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荷爾蒙療法與乳癌發生率相關
2009.07.02
荷爾蒙療法與乳癌發生率相關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2001-2004年間侵襲性乳癌的發生率下降了8%,大多數專家學者將此歸因於2002年後大量的婦女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HRT)。最近美國一篇研究發現居住在非都會區與貧困地區的女性,近幾年侵襲性乳癌發生率的下降較不顯著。而研究人員猜測,此差異性肇因於各地區的女性停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比例不同。 由於停用荷爾蒙療法的女性大多居住在都會區且屬於中產階級以上的族群,因此,北加州癌症中心(Northern California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便試圖瞭解乳癌的發生率是否也有地區上與階級上的差異。研究人員使用美國最大的癌症資料庫,分析1997-2004年乳癌發生率的資料,並比較貧困地區與富裕地區、都市地區與非都市地區的數據。 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侵襲性乳癌的發生率下降了13.2%。都市地區的女性下降13.8%、非都市地區下降7.5%、富裕地區下降13%、貧困地區下降9.6%。此外,非都市區的乳癌發生率在1999年達到高峰,此後便開始穩定下降;但是都市區的乳癌發生率卻在2002年後驟降。 研究人員猜測此差異性是因為各地區的女性,能接觸到有關荷爾蒙療法資訊的程度不同。研究人員引用一篇2007年的報告顯示,都市地區的女性暴露在媒體報導中的機會較多,因此,停用HRT的比例也較高。而非都市地區的乳癌發生率在1999年後下降有可能是因為進行乳房攝影的人數下降、或是進行乳房攝影的人數在1999年已達飽和。 資料來源:BMC Medicine
+ read more
[記者會] 無法無天,台灣淪為跨國藥廠基因採集地 (新聞稿)
2009.07.02
[記者會] 無法無天,台灣淪為跨國藥廠基因採集地 (新...
        國內台灣生物資料庫先期計畫(Taiwan biobank)人權疑慮爭議不斷,然而就在生物資料庫相關法規法未制訂的空窗期,據聞跨國藥廠正大量蒐集台灣受試者的血液、檢體,將含有個人基因資料的血液、組織運往國外儲藏,而這些生物檢體除具研究價值,後續或有可能具有商業利益,並牽涉個人隱私侵犯的問題。然而在目前生物資料庫無法可管的情況下,民眾往往在不甚清楚檢體採集目的的情況下,同意提供血液或組織,台灣已淪為跨國藥廠基因檢體的採集地,是否因此造成基因資料與個人權益受侵害,或者其他更嚴重的情況?立法委員黃淑英偕同中研院倫理委員會委員邱文聰召開「生物資料庫未立法,台灣淪為跨國藥廠基因檢體採集地」記者會,要求衛生署正視此一問題,在biobank立法之前,應嚴禁民眾生物檢體輸出國外,善盡保障民眾權益之責。           黃淑英立委表示,近日接獲醫師陳情表示最近各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跨國藥廠送審之蒐集人類基因檢體的計畫案新增頗多。由於現今新藥研發與醫療技術之研究常需以基因檢體作研究,特別是不同種族、疾病對於新藥之基因不同反應。因此,基因檢體對於新藥研發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檢視這些蒐集基因檢體的計畫發現,有些是在新藥臨床試驗中偷渡血液樣本的蒐集,至於該血液樣本如何保存與使用並未清楚告知受試者。而另一種形式則是以新藥臨床試驗的子計畫或附加計畫的形式,以藥物基因學研究或「樣本庫」、「基因庫檢體」等方式,招募參與特定藥物試驗之民眾參加該計畫。由於這類計畫與藥品臨床試驗關係緊密,受試民眾很容易輕忽同意檢體採集之意涵。其次,相關計畫在用語上刻意營造出免費、有利於提供檢體之受試者,或者以恐嚇性的語言,例如:「如果您不參加…試驗,您不會受到懲罰。」威逼利誘受試者參與計畫,導致模糊其具有風險的本質。再者,在保存年限、檢體用途等應明確說明的項目模糊帶過,例如:檢體將「用於學術研究上」、「試驗期間:您的樣本將保留至使用完為止。」,幾近要求受試者空白授權,讓跨國藥廠無條件、無限制的使用該檢體。並且,由於檢體係基於受試者捐贈,然藥廠為避免後續商業利益之爭議,除宣稱該檢體所有權係為藥廠所有,而即使將來有商品產出,受試者亦無貢獻,一筆抹消受試者之善意。但是,檢體後續是否由他人使用,甚至轉售,多數告知後同意書中保留轉售的可能性,導致民眾的檢體使用上無所限制。另外,有些計畫除採集基因檢體外,包含授權追蹤、查閱受試者之健康資料(例如:病歷等),以及於試驗結束後之不斷追蹤,對於個人隱私權影響非常之大。然而,由於此類計畫基因檢體之儲存地點皆在美國、瑞士等國,民眾一旦同意檢體採集,則隨之被輸出國外,將來如有權益受損勢必難以伸張。           黃淑英委員進一步指出,目前針對大規模蒐集基因檢體行為幾乎無法可管,所依據的僅是衛生署頒佈的行政命令,即「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此注意事項不僅法律位階過低,對於大規模蒐集檢體、成立基因庫之行為亦無規範。對於基因檢體輸出一事,除在注意事項第13條規定應經由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方可輸出國外之外,別無其他規定。然而個別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程度、訓練上參差不齊,是否能善盡把關之責令人質疑。黃淑英委員表示,基因資料庫由於常有人權爭議,先進國家皆已進行規範。而即使中國,為了防止基因資訊外流,1998年制訂「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中國官方重申加強基因資訊輸出的控制。然而,我國政府一方面高喊推動生技製藥產業,一方面卻遲遲未建置更完善、健全的法規環境,導致人民基因資料門戶洞開,讓跨國藥廠有機可乘,乘著無法可管的空窗期,大肆蒐集基因檢體,這是主管機關的失職與怠惰!           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助研究員邱文聰,本身亦是中研院倫理委員會委員表示,目前不僅是跨國藥廠蒐集檢體,國內醫師、研究者亦多有採集的行為。為特定目的而蒐集基因檢體,應於善盡告知後取得受試者同意。但若無特定目的且未去連結(即個人資料得以辨識者),於採集時雖取得概括的同意,但受試者並不知道將會對其檢體進行何種研究,因此日後要進行研究時則應取得受試者之再同意。不過,若檢體已輸出、儲存於外國,是否會再行告知取得受試者之再同意,則令人質疑。再者,目前人體試驗有關法規僅限於新藥、新醫療器材、新醫療技術,以及學名藥BA/BE的部分,而衛生署研擬中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條例草案,對於再同意以及相關個人資料保護上並不足夠,在人體研究的範疇內我國需要有整體性的立法,以資規範。   黃淑英委員表示,由於生物資料庫相關管理法規尚未制訂,為避免法律空窗期民眾權益受損,衛生署應針對民眾基因檢體輸出國外情事嚴格把關,除重新研擬基因檢體採集之告知後同意書範本外,對於目的不明確之檢體蒐集不應許可輸出國外,並且,儘速針對基因資料庫之管理制訂完善之法規,以保障人民權益。
+ read more
乳癌治療方法應個人化
2009.06.30
乳癌治療方法應個人化
2009年St Gallen會議發佈了最新的乳癌治療指引,這項新的指引指出:雖然乳癌腫瘤的細胞型態差異很大,但是早期乳癌的治療應該要依據個別腫瘤的特性,給予病人個別的、系統性的治療;而治療的決定必須根據科學實證,給予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或是化學治療等。 這份指引點出了目前癌症治療最新的趨勢。現在許多醫師都認為:因為每一種治療方法都對應不同的腫瘤特性,例如:基因、細胞接受器等,因此,治療癌症應該要根據病人腫瘤的特性,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或是結合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過去醫學上使用單一的方法治療癌症,現在看來已經不恰當了。 這份指引也列出一些治療乳癌的通用原則: 1. 荷爾蒙輔佐療法(a_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_)適合使用在荷爾蒙接收器(ER)呈現陽性反應的病人身上。 2. 「Anti-HER2治療」即現在的「標靶治療」,適合使用在HER2呈現陽性反應的病人身上;但是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此療法僅限於在化學治療之後使用。 3. 對於荷爾蒙接受器與HER2都呈現陰性反應的病人,化學治療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方法。 癌症治療的方法必須要很小心的使用,要應用上述的通用原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是「荷爾蒙接收器與HER2的檢驗過程與結果必須要謹慎且正確」,否則很可能將藥物使用在不適合的病人身上,造成反效果。 資料來源:腫瘤學年報(Annals of Oncology)
+ read more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2009.06.26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如果女性過早出現更年期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一般指40歲以下婦女的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或分泌雌激素,而出現類似更年期的現象,主要出現的症狀為停經、月經不規律或是熱潮紅。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佈一則新聞指出,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風險較高,亦即此族群的女性較可能要面對骨質疏鬆或骨折的問題。此外,女性若20歲以前月經不規律,很可能是骨質密度低的警訊,因為青少年時期是骨質生長的重要時期。 研究人員指出,月經是女性骨質健康的指標,如果女性過早出現停經或月經不規律,應該更注意自己的骨質健康,攝取足夠的鈣質、維他命D等,以預防骨質疏鬆與骨折。此外,女性在更年期時會經歷某種程度的骨質流失,因此,女性在年輕時儲存骨本是很重要的。      
+ read more
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無助於預防雙胞胎早產問題
2009.06.16
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無助於預防雙胞胎早產問題
懷雙/多胞胎除了讓婦女有較高的流產風險之外,對於胎兒本身也有早產及長期健康問題、甚至會危及母親的健康。日前曾有研究指出,使用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可能可以預防早產,然而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新的研究指出,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對於雙胞胎可能無效。   這項稱之為STOPPIT的研究是針對2004-2008年間500名懷雙胞胎的婦女,讓部分婦女服用10週黃體激素,另一部份服用安慰劑。同時,研究小組也回顧過去所有相關的資料。研究結果發現,懷雙胞胎的婦女服用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其實無法減少早產或胎兒死於子宮的情形。    
+ read more
心臟病風險知多少
2009.06.09
心臟病風險知多少
許多人都知道導致心臟衰竭的四大因子為體重過重、抽煙、高血壓及糖尿病,美國自1948年發展至今的心臟研究 (Framingham Heart Study) 在回顧過去16年的資料後,發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發現前述四項危險因子與心臟左心室的增厚有非常大的關連,而左心室增厚則容易導致心臟衰竭。   研究人員表示,有越少危險因子的人,左心室的質量越不易隨年齡增加,相反的,如果本身心臟病的風險因子越多,則左心室的質量則容易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遽增。研究也發現,相較於男性,女性左心室增厚的程度及速度相當大,也因此比男性有較高的心臟衰竭的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同時也針對心臟衰竭高危險群發佈了兩項建議:                    一、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協會建議每週至少兩個半小時中度至強度的運動,或一個半小時強度的由有氧運動,並加上重力訓練。               二、BMI值是被過度簡化的測量方式,BMI值並無法顯示身上的脂肪聚集在何處,量腰圍則較為有用。研究顯示,蘋果狀體型的人比西洋梨體型的人有較高風險。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