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COVID-19疫苗後,有些人頭痛整天躺在床上、有些人因為發冷徹夜難眠、有些人可能只是手臂酸痛,或者根本沒有感覺!
疫苗的副作用或接種後有無發生副作用,並不是人體會否受病毒侵害的重要指標。新的研究指出,雖然接受mRNA疫苗後出現的各種副作用可能是免疫系統開始運轉的跡象,但未出現此類反應並不意味著疫苗沒有作用。
副作用輕重VS抗體濃度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測試了206名醫院員工接種輝瑞(Pfizer)疫苗前後的武漢肺炎病毒抗體,並進行有關疫苗相關反應的追蹤調查。
結果與臨床試驗一樣,手臂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91%的人在第一次接種後出現疼痛、82%的人於第二次接種後有此症狀;接種第一劑後42%的人感覺虛弱、疲倦,62%的人於接種第二劑後有這樣的感受;在身體疼痛方面,28%的人於第一次注射後有感覺,52%的人則於第二次接種後發生。
但疫苗副作用症狀的嚴重程度與接種後一個月人體內的抗體濃度之間沒有相關性。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應該讓人們放心,接種mRNA疫苗後沒有副作用並不意味著疫苗沒有如預期地起作用。
沒有副作用症狀不表示無效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病毒學榮譽教授E. Brown表示,人體產生免疫力時會有發炎的現象,確實會發生煩人的症狀,但是,不需要太多。
並且,每個人的免疫反應都不一樣,不是副作用越嚴重就越安全。也就是說,相較於接種疫苗後只有手臂酸痛的人,因為副作用躺在床上一天的人,也不一定更受到疫苗保護。
編譯來源:REUTERS(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