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你們很多人所經歷的,在運動後,休息一下,會有肌肉酸痛的狀況。到底是什麼導致肌肉痠痛,以及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什麼呢?
肌肉痠痛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
在運動後有些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但這可能會阻撓你做更多的運動。用於描述這些疼痛的科學術語是遲發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或DOMS),是由肌肉纖維的微創傷(通常稱為“microtears”)所引起的。
這種損害會引起肌肉纖維腫脹和發炎,並釋放出會使肌肉內的神經敏感的物質,使得當肌肉收縮或伸展時產生疼痛。
這種疼痛通常在運動後24至72小時內達到高峰。導致最多肌肉酸痛的運動類型是「離心運動」,如下坡行走,肌肉的伸長而產生的拉傷力。
關於這個疼痛有個好消息。當肌肉細胞從這種「微創傷」中復原時,它會變得更強壯,並且可以在不發生損傷的情況下,再次產生同樣的力道。因此,儘管最初的強化過程很痛苦,讓我們的身體適應新的訓練方式是很重要的事。
該過程的發炎環節對於肌肉組織的增強和適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反覆使用抗發炎藥來處理相關的疼痛可能減少訓練的效果。
復原方法會讓我擺脫痛苦嗎?不見得!
在我們想到要從運動中恢復之前,你首先要記得的是—─運動要緩慢地開始並逐漸地進步。
即使你緩慢地開始,仍然可能會受肌肉痠痛折磨,而且你可能想知道如何減緩肌肉酸痛。現今已有大量新穎的復原工具和技術聲稱可以提供幫助,但是某些方法尚無定論。
一些較常見的復原方法,如:冰浴、按摩、按摩滾筒和壓縮衣等,被認為是有效的、短期的運動後復原策略。
至於其他復原策略的功效,仍然沒有很清楚。在復原領域,復原靴或袖子(recovery boots or sleeves)、鹽水漂浮法(float tanks)和冷療(cryotherapy chambers)等技術還是較新的。儘管已經有些有望的研究結果,但在做出準確的判斷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但是,這些復原工具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會讓你「感覺」較好。儘管研究並不總是顯示這些技術或小工具有實質的益處,但通常使用它們會導致肌肉痠痛、疼痛和疲勞感降低。
這只是安慰劑作用嗎?可能!因此,如果你認為某種產品可以讓你感覺更好,那麼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或許真的會有所改善。
復原的大基石
然而,上述的那些技術對於復原的效力是很有限的。要真正合適地復原,我們需要注重的是「大基石」,這包括充足的睡眠和最理想的營養攝取。
睡眠是我們擁有的最佳復原策略之一,因為這是大多數肌肉修復和復原發生的時間。確保你有規律的睡眠習慣,以及每晚試著睡大約八小時是一個好方法。
營養的確切的策略則因人而異。你也應該向專業人員尋求營養建議,但請記住這3R:
- Refuel (補給燃料):在運動後更替體內碳水化合物
- Re-build (修復&重建):蛋白質的攝取可以幫助肌肉修復和重建
- Rehydrate (補充水分):讓液體攝取量保持在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夏季!
重返運動和訓練後,好好享受重新獲得的自由吧!但切記要慢慢的回歸運動習慣。在你將辛苦賺來的錢花在令人振奮的復原工具上面之前,也請確保你有獲得健康的飲食及睡眠。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0.12.03)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