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5
布希政府不簽署聯合國的人口議程
1994年聯合國在開羅舉辦了一場國際人口發展會議(ICPD),當時共有179個會員國參加。這場會議中也為婦女健康議題定下一些明確的目標—
希望在2015年之前改進婦女的生產健康、教育、及權利問題,並減少嬰兒死亡率、及控制人口成長率。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President
Clinton)扮演了推動此議程的重要角色;但現在的布希政府則在週三(2004/10/13)拒絕簽署另外一項由85個其它國家連署支持此人口計畫的議程,並凍結每年給聯合國3千4百萬美金的支援。
美國之所以會反對此議程的原因是因為布希總統本人反對人工流產,而美國政府認為此人口政策有推廣人工流產之虞。
聯合國在開羅所舉辦的人口會議中聲明,人工流產不應該用在實施家庭計畫當中,但同時也表示,安全的人工流產應是屬於公共衛生議題、且實施人工流產的女性不應該被視為犯罪。
美國布希政府認為,要對抗愛滋病/HIV最重要的方式是鼓勵「禁慾」及「忠貞」。對於年輕人的性教育應從倡導禁慾的觀念,因此布希也反對提供保險套給年輕人;除此之外,也反對同志人權。
瑞典政府對此感到非常不以為然,Mona
Shlin表示:事實上,禁慾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中是辦不到的。年輕人需要的是保護她們免於意外懷孕、傳染性病的方法,此外,對年輕人而言,保險套及其它避孕方式和性教育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
Sahlin也表示,所有人都應該有權力要求滿足的、安全的性生活,包括女人、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及跨性別者。
由於美國不再金援聯合國的人口計畫,為彌補所需,歐盟今年考慮將捐7千5百萬美金。EU的特使Hans
Van Den
Broek呼籲為了2015年的目標,大家應該要「少一些意識型態、多多面對現實,此外也少說一點、多捐一點錢」。
+ read more
2004.10.07
研究再次確認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HRT)的風險
美國女性健康啟蒙(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於2004年10月6日在美國醫學期刊
(JAMA)發表了對於荷爾蒙補充療法(HRT)研究調查的最後結果,也就是再次確認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對於靜脈血管栓塞的風險。而血管栓塞則容易引發心臟病、中風等問題。
報告同時顯示,年紀越高以及體重過重的婦女要特別注意血栓的風險。例如60-69歲的更年期婦女服用HRT時所承擔的風險,比50-59歲的婦女高出4.3倍;而70-79的婦女則比50-59歲的婦女高出7.5倍。至於體重過重的婦女則會比正常體重的婦女高出5.6倍的風險。
+ read more
2004.09.17
巴西男女心臟病也大不同
根據巴西一項資料顯示,女性因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比男性高出許多,其中又以心臟病和腦溢血最常見。
自1984年起,巴西女性因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便比男性多,平均每10名中風患者中便有4名是女性。重要的是,女性的存活率比男性低,心臟病發一年後,約38%的女性死亡,而男性只約25%,而其中65歲以上的婦女死亡比率更高。
因為大家觀念上對於中風的徵狀是屬於在男性身上常見到的,但由於女性所呈現的中風徵兆與男性不同,因此女性容易被忽略也比較晚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例如就症狀而言,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男性會有如:中、左胸痛和手臂痛等標準心臟病症狀。但婦女則比較傾向於會有背部、右胸、腹部、喉頭癥狀和心絞痛。而且婦女也較常僅有呼吸短促、噁心或虛弱等心臟病症狀。
再者,引起中風的主因,及阻礙血液氧氣流通的脂肪塊形成方式,男女也不同,男性的脂肪塊較厚實,而女性的較零散,因此令專家無從及早發現女性血管裡出現脂肪塊。
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男女在心臟血管疾病上不論是發生的年齡、風險因子的評估、症狀、診斷或診斷上有其差異性。而這樣的差異,很可能導致女性的診斷困難、延誤就醫、存活率低。
在台灣,中風、心臟病的防治仍是以男性為主,不但沒有專業人士有性別差異的研究,醫師亦缺乏性別差異敏感度。因此,女性的心臟血管問題是否受到忽略或不適當的處置,這是我們必須努力去瞭解並改變的
。
+ read more
2004.09.09
心臟病婦女若有糖尿病易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刊登在美國「血液循環」期刊(_Circulation_)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更年期婦女如果有心臟病同時又有糖尿病的話,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就是心臟無法抽足夠的血液到身體的其它器官)的機率會是沒有糖尿病婦女的三倍。如果婦女有糖尿病再加上高血壓的話,則罹患風險會增高到6-10倍!
我們雖早已知道糖尿病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但是至於甚麼才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卻其實所知有限。這項由在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的研究員所做的研究調查是專門為了找尋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所做,並且是第一個以婦女為對象的研究。評估了2,300位參加者在心臟激素替換研究的資料之後發現,與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關係的因素是糖尿病。
對男人而言,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發生在心臟病發作以後,但對婦女而言,則是和糖尿病有關係。要注意的是,在台灣,糖尿病是台灣女性第三大死因,且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男性高!
雖然無法避免所有糖尿病的發生,但可以做到的,是盡量控制體重、血壓、並且多作活動。而有心臟病的婦女則應該停止抽煙。
+ read more
2004.09.09
心臟病婦女若有糖尿病易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臟病婦女若有糖尿病易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2004/9/9
刊登在美國「血液循環」期刊(_Circulation_)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更年期婦女如果有心臟病同時又有糖尿病的話,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就是心臟無法抽足夠的血液到身體的其它器官)的機率會是沒有糖尿病婦女的三倍。如果婦女有糖尿病再加上高血壓的話,則罹患風險會增高到6-10倍!
我們雖早已知道糖尿病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但是至於甚麼才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卻其實所知有限。這項由在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的研究員所做的研究調查是專門為了找尋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所做,並且是第一個以婦女為對象的研究。評估了2,300位參加者在心臟激素替換研究的資料之後發現,與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關係的因素是糖尿病。
對男人而言,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發生在心臟病發作以後,但對婦女而言,則是和糖尿病有關係。要注意的是,在台灣,糖尿病是台灣女性第三大死因,且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男性高!
雖然無法避免所有糖尿病的發生,但可以做到的,是盡量控制體重、血壓、並且多作活動。而有心臟病的婦女則應該停止抽煙。
+ read more
2004.09.05
[記者會] 2004/09/05 要求衛生署撤銷「性心滿滿拼青春...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8月份舉行「性心滿滿拼青春--油條哥與燒餅妹的第一次」網站開站記者會,衛生署爲改進過往性質類似網站的保守形象,祈能貼近青少年生活世界,標榜要透過時下年輕人熟悉的網路動畫、線上遊戲等活潑形式,教導青少年正確的性觀念。衛生署願意調整自身態度朝務實方向努力,其立意良善本該獲得各界鼓勵,然而長期在教育現場從事青少女健康教育的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與台灣女人連線兩婦團卻發現,衛生署極有可能在網站外包作業過程中,未善盡監督把關之責,以致原先負擔著教育責任的網站,反倒出現許多矛盾與錯誤,甚至以訛傳訛地以嬰靈來恐嚇青少年,後經婦團多次反應,衛生署方才封鎖「現代劊子手」動畫並取下該單元內容,因此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與台灣女人連線於9月5日上午假NGO會館舉行記者會,要求衛生署立即撤除性心滿滿網站,並懲處相關失職人員。
記者會中兩婦團認為衛生署這次的網站內容主要有下列重大錯誤:
(一) 性別雙重標準
網站對於青少年男女的教導存有雙重標準,比如動畫中一眛地告訴青少女應該守身如玉,又一逕地醜化青少男為色狼,不去教導青少年男女正視自己的情慾如何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作處理,卻只是將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不斷重複強加在青少年身上。衛生署不思性別多元化的推廣,反而持續在原地踏步,每每在文末強調青少女應該將身體保留給將來的先生,我們替其為父權護航的心態感到汗顏。
(二) 資訊錯誤兼矛盾
網站中提供的資訊謬誤百出,已經到達不勝枚舉的程度,因此我們認為衛署並未盡到把關的責任,否則如此分裂的錯亂,不應該同時出現。比如在「性福有問題」中,對於未婚懷孕怎麼辦的四個建議,竟然全都有問題,像是建議將孩子交由雙方父母收養,如此一來則阿公變成爸爸、外婆變成媽媽,如果衛生署真有進行任何審查作業,這種自相矛盾的笑話就不至於出現。
(三) 歧視非異性戀者
網站內容普遍反映出衛生署對於異性戀性愛的偏好,否則不會告訴青少年「肛交的快感違反自然」、「同姓可以交往,同性交往就不行」等。甚至在性十誡中,將肛交與口交同列為性病危險因子,似乎只有陰道插入才是唯一的正道。
此外,我們不得不提醒似乎從未監看過網站內容的衛生署,當網站都已經開站半個多月,瀏覽人數超過四萬人時,衛生署對於「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單元動畫中,出現藍色外星人一角公然抽菸的畫面卻渾然未覺,近年來當衛生署積極舉辦一連串戒菸活動並提供高額獎金鼓勵民眾戒菸同時,卻在宣導對象鎖定青少年的網站上,忘情上演抽菸動畫,這種倒打自己嘴巴的行徑,可說再度坐實了婦團的指控:衛生署根本未盡到為網站內容把關的責任,眼睜睜讓錯誤的資訊透過耗費鉅資設置的網站,誤導青少年,失去了讓青少年正確認識自己身體與性別的教育意義。
婦團要求衛生署立即撤除性心滿滿拼青春網站、懲處相關失職人員,並且檢討受邀審查的學者專家是否已淪為衛生署的橡皮圖章。最後,婦女團體也懇請衛生署要認清,安全性行為的知識給予才是設立網站的原意,青少年上網想要瞭解的是他們身上的生理變化如何發生,有哪些資源可以協助他們解決情慾需求等疑問,青少年並不需要老掉牙又脫離其現實生活的教條。我們不禁要問衛生署:教導青少年安全性教育真有那麼困難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