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記者會]「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新聞稿)
2005.09.04
[記者會]「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新聞稿)
「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 拋開處女魔 作自己身體的主人 日前王姓女子因婦產科內診導致處女膜破裂,因身心受劇烈創傷而向院方索取500萬元的賠償。其實類似的醫療糾紛在2003年年底也曾發生過:北市一婦產科黃姓女醫師,因業務過失破壞了患者的處女膜,被判刑6個月。更早在1999年時,一些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因為資訊不足,作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造成處女膜破裂,更引起媒體一陣騷動,並出現「6分鐘誤一生」的報導。這些事件除了顯示出醫病關係連最根本的溝通及尊重都出現問題之外,更凸顯了當女性健康碰上「處女膜」時的尷尬處境。但是在我們對這些事件的受害者深表同情時,卻忽略了躲在事件背後真正壓迫女性的的元凶——根深蒂固的「處女情結」迷思。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表示:基本上,處女膜的存在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作用,對於女性身體的健康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這層薄膜卻能夠在女性的心理造成如此巨大的約束及傷害,主要原因在於社會賦予它「神聖」的意義,讓處女膜凌駕女性本身的主體性,而成為女性最珍貴的東西,並藉此壓抑女性的情慾自主發展。 台北市女權會副秘書長張明怡也表示: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時至21世紀,從外籍配偶仲介公司的「處女品質保證」廣告;人造處女膜手術的出現,以及網路上一片一千元的處女膜,在在表現出這種壓迫女性的父權價值依然根深蒂固。追根究底,許多男人至今仍然視女人為自己所擁有的財產,而處女膜的「原封包裝」證實這個女人不是別人「用」過的「二手貨」。 立委黃淑英則認為「處女膜」對於男性與女性沒有實質的意義,但對於女性的身體卻會造成傷害與不便。許多女性因為怕破壞處女膜而不敢做內診、子宮頸抹片,直接影響到女性的健康。再者,處女膜情結還會造成女性在行動上的諸多不便,以衛生棉條為例,在國外,由於衛生棉條讓女性在經期時,擁有更多的行動自由,廣受女性的歡迎,而台灣女性卻因為「處女」情結而怯於使用衛生棉條。 衛生署病人安全委員會蔡宛芬委員認為:醫病關係簡單來說應該是一種伙伴關係,是互相信任與溝通的關係,病人有知的權利,而醫生有告知的義務。而這個事件從醫病關係的角度上,醫師並沒有盡到妥善告知及溝通;此外,當病人表示不舒服時醫師就應該停止當下的行為,而非只是一味要求病患不要亂動。但社會的「處女情結」觀念,的確也可能使男醫師面臨一個困境:到底要怎麼解釋才能讓婦女充分瞭解卻不會造成女性醫用者有性騷擾或歧視的感覺?由護理人員告知或內診書面說明書的方式來處理應該可避免此種難處。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謝卿宏醫師認為,這次事件其實也是醫療品質的問題。醫師也是人,如果在門診量大、看診時間太短的情況下,有些醫師態度不佳甚至出錯多少是難免的,但醫師自己本身還是要先學會道歉。針對此次事件,醫生應該顧及病人的感受,當病患感受不舒服時要尊重病患的感受,畢竟病人是有感覺的人,而非機器。此外,謝卿宏醫師也提到了醫師法第11條: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身為一位婦產科醫師,謝卿宏表示如果不做內診檢查就做治療行為並不完整、且如同是亂槍打鳥,如果病患拒絕內診,以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他會拒絕繼續該醫療行為、並建議病患退診。 此次事件再一次凸顯女性仍受傳統貞操觀念的箝制,因而造成其心理極大的傷害。事件中王女士長期生長在這種道德觀的社會結構之下,會因為自己的處女膜無故破損而心理受創,我們非常能夠理解,也深表同情。然而我們認為,事件背後真正的元凶其實是父權體制下千年戳不破的「處女情結」迷思。我們呼籲女性作自己身體的主人,更應以集體力量打破將女體商品化與壓抑女性情慾的枷鎖--「處女情結」。為了要戳破千年妖怪處女魔,我們發起台灣女性使用衛生棉條運動!鼓勵女性多使用衛生棉條,用具體行動拋開處女膜迷思 、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取回女性的身體自主權!  
+ read more
女性心臟病治療不被重視
2005.09.04
女性心臟病治療不被重視
在歐洲,心臟病佔女性死因的55%,佔男性死因的43%。日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所舉行的心臟病學會議上,公布了一項為期一年、橫跨歐洲32個國家、並有3,779人參與的追蹤調查結果,報告顯示與男性比起來,女性心臟病的治療比較不被重視,治療的方式也不如男性的精密。 壓力測試(stress test)是診斷有無心臟病及選擇治療方式的第一步,而調查顯示,當女性跟醫師表示胸口疼痛後,被要求作壓力測試的機率比男性少20%。在壓力測試呈陽性反應後,被要求檢查血管造影法以判斷是否為冠狀血管阻塞的女性也比男性少40%。而在診斷之後,女性被實施壽命延長治療的比例也比男性低。 專家表示,一直以來女性最擔心的是乳癌,也都有迷思認為心臟病是男性才有的疾病。其實女性也會罹患心臟病,只是時間比男性晚,而一旦女性得心臟病之後的存活率比男性低。根據歐洲心臟病醫學會的說法,即便男女都心絞痛且症狀相同時,女性得心臟病或死亡的機率甚至是男性的兩倍。 美國之前也有類似的報導,刊登在2005年2月1日的Circulation期刊中,有一項研究是由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Lori Mosca及其同僚,在要求500名美國各地的醫師來評估男女病患的病例,並建議治療方式時發現,當一名女性的心臟病風險和男性相等時,有40%的醫師並不認為這名女性屬高危險群,結果就是該名婦女連最基本的治療都得不到。此外,只有少於5分之1的醫師知道在美國每年死於心臟病的女性多於男性。 男女身體本身就會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而此次歐洲的研究則再次提醒醫師,對於疾病在性別上的迷思及盲點是需要特別警覺的。
+ read more
事後避孕藥是否能在藥房販賣?  
2005.08.30
事後避孕藥是否能在藥房販賣?  
雖然美國醫藥協會期刊(JAMA)在2005年1月已有研究報告顯示,事後避孕藥取得的難易度並不會影響使用率或性行為結果(如:性病傳染率、意外懷孕等),但是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仍然無法下決定是否讓它成為非處方籤、在藥房即可購買的藥物。而這一次主要的顧慮,是擔心青少女如果沒有醫師的指示,可能無法正確的使用事後避孕藥。 事後避孕藥的成分與普通避孕藥一樣,只是藥劑較高。通常在沒有避孕的性行為之後72小時內服用,避孕效果可達89-95%。它的作用方式就是藉著改變體內雌激素或黃體素含量,以抑制排卵使精子無法受精;或是改變子宮內膜的受孕條件,讓受精卵無法著床,以達到避孕的效果。要注意的是,這種藉由改變體內荷爾蒙狀態以達到避孕效果的方式,是緊急補救法,不能當成常規使用。女性若長期以服用事後避孕藥物的方式避孕,可能導致身體荷爾蒙過量負荷而損害自身健康。 美國FDA因為顧慮青少女的用藥安全,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開放事後避孕藥為非處方籤藥物,因此將延期60日再公布最後決議,其間也希望多聽聽民眾的意見。 事後避孕藥的製造廠商Barr Pharmaceuticals則表示,如果擔心青少女的部分,建議可以比照香菸的販售方式,也就是16歲以上的女性可到藥房直接購買,16歲以下則需醫師開處方才可使用。
+ read more
事後避孕藥是否能在藥房販賣?  
2005.08.30
事後避孕藥是否能在藥房販賣?  
雖然美國醫藥協會期刊(JAMA)在2005年1月已有研究報告顯示,事後避孕藥取得的難易度並不會影響使用率或性行為結果(如:性病傳染率、意外懷孕等),但是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仍然無法下決定是否讓它成為非處方籤、在藥房即可購買的藥物。而這一次主要的顧慮,是擔心青少女如果沒有醫師的指示,可能無法正確的使用事後避孕藥。 事後避孕藥的成分與普通避孕藥一樣,只是藥劑較高。通常在沒有避孕的性行為之後72小時內服用,避孕效果可達89-95%。它的作用方式就是藉著改變體內雌激素或黃體素含量,以抑制排卵使精子無法受精;或是改變子宮內膜的受孕條件,讓受精卵無法著床,以達到避孕的效果。要注意的是,這種藉由改變體內荷爾蒙狀態以達到避孕效果的方式,是緊急補救法,不能當成常規使用。女性若長期以服用事後避孕藥物的方式避孕,可能導致身體荷爾蒙過量負荷而損害自身健康。 美國FDA因為顧慮青少女的用藥安全,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開放事後避孕藥為非處方籤藥物,因此將延期60日再公布最後決議,其間也希望多聽聽民眾的意見。 事後避孕藥的製造廠商Barr Pharmaceuticals則表示,如果擔心青少女的部分,建議可以比照香菸的販售方式,也就是16歲以上的女性可到藥房直接購買,16歲以下則需醫師開處方才可使用。
+ read more
剖腹產的小孩容易蛀牙  
2005.08.26
剖腹產的小孩容易蛀牙  
    刊登在美國牙齒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的一項研究報告表示,與自然產的小孩比起來,剖腹產所生的小孩較容易蛀牙,因為他們缺少接觸母親陰道中細菌的機會,因此本身的免疫力較低,也比較容易發展出口腔中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的繁殖。 這項研究是由紐約大學的Dr. Yihong Li所主導,在分析出生於1995-1999年間美國Birmingham地區的156名孩童後發現,剖腹產所生的小孩會比自然產的小孩早將近1年的時間開始長蛀牙。排除母親的社經地位及本身的健康情形後,Dr. Li認為蛀牙原因還是跟母親是否剖腹產有關,但仍須作更進一步的調查。
+ read more
24週以前的胎兒有無痛覺?  
2005.08.25
24週以前的胎兒有無痛覺?  
為了要嚇阻婦女進行人工流產,美國反墮胎人士一直在推動所謂的「胎兒疼痛法案」(Unborn Child Pain Awareness Act),裡頭包括規定醫師在為懷孕20週以上婦女進行人工流產之前,一定要向孕婦提醒腹中胎兒會感覺疼痛,因此要對胎兒注射麻醉藥。然而這個說法現已受到挑戰。刊登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上的一項研究報告表示,24週以前的胎兒由於腦內感受痛覺的神經並未發展完全,並不會感受到疼痛。 當然,這個研究結果是備受爭議的,縱然有許多科學家贊同,反對的也不在少數。阿肯色大學醫學院的Dr. K. S. Anand就表示,從23、24週初生的早產兒來看,在他們作抽血檢查時會哭,表示是對於疼痛有反應。然而這項說法也馬上被否認,因為連最輕微的觸碰都可能使這些早產兒大哭,所以哭泣並不一定是受到疼痛的反應。但除此之外,有不少科學家對於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是否能如此肯定胎兒對於疼痛的感受,是抱持著質疑態度的。 這個研究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Dr. Mark A. Rosen則表示,對胎兒進行麻醉的手術並沒有那麼簡單,除此之外,這一個不必要的手術也會讓孕婦多冒一些生命風險。Dr. Rosen認為,政府在制訂政策時應考慮科學證據,而非個人的情感信仰。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