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7.16
內臟脂肪囤積 恐增加心臟病與癌症風險
最近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內臟脂肪囤積過多將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罹患風險,雖然過去也有研究有相同的結論,但這一項研究是少見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團隊檢視3,086位平均年齡50.2歲的參與者資料,其中女性佔49%。這些參與者在研究最初都已先評估過脂肪組織,並且都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所有人的平均BMI值為27.7
kg/m2。
研究結果顯示,在追蹤時間中位數為5年後,內臟脂肪組織每增加一個標準偏差值,心血管疾病會提高44%、癌症風險提高43%,這樣的結果即便在調整年齡、性別、吸菸狀態、BMI值等條件後仍不變。
不過,研究者承認此研究有幾項限制存在,包括參與者大部分為白人;研究屬觀察性質的研究設計,因此無法提出直接的因果關係解釋及治療建議;也缺乏追蹤期間內體重變化的資訊。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病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2013.07.15
輪班工作恐有害女性生育能力
過去已有多項研究都曾針對會造成睡眠剝奪的輪班工作進行研究,瞭解其對心臟病風險、社會支持、壓力、不健康的飲食生活行為、及新陳代謝改變的影響,不過研究結果多未有定論,且也少有研究會特別將焦點放在輪班工作對生育健康與生育力的影響這方面上。
因此近日一項英國研究回顧1969-2013年間資料後發現,女性輪班工作比進行固定工時者,生育能力將受到損害。
這項研究分析近12萬名女性的資料,比較輪班工作與非輪班工作性質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女性輪班工作者有生育力問題的比率提高80%、經期被打亂的比率也高出33%。不過研究沒有發現女性僅值夜班會特別容易造成經期被打亂或難以受孕的情形,但這些女性發生流產風險卻提高了29%。
研究表示,生理時鐘改變對人體的長期影響本來就比較難以研究,但這項研究從輪班工作來討論這個議題,發現輪班工作者確實有睡眠剝奪問題,活動時間也與她們的生理時鐘不同步。這個研究指出,女性生育健康的某些部份會受輪班工作影響,且其中的生理機制可能是有別於其他疾病,有一可能的解釋是生理時鐘受到干擾,可能打亂體內與生理變化相關的「時鐘基因」。
資料來源: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年會(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 read more

2013.07.12
多吃油性魚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近日有一項中國研究回溯21個大型的世代研究後發現,多攝取魚類與海洋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乳癌的風險。
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對防止癌症發展與惡化扮演重要腳色,而乳癌又是最常見癌症中的其中一種,因此這項研究想要找出魚類、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所以就分析近80萬個參與者、超過2萬個乳癌案例資料。
結果發現,人們每週攝取至少1-2份油性魚,包括沙丁魚、鮭魚及鮪魚,可降低乳癌風險。這些魚類含有豐富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此研究中所指包括EPA、DPA、DHA),這些成分對於腦部化學訊號傳遞與血液調節有重要幫助。
研究顯示,高度攝取海洋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乳癌風險降低14%,呈現正向關連性,而每天從魚類中攝取0.1公克的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乳癌風險同樣也會降低5%。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2013.07.10
抗生素與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產生交互作用
最近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指出,服用最常見降血脂statins類藥物的65歲以上老人,若同時使用巨環內酯類抗生素(包括克拉黴素、紅絲菌素),將可能提高Statins藥物的毒性,對健康恐造成嚴重傷害。
克拉黴素及紅絲菌素會抑制細胞色素CYP3A4,CYP3A4負責代謝Statins藥物,因此當它被抑制時將提高血中Statins藥物的濃度。這項研究比較2003-2010年間加拿大安大略省65歲以上服用Statins藥物的老人,其同時併用克拉黴素、紅絲菌素或阿奇霉素後,血液中含Statins藥物毒素情形。
結果發現,參與者在Statins藥物(服用比例:atorvastatin-73%、simvastatin-24%或lovastatin-3%)與拉黴素、紅絲菌素併用後,30天內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的絕對風險,比其與阿奇霉素併用之該風險,高出0.02%,計算過後相對風險值也增加2.17。這項風險同時也會提高嚴重腎臟傷害、及全死因死亡率。
研究強調雖然絕對風險的增加幅度很小,但Statins藥物是常見的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的頻率也甚高,因此應小心注意這項重要的臨床資訊。美國心臟醫學會也提醒不僅老年人,年輕人也可能有同樣的藥物併用危險發生,須注意。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John
Higgins博士則提醒,這項研究建議正在使用Stains藥物病患,如須服用抗生素,應盡量選擇阿奇霉素,或者選擇改變Statins種類,Higgins建議可服用pravastatin,這種藥物並非透過細胞色素CYP3A4進行代謝。
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研究參與者的年齡已較年長,身體健康狀況本來就可能存在這些問題;研究性質屬於觀察性研究,無法證實直接的因果關係等。研究並建議多利用藥物交互系統資料,改善老年人多重用藥的整體安全性,同時最佳的解決方式就是進行跨科別間能的密切合作。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3.07.10
抗生素與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產生交互作用
最近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指出,服用最常見降血脂statins類藥物的65歲以上老人,若同時使用巨環內酯類抗生素(包括克拉黴素、紅絲菌素),將可能提高Statins藥物的毒性,對健康恐造成嚴重傷害。
克拉黴素及紅絲菌素會抑制細胞色素CYP3A4,CYP3A4負責代謝Statins藥物,因此當它被抑制時將提高血中Statins藥物的濃度。這項研究比較2003-2010年間加拿大安大略省65歲以上服用Statins藥物的老人,其同時併用克拉黴素、紅絲菌素或阿奇霉素後,血液中含Statins藥物毒素情形。
結果發現,參與者在Statins藥物(服用比例:atorvastatin-73%、simvastatin-24%或lovastatin-3%)與拉黴素、紅絲菌素併用後,30天內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的絕對風險,比其與阿奇霉素併用之該風險,高出0.02%,計算過後相對風險值也增加2.17。這項風險同時也會提高嚴重腎臟傷害、及全死因死亡率。
研究強調雖然絕對風險的增加幅度很小,但Statins藥物是常見的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的頻率也甚高,因此應小心注意這項重要的臨床資訊。美國心臟醫學會也提醒不僅老年人,年輕人也可能有同樣的藥物併用危險發生,須注意。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John
Higgins博士則提醒,這項研究建議正在使用Stains藥物病患,如須服用抗生素,應盡量選擇阿奇霉素,或者選擇改變Statins種類,Higgins建議可服用pravastatin,這種藥物並非透過細胞色素CYP3A4進行代謝。
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研究參與者的年齡已較年長,身體健康狀況本來就可能存在這些問題;研究性質屬於觀察性研究,無法證實直接的因果關係等。研究並建議多利用藥物交互系統資料,改善老年人多重用藥的整體安全性,同時最佳的解決方式就是進行跨科別間能的密切合作。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3.07.09
代孕制度不可貿然開放
是否該開放代理孕母合法無論在國內外都是爭議相當大的議題,尤其是此制度所衝擊到身體商品化之人性尊嚴問題、自主權及隱私權問題、以及當中的性別、階級剝削等問題更是為各界所關注。在此之際,衛生署卻出現黑箱作業的「人工生殖法」版本,除了將開放代孕制度的政治責任推卸在2012年所舉辦之「代孕制度公民審議會議」中19位公民的決議上,更試圖把所有爭議以「代孕契約之格式、內容及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由主管機關定之」一筆帶過,我們認為其政策制定過程中政治操作手段極為粗糙、令人擔心。這個諸多爭議的「代孕制度」若貿然開放,勢必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婦女、兒童團體共同發表聲明,沉痛呼籲各界能冷靜再想想,千萬不要讓問題多多的代孕制度草率通過。
代理孕母本身面臨諸多健康風險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從健康的觀點來看,懷孕生產本身便有其風險,包括:羊水栓塞、子宮外孕、不孕、植物人、死亡、胎死腹中、早產、不健康的新生兒等。代孕除了上述的風險外,還可能面臨減胎造成感染或致死、多胞胎的問題。這些風險不是口頭上的語言或統計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事情。此外,代孕不是孕母提供子宮而已,它是一個人10個月的生理、心理、生活及生命的全部投入,而她的先生、小孩、整個家庭甚至工作也一起捲入其中,深受影響。因此,為了滿足不孕者的需求,讓健康的孕母承受這些風險及複雜的處遇,不夠厚道,也有違社會倫理。如果媽媽因代孕而死亡,那麼我們將如何面對她的小孩?
小孩將淪為“商品”
兒福聯盟擔憂,孕育生命的過程本來就充滿許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若孩子出生後不如預期,如: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或其他疾病,委託夫妻是否能完全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最好的愛與照顧?抑或是孩子在此時便淪為「物品」,被討論瑕疵的原因與可能,而孕母此時便成為合理的代罪羔羊,雙方爭戰過程中,孩子是否會有被排斥,視為「瑕疵品」,想要退貨的可能?
觀察台灣目前人工生殖法的立法方向與精神,孕母基本上只是出借子宮之人,與孩子毫無關係,且亦無強調委託夫妻應與孩子討論代孕之事,以及讓孩子與孕母有所聯繫之必要性。孩子的基本權益完全被犧牲與忽視,孩子對於身世知的權利在哪裡?孩子未來要如何面對與接納自己的身世?大人們自私的為孩子決定了他的生命如何開始及從何時開始計算,卻無法解決孩子一生必須面對與背負的壓力。
代孕制度將侵害人性尊嚴並造成階級剝削
開放代孕制度合法最根本的衝將便是身體商品化、人性尊嚴的問題。原本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乃為維護人性尊嚴、避免將人工具化,因此法律禁止器官買賣,也禁止蓄奴。我們國家也因基於對人性尊嚴及生命的重視,以及防止藉「利他」之名,行「買賣之實」的剝削行為,將活體器官捐贈限於五親等內,不允許一般「善心人士」的捐贈。對於急迫並攸關生死並的「救命」需求我們都這樣嚴謹地規範,對於想要有一個小孩的慾望需求,是否可以要比活體捐贈更寬鬆?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目前找人代孕的價碼至少100萬起跳,在如此昂貴的價格之下,委託夫妻勢必要找一位風險最小、最為聽話順從的孕母來代為生產,而經濟困窘者自然會成為首選。因此實際運作上,代孕制度就會變成為有錢人設計的制度,讓有錢人有特權可以出錢購買會傷害他人健康或死亡的服務,甚而買斷提供者的身體自主性,將女人變成「生小孩」的工具,透過金錢誘因侵蝕經濟弱勢者的人性尊嚴。在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之下,更可能造成女性階級間的剝削問題。
台北市女權會認為,醫療科技的植入,使女體成為嬰兒生產線。生命的孕育一旦工具化,女性身體經驗則將被忽視。尤其代理孕母除了出借子宮,還必須承受一連串的身體健康調適、心理與社會的壓力;在分娩之後,孕母必須將胎兒交出,要求懷胎的女性對胎兒作情感切割是相當殘忍的。代孕行為,也顯現出委託者與孕母權力支配不平等,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孕母的權利將容易被剝削,其隱私和健康都將因為外在的介入而失去保障。女權會希望能夠重新思考醫療生殖伴隨而來所花費的成本代價。當醫療生殖成為「不孕夫婦傳宗接代」的唯一途徑,這樣的進步反而成為父權的複製以及延續。
婦女救援基金會也表示,儘管不孕夫妻期望藉由此制度爭取養兒育女之權利,然而孕母的身心安全、身體自主權、個人隱私權,以及不被化約為商品等身而為人應享有的基本人權,卻絕不應為此而遭受忽視、剝奪。此外,孕母亦可能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與腹中胎兒產生情感,致使在代孕契約結束後導致分離焦慮等心理壓力。而這些問題,絕非單純透過一紙契約即可解決。
國民健康局多年來急欲開放代理孕母,然而,台灣現在究竟有多少人有此需求?而開放代孕制度對於整體人權及健康不平等的影響為何?相關評估至今卻仍極為匱乏。但代理孕母的議題牽扯到許多不易解決的爭議,因此更應該小心處理、謹慎與各界討論。我們認為,是否應開放代孕制度應先有各界基本共識才能立法、絕不能草率開放,更不能違反「中央法規標準法」將人民權利義務授權「主管機關定之」,任其私自決定。
共同聲明團體:台北市女權會、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展翅基金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兒童福利聯盟、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