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避孕方式具有更高的靜脈栓塞風險

荷爾蒙避孕是公認的靜脈栓塞症(VTE)風險因素,而其風險受雌激素劑量和黃體素類型的影響。因此,含有低劑量雌激素、新型黃體素和生物同質雌激素的新型配方的VTE風險需要進一步瞭解。

 

丹麥國內的一項世代研究發現,在荷爾蒙避孕藥物的使用者中,靜脈栓塞症(VTE)的風險因方法和劑量而異,其中使用複方避孕藥和注射劑的風險最高。

 

以下荷爾蒙避孕藥每10,000人年的標準化VTE發生率為:

  • 複方用藥:10.0 (95% CI 9.2-10.9)
  • 陰道環:8.0 (95% CI 4.6-12.8)
  • 貼布:8.1 (95%CI 1.5-25.1)
  • 僅含黃體素的藥物:3.6 (95% CI 2.8-4.7)
  • 注射:11.9 (95% CI 4.4-25.6)
  • 子宮內避孕器:2.1 (95% CI 1.7 -2.6)
  • 植入物:3.4 (95% CI 1.7-6.3)
  • 未使用避孕措施:2.0 (95% CI 1.9-2.1)

 

丹麥Aalborg University Hospital的Harman Gailan Hassan Yonis醫學博士等稱,當僅考慮已經確診的VTE病例時,這些關聯仍然存在。

 

研究發現,合併荷爾蒙避孕藥,尤其是含有第三代黃體素(progestins,合成黃體素)的避孕藥,風險最高。相比之下,與未使用荷爾蒙避孕藥的女性相比,子宮內避孕器並未顯示出更高的VTE風險。

 

風險隨著複方藥丸的配方及劑量而異。對於含有左炔諾孕酮(levonorgestrel,合成黃體素)的20μg雌激素藥丸,其平均風險比為3.0(95% CI -1.8至7.7),對於含有去氧孕烯(desogestrel)等第三代黃體素的複方藥丸,其平均風險比為14.2(95% CI 9.2-19.3)。

 

與不使用避孕方法相比,各種避孕方法的VTE發生率比率為:

  • 合併用藥:4.6 (95% CI 4.2-5.0)
  • 陰道環:4.5 (95% CI 3.1-6.5)
  • 貼布:5.0 (95% CI 2.1-12.0)
  • 僅含黃體素的藥物:1.8 (95% CI 1.4-2.3)
  • 注射:5.7 (95% CI 3.5-9.3)
  • 子宮內避孕器:1.0 (95% CI 0.8-1.1)
  • 植入物:2.4 (95% CI 1.4-4.0)

 

VTE是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通常在腿部形成並可傳播至肺部。

 

Yonis指出,進行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與新型荷爾蒙避孕藥相關的VTE風險。不同避孕方法之間的風險差異對於個人化避孕諮詢和選擇至關重要。

 

UC San Diego Health的Sarah Averbach醫學博士未參與這項研究,她表示,先前的大型觀察性研究表明,使用複方激素避孕藥的人群中靜脈栓塞症的相對風險較高,但考慮到靜脈栓塞症的罕見性,絕對歸因風險仍然很低。她指出,遺憾的是研究人員並沒有將體重指數、吸菸和家族史考慮進去。

 

她說,僅含黃體素的避孕藥尚未被認為與VTE有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長效型甲羥孕酮醋酸鹽(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一種高劑量、強效的注射黃體素)可能會增加VTE風險。

 

Averbach指出:「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注射黃體素(與任何其他純黃體素避孕藥不同)可能與VTE風險升高有關。」與過去的數據一樣,這項研究可以幫助指導醫生為患有VTE風險較高的患者提供諮詢,讓他們考慮降低風險的治療方案。

 

Averbach也指出,懷孕期間VTE風險會急劇上升,因此「透過防止懷孕,避孕實際上可以預防VTE。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5.02.10)JAMA(2025.02.10)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