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30
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骨折風險間的關聯仍在研究中
治療骨鬆的普遍用藥——雙磷酸鹽類藥物,除了可能造成顎骨壞死,也可能導致非典型大腿骨骨折。近日有數份討論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非典型大腿骨骨折關聯的研究發表,多認為尚未能確認兩者之間的關聯。
美國整型外科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於紐澳良舉行的會議上,醫學生Ding發表了一份最新研究,發現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在四年內顯著改善大腿骨的骨質,但從第五年開始,骨質會變得疏鬆,回到未治療前的程度。Ding認為,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何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會導致罕見的非典型大腿骨骨折,但仍須進一步探討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對骨骼的影響,以及短期使用及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是否有所差異。Ding的研究尚未發表於期刊。
然而其他研究顯示不同結果。美國骨質研究協會為了瞭解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關聯,成立了跨領域特別小組,並與FDA合作共同檢視相關研究資料。根據目前小組所檢閱的研究資料,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造成大腿骨骨折的機率低於萬分之一,卻可預防其他部位的骨折,因此服用藥物仍有其效益。FDA檢視研究文獻也發現,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婦女與未服用該藥物的婦女,因骨質疏鬆症得到大腿骨骨折比率近似,非典型大腿骨骨折有可能只是骨質疏鬆症的結果,而非雙磷酸鹽類藥物造成,不過FDA對此結果仍在持續評估中,結論將於今年十月中旬出爐。
另一份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並未顯著提高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風險。研究者Black回顧了三份研究,共計14,195位女性,其中只有12例非典型大腿骨骨折。Black認為,雖然統計不顯著,卻不能因此排除二者之間的可能關係,研究者應針對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關聯進行更多研究。
由於未有最後定論,FDA建議正在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的病患:除非醫師建議,病患不應貿然自行停藥;髖部或大腿骨突然疼痛、或有任何其他疑慮,應與醫師聯繫。FDA也建議醫師,應特別警覺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病患發生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風險
在台灣,衛生署也針對雙磷酸鹽類藥物發過數次藥物警訊,欲瞭解此藥物在台灣的狀況,請前往衛生署網頁,若有任何副作用,應通報藥物不良反應系統(台灣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
衛生署網頁關於雙磷酸鹽類藥物的訊息: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evel_no=1&doc_no=75073
+ read more

2010.03.25
研究認為乳癌篩檢無法降低死亡率
最新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表示,乳癌篩檢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
丹麥的這份研究是分析開始乳癌篩檢政策以前的十年、及開始篩檢後的比較,並將婦女年齡層分為55-74歲(可受益於篩檢者)、及35-54歲(太年輕而無法受益者)。研究者發現,55-74歲的婦女中,在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1%,而在沒有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卻每年降低2%。在35-54歲的婦女中,在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5%,而在沒有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卻每年降低6%。
是否應做乳房攝影來篩檢乳癌一直爭議不斷,包括過度診斷及偽陽性的高發生率,讓許多婦女接受了不必要治療、並造成許多婦女的壓力。研究者Dr.
Karsten
Jorgensen認為,乳癌死亡率的降低是由於控制風險因子及提升治療品質,並建議開始正視乳癌篩檢是否真有其效益的問題。
研究原文:http://www.bmj.com/cgi/content/full/340/mar23_1/c1241
+ read more

2010.03.23
美FDA建議暫停使用腸病毒疫苗
美國一個獨立的學術研究機構使用一項新的分子診斷技術,在葛蘭素藥廠(GSK)製造的羅特律(Rotarix)輪狀病毒疫苗中發現外來的病毒,顯示該疫苗可能遭病毒污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葛蘭素藥廠的研究人員也已經證實第一型豬環狀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1,
PCV1)在疫苗製造的初期就已經存在。因此,FDA建議醫師暫停使用Rotarix,而FDA也正在瞭解病毒的來源和組成。
FDA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遭受第一型豬環狀病毒污染的疫苗有安全上的疑慮,亦即遭到污染的疫苗應該沒有危險性,因此,FDA並沒有建議對接種Rotarix的孩童進行後續追蹤。
Rotarix是用來預防腸病毒的疫苗,目前市面上除了Rotarix之外,另一個經FDA核准的疫苗為默沙東藥廠(MERCK)製造的輪達停口服活性五價輪狀病毒疫苗(RotaTeq)。雖然FDA建議暫時停用Rotarix,但是仍認為應該繼續接種RotaTeq。由於Rotarix必須注射兩劑,RotaTeq則必須注射三劑,若兒童已經接種了一劑Rotarix,則應再接種兩劑RotaTeq。
FDA在4-6個星期內將會召開諮詢委員會,討論有關腸病毒疫苗的建議事項。
我國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表示,衛生但單位正在積極彙整相關研究,也要求GSK儘速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評估其風險及效益,屆時將公布評估結果。在評估未有結果之前,提醒醫師此疫苗安全資訊。
相關資訊: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2010.03.18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
最近一份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糖尿病病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是,控制血壓使其低於平均值,並無法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同時使用降血脂藥物fibrate和statin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有效。
這份具有指標性的重要臨床試驗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簡稱ACCORD;這份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資助,總共有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參與此試驗,且這些參與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一份。
這份研究針對三種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進行研究:降低血糖、控制血壓、治療高血脂。有關降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已經於2008年出爐,而有關血壓和血脂的研究則到今年才結束。
有關控制血壓的部分,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兩組都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一組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另一組則控制在140mmHg以下。追蹤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心臟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前者中風的風險降低了約40%,但是,出現血壓不穩定、高血鈉等副作用的比例較高,腎臟功能的評估結果也較差,但腎衰竭的比率沒有差異。
有關治療高血脂的部分,參與者也是被分成兩組,一組同時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n和fibrate,另一組則服用statin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服用statin和fibrate是安全的,但是對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效益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好。此外,研究亦發現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對男性似乎較有效,因為女性使用statin和fibrate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比例比單獨使用statin高。
整體來說,研究結果並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來降低心血管風險,過度抑制血壓對降低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幫助。這份研究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和降低發生潛在副作用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治療的方法是適當的,並不需要做更積極的治療;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適用在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等其他族群的病人身上,因此,病人的治療與用藥最好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03.18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
最近一份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糖尿病病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是,控制血壓使其低於平均值,並無法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同時使用降血脂藥物fibrate和statin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有效。
這份具有指標性的重要臨床試驗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簡稱ACCORD;這份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資助,總共有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參與此試驗,且這些參與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一份。
這份研究針對三種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進行研究:降低血糖、控制血壓、治療高血脂。有關降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已經於2008年出爐,而有關血壓和血脂的研究則到今年才結束。
有關控制血壓的部分,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兩組都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一組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另一組則控制在140mmHg以下。追蹤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心臟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前者中風的風險降低了約40%,但是,出現血壓不穩定、高血鈉等副作用的比例較高,腎臟功能的評估結果也較差,但腎衰竭的比率沒有差異。
有關治療高血脂的部分,參與者也是被分成兩組,一組同時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n和fibrate,另一組則服用statin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服用statin和fibrate是安全的,但是對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效益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好。此外,研究亦發現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對男性似乎較有效,因為女性使用statin和fibrate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比例比單獨使用statin高。
整體來說,研究結果並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來降低心血管風險,過度抑制血壓對降低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幫助。這份研究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和降低發生潛在副作用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治療的方法是適當的,並不需要做更積極的治療;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適用在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等其他族群的病人身上,因此,病人的治療與用藥最好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03.18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2010/3/18
最近一份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糖尿病病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是,控制血壓使其低於平均值,並無法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同時使用降血脂藥物fibrate和statin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有效。
這份具有指標性的重要臨床試驗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簡稱ACCORD;這份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資助,總共有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參與此試驗,且這些參與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一份。
這份研究針對三種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進行研究:降低血糖、控制血壓、治療高血脂。有關降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已經於2008年出爐,而有關血壓和血脂的研究則到今年才結束。
有關控制血壓的部分,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兩組都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一組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另一組則控制在140mmHg以下。追蹤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心臟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前者中風的風險降低了約40%,但是,出現血壓不穩定、高血鈉等副作用的比例較高,腎臟功能的評估結果也較差,但腎衰竭的比率沒有差異。
有關治療高血脂的部分,參與者也是被分成兩組,一組同時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n和fibrate,另一組則服用statin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服用statin和fibrate是安全的,但是對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效益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好。此外,研究亦發現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對男性似乎較有效,因為女性使用statin和fibrate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比例比單獨使用statin高。
整體來說,研究結果並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來降低心血管風險,過度抑制血壓對降低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幫助。這份研究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和降低發生潛在副作用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治療的方法是適當的,並不需要做更積極的治療;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適用在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等其他族群的病人身上,因此,病人的治療與用藥最好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