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間談論體重的態度需要改變!

對體重、身形的偏見普遍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就像減重計劃、排毒茶一樣常聽到。心理學家G. Mackintosh專門研究體重和身體形象的問題,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這裡談論的不是肥胖本身,而是「你看起來好像太胖了」、「你是不是吃太多了」、「你這樣的體型應該不愛運動吧」這樣的說詞。關於體重、身形的羞辱讓我們處於飲食失調的風險中,更讓我們避免運動,尤其是在公共場合。這不只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更可能限制了個人未來的發展。

 

也因為這樣,我們希望改變這個氛圍,更希望下一代不要面對這樣的壓力。儘管主流媒體、美容行業和衛生專業人員等在這些負面壓力的形成上發揮了作用,但最有力的影響還是來自與我們最接近的人,也就是家人。

 

父母直接影響了孩子對身體形象的想法,孩子帶著這些觀念長大並影響他人及後代。來自祖父母或親戚們的嘲弄不只影響著孩子,可能也喚起父母童年時期關於體重的創傷,讓他們無法應付這些語言。

 

對於那些在這個挑戰中苦苦掙扎的父母,這裡有一些過濾負面壓力的建議。

 

誠懇地分享

如果有人的言語冒犯了你或你的孩子,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要展現你的脆弱,向人們表達憤怒或挫敗等當下的真實感受。當這些親人在乎你並且希望你過得好時,這樣的方式可能會令人驚訝地有效果。如果覺得他們很容易受到傷害,請進行深入而有意義的對話,不要讓他們成為壞人,試著將注意力從過去的錯誤轉移到未來的可能性。

 

建立規矩

為自己的家和孩子建立一些明確的規矩,可能像是「在這個家中我們不討論體重」或「在我們家中,父母提供食物,而孩子決定他們自己要吃什麼」。

 

這些規矩可能需要不斷提醒,例如:「媽,大雄可以吃一些食物。」、「大雄,好好地吃你喜歡的東西!」

 

適時地緩和氣氛及機會教育

儘管你用心地處理,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如此。如果你認為某些人的行為或言語確實有害可能可以選擇限制接觸。這也是一個機會教育,告訴孩子們有關社會的有害訊息以及如何面對。「爺爺在長大時常常沒吃飽,食物很珍貴,所以如果有人沒把食物吃完時,他會很生氣。但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吃得太多了,如果你吃飽了就可以停下,這些食物我們可以做點變化下一餐再吃。」

 

這可能也是調整適應能力的好機會,「我知道奶奶說你肚子有點大,讓你感到沮喪,但是奶奶說的話不一定是真的,我們不需要為了這個擔心太多。」

 

保持善意

但是,在面對這些充滿緊張的對話時,請務必保持善意、同情和理解。沒有人願意在被攻擊時接受建言,良善的溝通是鼓勵他人的最佳方法。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現實,飲食文化的反思對人們來說仍然很陌生,尚未被廣泛接受。所以還必須做出許多的溝通跟嘗試,這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

 

社會變革的發生是因為人們需要,有高度的對話可以促進更好的社會。這些對話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以及子孫後代。畢竟,種族主義、同性戀恐懼症和性別歧視正不同程度地在世代相傳中被淘汰,應該也要發生在肥胖恐懼症上吧!

 

更多相關閱讀

與體態和平相處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1.15)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