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聞
2023-10-25
【姑嫂玩健康報】史上頭一遭!人工生殖...
發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體育X性別】 踢球難
同工同酬更難!聊聊運動場上的EQUAL PAY
🎥【性別 X 勞動】職業性別隔離的現象和影響
+ read more
2023-10-05
腹膜外剖腹產加收費用違法!衛福部應有...
近年來出現不少對「腹膜外剖腹產」這項生產方式的討論,亦有醫療院所推行腹膜外剖腹產,向產婦加收20,000元不等之費用。近來頻繁映入大眾眼簾的「腹膜外剖腹產」對婦女的生育健康及權益有何影響,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於今日(10/5)召開記者會,並邀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一同關心女性生育選擇的重要議題,並要求主管機關有積極的作為。
醫學會建議以安全性較高的腹膜內剖腹產為優先選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同時也是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副理事長黃建霈表示,「腹膜外剖腹產」為剖腹產手術的一種方式,與目前的常規剖腹產(腹膜內剖腹產)的差異是剖腹時不切開腹膜進入腹腔。但因腹膜外剖腹產切口較低,進入時必須撥離膀胱,且位置周邊血管較多,因此可能會發生膀胱沾黏、大出血等不可逆的併發症,未來對泌尿系統或有骨盆腔醫療手術需求都會受到影響。對於網路盛傳腹膜外剖腹產比較不痛、免排氣即可進食、不會沾黏等優點,黃建霈認為常規的腹膜內剖腹產及現今醫療技術皆已有完善處置。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亦表達,醫學會的立場是以產婦安全為最優先考量,近年與各大醫院婦產科醫師交流時發現,使用腹膜外剖腹產的併發症頻傳,不論是嬰兒受傷甚至死亡,或是產婦大出血的狀況皆有發生,因此基於目前腹膜內剖腹產安全性較高,站在產婦及胎兒安全的考量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在剖腹產術式上應以腹膜內剖腹產為優先選擇。
加收腹膜外剖腹產費用於法無據已違法!
立法委員林淑芬對於有醫療院所以「腹膜外剖腹產」名目加收20,000元不等之費用表示,醫療法原本就有針對醫療院所的定價權進行規範。醫療法第21條規定,醫療院所如有必要加收費用,必須經過地方衛生局核准。若經地方衛生局廣邀專家評估收取該項費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後,醫療機構要收取費用當然可行。然經查察目前並未有縣市衛生局核可此項目之申請,是以醫療院所以腹膜外剖腹產為名目向產婦額外加收費用屬違法行為。
女人生產應由國家負擔並提供友善生產環境
台灣女人連理事長線黃淑英表示,事實上女性對於腹膜外剖腹產的態度是開放的,我們不反對更好的生產方式,但基於對產婦權益及安全的保障,不論使用哪一種剖腹生產方式,產婦生產都不應該被額外加收費用,即使因術式不同有不同計費,也應由國家負擔,而非向產婦收取費用。然就目前台灣的醫療看來,腹膜外剖腹產並非優先選項,向產婦額外收費更不合法亦不合理。國家也應針對「腹膜外剖腹產」進行相關調查研究,提供女性更完整的資訊,建立女性友善生產環境。
林淑芬委員也認為,目前網路資訊都只看到腹膜外剖腹產的優點,風險資訊不足,因此強調主管機關應加強風險告知義務,對於頻傳的生產事故也應進行更多的研究及調查,不要讓產婦落入非預期的生產風險之中。
對此,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林右鈞表示,經專家會議共識及結論為,腹膜外剖腹產為剖腹產術式之一,成本與腹膜內剖腹產未有差異,健保對於剖腹產已有相關給付規定,故認為給付應為一致,且應依健保規定,若符合適應症不應再向產婦收費,若產婦為自願剖腹產,也僅需支付差額,不可額外收費。
衛福部醫事司簡任技正呂念慈則回應,醫療機構向產婦額外收取「腹膜外剖腹產」費用已經違法,民眾如有發現相關情事歡迎向地方衛生局檢舉,同時也會請地方衛生局進行宣導,以落實充分告知之義務,讓民眾在選擇上更安全。針對生產事故調查部分,或可透過生產事故救濟調查機制,將此因素納入生產事故報告項目中,未來即可建立相關統計資料。
記者會完整新聞稿:腹膜外剖腹產向產婦加收費用
合理嗎?合法嗎?
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videos/267633245622223
+ read more
2023-10-04
壞菌喜歡身體皮膚上的「熱點」是那裡?
生活在體內的微生物群對人類健康有一定的作用。皮膚的微生物群在乾燥、潮濕和油性區域各不相同。
你知道細菌最喜歡在身體的哪些部位嗎?
研究人員證明了阿嬤一直以來都知道的事情:耳朵後面和腳趾之間的皮膚和肚臍較可能藏有不健康的微生物。
研究主持人─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所長Keith
Crandall回憶起自己的祖母總是告訴家裡的孩子要「擦洗耳朵後面、腳趾之間和肚臍」。
Crandall說,阿嬤一直都知道:身體的這些部位是不健康微生物的「熱點」,將這一概念稱為「阿嬤假說」。
他和Marcos Pérez-Losada教授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測試。
研究:壞菌喜歡的熱點
Crandall認為,與手臂或腿部的皮膚相比,這些熱點通常清洗次數較少,並且可能含有不同類型的細菌。
因此,129名研究生和大學生透過擦拭耳朵後面、腳趾之間和肚臍等潮濕和油膩的熱點來收集自己的樣本。他們同時也擦拭小腿和前臂作為對照部位。
然後,他們將皮膚的細菌樣本進行DNA分析。結果發現,更頻繁清潔的區域(例如前臂和小腿)與從皮膚熱點獲取的樣本相比,具有更大的細菌多樣性,因此更可能有健康的微生物群。
Crandall在大學新聞發布會上說,某些微生物可以接管微生物群並導致不健康的狀況,例如濕疹或痤瘡。
學生的研究結果表明,清潔習慣可以改變生活在皮膚上的微生物,從而改變皮膚的健康狀況。
這項研究和同一團隊先前的研究可能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參考。Crandall說,關於皮膚微生物如何導致健康或疾病的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
這項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_《微生物學先鋒》_雜誌。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3.10.02)
+ read more
2023-09-26
【姑嫂玩健康報】女性外科醫師醫術勝出
發報日期:2023年9月26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是「兩情相悅」還是「校園性平事件」?!--聊一聊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法後對「師生戀」的規範
🎥被偉大綁架的母親
🎥長照需求對女性家庭成員的勞動參與率造成什麼影響?
+ read more
2023-09-11
痛痛女孩勝訴再三案 家長及婦團籲衛福...
多位接種HPV疫苗後確診風濕免疫疾病的痛痛女孩,因為無法接受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判定疾病與疫苗「無關」的結果,對衛福部提起訴訟。首位痛痛女孩Bella,2019年一審勝訴,衛福部上訴,2020年行政法院廢棄原判決,發回更審,今年6月再獲勝訴,至今仍在訴訟中;2022年,Nichole獲判一審勝訴,衛福部提起上訴,至今未有結果;另有Amber等3案於今年8月再獲勝訴。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於今日(1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不要再上訴。
家長淚訴孩子苦痛 請衛福部不要再上訴
Amber在國中二年級時接種了HPV疫苗,而後確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Amber每週都要吃滅殺除癌錠和止痛藥,造成她頭髮掉落、嘴巴破到沒感覺。更因外表看不出病況,無法出席體育課時還被同學霸凌。
Amber爸爸說:「我的家庭籠罩在這個惡夢四年了.....我知道我孩子的病是不會好的......」講到激動處,Amber爸爸一度哽咽,只要天氣變化,Amber的關節就會先知道,她的身體變得跟氣象站一樣。Amber爸爸強調,痛痛女孩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數十位,有的孩子甚至自殘臥軌,只希望結束這一切。雖然他知道衛福部一定會上訴,還是希望能給他們一條路走。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我們誠懇、沈痛地呼籲薛部長停下來想,為什麼這些小孩會發生這些事?」對於衛福部一再以「以人口群體為研究基礎」的實證強調「HPV疫苗不會增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的說法,黃淑英理事長強調對大多數人不會有影響,不能以此來推論對少數人不會有影響。痛痛女孩有多起的案例、發生的時序、症狀的相似性,所謂的醫學實證並非絕對,有罕見的例外,也時常在多年後被推翻。目前的案例,無法確認受害情形與疫苗「有因果關係」,但也無法說絕對與疫苗「無關」,應屬於「無法確定」。
立法委員林淑芬指出,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0條,因預防接種而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立法精神是民眾因群體健康特別犧牲補償的精神。勝訴案件中,法官肯認個人因政府推廣、輔導、或強制接種疫苗發生無法預期的損害時,是屬於為公共福祉而產生的「特別犧牲」,不應由個人承擔,國家有制定法律給予社會補償的責任,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但衛福部一邊打官司一邊修改遊戲規則,將審議辦法中受害情形與疫苗「無關」的範疇擴大,令人無法接受。
衛福部疾管署專委張育綾回應,不論是什麼制度,結果都未必能盡如人意。要上訴的原因是法官的判決理由會讓之後的審議滯礙難行,而不是針對個案。對此,黃淑英理事長及林淑芬委員都表示無法接受,Amber爸爸沈痛地說請衛福部來看看這些受苦的孩子,幫幫她們,讓她們的日子好過一點!
完整新聞稿:[記者會]
HPV疫苗痛痛女孩勝訴再三案!衛福部,你還要上訴嗎?
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videos/260457543563586/
+ read more
2023-09-01
民俗療法如何助長錯誤資訊
當倫敦在1665年陷入鼠疫疫情時,許多人拚命尋求一種方法來保護自己和親人免於生病。一種廣泛採用的方法包括將兩小瓣大蒜混合在一品脫(約568毫升)鮮牛奶中。人們相信早上空腹喝這種調飲可以預防這可怕的疾病。
就像那些經歷過倫敦大瘟疫的人一樣,許多人尋找可以阻止COVID的補救措施,這就是為什麼大蒜可以治癒或保護人們的說法在社交媒體上激增的原因。這些說法促使憤怒的世界衛生組織在推特上發出警告。
遺憾的是,儘管實驗室研究顯示大蒜確實具有抗菌特性的化合物,但攝入大蒜以防止感染任何細菌或病毒的想法主要是民間傳說。
民間療法可能聽起來是良性的,但它們會傷害人。例如,一名72歲的婦女由於每天使用生大蒜以保護自己免受冠狀病毒侵害而最終導致舌頭被大蒜的化合物灼傷及潰爛。
醫學民俗智慧
大蒜作為適用於任何情況的療法是以民俗醫學智慧為基礎,這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廣泛的關於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信念的總稱。
民俗智慧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誘人直覺性,通常起源於文化信仰以及長期持有的傳統。民俗智慧涉及草藥,飲食建議和遵循從特定行為的建議。它經常通過口耳世代相傳,這可能是儘管醫學不斷地進步,但關於疾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的神話仍然存在的原因之一。
例如,許多人認為在游泳前吃東西是危險的,這種不可動搖的信念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儘管這個邏輯看起來很有說服力,但游泳前進食會導致溺水的想法已遭研究人員駁斥。
(一份17世紀的報紙,建議讀者喝加大蒜的牛奶。 蘇格蘭國家圖書館,CC
BY-NC-SA)
民俗智慧很複雜,因為一方面它廣泛屬於錯誤資訊的範疇,但另一方面它不太符合通常的錯誤資訊類別(如假新聞或誤導性廣告)。如果有人贊同民俗智慧,這並不一定是他們有反科學信仰的強烈指標。
例如,相信「饑餓可抑止發燒」的人也會支持疫苗。同樣,遵循官方健康建議且使用民俗智慧作為抵禦冠狀病毒額外保障的人也並不罕見。
不要小看它
民俗智慧主要是良性的觀點可能是專家們傾向於較少關注它的原因。例如,相信睡前喝溫牛奶可以助眠,這不會傷害你(即使這不是真的)。然而,其他信念可能是危險的,例如,吃特定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的想法,這可能導致人們認為他們不需要接種流感或COVID疫苗。
民俗智慧與其他類型沒有科學支援的錯誤資訊一樣,經常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這意味著它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例如,在2020年,當英國進入疫情封鎖狀態時,伯明罕兒童醫院的燒傷中心因吸入蒸汽而造成的燙傷數量增加了30倍。這是由社交媒體上的民俗智慧引起的,誤導父母相信吸入蒸汽可以預防或治療呼吸道徵狀。這尤其令人沮喪,因為自1969年以來全球發表的研究都強調了蒸汽吸入的危險。
雖然民俗智慧的一些例子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學合理性,但其他例子則沒有。例如,1870年左右的醫學民間諺語「每天一個蘋果讓醫生遠離」,可能是基於蘋果富含營養的智慧。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雖然蘋果所含的維生素可能不是特別特殊,但蘋果被認為是所謂的功能性食品,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似乎可以促進健康。
民俗智慧不太可能會消失。因此,我們需要瞭解是什麼讓人們相信它,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挑戰了對科學的信念。對民俗智慧的信仰與人們為保護自己的健康而實際採取的行動之間似乎存在著複雜的關係。瞭解這種關係可能是防止其有害影響的關鍵。生命可能取決於它。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3.08.30)
+ read more
2023-08-29
芭蕾平底鞋如何影響您的雙腳
我們經常被警告高跟鞋的危險,所以你可能會認為芭蕾平底鞋(如下圖1)沒有問題。
然而研究顯示,沒有明確的證據表示長期穿著芭蕾平底鞋對足部健康有害,但不合腳的芭蕾平底鞋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
(圖1:取自新聞資料。Shutterstock)
據估計,70%的人口穿著不合腳的鞋子。腳部和鞋型之間的不匹配會增加腳部疼痛,降低穩定性,並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水泡、雞眼和老繭。隨著時間,習慣穿緊身鞋與腳趾、腳部的骨骼變化有關。
鞋頭的問題
許多平底鞋都有一個又淺又窄的鞋頭
(鞋子內腳趾的位置)。太小的鞋頭通常與腳的形狀不相符,最終會壓扁腳趾。它還會增加腳的壓力,並限制行走時前腳掌的活動。
但鞋頭太大也是一個問題。腳在鞋內過多的活動會對皮膚造成壓力和摩擦,從而導致老繭、雞眼、水泡和傷口。
不合適的鞋頭還會對腳趾甲造成微創傷,最終會改變腳趾甲的外觀和厚度。
因此,如果您穿平底鞋,請確保選擇腳趾尺寸合適的鞋子。
鞋跟呢?
健康專家通常建議選擇低跟鞋而不是全平底鞋。非常平的鞋子會對支撐足弓的軟組織(特別是足底筋膜)施加更大的壓力。
研究顯示,從完全平底鞋換成低跟的鞋可以減少站立活動時足底筋膜上的張力。
另一方面,其他研究也指出,大多數人會調整腳踝和膝蓋的運動,以適應不同鞋跟高度的鞋子。
平底鞋的支持性如何?
芭蕾平底鞋往往具有非常柔軟輕薄的鞋底和後跟護套(圖1紅色的部分,包覆腳後跟和支撐腳後部)。
這些輕薄柔軟的後跟結構經常被認為平底鞋缺乏支撐。但足部和鞋類專家對於支撐到底有多重要存在著激烈的爭論。
赤足鞋(如圖示2)研究證實,比起穩定支撐的鞋款,穿著赤足鞋行走可顯著減少膝蓋的負荷。
研究還發現,極簡鞋(同赤足鞋)可以增強我們在行走、跑步或跳躍時,蹬地使用的某些足部肌肉力量。
(圖2:赤足鞋/極簡鞋)
然而,有其他研究發現,穩定支撐的鞋款比平底柔軟的鞋款更能改善步行時的膝蓋疼痛。
平底鞋的鞋底很薄,意味著腳下幾乎沒有緩衝。雖然更多的緩衝可以提高舒適度,並減少腳底皮膚的壓力和應變,但沒有證據顯示它可以減少小腿的負載。
事實上,與平底柔軟的鞋子相比,穿具有襯墊的鞋子行走會增加膝蓋的負荷。
所以結論是什麼?
結論是好壞參半。是的,的確有證據表示平底或不合腳的鞋子可能是有害的,可以在腳跟(腳踝周圍)和膝蓋上看到。
但也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芭蕾平底鞋會導致長期的足部健康問題。
重要的是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來適合您的腳型和需求。
如果您要購買芭蕾平底鞋,請嘗試:
*
選擇一雙鞋頭不會擠壓腳趾,鞋底至少與腳一樣寬的款式
* 選擇至少後跟具有一定結構和支撐性的平底鞋
* 選擇一雙低鞋跟而不是完全平跟的鞋款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3.08.22)
+ read more
2023-08-28
【姑嫂玩健康報】月經迷思阻止了無數女...
發報日期:2023年8月28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說書給你聽:從前從前,公主逃離了城堡
🎥看見月經-從運動談起
🎥職場性騷擾新修法,內容有哪些?
🎥說書給你聽
【鬼月特輯】女人不管是生是死都被排擠?
+ read more
2023-08-14
乳房攝影 70歲以上女性可能被過度診斷
乳房X光攝影一般被認為可用於篩查早期乳癌,能在患者或醫師觸摸到腫瘤前就發現病灶。然而,過去曾有研究提出不同意見,認為乳房攝影讓女性被過度診斷。最近一項美國研究,再度對老年女性進行乳房檢查的價值提出質疑。
研究指出,相較於沒有接受乳房X光檢查的人,70歲以上女性接受檢查更容易被診斷出「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的腫瘤,亦即過度診斷。過度診斷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治療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和經濟壓力。
年齡越大 越容易被過度診斷!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追踪了2002年接受乳房X光檢查的5萬4千多名70歲及70歲以上美國女性。數據顯示,在70至74歲經由X光檢查確診的乳癌病例中,高達31%的病例被過度診斷。
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度診斷情況也在增加。74歲至84歲的女性中,這一比例躍升至47%;在85歲及85歲以上的女性,這一比例躍升至54%。
研究沒有發現與篩查相關的乳癌死亡率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減少。
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耶魯大學醫學院Ilana
Richman博士表示,對老年女性進行持續篩查的一個擔心是發現永遠不會出現症狀的乳癌。在某種程度上,早期掌握這些乳癌不太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老年女性應該怎麼辦?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建議50歲至74歲女性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但該機構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評估75歲及75歲以上女性接受乳房X光攝影的益處和危害。該工作組正在審查一項建議草案,草案提出女性應從40歲起定期接受乳房X光檢查。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55歲以上女性,其平均餘命超過10年者進行篩檢;美國醫師學會則建議停止對74歲以上平均餘命為10年或10以下的女性進行篩查。
Richman博士提醒:「對於正在思考我是否應該繼續X光乳房檢查的老年女性來說,瞭解全面的風險和益處至關重要」。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腫瘤學系Otis Brawley教授和Rohan
Ramalingam在一篇單獨發表的評論中寫道,醫生需要新的工具以求客觀地確定癌症的階段和嚴重程度。
台灣的老年女人呢?
台灣政府目前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70歲以上女性不在補助範圍內。乳癌防治的衛教宣導上,也沒有對老年女性的側重。
根據衛福部統計,相較2010年,2020年70歲以上女性罹患乳癌人數增加了135.3%。顯然,台灣罹患乳癌的老年女性人數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可能與人口老化等因素有關,但在發現疾病與過度診斷的衝突下,是否要建議70歲以上者做乳房篩檢是當下急須嚴肅面對的議題。
更多關於乳房攝影的新聞
乳房密度變化速度不一 可能是乳癌風險徵兆
美FDA新規定:乳房X光報告需有乳房密度資訊
胸部摸到腫塊 不是乳癌就能放心?
編譯來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23.08.08)、REUTERS(2023.08.08)
+ read more
2023-07-26
晚年當志工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
許多退休人員選擇志願服務來幫助他人,新研究顯示,這種行為也有利於志願者的大腦健康。
研究人員表示,晚年的志願服務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認知(精神)衰退和失智症的影響。參與志願服務的老年人比沒有參與這些服務行為的同齡人有更好的記憶力和執行功能。
阿茲海默症協會首席代表團和現場運營官Donna
McCullough說,「志願者是所有社區的基石,對於包括阿茲海默症協會在內的許多組織的成功和影響力至關重要。」
她在協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希望這些新數據能夠鼓勵所有年齡和背景的個人參與當地志願服務,不僅有利於他們的社區,而且有可能造福他們自己的認知和大腦健康。」
支持教育、宗教、健康相關和其他慈善機構可以為人們帶來多種好處。其中包括有機會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增加社交互動和精神刺激的機會。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2,400多名不同種族的美國老年人的志願服務習慣。平均年齡為74歲。
研究顯示,志願服務與執行功能(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和情節描述(事件或個人經歷的記憶)測試中有更好的基線分數之間存在關聯。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1.2年的追蹤期間內,認知能力下降的趨勢有所減輕,但這在統計上並不顯著。此外,每週做幾次志願者的老年人的執行能力最高。
研究者指出,「志願服務對於晚年更好的認知可能很重要,並且可以作為所有老年人的一種簡單干預措施,以預防阿茲海默症和相關失智症的風險。」「我們下一步是研究志願服務是否可以預防認知障礙,以及身體和心理健康如何影響這種關係。」
在醫學會議上提出的研究結果被認為是初步的,直到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此外,雖然該研究發現志願者和更好的大腦健康之間存在關聯,但它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研究結果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上公佈。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3.07.2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