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2013.08.08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據研究約有25%的人曾經歷懷孕困難的問題,為了提高成功懷孕的機率,許多人會嘗試服用健康食品,如抗氧化劑,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服用抗氧化劑對男女的生育能力都將有助益,但最近一項來自紐西蘭的研究推翻這個論點。   這項研究對28個懷孕治療試驗的資料進行分析,共包含3,548位18-42歲女性參與者,接受治療的時間為2-12年。研究發現,這些女性在接受治療期間服用多種抗氧化劑,有的只服用一種、有的則服用多種,種類如維他命E、維他命C、維他命D、鈣片、及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等。   分析結果顯示,與服用安慰劑或葉酸的女性相比,女性服用抗氧化劑並未被發現會提高懷孕的機率。至於是否會有副作用,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抗氧化劑會有害女性生育能力,但在這項研究並未發現服用抗氧化劑會使女性特別容易出現副作用傷害,不過研究中這部分的相關資料非常有限。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醫學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 恐增加乳癌風險
2013.08.07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 恐增加乳癌風險
  近日一項美國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降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女性罹患乳腺管癌或葉狀乳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過去的假設因此得到了證實。   這項研究分析近2,800位55-74歲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中有在2000-2008年間被診斷罹患乳腺管癌或葉狀乳癌者,也有健康的女性。分析結果發現,無論是現在正在使用、過去曾使用、或短期使用任何降血壓藥物,都不會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連。   但如果女性服用降血壓藥物的其中一種-鈣離子阻斷劑至少10年以上,則浸潤性葉狀乳癌與浸潤性乳腺管癌的風險將會增加,該風險為未使用鈣離子阻斷劑者之相同風險的2.6及2.4倍,研究還特別指出短效型的風險提高更多。   而女性服用其他如利尿劑、beta阻斷劑、ACE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都未被發現有乳癌風險增加的情形。   研究認為,未來將使用劑量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以量化呈現,瞭解藥物的風險效益,將對臨床病患決定如何選擇藥物有幫助。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雌激素可能影響女性的脂肪囤積
2013.08.01
雌激素可能影響女性的脂肪囤積
  今年四月一項研究發現女性過多的脂肪會囤積於臀部及大腿部位,而男性則是在胃部,但在更年期過後,女性的多餘脂肪也會與男性一樣儲存在胃部周圍,顯示女性的雌激素狀態會影響脂肪囤積部位。近日另一項來自美國卡羅萊納大學研究,也呼應這樣的論點。   該研究包括17位18-44歲停經前的女性參與者,這些女性都過重或肥胖,研究要求她們提供體重、身高、脂肪比、淨體重及最大攝氧量(VO2 max)資料。研究將雌激素慢慢注入參與者的臀部與腹部,再給予參與者幫助燃燒分解體內脂肪的藥物,或要求參與者運動。之後研究再以儀器測量脂肪分解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以部位來看,將雌激素注入腹部,同時搭配含isoproterenol成分的脂肪分解藥物,腹部脂肪的分解會受雌激素阻礙,即便再服用第二種藥物,阻礙脂肪分解狀況仍不變,但此情形在臀部卻不會出現。但如果在運動狀態中,兩種藥物同時服用、或者完全不服任何藥物,都會使腹部的脂肪分解增加,臀部脂肪也會被分解,雖然沒有如腹部效果好。   研究認為,動員脂肪的介入方式(藉由藥物或運動)及脂肪的囤積部位,都會影響雌激素對囤積脂肪的作用。這可以解釋為何停經前女性以運動或使用其他方式幫助身體分解脂肪,仍可維持水梨形身形,而停經後女性卻是比較容易在腹部累積脂肪。未來研究則應針對機制以及為何雌激素會有不同作用進行瞭解。      資料來源:美國生理學期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 read more
美研究分析單獨雌激素對子宮切除女性有益 但研究方法遭質疑
2013.07.30
美研究分析單獨雌激素對子宮切除女性有益 但研究方法...
  最近一項針對婦女健康行動計畫研究(WHI)的美國分析研究指出,在2002年WHI研究結果出來後,婦女紛紛停用荷爾蒙療法,而子宮已切除的50歲世代女性也跟著不服用單獨雌激素療法,使得在過去十年間有數萬個停經後女性因而提早死亡。然而,這樣的結論因研究方法出現問題,遭到WHI質疑與反駁。   這項研究指出WHI研究雖然主要發現合併型荷爾蒙對健康有風險,但婦女幾乎是避免服用任何形式的荷爾蒙,因此研究想瞭解這是否會對健康帶來什麼影響。研究因此使用WHI在2002-2011年與50-59歲子宮切除女性相關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對女性健康有正面益處。以2011、2012年資料為例,使用單獨雌激素的女性比安慰劑組,十年間每年的死亡數都比較低,且乳癌與心臟病的風險也是相同情形。研究認為如果這個族群的女性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可以在過去十年間避免掉5萬個死亡數。   然而,WHI的研究者卻指出該研究沒有思考所要驗證的假設是否合理,僅拿2011年WHI報告中的其中一個研究所推測的可能死亡數據,然後再進行計算就得出那樣的結論,這是非常不可信的。同時也不應適用於臨床實作上,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宣稱能降低停經女性的死亡風險。WHI方面並告誡媒體報導在擁護這樣的研究結論前,應先審慎評估其證據力。   WHI另一方面也提醒,WHI所研究的族群是停經後女性,並且,50歲以上子宮已切除的女性不應定期服用雌激素療法。但這樣的結論不適用於在40或45歲進行子宮切除或因手術停經的女性身上,根據目前研究,對半數以上因手術而停經的年輕女性來說,雌激素的效益是大於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公衛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Medpage      
+ read more
女性有腎結石病史 恐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
2013.07.25
女性有腎結石病史 恐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
  腎結石相當常見,根據資料在美國的盛行率從3.8%上升至8.8%,而腎結石是否有可能提高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相關研究始終都未有定論。   最近一項包括24萬名參與者的美國研究發現,女性若有腎結石病史,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也會隨著提高,但在男性病患身上卻沒有看見這樣的關連性存在。   這項研究分析美國45,748位男性及196,35 7位女性的資料,這些參與者並無冠狀動脈心臟病病史、其中19,678位有腎結石病史。研究每兩年追蹤一次參與者得到腎結石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狀況,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定義包含出現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梗塞、或是有進行冠狀動脈再生術。   研究結果顯示,在追蹤18-24年之後,共有19,678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經過調整多重變項再分析,發現有腎結史病史的女性,其有心肌梗塞或進行過冠狀動脈再生術的比率較高,但這樣的風險增加情形在男性身上卻看不到。   研究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是性差異(sex differenece)或其他因素影響才導致出現這樣的性別差異,未來應針對研究結果出現的關連性瞭解到底是否真的是與特定性別相關的,並建立此關連性的病理生理基礎。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 read more
骨髓內脂肪過多恐提高骨質疏鬆風險
2013.07.18
骨髓內脂肪過多恐提高骨質疏鬆風險
  過去研究多是分析內臟脂肪對骨質密度的影響,日前有一項研究指出女性腹部脂肪會傷害骨骼健康。不過,最近一項美國研究則特別針對骨髓內脂肪量對骨密度的影響進行了解,指出骨髓中的脂肪密度增加,可能會提高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顯然與過去認為肥胖對於骨質疏鬆具有保護作用有相左的論點。   這項研究有106位19-45歲參與者,他們雖過重卻仍健康,研究測量他們體內的脂肪量。結果發現,血液、肌肉及肝臟部位若囤積過多脂肪,骨髓內的脂肪密度也會提高,但骨髓內脂肪愈多,卻反而使骨頭變得脆弱,人們愈容易發生骨折。   研究還發現,好膽固醇(HDL) 與骨髓內脂肪呈反向關係,好膽固醇(HDL)愈少,骨髓內的脂肪愈多,但三酸甘油脂則與骨髓內脂肪呈現正向關係,而三酸甘油脂會刺激蝕骨細胞的成長。   這項研究並未直接證實血液及內臟內過多的脂肪會造成骨質疏鬆,未來應針對此部分的生理機制有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放射學期刊(Rad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