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醫院公司化、醫療階級化!馬政府修法揚棄國家醫療價值,只為圖利財團?
2010.03.01
醫院公司化、醫療階級化!馬政府修法揚棄國家醫療價值...
    行政院提出醫療法的修法,規定未來醫療專區從事國際醫療業務的私立醫療機構,可以用公司方式設立!此舉非旦前所未見,更將對國內醫療環境產生重大衝擊,並迫使醫療人員失去自主性,揚棄醫療價值! 一、「醫院公司」賺錢擺中間,民眾健康放兩邊!   法律之所以規定醫院必須以財團法人的方式設置,乃是因為醫院有其社會服務的公益性質,與一般公司成立的目的不一樣。對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賺錢,而不是醫療倫理。現行醫療法規定,醫療機構若由社團法人設立,必須有三分之二的董事具備醫療專業、若為財團法人,亦須有三分之一的董事具備醫療專業,一旦醫院公司化後,將由不具醫學專業的人擔任董事,到時做為受雇者的醫師是要以民眾的健康為首要考量還是該以老闆的利益、公司的利潤為主?健康醫療商品化的結果將會嚴重影響台灣的醫療環境,也違背健康為基本人權的精神。 二、國際醫療專區只看外國人跟有錢人,醫療嚴重階級化!   衛生署雖然口口聲聲說國際醫療不吃健保,但是,卻忽略了這些變成公司的醫院將會重金延攬資深的醫師,讓好/名醫師通通都跑去看老外跟有錢人,動搖台灣醫療基本價值。國際醫療專區等於階級專區,政策一旦實施,台灣的醫療服務將會區分等級,頭等是老外跟有錢人,他們可以在美輪美奐的「醫院公司」裡接受一流的治療,但用健保看病的一般民眾所,只能接受二流治療!   政府用國家資源培育出來的優秀人才、用納稅錢蓋的專區,不是給一般老百姓使用,而是要服務老外和有錢人!這樣合理嗎? 三、國際醫療專區只是幌子,獨厚財團與外資才是本意!   馬政府花大錢以成立國際醫療專區為名,讓這些「醫院公司」享有租稅優惠,顯然是要將國際觀光醫療集中辦理,然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國際觀光醫療,是以結合當地的醫療及觀光資源方式為政策方向,現在政府卻又政策大轉彎,想要集中辦理,如此一來,不但無法帶動地方觀光,同時,現行在政府規劃下從事國際醫療的醫院,因為他們不是「專做國際醫療」,也無法進入專區享受租稅優惠,造成專區以外的醫院經營更為困難!我們不明白的是,現行法令並未禁止任何醫院從事任何國際醫療服務,傑出的台灣醫療機構或醫療團隊,如台大、榮總、長庚等,早已「揚名海外」,若只是要推動國際醫療,根本不需要修法讓醫院公司化。政府這樣的政策,只是假借推行國際醫療的名義,行圖利財團與外資之實!同時,這種看外國人營利、看本國人非營利的「一國兩制」,擺明將外國人的醫療需求變成賺錢的工具,將嚴重損及台灣的國際形象。 四、政策大轉彎,浪費人民納稅錢!   原本國立新竹醫院籌設計畫,是計畫在新竹成立國家級醫學中心,設立臨床醫學中心,並整合署立新竹醫院、署立竹東醫院,改善當地醫療資源,解決新竹重症患者必須後送到台北的問題,並作為新竹生醫園區的臨床試驗中心。衛生署原計畫於99-108年編列88億5211萬8千元的預算,99年度亦已編列1億元。現在行政院竟然要把國立新竹醫院BOT成國際醫療專區醫院,從服務一般民眾,改為服務外國人跟富人!同時,國際醫療專區醫院並非攸關民生重大事業,為什麼需要國家以BOT的方式進行?此舉除了為全球罕見將公立醫院私營化外,不但有違法之虞,也令人質疑新竹生醫園區的政策定位到底是什麼?   彼得杜拉克曾經嚴正指出:「教育與醫療是兩大不能市場化與商品化的國家資產」,然而我們的政府竟然企圖販售國家資產與醫療價值!因為醫療的商品化會嚴重將一個國家導向階級化,極度資本主義化的美國,正在推行醫療平權的全民健保之際,台灣卻由政府帶頭企圖將醫療階級化!政府如何能迫使醫師放棄從醫誓詞:無論階級、黨派、性別、種族,在醫療面前,一律是平等的中心思想?如何能說服民眾台灣境內竟然擁有只從事某種階級服務的醫療機構沒有違憲?當台灣民眾在急診室排隊等病床時、當國內醫療人員處境日漸艱難時、當健保經營捉襟見肘時、當醫療品質受到挑戰時,政府卻花大錢幫外國人及有錢人蓋醫院、設專區,到底是要圖利誰?可以確定的是,台灣人除了接受二流醫療品質之外,一點好處都沒有!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2010.02.23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根據最近一份新的研究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會增加肺癌的風險,而肺癌風險增加的程度隨著用藥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且用藥時間與肺癌的期程也有相關性。 這份研究分析的是Vitamins and Lifestyle (VITAL) Study的數據資料,這份研究屬於前瞻性世代研究,總共包括36,588位50-76歲的婦女,追蹤期為六年,最後有344位婦女罹患肺癌。研究人員計算肺癌與各式荷爾蒙療法的風險機率,結果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超過十年所增加的風險最大,最高有可能增加50%的風險,且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和肺癌晚期的診斷率有相關性;此外,研究亦發現單獨使用雌激素並不影響肺癌風險,抽煙與否、與肺癌的種類都不影響復合式荷爾蒙療法與肺癌風險的相關性。 另外一份有關荷爾蒙療法的大型前瞻性觀察研究則發現不同的面向。這份研究包含98,995位60-85歲的法國婦女,參與者每隔兩年需完成一份有關其醫療史、更年期狀態、生活形態等的問卷。結果發現單獨使用雌激素會增加氣喘的風險,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雌激素的婦女罹患氣喘的風險較一般婦女高54%,且對不吸煙的婦女和有過敏疾病的婦女來說,增加的風險甚至更高,分別為80%與84%。而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則與氣喘沒有相關性。 資料來源:臨床種留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胸腔期刊(Thorax)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2010.02.23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根據最近一份新的研究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會增加肺癌的風險,而肺癌風險增加的程度隨著用藥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且用藥時間與肺癌的期程也有相關性。   這份研究分析的是Vitamins and Lifestyle (VITAL) Study的數據資料,這份研究屬於前瞻性世代研究,總共包括36,588位50-76歲的婦女,追蹤期為六年,最後有344位婦女罹患肺癌。研究人員計算肺癌與各式荷爾蒙療法的風險機率,結果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超過十年所增加的風險最大,最高有可能增加50%的風險,且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和肺癌晚期的診斷率有相關性;此外,研究亦發現單獨使用雌激素並不影響肺癌風險,抽煙與否、與肺癌的種類都不影響復合式荷爾蒙療法與肺癌風險的相關性。   另外一份有關荷爾蒙療法的大型前瞻性觀察研究則發現不同的面向。這份研究包含98,995位60-85歲的法國婦女,參與者每隔兩年需完成一份有關其醫療史、更年期狀態、生活形態等的問卷。結果發現單獨使用雌激素會增加氣喘的風險,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雌激素的婦女罹患氣喘的風險較一般婦女高54%,且對不吸煙的婦女和有過敏疾病的婦女來說,增加的風險甚至更高,分別為80%與84%。而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則與氣喘沒有相關性。 資料來源:臨床種留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胸腔期刊(Thorax)    
+ read more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2010.02.11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最近一份有關乳癌病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同時使用tamoxifen和抗憂鬱藥物paroxetine(商品名:Paxil)會明顯增加乳癌的死亡率。增加的風險會隨著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改變,最高會增加91%的風險。但是,女性如果和其他種抗憂鬱藥物(包括其他「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藥物)同時使用,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 乳癌病人在服用tamoxifen之後,人體內的CYP2D6酵素(cytochrome P450 2D6)會將tamoxifen轉化為endoxifen;然而,paroxetine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使轉化無法完成。Paroxetine並非唯一一個乳癌病人使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藥物,但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不過究竟抑制CYP2D6酵素會不會影響乳癌治療的結果目前則還不確定。 為了要釐清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蒐集了24,430位乳癌病人的用藥資料,病人的年齡為66歲以上,用藥期間為1993-2005年,其中有7,500位病人同時在使用抗憂鬱藥物。經過比對和篩選之後,研究人員將目標族群鎖定在2,430位同時使用tamoxifen和paroxetine的病人。研究平均追蹤了2.38年,最後有1,074位病人死亡,其中374位死於乳癌。 研究分析發現,所有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藥物裡,只有paroxetine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且風險會隨著用藥時間而增加;在tamoxifen的療程中有25%、50%、75%的時間同時使用Paroxetine的話,乳癌的死亡率分別會增加24%、54%、91%。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清楚、明確的顯示,使用tamoxifen的乳癌病人應該避免使用會抑制CYP2D6酵素的抗憂鬱藥物,例如:paroxetine、fluoxetine;醫師應該以其他藥物替代。已經在使用此類抗憂鬱藥物的病人,醫師應該考慮更換藥物;但突然中止使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影響風險,因此,應該循序漸進的更換藥物。 資料來源:BMJ online
+ read more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2010.02.11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最近一份有關乳癌病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同時使用tamoxifen和抗憂鬱藥物paroxetine(商品名:Paxil)會明顯增加乳癌的死亡率。增加的風險會隨著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改變,最高會增加91%的風險。但是,女性如果和其他種抗憂鬱藥物(包括其他「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藥物)同時使用,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 乳癌病人在服用tamoxifen之後,人體內的CYP2D6酵素(cytochrome P450 2D6)會將tamoxifen轉化為endoxifen;然而,paroxetine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使轉化無法完成。Paroxetine並非唯一一個乳癌病人使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藥物,但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不過究竟抑制CYP2D6酵素會不會影響乳癌治療的結果目前則還不確定。 為了要釐清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蒐集了24,430位乳癌病人的用藥資料,病人的年齡為66歲以上,用藥期間為1993-2005年,其中有7,500位病人同時在使用抗憂鬱藥物。經過比對和篩選之後,研究人員將目標族群鎖定在2,430位同時使用tamoxifen和paroxetine的病人。研究平均追蹤了2.38年,最後有1,074位病人死亡,其中374位死於乳癌。 研究分析發現,所有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藥物裡,只有paroxetine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且風險會隨著用藥時間而增加;在tamoxifen的療程中有25%、50%、75%的時間同時使用Paroxetine的話,乳癌的死亡率分別會增加24%、54%、91%。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清楚、明確的顯示,使用tamoxifen的乳癌病人應該避免使用會抑制CYP2D6酵素的抗憂鬱藥物,例如:paroxetine、fluoxetine;醫師應該以其他藥物替代。已經在使用此類抗憂鬱藥物的病人,醫師應該考慮更換藥物;但突然中止使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影響風險,因此,應該循序漸進的更換藥物。 資料來源:BMJ online    
+ read more
基因可以申請專利嗎?
2010.02.09
基因可以申請專利嗎?
美國聯邦法院上個星期舉行了一場聽證會,討論人類的基因是否可以申請專利。這場訴訟案挑戰了美國政府賦予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Myriad Genetics Inc)BRCA1、BRCA2基因專利的權利。研究已經發現BRCA1、BRCA2這兩種基因若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而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發展了一種基因檢測的方式,只要透過血液檢查就可以測出BRCA的基因是否突變。 這場聽證會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公共專利基金會(Public Patent Foundation)代表美國醫學遺傳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分子疾病協會(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及十餘位個人提出訴訟;被告則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專利商標事務所(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猶他大學的研究基金會(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約二十位的原告中,其中一位是43歲的婦女Lisbeth Ceriani,Ceriani的醫生在診斷過後建議她進行BRCA的基因檢測,但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卻拒絕進行Ceriani的檢測工作,因為他們不接受Ceriani的保險;且自從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相關的專利權之後,只有該公司得以進行BRCA基因的檢測;最後Ceriani只好放棄進行檢測。 這場訴訟的重點在於原告針對該公司的權利提出質疑,認為「自然存在的東西」不能申請專利。這場聽證會達成幾點共識:一、新研發的藥物、治療、醫療器材、甚至特定DNA的定序方法等,都可以申請專利。二、專利法禁止任何的自然現象與自然產物申請專利,因為這些產品並非由人類所發明。此外,雙方也都同意人體內的DNA屬於自然產物,因此,不能申請專利。但是,被告主張「將BRCA基因從DNA中分離的過程」和「基因突變與癌症的相關性」都是可以申請專利的。 原告駁斥這樣的說法,認為人類的基因是被「發現」、而不是被「發明」;不論基因分離的過程多麼複雜、精密,都不會改變DNA的結構,因此,基因本質上仍屬於自然產物,且基因突變也屬於自然現象,不得申請專利。 原告也表示,政府一開始就讓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基因相關的專利權就已經違反美國憲法,因為基因的專利讓其他學者不得從事與該基因相關的研究,也就是說基因的專利權不但對科學研究沒有助益,反而阻礙了相關領域的發展;例如,在政府核准BRCA的專利權之前,許多研究人員都從事BRCA的相關研究,但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專利權之後,除了該公司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進行相關研究。對婦女健康來說,原本有許多研究人員或臨床醫師可以進行BRCA的檢測,讓婦女知道檢驗結果,但是,因為專利權的關係,他們被禁止做相關的檢測。 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則辯稱,對從事BRCA基因和相關檢測的研究人員來說,專利權是必要的基礎,若禁止相關的專利權,整個生物科技產業的研發工作將會瓦解。 這起訴訟的裁決將會在幾個月後出爐。目前大約有20%的人類基因已被取得專利,而這場訴訟的結果將可能在基因研究的領域帶來重大的改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