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剖腹產風險誰人知?
2006.03.22
剖腹產風險誰人知?
許多人常常忽略剖腹產其實是一個大手術,它跟其它的開刀手術一樣有其風險及併發症,對人體的健康方面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昨日(3/21)在美國華盛頓DC就有一群ACNM REDUCE Campaign的專家站出來,在一場傳播媒體簡報會上呼籲民眾注意剖腹產手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此外,這群專家也針對剖腹產的好處被過於誇大、以及產婦在手術之前沒有得到全面完整的資訊等問題提出質疑。 簡報會中除了有一些婦女分享經驗之外,還公開了一份由Harris Interactive所主持的問卷調查結果。此問卷是針對2005年美國所有的產婦所做,結果發現,產婦如果沒有醫學上的理由及需要,其實並不會以剖腹產為第一選擇。此外,許多產婦表示,她們認為醫師對於醫療糾紛的顧慮會使許多不必要的剖腹產手術被施行。同時,參與此問卷調查的產婦們認為醫療人員、政策決策者及女人應該要一同坐下來討論剖腹產的現況,並從立法、經濟及醫療等各層面重新研討降低剖腹產率的方法。
+ read more
除了吃藥你還有別的選擇
2006.03.21
除了吃藥你還有別的選擇
你會使用市面上宣稱對健康有益的藥物嗎?事實上,和男性相較之下,醫生比較容易開處方簽給女性病患,女性也比較容易自行買藥服用。對於患重病和慢性病的患者來說,有些藥物的確是救命用的,但是,有些藥根本就是多餘的,有時候對健康造成的傷害甚至更大。   如果你常因為健康因素服用藥物,以下幾點是你必須仔細思考的:             一、  女性健康是一塊利潤很高的市場:在電視、雜誌、報紙、網路上,女性常是這些藥品廣告鎖定的主要消費群,而廣告常常會過度強調藥物對健康的好處,而忽略了其潛在的危機。             二、  新的藥物不見得就比較好:舊的藥品不但價錢較便宜,也都已經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和使用,有較多的研究和資料,和新上市的藥物相較之下,比較安全。            三、  男女性身體對藥物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大部分的藥物實驗對象都是男性,而女性則被視為等同於男性,但是女性的體型和身體構造都和男性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當然也就不一樣,這表示同樣的藥物和劑量對男性或女性有可能是不適當的。            四、  女性的生理循環並不是疾病:月經、更年期和其他自然的生理經驗常常被視為疾病而以藥物治療,但是,對大部分的女性而言,這些都是健康的生理經驗,並不需要服用藥物。            五、  藥物並不能治療社會、文化、環境等問題:女性常常必須面對許多環境壓力,例如,經濟壓力、家暴、性騷擾、生育照顧的責任、工作和家庭壓力等,而且,因為社會對女性的評價常以外表作為標準,許多女性便因此很擔心她們的外表和身材。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女性感到壓力、焦慮、沮喪,藥物只能使女性得到暫時的抒解,而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   藥物都會有風險存在,因此,你有權利知道你有什麼選擇;在藥物治療開始前,你可以先詢問醫師以下的問題:               1.  有沒有其他不需藉由藥物來控制的方法?             2. 這樣的藥物治療要維持多久?             3. 這個藥物有沒有副作用?有沒有任何危害健康的可能?             4. 服用這個藥物會上癮嗎?             5. 這個藥上市多久了?             6. 有沒有其他的藥品也有可能有相同的療效?             7. 這個藥可以和其他藥物、中藥或是草藥同時使用嗎?    
+ read more
除了吃藥你還有別的選擇
2006.03.21
除了吃藥你還有別的選擇
你會使用市面上宣稱對健康有益的藥物嗎?事實上,和男性相較之下,醫生比較容易開處方簽給女性病患,女性也比較容易自行買藥服用。對於患重病和慢性病的患者來說,有些藥物的確是救命用的,但是,有些藥根本就是多餘的,有時候對健康造成的傷害甚至更大。   如果你常因為健康因素服用藥物,以下幾點是你必須仔細思考的:             一、  女性健康是一塊利潤很高的市場:在電視、雜誌、報紙、網路上,女性常是這些藥品廣告鎖定的主要消費群,而廣告常常會過度強調藥物對健康的好處,而忽略了其潛在的危機。             二、  新的藥物不見得就比較好:舊的藥品不但價錢較便宜,也都已經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和使用,有較多的研究和資料,和新上市的藥物相較之下,比較安全。            三、  男女性身體對藥物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大部分的藥物實驗對象都是男性,而女性則被視為等同於男性,但是女性的體型和身體構造都和男性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當然也就不一樣,這表示同樣的藥物和劑量對男性或女性有可能是不適當的。            四、  女性的生理循環並不是疾病:月經、更年期和其他自然的生理經驗常常被視為疾病而以藥物治療,但是,對大部分的女性而言,這些都是健康的生理經驗,並不需要服用藥物。            五、  藥物並不能治療社會、文化、環境等問題:女性常常必須面對許多環境壓力,例如,經濟壓力、家暴、性騷擾、生育照顧的責任、工作和家庭壓力等,而且,因為社會對女性的評價常以外表作為標準,許多女性便因此很擔心她們的外表和身材。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女性感到壓力、焦慮、沮喪,藥物只能使女性得到暫時的抒解,而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   藥物都會有風險存在,因此,你有權利知道你有什麼選擇;在藥物治療開始前,你可以先詢問醫師以下的問題:               1.  有沒有其他不需藉由藥物來控制的方法?             2. 這樣的藥物治療要維持多久?             3. 這個藥物有沒有副作用?有沒有任何危害健康的可能?             4. 服用這個藥物會上癮嗎?             5. 這個藥上市多久了?             6. 有沒有其他的藥品也有可能有相同的療效?             7. 這個藥可以和其他藥物、中藥或是草藥同時使用嗎?
+ read more
「告知父母」能使人工流產率下降嗎?
2006.03.19
「告知父母」能使人工流產率下降嗎?
美國總共有35個州立法要求未成年少女在做人工流產前必須告知父母,德州自從通過此法並實施後,調查數據顯示人工流產率已明顯下降許多,但是紐約時報也進行了一份研究,分析包括德州在內的六個州,結果顯示此法並不會影響人工流產率。  在德州,有關未成年少女在做人工流產前必須告知父母的法律是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研究團隊分析了此法實施的前兩年及後三年的青少女人工流產和生產紀錄,研究結果發現15至18歲的青少女人工流產率平均下降了11%,生產率約下降了千分之二點五;研究也發現有些青少女被迫在懷孕晚期才做人工流產,因為部分17餘歲的少女會一直拖到18歲,以避免履行告知父母的規定,但卻因此增加了人工流產的危險性。  此法案的支持者表示:此法可讓更多的父母參與女兒做這個重大的決定,這也是當初立法的目的。反對者則表示:雖然這份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法律找到一個折衷的方式處理青少女人工流產議題,但是,這樣的法令其實是在拿青少女的健康當賭注。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這樣的研究結果發表後,真正應該要質疑的是這些數據的意義在哪裡?數據下降有可能是因為德州法律的制訂,使青少女至其他鄰近的州實行人工流產,導致他州人工流產率上升;此外,人工流產率的下降,是否意味著在非期待中出生的嬰兒比率上升,這樣的現象對母親和小孩來說是好的嗎?
+ read more
「告知父母」能使人工流產率下降嗎?
2006.03.19
「告知父母」能使人工流產率下降嗎?
美國總共有35個州立法要求未成年少女在做人工流產前必須告知父母,德州自從通過此法並實施後,調查數據顯示人工流產率已明顯下降許多,但是紐約時報也進行了一份研究,分析包括德州在內的六個州,結果顯示此法並不會影響人工流產率。  在德州,有關未成年少女在做人工流產前必須告知父母的法律是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研究團隊分析了此法實施的前兩年及後三年的青少女人工流產和生產紀錄,研究結果發現15至18歲的青少女人工流產率平均下降了11%,生產率約下降了千分之二點五;研究也發現有些青少女被迫在懷孕晚期才做人工流產,因為部分17餘歲的少女會一直拖到18歲,以避免履行告知父母的規定,但卻因此增加了人工流產的危險性。  此法案的支持者表示:此法可讓更多的父母參與女兒做這個重大的決定,這也是當初立法的目的。反對者則表示:雖然這份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法律找到一個折衷的方式處理青少女人工流產議題,但是,這樣的法令其實是在拿青少女的健康當賭注。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這樣的研究結果發表後,真正應該要質疑的是這些數據的意義在哪裡?數據下降有可能是因為德州法律的制訂,使青少女至其他鄰近的州實行人工流產,導致他州人工流產率上升;此外,人工流產率的下降,是否意味著在非期待中出生的嬰兒比率上升,這樣的現象對母親和小孩來說是好的嗎?
+ read more
警訊:孩童過度肥胖率直線攀升
2006.03.17
警訊:孩童過度肥胖率直線攀升
一份來自「小兒科肥胖期刊」的研究,研究者Dr Tim Lobstein任職於國際過度肥胖組織(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Force),分析WHO資料與相關研究,以預測孩童肥胖趨勢,並嘗試提出解決辦法。 研究結果令人擔憂,預測到了2010年各國孩童將出現嚴重肥胖問題,青年罹患成人疾病的風險也將提高,包含糖尿病、高血壓,研究詳細指出各國情形,歐洲於2010年將會有10%兒童有過度肥胖的問題,是早期調查結果的兩倍,其他的地區,包括中東國家11.5%,北美、南美國家15.2%,亞洲國家也將有三倍成長至5.3%,非洲國家則因資料不足而無法呈現,整體而言,孩童過渡肥胖率的攀升,不僅是工業化國家,多數較貧困國家也有此問題。  一般認為造成孩童過度肥胖的原因,如兒童飲食習慣改變、動態活動時間的減少與靜態活動時間的增加,多打電腦、看電視。爲解決兒童過度肥胖問題日益惡化,Lobstein指出當務之急應減少兒童食用高卡路里與高糖份產品,同時,改善孩童活動的環境,提高其活動意願,使其樂於「活動」。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