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精液可能使子宮癌和子宮頸癌惡化
2006.09.04
精液可能使子宮癌和子宮頸癌惡化
一份發表在人類生殖期刊(Journal of Human Reproduction)的研究發現,精液裡含有高量的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會加速子宮癌和子宮頸癌腫瘤的生長,因此,建議性生活頻繁的女性,做愛時要使用保險套,減少接觸前列腺素的可能性,以降低腫瘤惡化的風險。 研究人員強調,子宮頸癌通常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疣病毒(HPV)病變所引起的,前列腺素並不會導致癌症,而是有腫瘤的話,可能會加速腫瘤生長。 女性生殖器官內壁的細胞其實都含有前列線素,它能規律細胞的生長、讓子宮壁增厚、在經期時讓經血排出,但是精液裡的前列腺素約是子宮內壁的一千倍;研究人員發現,子宮頸癌前期的細胞可能會吸收前列腺素,若讓子宮或子宮頸內壁接觸過量的前列線素,則會增加細胞成長的速度,同時加速腫瘤生長;但是,也有專家表示這個理論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證實。
+ read more
父親年紀大,易生出自閉症小孩? 
2006.09.04
父親年紀大,易生出自閉症小孩? 
20年前,每一萬名小孩中會有5名患有自閉症;而現在,每一萬名小孩中則會出現50名自閉症兒童,顯見其升高的趨勢。專家認為,自閉症兒童增加的原因,除了因為民眾意識提高、且自閉症的定義範圍變廣了之外,現在更有研究建議父親的年齡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這篇刊登在9月份的精神病學總覽(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醫療期刊上的報告是由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Abraham Reichenberg所作,他蒐集了以色列1980年代出生的318,506名孩童的父親年齡,以及其中132,271名孩童的母親年齡,發現父親年齡在40歲以上所生的小孩,其患有自閉症的機率是29歲以下父親的6倍。母親的年齡則與小孩的自閉症無關。   Abraham Reichenberg認為,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年長父親精子突變的關係;或者是因為父親年紀大,體內保護不受突變影響的生物機制因為年齡而無效。此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基因缺陷的關係。但Abraham Reichenberg也同時表示,這個研究只是起步,還需更多的觀察及研究。   此份報告一出來,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對此提出質疑,例如有學者認為此研究沒有把父親本身既有的社交情形考慮在內,而小孩的自閉情形有極大的可能是父親個性的遺傳,未必與父親年齡有直接關係。   日前已有研究表示父親生育年齡大精子易有缺陷、容易導致母親流產、新生兒也較不健康。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關心父親的生育年齡對於小孩健康影響的關係,男性的生理時鐘的確需要關心注意。
+ read more
人工生殖法嘉惠了誰?
2006.09.01
人工生殖法嘉惠了誰?
        立法院衛生環境與社會福利委員會終於初審通過延宕了十餘年的「人工生殖法草案」。其中引起民間爭議的,乃是限定唯有婚姻關係中之男女才能使用人工生殖科技。民間質疑:此法宣稱為確保民眾之生殖權而設,但事實上卻只保障有婚姻關係者,明顯忽視單身者及同志等人之權益,尤其是對同志而言,更是極為不公。然而問題的根本,應該是要從民法開始追究。只要我國民法將「夫妻」的定義仍然只限制於一男一女,不管人工生殖法再如何開放,同志伴侶及其子女永遠都沒有保障。     同志所面臨的問題,是其伴侶關係不被社會承認。在民法仍以一男一女為「夫妻」之定義下,即使同志可以使用人工生殖方式生下孩子,孩子仍只有一個母親或父親,其伴侶對於小孩是無法主張親權。此外,伴侶要透過認領或收養對方的孩子也相當困難。雖然天天與孩子相處,亦肩負起照顧小孩的責任,但在法律關係上她/他仍然是個「外人」。按照現行民法架構,在孩子的生母或父親意外死亡,未指定監護人的情況下,孩子的監護權會回歸到孩子的生母或父親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孩子的祖父母。若其原生家庭不能接受這段關係,該伴侶也不可能有機會收養孩子。而在繼承關係上,在伴侶未立遺囑即死亡後,孩子的生母或父親也無法主張繼承遺產,若伴侶有立遺囑,受遺贈之財產也不能侵犯法定繼承人之特留分,所受保障有限。     雖然賴清德委員版本使用「受術病患」的名詞,但事實上仍是以同居或交往中的一男一女為前提,而非以個人為單位。其實,無論是行政院版或賴清德委員的版本,欲使用接受捐贈生殖細胞以接受人工生殖者,都必須先經診斷為「不孕症」才得以實施。對於不孕症的定義,自有其生理上的定義,若生殖器官機能正常,但不能與異性進行性行為並不認為是「不孕症」。因此,即使在法條中使用「受術病患」的名詞,也並不表示全面開放對於同志、對於單身女性使用捐贈精卵。   最近一些團體對於此法有醞釀抗議的聲音,然而必須要提醒的是,重點不在人工生殖這個特別法,而是在我國的基本法—民法,如果民法不放寬對於伴侶的定義,甚至讓同志享有婚姻的權利,人工生殖法即使開放同志可以藉由人工生殖科技擁有小孩,對於同志伴侶仍是看得到吃不到的大餅。
+ read more
運動能有效縮減脂肪細胞的大小
2006.09.01
運動能有效縮減脂肪細胞的大小
腰腹部脂肪細胞的數目和大小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一份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的研究表示,和控制飲食比較起來,運動更能有效降低腰腹部脂肪細胞的大小。 參與這次實驗的是45位肥胖的女性,研究人員隨機將她們分成三組,一組單就節食的方式控制熱量的攝取,另外兩組除了節食之外還加上每個星期三次的運動量,其中一組從事中等運動,另一組從事較劇烈的運動;經過20個星期之後,實驗結果發現三組女性的體重、體脂肪、腰圍、臀圍都有減少,但是有做運動那兩組女性的腰腹部脂肪細胞的大小降低了18%,而只有控制飲食那一組女性則沒有改變。 研究人員表示,節食和運動會影響脂肪細胞的代謝,只是身體部位不同,影響程度不同,這有可能跟荷爾蒙有關係;而這次的研究結果雖然顯示,運動和飲食控制都能去除脂肪、降低體重,但是只有運動可以優先消耗腰腹部的脂肪細胞;因此,即使在規律的運動後,體重沒有下降,腰腹部脂肪細胞的大小也會改變,這對健康仍是有益的。
+ read more
美國通過事後避孕丸為非處方藥物
2006.08.25
美國通過事後避孕丸為非處方藥物
經過了三年多爭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終於在今年8月24日決定將事後避孕丸(Plan B)列為非處方藥物,但是販賣對象僅限於成年女性,也就是說,18歲以上的女性不需取得醫師的處方簽即可在藥房買到事後避孕丸,但是藥房不能將事後避孕丸直接放在開放式的藥櫃中,以避免未成年少女取得。 事後避孕丸在1999年被認可為處方簽藥物;2003年時,FDA的顧問委員會(Advisory Panel)提案認為事後避孕丸可以開放在藥房販售,不需處方簽即可購買且沒有年齡限制;通常FDA會遵循委員會的建言,但這次卻不然,它仍被列為處方簽藥物;直到今年八月將年齡限制為18歲後,才通過此提案。 反對將事後避孕丸列為非處方藥物的民眾認為,這會使青少年的性行為更加氾濫;甚至有人認為,這種防止受精卵著床的避孕方式簡直就是一種墮胎行為。天主教主教會議表示,無論是對成年或未成年女性,他們將持續反對將事後避孕丸變成非處方藥物。 但是,根據2005年1月份的美國醫藥協會期刊(JAMA)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事後避孕丸並不會影響性行為結果,因此對於性氾濫的疑慮其實是多餘的;此外,事後避孕丸能減少意外懷孕的發生;然而,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事後避孕丸通常在發生性行為的72小時之內服用,有些人即使過了72小時仍會冒險一試,這是否會影響女性健康或青少女發育都需要再觀察;而且,若事後避孕丸通過為非處方簽藥物,對於原本就處於弱勢的女性而言,是否使其男性伴侶多了一個不使用保險套的藉口?
+ read more
BMI值可靠嗎?
2006.08.23
BMI值可靠嗎?
最近有一份文獻分析的研究報告指出,BMI值(身體質量指數)的計算方式不能分辨出肌肉和脂肪,因此並不適合用來當作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這份研究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裡,其中包含了過去40份的文獻、總共囊括約25萬位冠狀動脈的病患,研究結果發現身體質量指數正常的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竟然高於過重和輕度肥胖的族群。   研究人員表示,BMI值和死亡率沒有正相關,可能是因為BMI值無法分辨脂肪和非脂肪組織,也就是說有人BMI值高,是因為結實的肌肉組織;此外,脂肪或非脂肪組織的比例又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因此,BMI值和健康風險的相關性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同。   其實不久前就已經有研究人員質疑BMI值的可靠性,有研究人員提出另一種方法,表示腰臀比才是比較好的指標,因為腹部肥胖常是心血管疾病的指標,而腰臀比能將腰部的贅肉納入評估;雖然腰臀比有可能是比較好的指標,但是對某些人來說BMI值仍然有它的重要性,例如,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的人,體內通常有過多的脂肪,此時,BMI值的計算便能較準確地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