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冠狀動脈剝離?

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 是女性心臟病發作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們對它的瞭解並不多。最近加拿大科學家針對此疾病發表了初步研究結果。

 

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是指冠狀動脈血管壁之內、外夾層裂開,血液滲透進其中而形成血栓(clot),導致動脈變窄,限制血液流動。SCAD的症狀與心臟病發類似,並且症狀還包括胸痛;心悸;手臂、肩膀或下巴疼痛;感到噁心;呼吸急促;盜汗及暈眩等。

 

研究作者Jacqueline Saw教授指出,SCAD是導致三分之一60歲以下婦女心臟病發作的原因,這種疾病在過去不容易被診斷出來而曾被認為是罕見的。雖然近來「冠狀動脈內成像技術(intracoronary imaging techniques)」的進步改善了診斷,但我們對SCAD的病因和自然發展的過程仍所知甚少。治療SCAD主要是在恢復心臟的血液流動,部分患者僅接受藥物治療,另一些患者則通過支架或動脈繞道手術來打開動脈。

 

這份加拿大研究,檢視了SCAD的臨床表現、自然發展過程、治療方法和結果。研究人員在2014-2018年間從加拿大20個中心和美國2個中心招募了750名急性SCAD患者,這些患者是經由「血管造影核心實驗室」而被診斷有SCAD。在研究開始時,研究人員收集了可能導致SCAD的人口資料、壓力源和患者狀況的訊息及其治療方法,並追蹤這些患者三年以觀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

 

最近研究團隊報告了這群患者的基本特徵及入院跟追蹤一個月後的結果。患者平均年齡為52歲,89%為女性。

 

導致SCAD的可能原因

大約一半的患者(49%)報告了在事件發生前有情緒壓力,30%的患者報告了身體上承受壓力(10%的患者表示提了超過23公斤的重物)。最常見的誘發因子是「纖維肌發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佔40%,這會使動脈細胞發育異常,並導致動脈狹窄、動脈瘤或裂痕。其他誘發因子是懷孕5次以上(佔10%)、處於分娩前後(5.3%)、接受生育治療(5.1%)、患有系統性發炎(4.7%)和結締組織疾病(3.5%)。

 

Saw教授表示,情緒壓力似乎是引發SCAD的主要原因,而在女性身上較常見的「纖維肌發育不良」也扮演重要腳色。「纖維肌發育不良」通常沒有症狀,有些病人會有頭痛或感覺耳朵裡有嗖嗖聲(脈動性耳鳴pulsatile tinnitus)。

 

SCAD的症狀

所有患者均出現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其中99.3%患者心臟病發,0.7%有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要症狀是胸痛(10名患者中有9名發生),而在血管造影中,左前降支動脈最常受影響(佔52%),最常見的特徵是瀰漫型血管狹窄的症 (稱為第2型SCAD;佔58%)。

 

治療方法

85%患者僅接受藥物治療,14%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又稱心導管手術),不到1%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bypass surgery)。

 

Saw教授表示,研究顯示SCAD主要影響中年女性,大多數急性表現與心臟病發作同時發生。絕大多數患者僅依靠藥物治療可存活30天。然而,30天內心臟病復發和再次急診的比率很高。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對SCAD患者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8.25)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