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偽陽性的檢查結果影響婦女生活品質
2011.01.18
偽陽性的檢查結果影響婦女生活品質
一般估計乳房攝影檢查結果為異常的情況中,約有60%屬於偽陽性;而一份荷蘭的研究發現,為了釐清偽陽性的結果所必須進行的檢查比乳癌確診的病人所必須進行的檢查還多。因此,不少婦女因為偽陽性的結果,而必須面對嚴重的焦慮感和降低生活品質。有醫師開始出面呼籲:應該讓婦女獲得更完整的資訊,包括乳房攝影檢查的困難和風險,而非僅宣傳正面、有益的訊息。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385名乳房攝影檢查結果為異常的婦女,其中152名為乳癌確診病例,另外233名為偽陽性個案。研究人員除了蒐集婦女的病歷外,也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生活品質測量工具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來評估生活品質,並請參與者完成一份有關個人資訊的問卷。 研究發現偽陽性的結果會明顯的降低婦女的生活品質,如果是比較容易感到焦慮的婦女,這個影響甚至可能長達一年。事實上,比較容易感到焦慮的婦女,檢查出偽陽性的結果對她的影響,可能比檢查出乳癌還大。 此外,檢查結果為偽陽性的婦女還必須經歷較多的檢查:乳癌確診的病人有14%必須再接受四項檢查,其餘的86%需要再接受三項檢查;但檢查出偽陽性的病人有32%必須接受超過三項的檢查;且55%的偽陽性病人一年內回診的次數高達八次。而那些焦慮的來源和影響生活品質的原因,極有可能起因於不斷的回診和隨之而來的檢查。 研究人員表示:大家都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房攝影檢查可以降低乳癌的死亡率」;但是,當一部份的婦女真的能從乳房攝影檢查中得利時,還有另一部份的婦女必須因此經歷不必要的焦慮和傷害。婦女在決定做乳房攝影檢查前,應該要獲得充分、平衡的資訊,包括檢查的益處與風險;醫護人員或衛生單位不應該只將宣導的焦點放在檢查的益處上,而完全忽略了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英國外科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 read more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2011.01.14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多發性硬化症(MS)常被視為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疾病,但其實100年前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在男女身上的機率其實是相等的,直到現在,各個國家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男女比卻幾乎都是2:1,一位研究者Ebers所分析的2100多個多發性硬化症個案中,甚至高達73%的患者都是女性。 一直以來多發性硬化症都被認為與MHC基因有關,但為何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卻一直是個謎。曾經有人認為這與X染色體上的基因有關,但現在已排除這個說法。一項發表在神經學(Neruology)的研究發現,原因可能是在於一個叫做HLA-DRB1*15基因。但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也是造成男女比差異的主因。 研究發現,旁系血親之間傳播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高於直系血親。核心家庭傳播HLA-DRB1*15基因的勝算比是2.12,旁系則是3.35。此外,無論是何種家庭,當親屬間雙方皆為女性時傳播的機率最高。 科學家認為,這些可被環境因子影響且會遺傳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可能就是造成這些情形的表現基因標記(epigenetic mark)。但目前此說法仍缺乏實驗數據的證實。 資料來源:Neruology    
+ read more
太愛乾淨對健康也不好
2011.01.14
太愛乾淨對健康也不好
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在抗菌的肥皂或用品裡的化學物質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過敏,也就是說如果妳太愛乾淨反而可能對妳的健康有害,不過這個影響的程度會因年齡而有差異。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3-2006年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資料,其中5歲以上的參與者,三分之一有尿液分析的資料。 結果發現:對18歲以下的人來說,尿液中含有高濃度的三氯沙(triclosan)與過敏和花粉症有相關性;對18歲以上的人來說,尿液中若含有高濃度的雙酚A(bisphenol A, BPA),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抗體的濃度較低,亦即免疫系統較差。上述兩種化學物質都屬於「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ors,俗稱環境荷爾蒙),因此,即便是低濃度的存量,是否會引發健康危害都是一項非常大的爭議。 研究人員表示,三氯沙和雙酚A等內分泌干擾物質會危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干擾內分泌和生殖功能。例如:暴露在過度乾淨的環境中,或是暴露在三氯沙等抗菌物質中,人體會減少分泌用來塑成免疫系統的共生微生物群(commensal microbiota),因而影響免疫系統的發展。 資料來源:環境衛生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月經週期影響乳房攝影檢查
2011.01.12
月經週期影響乳房攝影檢查
開始在妳「月經週期的第一週」(註一)安排乳房攝影檢查吧!因為對大部分的婦女而言,乳房攝影篩檢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進行較為準確。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在2009年11月時發佈一項指引,建議婦女和她們的醫師討論應該在40歲時,還是等到50歲時再開始做乳房攝影檢查。而當初發佈這項指引時,已有不少乳房攝影檢查的爭議,例如:40多歲的婦女可透過乳房攝影檢測癌症;但比起年紀更大的婦女,這些40幾歲的婦女得到偽陰性或偽陽性的風現較高,而偽陽性的結果將導致不必要的檢查。且40多歲的婦女往往有緻密的乳房組織,使的她們乳房攝影的結果難以判讀,因為緻密的乳房組織在攝影檢查時呈現白色,而乳房異常的部分往往也是呈現白色。此外,乳房的密度在月經週期中會有些微的不同,也可能影響乳房攝影的結果。 為了暸解乳房組織的密度是否會因月經週期的各時間點產生變化,進而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靈敏度,Diana Miglioretti博士的團隊分析了自1994年以來,乳房癌症監策聯盟(Breast Cancer Surveillance Consortium)所收集的387,218位停經前婦女的乳房攝影篩檢資料,其中有1,283例為實際乳癌案例。 Miglioretti博士認為停經前的婦女將乳房攝影檢查安排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有助於乳癌的篩檢,因為月經週期的第一週,乳房組織密度較低,且不會充血,可使乳房攝影檢查的靈敏度(sensitivity)提高。至於偵測癌症的特異性(註二)則與月經週期的變化無關。 Miglioretti博士也指出:篩檢靈敏度的提升只針對過去有定期作乳房檢查,且過去兩年內亦曾作過篩檢的婦女有用,而非適用於第一次作乳房篩檢的婦女(此組第一週的靈敏度最低,第四週的靈敏度最高);因為一般來說,當婦女第一次進行篩檢就發現腫瘤時,腫瘤通常較大;若有定期作篩檢的話,發現的腫瘤則通常較小。而低密度的乳房組織對篩檢「小腫瘤」而言是相對重要的,乳房密度的細微變化可提高小腫瘤篩檢的靈敏度。反之,第一次作乳房篩檢的婦女,月經週期中乳房密度的細微變化可能對較大腫瘤篩檢的影響不大。較大的腫瘤在月經週期較後期(黃體期,即第三、四週)更容易被發現,但這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此外,Miglioretti的研究結果也不適用於「診斷性乳房攝影(註三)」。婦女們可能無法每次都準確預測月經的週期,但是Miglioretti博士建議:如果可以,婦女們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安排乳房檢查是相對有利的。許多婦女在月經週期的後半段會因乳房充血感到脹痛,避免在此時期進行乳房檢查可減緩過程中的不適感。 目前我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0-44歲的婦女,若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政府亦提供篩檢服務。婦女們可與醫療保健人員諮詢以找出適合自己的乳房篩檢計劃。 註一:從月經來潮第一天算起的七天為第一週。 註二:「特異性」(specificity)指辨識「沒有乳癌」的能力,即降低「偽陽性」的能力。 註三:乳房攝影分為「診斷性乳房攝影」(dignostic mammpgraphy)和「篩檢性乳房攝影」(screening mammography),前者用於診察乳房已有腫塊的情況;後者用於尋找無法以乳房觸診感覺到的乳癌腫塊。 資料來源:放射學期刊(Radiology)
+ read more
月經週期影響乳房攝影檢查
2011.01.12
月經週期影響乳房攝影檢查
開始在妳「月經週期的第一週」(註一)安排乳房攝影檢查吧!因為對大部分的婦女而言,乳房攝影篩檢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進行較為準確。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在2009年11月時發佈一項指引,建議婦女和她們的醫師討論應該在40歲時,還是等到50歲時再開始做乳房攝影檢查。而當初發佈這項指引時,已有不少乳房攝影檢查的爭議,例如:40多歲的婦女可透過乳房攝影檢測癌症;但比起年紀更大的婦女,這些40幾歲的婦女得到偽陰性或偽陽性的風現較高,而偽陽性的結果將導致不必要的檢查。且40多歲的婦女往往有緻密的乳房組織,使的她們乳房攝影的結果難以判讀,因為緻密的乳房組織在攝影檢查時呈現白色,而乳房異常的部分往往也是呈現白色。此外,乳房的密度在月經週期中會有些微的不同,也可能影響乳房攝影的結果。 為了暸解乳房組織的密度是否會因月經週期的各時間點產生變化,進而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靈敏度,Diana Miglioretti博士的團隊分析了自1994年以來,乳房癌症監策聯盟(Breast Cancer Surveillance Consortium)所收集的387,218位停經前婦女的乳房攝影篩檢資料,其中有1,283例為實際乳癌案例。 Miglioretti博士認為停經前的婦女將乳房攝影檢查安排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有助於乳癌的篩檢,因為月經週期的第一週,乳房組織密度較低,且不會充血,可使乳房攝影檢查的靈敏度(sensitivity)提高。至於偵測癌症的特異性(註二)則與月經週期的變化無關。 Miglioretti博士也指出:篩檢靈敏度的提升只針對過去有定期作乳房檢查,且過去兩年內亦曾作過篩檢的婦女有用,而非適用於第一次作乳房篩檢的婦女(此組第一週的靈敏度最低,第四週的靈敏度最高);因為一般來說,當婦女第一次進行篩檢就發現腫瘤時,腫瘤通常較大;若有定期作篩檢的話,發現的腫瘤則通常較小。而低密度的乳房組織對篩檢「小腫瘤」而言是相對重要的,乳房密度的細微變化可提高小腫瘤篩檢的靈敏度。反之,第一次作乳房篩檢的婦女,月經週期中乳房密度的細微變化可能對較大腫瘤篩檢的影響不大。較大的腫瘤在月經週期較後期(黃體期,即第三、四週)更容易被發現,但這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此外,Miglioretti的研究結果也不適用於「診斷性乳房攝影(註三)」。婦女們可能無法每次都準確預測月經的週期,但是Miglioretti博士建議:如果可以,婦女們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安排乳房檢查是相對有利的。許多婦女在月經週期的後半段會因乳房充血感到脹痛,避免在此時期進行乳房檢查可減緩過程中的不適感。 目前我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0-44歲的婦女,若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政府亦提供篩檢服務。婦女們可與醫療保健人員諮詢以找出適合自己的乳房篩檢計劃。 註一:從月經來潮第一天算起的七天為第一週。 註二:「特異性」(specificity)指辨識「沒有乳癌」的能力,即降低「偽陽性」的能力。 註三:乳房攝影分為「診斷性乳房攝影」(dignostic mammpgraphy)和「篩檢性乳房攝影」(screening mammography),前者用於診察乳房已有腫塊的情況;後者用於尋找無法以乳房觸診感覺到的乳癌腫塊。 資料來源:放射學期刊(Radiology)    
+ read more
割包皮可防HPV感染
2011.01.09
割包皮可防HPV感染
HPV(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目前發現有一百多個型別,主要經由性行為接觸傳染。多數人在感染HPV後會在1-2年內自行復原,但如果持續感染高危險型HPV卻可能導致罹患子宮頸癌。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男性割包皮可以降低感染/傳染HPV的風險。 此項研究是分析2003-2006年間在烏干搭所做的臨床實驗數據,發現跟未割包皮的人相比,當性伴侶是有割包皮的男性時,女性可降低23%感染HPV的機率。但研究也呼籲,割包皮僅能預防部份的HPV,安全性行為(戴保險套)仍不可少。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您,目前對於預防HPV感染有許多方式,但無論何種方式都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包括施打疫苗者都仍有30-40%的機率感染HPV、甚至罹患子宮頸癌,因此女性開始有性行為後都一定要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治療,避免子宮頸癌發生。 資料來源: The Lancet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