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糖尿病婦女死於心臟病機率高於男性
2005.02.21
糖尿病婦女死於心臟病機率高於男性
糖尿病一直是罹患心臟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澳洲在分析了450,000人的資料(排除吸煙習慣、血壓、膽固醇及其他因素)後發現,罹患糖尿病的婦女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要比糖尿病男性高出許多。 這項在美國奧蘭多所舉行的第二次國際婦女心血管疾病會議中所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沒有糖尿病的心臟病患者比起來,糖尿病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比沒有糖尿病的女性心臟病患者多2.48倍;糖尿病男性則是1.87倍。澳洲雪梨大學的Dr. Rachel Huxley特別指出,這個數據表示糖尿病女性的風險比男性多了50%! 研究員正在進行一項為期4年、11,000人參與的研究,希望瞭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在更密切的控制血液中葡萄糖值、以及血壓降低之後,能增加存活率。
+ read more
糖尿病婦女死於心臟病機率高於男性
2005.02.21
糖尿病婦女死於心臟病機率高於男性
糖尿病一直是罹患心臟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澳洲在分析了450,000人的資料(排除吸煙習慣、血壓、膽固醇及其他因素)後發現,罹患糖尿病的婦女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要比糖尿病男性高出許多。 這項在美國奧蘭多所舉行的第二次國際婦女心血管疾病會議中所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沒有糖尿病的心臟病患者比起來,糖尿病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比沒有糖尿病的女性心臟病患者多2.48倍;糖尿病男性則是1.87倍。澳洲雪梨大學的Dr. Rachel Huxley特別指出,這個數據表示糖尿病女性的風險比男性多了50%! 研究員正在進行一項為期4年、11,000人參與的研究,希望瞭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在更密切的控制血液中葡萄糖值、以及血壓降低之後,能增加存活率。
+ read more
正常血壓也有中風的可能
2005.02.11
正常血壓也有中風的可能
瑞典一項研究指出,除了高血壓患者有中風的風險之外,其實血壓正常(低於140/90)的人也有中風的可能性。這項為期6年的研究共有28,000人參與,466人在研究期間罹患中風,而其中12%的中風患者本身血壓在正常值內、無高血壓。 Dr. Cairu Li及其 Malmo University Hospital的同僚們表示,好消息是有些中風的因素是病患可以自己掌握並避免的,例如抽菸及過胖。除此之外,年齡增長、心臟疾病、及胃潰瘍等,也是可能導致正常血壓中風的可能因素。
+ read more
性別刻板印象可能導致兒童錯失疾病的治療
2005.02.07
性別刻板印象可能導致兒童錯失疾病的治療
許多人認為女孩子長的矮是正常的,所以當男孩子太矮時,家人可能會帶他去看醫生,但是當女孩子太矮時,則會被認為是正常的。然而美國兒科期刊(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所刊登的一項研究表示,很多人身高過矮其實是因為疾病導致,而對於男女身體的刻板印象則可能導致女孩子錯過發育的時機。   由於大家對於女生的印象總認為矮一些很正常,因此小女生常會因為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而錯過治療、長高的時機。位於美國費城的兒童醫院的研究主導者Dr. Adda Grimberg表示,在過矮的兒童中,有15%的男孩是有潛在疾病而未被診斷的,女孩則高達41%。
+ read more
對於女性心臟病的診斷治療仍然不足
2005.02.02
對於女性心臟病的診斷治療仍然不足
雖然一直有證據指出,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與男性相等,但美國有最近的研究卻顯示,醫師對於女性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態度遠不如對男性積極,因此導致女性心臟病及中風的存活率比男性低。 刊登在2005年2月1日的Circulation期刊中,有一項研究是由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Lori Mosca及其同僚,在要求500名美國各地的醫師來評估男女病患的病例,並建議治療方式時發現,當一名女性的心臟病風險和男性相等時,有40%的醫師並不認為這名女性屬高危險群,結果就是該名婦女連最基本的治療都得不到。此外,只有少於5分之1的醫師知道在美國每年死於心臟病的女性多於男性。 在Mosca的第二項研究中則發現,在追蹤了8,353名高危險群婦女3年的時間後,只有其中約3分之1的婦女受到必要的膽固醇治療。 專家學者們建議制定新的政策,要求讓婦女接受與男性相同程度之診斷及治療方式。然而,「台灣女人連線」前理事長黃淑英認為,由於男女身體本身就會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因此對於男女身體診斷及治療方式的不同是因為醫師的警覺性不夠、亦或是因為早已注意到此身體差異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則還有待觀察。
+ read more
懶人減肥法
2005.02.01
懶人減肥法
美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我們平常生活中,運動以外所燃燒的每日活動熱量(NEAT,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與肥胖之間的關連,比之前人們想像中重要多了。同時也指出,平時逛街、跳舞、打掃、甚至看電視時不用遙控器而是起身換台、打哈欠時伸個懶腰等等的小動作,都有助於達到減肥的效果,不見得一定要上健身房!   Mayo Clinic的James Levine及其團隊在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後發現,肥胖的人平均每天坐著不走動的時間比瘦的人多了150分鐘;換句話說,他們每天平均比瘦的人少消耗約350卡的熱量,一年下來就會增加5公斤的體重。然而平常愛不愛動卻是與基因有關。研究員發現,在肥胖者因飲食控制而體重減輕之後,每日的平均活動量並不會增加;而瘦的人在實驗中體重增加後,每日的平均活動量也不會減少。   但是缺乏好動基因的人也不用沮喪,只要平日增加一點活動,例如,多走幾步路和身體局部運動量,日積月累下來也是可以達到減肥效果。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