)檢視18個基因,子宮內膜癌的診斷正確性高達93%,而卵巢癌可達45%。   經由分析病人血液中和這些腫瘤相關的基因,也可以改進卵巢癌的診斷達63%。   這些結果雖然很令人期待,但仍只是初步的研究。研究專家也希望能更進一步檢視這些新的測試方法,是否真的有助於診斷的正確性,且至少仍要花兩三年的時間,才可能用得上。   研究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20180322)期刊。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322)        
+ read more
女性等候如廁的時間還是長!
2018.03.29
女性等候如廁的時間還是長!
女性幾乎都有在公廁前等候多時的經驗,這種現象肇因於建築設計領域長年的性別成見,再加上許多偏見和禁忌使然。   研究指出,因為女性如廁時多使用有隔間的「坐/蹲式馬桶」,而男生使用的是開放式的「站式便斗」,因此所花的時間的男性的兩倍:女性90秒、男性40秒,這導致女性等候如廁的時間較男性長。最近一項調查就發現,59%女性表示經常要等候如廁,男性則有11%表示經常需要等候。   若考慮到女性的經驗,就能明白女性需等候多時不是因為女性上廁所比男性「沒效率」。其實,除了女性使用「坐/蹲式馬桶」的原因之外,女性有較多衣飾、常要幫忙小孩如廁、更換衛生用品,這些因素讓女性使用廁所的時間比男性長。   在台灣,1996年5月展開了女廁運動,包含了搶攻男廁、尿尿比賽、拒絕付費、彈性調撥等一系列行動。此次運動得到許多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的關注,5月底,立法委員召開一場女廁檢討公聽會。營建署也在三次的修法討論之後,於當年10月21日公佈修正後的《建築技術規則》,以「男一女二」的原則規範男女廁隔間數量。   2009年美國也發起Potty Parity運動,教育建築設計師在設計公廁要考量性別使用上的差異。當時此運動之所以成功,可能是因為參議院中的女性並未被提供離投票廳很近的廁所之故。在2011年離投票廳近的女廁完建之前,女性必須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抵達廁所。   然而,時至今日,女性還是需要等待多時才能上廁所。英國YouGov做了項網路調查,想了解下列哪一種情形被認為是公平的:(1)男女廁大小、人數容量是一樣的;(2)女廁大一些,能容納的人數比男廁多;(3)男廁大一些,能容納的人數比女廁多。   結果顯示,男性認為第一種情形較公平的是54%,第二種較公平的是25%;女性認為第二種較公平的是48%,第一種情形較公平40%。   有些人認為,若要減少女性等候的時間,女廁需要設計得比男廁再大三分之一。此外,「性別友善廁所(Unisex toilets)」也被認為是個解決方案。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YouGov    
+ read more
全球人工流產率下降!原因:避孕措施的普及
2018.03.28
全球人工流產率下降!原因:避孕措施的普及
最近一份報告指出,過去25年全球人工流產率已下降,並且在民眾越容易取得避孕措施的國家人工流產率越低,而人工流產規範最嚴格的國家人工流產率最高。   Guttmacher Institute是一家致力於促進美國與全球「性與生殖健康權利」的研究機構,他們近日發布的報告指出: * 每年有五千六百萬例人工流產,將近有五千萬例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換言之,所有孕婦中約有四分之一選擇人工流產。 * 由於育齡女性人數相當多,因此人工流產數有增長趨勢,但是以比率來看,每千位育齡女性的人工流產率是下降的。目前人工流產率最低的國家是瑞士–每千位女性中只有五位,美國及英國是千分之十三,哥倫比亞及墨西哥是千分之三十四,巴基斯坦的最高–千分之五十。   * 人工流產率隨著國家不同而有變化,但人工流產率下降的趨勢整體上與前蘇聯地區的變化是一樣的,因為這些地區的政策鼓勵用避孕取代人工流產。人工流產率最高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這些地方的合法人工流產門檻相當高。報告指出,嚴格的人工流產規範無法消除人工流產的事實,只會讓人工流產變得更不安全。   * 全球人工流產率及非預期懷孕率都已下降,背後可能的原因是避孕措施使用情形改善進而使非預期懷孕率降低。多數選擇人工流產的女性一開始就不打算懷孕,因此滿足避孕需求是進一步降低人工流產率關鍵的方法。   2012年一項涵蓋九千多位女性的研究發現,當提供女性零成本的避孕措施時,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數下降了62-78%。不過,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當中由執政黨任命的官員則主張只透過「禁慾」來降低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這種政策被發現對非預期懷孕沒有影響。   不論人工流產是否合法,全世界都有人工流產的案例,但在早已合法化的地方人工流產是最安全的。不過即使如此,最近有些具備寬鬆人工流產規定的國家開始將人工流產的門檻拉高,包括:美國及前蘇聯範圍內的幾個國家。   這份報告的發現與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上週表態的立場相符,醫學院表示,雖然反對人工流產的官方說法認為人工流產是不安全的,但是在美國,診所及醫師的辦公室可以提供安全的人工流產。人工流產並不會增加女性不孕、妊娠高血壓、胎盤異常、乳癌或新生兒早產的風險。美國許多州對人工流產的規定使女性尋求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設備完整的人工流產服務的門檻變高。   Guttmacher和美國國家學會的報告都同意,增加女性人工流產的門檻,會使女性在懷孕較後期時才接受手術,這會使手術變得更複雜、昂貴且風險更高。而在開發中國家,當女性很難有機會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時,他們容易尋求所謂「傳統的方法」,包括: * 將樹枝、骨頭、電線、化學物質置入子宮 * 將漂白水、鹽水、洗滌劑或肥皂灌入子宮 * 女性喝下酒精、洗滌劑、漂白水、茶或藥草 * 服用阿斯匹靈、止痛藥、瀉藥、荷爾蒙等藥品 * 捶打腹部或從高處跳下 * 在陰道中吹氣或在腹部上方放置熱石使胚胎融化   這些方法不僅容易失敗,也經常為女性帶來嚴重的併發症。     編譯來源:NBC News(2018.03.2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