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婦女規律運動可減低心臟跳動遽停之風險  
2005.05.09
婦女規律運動可減低心臟跳動遽停之風險  
美國心律協會(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在2005年5月5日於新紐奧良所舉辦的的年會中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不運動、或每週運動少於兩小時的婦女,在運動間、或剛做完中-高度激烈運動一個鐘頭內,會比規律運動之婦女多6.4-20.9倍心臟跳動遽停(sudden cardiac arrest)的風險。 運動引發心臟跳動遽停(猝死)是個古老卻複雜的問題,它跟心臟病是不一樣的。心臟病是因為血液在通往心臟的過程中受到阻塞,心臟缺氧而發生;而運動猝死則是純粹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心臟停止跳動通常是因為心律不整所致,但在許多的案件中,醫師就是無法解釋其原因。 其實運動是會增加心臟負擔的,但研究員發現,婦女每週運動4-6小時可減低一半這種死亡機率。Dr. William Whang表示,其實這種運動猝死的情形發生的機率本來就非常低,大約1千8百萬個鐘頭的中--強度運動才會發生一次。美國心律協會所歸納出影響心臟遽停猝死的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長時間坐著的生活方式、肥胖、抽煙、飲食不正常、本身有心律不整問題、以及不明原因昏厥。 Dr. Whang及其研究團隊所使用的資料是來自於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其中蒐集了1986、1988、1992、1996、1998、2000年所調查的資訊。研究中70,000名女性在研究一開始並沒有任何心臟病或中風的病歷,但在1986-2004年間,其中的140名女性死於心臟跳動遽停。 規律的運動對整體來說是好的,但專家建議,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想要培養運動習慣的話,最好循序漸進地、從比較不激烈的運動做起。本身或家族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病歷者,在開始一項運動計畫前,最好能先找醫師諮詢。
+ read more
生產時並不需要會陰切割手術 
2005.05.06
生產時並不需要會陰切割手術 
    過去兩年,醫界及婦女團體對於「人性化生產流程」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而生產時會陰切割手術是否必要,也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個項目。在部分醫師仍然堅持要將此手術列為例行程序時,美國醫學期刊(JAMA)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卻顯示,會陰切割手術不僅不會減少產婦的疼痛,且有許多缺點。這項新的研究勢必將在台灣的醫界帶來衝擊。 長久以來,許多醫師及民眾都以為,生產時將產婦的會陰剪開可防止會陰過度撕裂、甚至可改善性生活,但北卡大學研究員Dr. Katherine Hartmann及其研究團隊在對26項研究調查重新審閱後表示,會陰切割術會導致更高的受傷風險,復原時更麻煩,及更多的疼痛。此外,會陰切割術對於失禁、骨盆底盤加強和改善性生活也沒有效益,反而在產後第一次性交時會更疼痛、且需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性生活。 美國婦產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在1983年就曾表示,會陰切割術不應慣性使用。產科委員會醫生Dr. Laura Riley表示,許多醫生已經知道會陰切割術只有在嬰兒有危險時使用。
+ read more
不孕新發現  
2005.05.05
不孕新發現  
胚胎在子宮著床是整個受孕的最後一步,其過程一直是個謎,但最近已有科學家找到了一些揭露的線索,而這個新發現可能可以解釋20%的不孕患者之前一直找不出的不孕原因 科學家們在自然期刊(_Nature_)上刊登一項研究報告,表示他們找到了一種在著床過程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蛋白質。這個蛋白質是在子宮細胞表面的一種接收器,用來呼應 LPA (lysophosphatidic acid)的分子活動。當這個接收器接收到LPA分子,會對身體發出強烈的生殖信號。 研究員在實驗中發現,缺乏LPA接收器的老鼠,受孕時胚胎會在子宮著床的階段發生問題:著床的胚胎數減少;如果成功著床也會發生聚合成一串、或共用胎盤的情形。
+ read more
草本藥物可能改變細胞對癌症治療的反應 
2005.05.04
草本藥物可能改變細胞對癌症治療的反應 
美國最近有許多的調查顯示,許多的癌症病患除了接受醫生的治療之外,常常會私下服用一些補充食品或其它民俗療法,而醫生則完全不知情。北美升麻(Black Cohosh)是一種常被乳癌病患用以減緩更年期的熱潮紅現象的草藥,但根據耶魯醫學院的最新研究,此草本藥物可能會改變細胞對癌症治療的反應,影響療效。 Sara Rockwell及其研究團隊用老鼠的乳癌細胞作實驗,觀察北美升麻與4種常見乳癌藥物作用後的反應發現,北美升麻會增加其中兩種藥物殺死細胞的效力,減少一種藥物的作用,而第四種藥物則不受影響。雖然為何北美升麻對於這四種藥物的反應會不同仍須更進一步的研究,但能肯定的是,在私下要使用一些草本或民俗療法之前,最好還是要跟醫師討論,以免造成傷害。
+ read more
HRT荷爾蒙療法陷入兩難
2005.05.02
HRT荷爾蒙療法陷入兩難
1997年,英國皇家癌症研究基金會主辦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百萬婦女調查」 (Million Women Study),這項調查在工作人員的努力及英國全國婦女的熱情響應下,總共徵求到一百卅萬婦女參加調查。一直到現在,仍有許多的研究單位針對這個調查的問卷回應進行分析,而最新一項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分析報告顯示,單獨服用雌激Tibolone (台灣譯:利飛亞)雖可減少乳癌的罹患率,但卻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帶領此次研究的Dr. Valerie Beral表示,關於如何告訴更年期婦女應不應該服用HRT荷爾蒙療法的這個問題,現在已陷入了一個兩難。美國國家癌症學會的Louise Brinton認為,除了盡量在最短的期間使用最低劑量的荷爾蒙之外,也應依照婦女個別的情況斟酌給予個別的建議。畢竟每個人出現的狀況不一樣,有些人的更年期徵狀可能嚴重地影響了生活品質,有些人則完全沒有任何不適。
+ read more
排卵催促劑可能增加子宮癌風險
2005.04.27
排卵催促劑可能增加子宮癌風險
女性在治療不孕症等生育方面問題時,經常會需要使用到排卵催促劑,而刊登在美國流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一篇新的報導卻顯示,使用此藥劑可能會增加女性罹患子宮癌的風險。 雌激素過高是子宮癌的主要因素,而排卵催促劑則在月經週期前半間接的提高雌激素濃度。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Dr. Michelle D. Althuis調查了8,340位在1965-1988年間被診斷為不孕之婦女,發現曾使用排卵催促劑的女性,罹患子宮癌風險是沒有使用過的2倍,而如果婦女過胖且從未懷孕過,子宮癌風險更可高達12倍。資料在校正完先前所設之其他危險因子之後,排卵催促劑仍是罹患子宮癌的主要原因。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