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吸二手菸增加發生血管鈣化風險 年長者及女性尤須注意
2013.03.13
吸二手菸增加發生血管鈣化風險 年長者及女性尤須注意
我們都知道膽固醇量及菸害都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但最近一項美國研究更進一步指出,二手菸害增加發生動脈鈣化的風險可能高於高膽固醇量,且即使是最低的二手菸暴露量,也將提高該風險,二手菸害對健康的傷害可能遠大於我們過去的想像。   2005-2012年間3,098位40-80歲的不吸菸者參加這項研究,研究以問卷調查參與者的二手菸暴露量,並進行心臟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狀況。研究將二手菸暴露量分為四級—非常小、低度、中度與高度暴露,主要以暴露時間已多長(年)、每日暴露密度為分級依據。   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二手菸最低暴露量使冠狀動脈鈣化的發生風險提高50%,最高暴露量更使該風險提高90%。暴露量偏高的群體,特徵傾向是年長的、女性,同時有糖尿病、膽固醇過高且有高血壓的症狀。   研究者認為,二手菸暴露量應加入在病患一般日常例行性的醫學檢查內,並持續討論其與心臟病的關係。而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資料屬自我呈報性質及它是一項回溯性的研究。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學院:心臟血管醫學影像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Cardiovascular Imaging)    
+ read more
多發性硬化症的性別差異
2013.03.12
多發性硬化症的性別差異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在19世紀末被發現的罕見疾病,當時男女患者的比例相近,然而在過去的50年內,該疾病的女患者比例漸漸增加,目前所有患者中女性約占3/4。近日一項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找到了四個對男女免疫系統有不同程度影響的重要因子。   首先,研究指出,懷孕是多發性硬化症主要的保護因子,女性減少懷孕次數及延遲懷孕年紀,都可能會促使與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荷爾蒙活動變活耀。   日曬有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3可降低多發性硬化症中易發炎的免疫細胞之活動,但缺乏維生素D3及日曬卻是導致女性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因素。研究中發現,維生素D3對有多發性硬化症女性病患的調節作用是大於男性的,其他的動物研究中也曾顯示,維生素D3可幫助降低雌性動物病患麻痺、癱瘓的症狀。   最後,性荷爾蒙雌二醇(Estradiol)對免疫系統也有重要影響,而且這個荷爾蒙一般在女性上較常見,對多發性硬化症同樣也具有保護作用。   研究最後表示,研究將男女的疾病發生分開來看,因而瞭解男女之間免疫系統反應的差異表現,這些重要的治療途徑與方式未來將有助多發性硬化症治療的發展。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神經學期刊 (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結論:年長女性服用維他命D及鈣無助於防止骨折
2013.03.07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結論:年長女性服用維他命D及鈣...
  去年六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已公告草案表示,停經後婦女每日服用最高400IU的維他命D與1,000mg的鈣,並無法預防骨鬆性骨折的發生,且可能增加腎結石的發生機率,今年二月正式確定這項建議內容。   USPSTF的結論認為,依據婦女健康計畫(WHI)研究結果,每日400IU的維他命D與1,000mg的鈣補充無助於預防停經婦女發生骨折,且在其他一般成人的證據也不足,同時服用低於這些劑量已被證實可能會增加發生腎結石的機率。USPSTF強調這個建議只適用過去沒有發生過骨折的成人,有骨鬆及維他命D缺乏症者不在此建議內。   USPSTF表示,這項建議提醒了醫師在對健康成人建議補充維他命D及鈣前應審慎評估,未來的研究方向須進一步瞭解高劑量維他命D及鈣的益處與傷害,以及早期服用這些補充品是否真的會降低晚年的骨折風險,此外,過去研究都以容易發生骨鬆性骨折的白人女性為主要受試者,未來應該增加人種的多元性。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美研究找到預測女性心房纖維顫動的六項風險因子
2013.03.06
美研究找到預測女性心房纖維顫動的六項風險因子
  心房纖維顫動是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一種,若沒有適當治療將可能變成中風,但目前要判別一個人可能罹患心房纖維顫動的風險是否增加,仍有困難,尤其是沒有心臟病的女性。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能夠預測女性未來可能罹患心房纖維顫動的簡單方式,這個方式主要看女性身上的六項風險因子情形,包括年齡、體重、血壓、酒精攝取量及抽菸史。   研究者從婦女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隨機選取19,940位參與者的資料,參與者的年齡中位數為52歲、BMI值中位數為25,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14年,最後心房纖維顫動每年每一千人的發生率為2.23。   研究分析資料發現,以年齡、體重、血壓、酒精攝取量及抽菸史6個風險因子作為評估女性罹患心房纖維顫動的指標,可預測未來十年罹患的風險,且比只以年齡作為唯一風險因子,要來得準確。在這項研究中,以這個新的模式進行評估,有22.5%的女性因此被重新分配到更正確的風險範疇內。   研究最後表示,對於如何降低女性首次發生心房纖維顫動風險的特定介入方式還在研發中,醫師應多注意病患這些風險資訊,並強調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性,如:維持正常體重、飲酒應適量。       資料來源: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 read more
聯合國:具荷爾蒙干擾物質的家用及工業產品相關研究缺乏恐有害健康
2013.03.05
聯合國:具荷爾蒙干擾物質的家用及工業產品相關研究缺...
  二月一項聯合國環境計畫(UNEP)及世衛(WHO)的共同報告指出,生活中充斥著含有會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若沒有足夠研究能瞭解這些物質對人體的影響,恐將對健康造成傷害威脅。   人體健康仰賴體內內分泌系統控制特定荷爾蒙的釋放,但這個系統的運作功能有可能會被一些干擾物質所改變,進而對健康有害。這份報告指出多項人工合成的內分泌干擾物質,包括個人保養產品、電器用品、農藥及化粧品,同時,這些干擾物質也可能被添加進食物當中,或存在於各種環境廢棄物,人們再透過灰塵、飲水、皮膚、氣體與空氣中微小分子吸收進體內。   這些物質可能會提高年輕男性隱睪症、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癌及甲狀腺癌的罹患風險,也可能影響孩童神經系統發展,並使孩童專注力降低。   聯合國及世衛都表示,當在生活中這些物質日益增加時,現階段卻缺乏良好的管理方法,未來對於這些物質對人體及野生動物的傷害風險也應有進一步的研究進行瞭解,研究者應加強這些有害物質資料的通報作業,並與各國政府間合作以建立更完整的資料,才能降低因這些物質導致疾病的風險以及相關的健康成本支出。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 read more
美研究:男女心臟病患的基因表現出現差異
2013.03.04
美研究:男女心臟病患的基因表現出現差異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心臟病的性別差異,但卻少有研究進一步瞭解差異背後的分子機制為何,近日一項美國研究發現有可能是男女基因表現的差異所造成的。   這項研究為了找出可以解釋心臟病性別差異的原因,對34個人類心臟進行分析。研究原來以為在心室部分的基因表現男女會有所不同,但結果卻是發現差異出現在心房,研究指出男女心臟病患者在篩選到的89個主要基因之表現呈現差異,當女性有心臟病時,身上的這些基因表現系統會比男性弱,出現這些差異的原因還須進一步研究。   研究也進一步提出,女性受雌激素影響,當體內雌激素濃度較高,較不易發生心律不整問題,一旦到了停經後,發生動脈纖維性顫動的機率就與男性一樣高,這部分也應再進一步瞭解原因。      資料來源: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