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重複剖腹產增加健康風險
2009.05.27
重複剖腹產增加健康風險
根據一份2006年的研究發現,美國約有31%的孕婦以剖腹產的方式生產;若第一次懷孕以剖腹產生產,90%的孕婦第二胎也會用剖腹的方式生產。因此,有專家學者開始質疑孕婦第二胎應該回歸自然產比較好還是繼續剖腹產? 最近一篇研究發現,如果第一胎都是經由剖腹生產,第二胎經由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兒,進入加護病房的機率比第二胎自然生產的新生兒高出兩倍,產生呼吸系統疾病而需要氧氣筒輔助呼吸的比例也較高。此外,照護剖腹產母親和新生兒所需的花費也高於自然產的母親與新生兒的支出。 為了進一步瞭解重複剖腹產的風險,研究人員使用科羅拉多大學的資料庫,分析2005-2008年的新生兒資料,其中包括428位進行重複剖腹產的孕婦和244位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自然產的孕婦。研究人員分析的皆為生產第二胎的資料,結果發現有41.5%的剖腹產新生兒出生時需要氧氣筒幫助呼吸,自然產的新生兒只有23.2%需要;9.3%的剖腹產新生兒被送入加護病房,但自然產新生兒只有4.9%;在進入加護病房後,5.8%的剖腹產新生兒仍需要氧氣筒,自然產的新生兒只有2.4%。此外,剖腹產的新生兒平均住院天數為四天,自然產則為三天。 研究人員表示,婦女在決定進行剖腹產之前,都應該要獲得這些資訊,瞭解剖腹產和自然產的風險與差異。 資料來源:婦產科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
+ read more
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
2009.05.27
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
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2009/5/27 什麼是528婦女健康行動日?   在1987年於哥斯大黎加舉辦的第五屆世界婦女健康會議中,決議每年的5月28日為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為了使政府關注女性健康的處境,每到5月28日這天,全球的婦女團體及各種非政府組織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和活動來喚起人們對女性健康的注重,並進一步要求政府以具體行動提昇女性健康權益。 為響應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台灣女人連線自1998年起,於每年的5月28日都會結合台灣各地的婦女團體,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2009年,台灣女人連線結合各地23個婦女團體假台大校友會館舉辦第十二屆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中除檢視歷屆行動宣言執行現況外,亦針對本屆之會議主題--「檢視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進行討論並提出行動宣言,下午婦女團體並連袂拜會衛生署長,提交行動宣言,以提供衛生署政策擬定之參考。   2009年主題--檢視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   骨質疏鬆是老年婦女健康的重要議題之一,若有骨質疏鬆將使婦女容易因意外跌倒而骨折,造成健康的負面影響,因此骨質疏鬆防治有其重要性。然報章雜誌不時出現片面誇大的骨鬆資訊、街頭巷尾到處進行骨質密度檢測,都造成婦女的焦慮及恐慌,令婦女團體深為憂心。為深入瞭解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台灣女人連線於2009年1-4月聯合各地婦女團體,進行台灣骨質疏鬆篩檢檢視行動,此外,為瞭解台灣骨質疏鬆嚴重程度,同時亦進行骨質疏鬆盛行率文獻分析整理。   婦女團體於此次行動中發現,現行骨質疏鬆篩檢著重於骨質密度檢測,但檢測過程、判讀及衛教說明卻問題重重,包括:           1.  操作儀器及說明結果者非合格醫療人員,例如有婦女遇到志工或藥廠工              作人員為她檢測骨密及說明檢測結果的情況。         2.  骨質疏鬆標準各地混亂不一,參考群體也不相同,光是台北市衛生所就有              兩套標準,且都與WHO不同,而參考群體有美國、白人或日本婦女,就是              沒有台灣的參考群體。         3.  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結果與較準確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結果相              比,多數不一致,很多婦女使用超音波骨密檢測,測出骨質不足或骨質疏              鬆,但DXA檢測卻是正常的,甚至有1位婦女量3次,3次結果都不同。         4.  衛教資訊片面、錯誤、甚至發生為特定廠商背書的情形,例如:暗示婦女              停經後避免骨折的唯一方式是吃藥,將骨質疏鬆醫療化;此外台北市衛生              所發放的衛教單張更直接指定推薦某一品牌藥品。        5.  政府單位放任廠商跟醫事團體醫療化骨質疏鬆卻無作為。   此外,我們亦發現台灣缺乏具公信力的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也缺乏本土骨質狀況的研究資料。從現有的研究資料發現,使用不同參考族群作為骨鬆標準,骨鬆率結果也會不同,因此WHO針對白人婦女所訂的骨質疏鬆標準是否適用於台灣,應做進一步評估。再者,由於台灣骨鬆相關研究的研究方法各異,研究結果亦莫衷一是,使得台灣婦女骨質疏鬆的現況不明。綜此,在缺乏台灣整體骨質狀況的情形下,政府是否能訂定合乎婦女需求的骨鬆防治政策,令人質疑。   依據此次行動之調查結果,各地婦女團體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衛生署應建立本土骨質密度資料庫,包括:台灣骨鬆盛行率、骨鬆性骨折                 盛行率、台灣骨質疏鬆標準,並擬定符合台灣民眾需求的骨質疏鬆防治政                 策。         二、衛生署應建立骨質密度檢測規範,包括:檢測及轉介之標準作業流程、檢                 測人員、衛教方式,並加強管理坊間骨質密度檢測,以改善骨質檢測品                 質。         三、衛生署應提供民眾正確完整(含骨質疏鬆預防及已罹患骨質疏鬆者)的骨                 鬆衛教手冊,包括骨質密度意義、儀器誤差值、特殊用藥族群、正確之生                 活作息、飲食及運動習慣等。 四、衛生署應建立具公信力的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         五、衛生署應結合其他部會,宣導從年輕存骨本之觀念,培養正確的運動及飲                 食習慣,以增進民眾之骨質健康。 六、政府應編列預算,弭平骨質疏鬆防治之城鄉差距。   下午台灣女人連線偕同各地婦女團體,與立法委員黃淑英一同拜會衛生署長葉金川,提出第十二屆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檢視台灣骨質疏鬆防治現況」行動宣言。署長指示衛生署各單位應積極辦理此次會議之建議,確保婦女的骨質健康。
+ read more
藥廠的贈品影響醫學生對藥品的偏好
2009.05.20
藥廠的贈品影響醫學生對藥品的偏好
過去有關藥廠於醫院中行銷藥品的行為研究,通常著重於較大型、經濟價值較高贈品;但是,經濟價值較低的贈品難道就不會影響醫師開處方簽的偏好嗎?答案是:會的!最近一篇研究便發現,藥廠發送的行銷商品,即使商品本身的價值不高,也會影響醫學生對特定藥品的偏好;相反的,若醫學院嚴格限制藥品行銷的行為,醫學生對特定藥品偏好的態度則較不明顯。 這項由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研究,包括352位隨機取樣的三、四年級醫學系學生。其中154位學生將進入賓州大學的醫學院就讀,198位學生將進入邁阿密大學的醫學院就讀,前者禁止藥廠贈送或提供任何商品、餐卷、藥品樣本等物品,後者則允許藥廠的行銷行為。隨後,研究人員刻意在課堂上提供藥品A的筆記本、資料夾等行銷商品給其中的181位學生,另外171位學生則沒有收到此商品。最後,研究人員選擇另一種與藥品A的效益相同的藥品進行測試,以瞭解學生對兩種藥品的態度。 結果發現,兩間學校的三年級醫學生偏好特定藥品的態度並不明顯,但是四年級的醫學生就有明顯的偏好。邁阿密大學的醫學生較偏好藥品A,但是賓州大學醫學生的偏好則剛好相反;且有接受筆記本、資料夾等行銷商品的賓州大學學生對於藥品A的評價反而更低。 研究人員表示,三年級的醫學生對藥品的偏好不明顯,有可能是因為臨床經驗不多,對治療方法或用藥選擇的態度便較不明顯。從這篇研究可以明顯的看到藥廠的行銷行為確實會影響醫師做判斷,而學校或是政府的政策應該要介入防止藥廠行銷藥品。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女性心臟病不易檢出
2009.05.15
女性心臟病不易檢出
妳可能也有過以下類似的經驗:妳因為覺得胸口悶悶痛痛的,所以跑去醫院檢查、做壓力測試(stress test),測試結果顯示妳可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因此,醫護人員安排你進行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以確認妳的_血管_是否有阻塞的情形;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任何臨床上的異常現象,所以妳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就離開醫院了。 這樣的檢查程序在男性身上或許管用,但是在女性身上卻不一定適用。最近一篇研究便猜測女性不易透過檢測查出胸痛的原因在於女性胸痛有可能是微血管心絞痛(microvascular angina)或內皮細胞功能失調(endothelial dysfunction)造成的,與一般造成胸痛的原因不同,因此一般檢測不易測出。但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很可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初的症狀,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有胸痛症狀的女性進行一般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檢測,若檢測結果無異常,病人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內皮細胞功能失調的評估。 女性和男性經歷心血管疾病的症狀不同,需要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女性不是「小版的男性」,因此,造成女性和男性胸口悶痛的原因可能也不同。唯有更瞭解女性心臟病,才能提供夠有效的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肥胖是因為吃太多,不是因為動太少!
2009.05.12
肥胖是因為吃太多,不是因為動太少!
################
+ read more
[記者會] 2009/05/11 致命的危機!護理人員職場安全黑洞大揭秘 (新聞稿)
2009.05.11
[記者會] 2009/05/11 致命的危機!護理人員職場安全黑...
醫療院所嚴重漠視職場安全,危害護理人員健康 護權會、勞陣:政府應立即針對醫療保健服務業進行專案檢查與宣導 2009/05/11    新型流感(H1N1)肆虐全球,引發全世界的恐慌。然而,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護權會)正是在2003年Sars事件後成立,致力於倡議維護護理人員的勞動權益。延續過去幾年分別針對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勞動條件等進行調查,有鑑於醫療保健服務工作,往往必須暴露在高危險性的工作環境,因此,今年護權會以「服務環境安全檢核」為主題,對於護理人員的職場安全衛生進行調查,護權會遺憾的發現:「高達7成5護理人員身處消毒液、滅菌液等生物性危害的工作環境,卻只有不到5成的服務單位備有相關職業安全的書面資料;同樣的,也有高達7成5雇主完全沒有提供任何預防職業災害(病)之預防管理措施,顯見雇主嚴重漠視護理人員的職場安全。因此,護權會、勞陣要求勞委會、衛生署等政府權責機關應立即針對醫療保健服務業進行專案勞動檢查,並宣導雇主正確的法律認知,以保障護理人員的職場安全。」   這份問卷的樣本群是各級醫療院所的護理人員,並以醫學教學中心和區域教學醫院居多,針對護理人員的職場安全與雇主防護措施進行調查,總共回收501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護理人員普遍暴露在消毒液、滅菌液、生物病原體、化學物品、溶劑、含毒性物質等高危害風險的工作環境,但雇主卻僅有46.9%的雇主提供「安全衛生實務操作標準」,更只有33.9%的雇主有提供員工「生物性危害預防之教育訓練」。這樣的結果讓護權會感到相當的驚訝與不滿。雖然醫療保健服務業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但其從業人員自己的生命安全卻被嚴重的忽略,暴露在高危害性的工作璄境之中。去年,勞委會曾針對「醫療保健服務業安全衛生標準」之擬定舉辦公聽會,邀集醫療保健服務業之業者及從業人員團體出席表達意見,而護權會也派代表出席強烈主張該標準訂定之急迫性,無奈在醫院經營者的顢頇抵制,迄今仍然未公告實施。就此,護權會、勞陣除抗議醫院經營者框顧醫護人員生命安全之惡劣行徑,更呼籲勞政及衛政機關應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具體時程,改善護理人員的職場安全環境。   過去,「針扎」一直都是工作環境中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因素。2003年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針對兩家醫學中心及兩家區域醫院對護理人員實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人員認為「針扎」(91.6%)是工作環境首要的健康危害因素。這次的問卷發現,雖然有相當高的受訪者表示,服務單位有「針扎案件應採取通報系統」,同時,也會針對發生扎針事件後,對病人採血、針扎者採血檢驗與保存,以及為針扎者預防性投藥,但面對高居不下的針扎案件,但本次調查卻發現,防止針扎事件較有效的「無針系統工程」,卻只有10.9%的醫療院所採行,護權會認為,這突顯了醫院經營者便宜行事、枉顧員工職業安全的心態,政府應該更嚴格的把關,並將類似積極性的措施列為醫院評鑑的項目,以有效的減少針扎案件。   此外,調查研究更發現,大約三成到四成的護理人員不知道雇主應負擔職業災害之補償責任。1成5護理人員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直接接觸消毒、治療用途之化學物質或抗癌、抗病毒藥物與血液製品,以及4成的護理人員不知首該向哪個單位申請職業災害診療單。更令人沮喪的是,由於護理人員的工作的特殊性,其勞務提供於生理暨心理方面負荷程度極高,但卻有高達6成8的醫療院所未提供任何減輕員工職場壓力的措施;而對於護理人員常見的職業傷害,例如下背痛、上肩疼痛及久站引起腳部靜脈炎等累積性肌肉骨骼系統傷害,更有高達7成6的受訪者控訴,雇主未採取工作方法及工作站規劃設計等預防管理措施。對此,護權會痛批醫療院簡直不顧護理人員健康,更要求勞委會必須要有積極作為,徹底改善護理人員惡劣的勞動環境。   針對以上之研究發現,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勞陣及立法委員黃淑英提出以下幾點訴求: 一、 勞委會應立即針對護理人員之勞動處境進行專案勞動檢查,並對違法之醫療院所進行裁罰,以提昇護理人員之職場安全。 二、要求勞委會儘速公告「醫療保健服務業安全衛生標準」,並加強宣導,提供醫療院所依遁辦理。 三、衛生署應將各項積極將各項防止護理人員職業性傷害的措施,列為醫院評鑑之指標,並嚴格落實,以有效降低護理人員之職業災害發生率。         最後,護權會對於每況愈下的護理勞動處境感到憂心,因此在護士節的前夕公佈調查的結果,希望能喚起護理人員的職場安全意識,並強烈的要求勞委會及衛生署應以更強烈的手段,嚴格督促醫療院所遵守相關勞動法規,以保障護理人員的基本勞動權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