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建構美容醫學安全友善環境

第十六屆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建構美容醫學安全友善環境-

 

行動宣言

 

2013.05.28

 

    近年美容醫學興起,在商業利益掛帥下產生許多亂象:醫美廣告無所不在,誘使國人過度重視外在形象;各式療程項目琳瑯滿目及醫療效果誇大,使民眾無法獲得充分資訊,導致術後效果常與期待有落差而產生糾紛,甚而造成身體損傷。為了瞭解美容醫學環境的現況及民眾的期待,台灣女人連線於全台辦理了8場「微整形?危整形?醫美安全形不形?」座談會,針對女性對美容醫學環境的看法及需求進行了解;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成員也展開醫美產業的調查行動;同時我們也從醫療儀器、產品及醫療技術的安全性,檢視政府對美容醫學的管理及政策,並據此提出政策建議,以避免不安全的醫美環境對女性健康造成傷害。在經過半年的行動,我們發現:

 

    在醫美市場的競爭下,醫美廣告已經到達無所不在的氾濫程度,不論在捷運、公車、看版、網路、手機簡訊,生活中到處都看的到,其中不乏違法廣告,包括:診所促銷折扣、買療程送贈品;誇大醫療效果、行銷非適應症及未核准療效;購物台、部落客等非醫療機構也違法替診所宣傳;甚至媒體廣告新聞化等情況更是越漸嚴重。

 

    再者,民眾獲得的資訊嚴重不足且偏頗,很多醫美診所是由諮詢師或顧問提供醫療資訊及診斷,其所提供的醫療資訊多為片面,常刻意忽略醫療風險與副作用,即使是由醫師提供諮詢,也常未善盡告知義務。民眾在簽訂契約或手術同意書時,往往會被診所人員行銷話術的誘導,而捨棄審閱期之行使,這種種的資訊不足,使民眾花錢卻反陷入未知的風險中。

 

    而鑒於醫美是讓健康的身體承擔醫療風險的一種醫療處置,安全的醫療環境應是最基本的要件。然,我們發現,美容醫學不論是醫療技術或是微整形產品、儀器的安全性,常缺乏足夠的研究證據證實,例如:自體脂肪移植有極高的感染及失敗率;PRP自體回春療程尚無完整堅實之文獻證明;微晶瓷及雅得媚超過一年的長期安全性或有效性未知;玻尿酸、肉毒桿菌等針劑可能因保存不當而有變質、感染等問題,且長期、頻繁注射後會有哪些副作用目前也缺乏研究評估;美白針、消脂針等獨家配製的針劑成分不明,以及美容醫學儀器被使用在非適應症的用途,其安全及療效都令人質疑。

 

    對部分未受過整形外科訓練的醫美醫師,要施行高侵入性的手術時,能否提供專業的醫療評估、適妥的診斷及安全無虞的醫療保障,我們也有疑慮,此外,因國內麻醉科醫師不足,許多醫美手術的麻醉是由執刀醫師執行,有些甚至違法使用麻醉護士;再者,也有美容師來執行醫療性皮膚療程的違法情事,而不論是醫師專業不足或非醫事人員違法執行醫療,都使得民眾就醫安全堪慮。

 

    雖然,醫策會於2013年初提出「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訂定醫療機構認證基準及醫師資格的相關規範,希望保障民眾就醫安全,但此認證為民間自辦,非衛生署委辦的「官方認證」,缺乏公權力及公信力,根本無法落實保障民眾美容醫學就醫安全。

 

    因此,對於建構一個安全友善的美容醫學環境,我們有下列的訴求

 

一、         政府應制定因應醫美多元廣告樣態的相關管理辦法,並加強違法廣告取締、提高罰則,以遏止醫美廣告氾濫。

 

二、         美容醫學之醫療院所應依醫療法規定,醫療諮詢及診斷應由醫事人員為之,政府對醫療院所內非醫事人員之諮詢師或顧問違法提供醫療諮詢,應嚴加裁罰。

 

三、         政府應邀請婦女及美容醫學專業團體訂定美容醫學相關處置或措施之知情同意書範本,內容應包含審閱期及醫美技術說明書的提供,並落實醫師善盡告知義務。

 

四、         美容醫學處置未確立對未成年人安全、有效者,政府應規範不得在其身上施行。

 

五、         政府應建立醫療機構及民眾之美容醫學不良事件通報系統,以改善美容醫學環境安全。

 

六、         衛生署應於官網成立「美容醫學」專區,提供醫美技術、產品、儀器、院所,以及不良事件通報系統分析等相關資訊。

 

七、         政府應凝聚社會共識(如開公聽會等),確立醫美服務的提供與購買是否適用消費者保護法。

 

八、         政府應全面檢討醫美產業,提出報告並制定強制性醫美安全管理政策,而非僅由民間提出鼓勵性的品質認證。

 

九、         政府應加強宣導多元外觀價值及美容醫學就醫安全,以保障民眾的健康權益。

 

 

參與團體: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仁仁孝道促進會、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北市社區婦女聯盟、台中市婦女發展協會、台中市環保義工協會、台中市沙鹿鎮婦女才藝推廣協會、台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助產學會、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社團法人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社團法人南投縣家長關懷教育協會、社團法人台中縣木棉花愛縣關懷協會、社團法人台中市忘憂草女性成長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晚晴婦女協會、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國際蘭馨交流協會、新北市保母協會、財團法人德光文教基金會、澎湖縣水噹噹婦女會、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台灣女人連線等27個團體。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