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6.18
性別對於愛滋防治宣導的影響
一項研究顯示,性別也可能是一個影響愛滋防治宣導工作的因素。該研究在佛羅里達州健康部進行,共有350個志願者參加,其中有一半的志願者平均收入低於一萬美元。研究者讓受試者可以接觸到六種HIV衛教手冊,其中有兩個是針對特定性別、另外四個是不分性別的宣導。受試者並可收看HIV防治的宣導影像及參與HIV防治宣導會。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女性或男性都會避免拿到非針對其性別的衛教宣導手冊,女性比男性更會特別選擇符合其性別的衛教手冊。另外,在衛教資訊的接受程度也有性別差異,女性會閱讀較多衛教資訊,比男性記住更多宣導內容,在宣導影像方面也呈現相同的情形。
研究者指出,在愛滋疫情逐漸在女性人口成長的今日,如何讓女性更容易接受衛教資訊,對於愛滋防治是重要的任務。
資料來源:應用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 read more

2008.06.17
女性抽菸,一樣得肺癌
許多研究都發現抽菸會提高肺癌的風險,但是卻少有研究針對性別的差異作分析。最近美國一份大型的研究發現,抽菸的女性和抽菸的男性一樣容易罹患肺癌,但是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比不抽菸的男性高出許多。這份研究將於七月份的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中發表。
這份研究蒐集了184,623位女性和279,214位男性的資料,資料內容包括飲食、運動習慣、飲酒史和抽菸史,這些參與者的年齡都介於50-71歲之間。結果發現有抽菸的人當中,有1.21%的女性和1.47%的男性罹患肺癌,也就是說以大部分的肺癌類型來說,抽菸對女性和男性罹癌的影響程度是差不多的,唯有肺線癌較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但是在不抽菸的人當中,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是男性的1.3倍。此外,每天抽超過40支菸的人,不論女性或男性,罹患肺癌的風險都比不抽菸的人高50倍。
之前有研究發現女性對香菸中的某些致癌物質特別敏感,因此女性抽菸的話,罹患肺癌的機率較高;但是此說法尚未成定論,這份研究發現不論是對女性或男性,吸菸都會大幅提高肺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read more

2008.06.10
再次證實流產不增加乳癌風險
美國最近一份大型的研究發現,不論是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都和乳癌沒有相關性。即使過去已有許多研究顯示人工流產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但是社會大眾對此爭議的疑慮仍舊不斷,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這份研究的結果可以結束大眾對此的疑慮。
研究人員從美國一份資料庫(California Teachers
Study)中擷取了3,324名婦女的資料,這些婦女的流產和生育史都清楚地記載在資料庫中。在控制乳癌家族史、種族、年齡和初經年齡等變因後,經過統計分析發現,不論是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都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此外,流產後生育與否也不會產生影響。
婦女懷孕期間身體分泌的荷爾蒙濃度有一定的頻率,在懷孕初期會分泌較高濃度的荷爾蒙,若中止懷孕的話,婦女沒有經歷完荷爾蒙濃度改變的完整階段,因此,許多人對流產和乳癌有一種迷思,認為流產有可能使婦女更容易罹癌。然而,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流產並不會影響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避孕期刊(Contraception)
+ read more

2008.06.10
再次證實流產不增加乳癌風險
美國最近一份大型的研究發現,不論是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都和乳癌沒有相關性。即使過去已有許多研究顯示人工流產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但是社會大眾對此爭議的疑慮仍舊不斷,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這份研究的結果可以結束大眾對此的疑慮。
研究人員從美國一份資料庫(California Teachers
Study)中擷取了3,324名婦女的資料,這些婦女的流產和生育史都清楚地記載在資料庫中。在控制乳癌家族史、種族、年齡和初經年齡等變因後,經過統計分析發現,不論是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都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此外,流產後生育與否也不會產生影響。
婦女懷孕期間身體分泌的荷爾蒙濃度有一定的頻率,在懷孕初期會分泌較高濃度的荷爾蒙,若中止懷孕的話,婦女沒有經歷完荷爾蒙濃度改變的完整階段,因此,許多人對流產和乳癌有一種迷思,認為流產有可能使婦女更容易罹癌。然而,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流產並不會影響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避孕期刊(Contraception)
+ read more

2008.06.06
再次證實HRT增加乳癌風險
2002年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研究結果出爐,發現荷爾蒙療法(HRT)會明顯增加乳癌、心臟病、血栓塞和中風的風險後,全球各地荷爾蒙療法的使用率便大幅下降。最近一份澳洲的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澳洲婦女近年的乳癌發生率逐漸下降,主要也是因為許多婦女在幾年前開始停用荷爾蒙療法。
研究人員利用一項藥品研究計畫(Pharmaceutical Benefits
Scheme)的資料來分析1996-2003年間醫師開立荷爾蒙療法的數據,再比對澳洲婦女於這段時間發生乳癌的機率。結果發現醫師開立荷爾蒙療法在1996-2000年間是增加的,但是在2001-2003年間減少了40%,而50歲以上的婦女罹患乳癌的發生率正好在2001年後開始下降,2003年的乳癌發生率比2001年下降了6.7%。相對的,50歲以下的婦女,也就是很少使用荷爾蒙療法的族群,乳癌發生率則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份研究的作者表示,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荷爾蒙療法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但是這個風險在停用荷爾蒙療法後也會很快的下降,這份澳洲的研究也支持這樣的結論。
此外,德國也有一份歷時六年的大型研究發現,曾經使用荷爾蒙療法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比從未使用荷爾蒙療法的女性高出37%;而在使用荷爾蒙療法的期間,罹癌率較從未使用荷爾蒙療法的女性高出73%。若停用荷爾蒙療法的話,五年內罹患乳癌的風險會降低至和一般婦女差不多。
資料來源:澳洲醫學期刊(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國際癌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 read more

2008.06.03
荷爾蒙療法的新結論
今年三月底在瑞士蘇黎世舉辦了一場有關更年期的國際會議(First
Global Summit on Menopause-Related
Issues),這場會議邀集了全球超過40位的專家學者針對心血管疾病、乳房、認知與骨質健康四個面向,檢視最近有關荷爾蒙療法(HRT)的研究,並討論更年期前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的風險與益處。由於此次會議檢視的目標族群為50-59歲的更年期前婦女,因此會議結論也僅適用於此年齡層的婦女,會議的結論分述如下:
一、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單獨使用雌激素的荷爾蒙療法甚至會降低心血管疾病。
二、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超過五年會些微增加乳癌的風險。而單獨使用雌激素荷爾蒙療法的研究,進行至今七年,目前尚未發現對乳癌有影響。
三、荷爾蒙療法無法促進女性的認知能力,但是可能可以減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四、荷爾蒙療法對骨質健康是有益處的。
與會的專家學者給予的建議是,對於要進入更年期的婦女來說,荷爾蒙療法仍是安全的選擇,但是每一位婦女都是獨立的個體,生命經驗與狀況皆不相同,因此,使用前仍應就心臟病史、乳癌病史、生活形態等面向與醫師討論,以確定自己適不適用荷爾蒙療法,例如,有心臟病、乳癌病史、血栓塞的婦女就一定不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此外,也不建議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抽菸的女性使用。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這份研究的結論使用「年齡」作為分析變因,是過於簡化的假設,並未考慮到種族、生活與地理環境對生理階段的影響。例如,50-59歲的歐美婦女可能處於更年期前的階段,但是,對亞洲人來說可能已經停經。因此,我們認為此研究應該要有更細緻的分析與觀點。此外,雖然研究尚未發現單獨使用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但是有關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不應忽略。
有關荷爾蒙療法爭議的重點其實在於「婦女為何使用荷爾蒙?」若更年期的症狀已經影響婦女的生活品質的話,可以考慮使用荷爾蒙療法來減緩這些不適症狀,但若是使用荷爾蒙療法來預防疾病或是避免老化的話,則應三思。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