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過重、肥胖?
到底多重才稱為過重或肥胖?根據衛生署的定義,成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體重(公斤) /身高的平方 (平方公尺))介於18.5~24為健康體重,介於24~27為過重,介於27~30為輕度肥胖,介於30~35為中度肥胖,而超過35則是重度肥胖。近年國民健康局則以腹部肥胖偵測代謝症候群,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資料顯示,所謂代謝症候群即是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異常等危險因子群聚現象,若男性腰圍≧90公分級女性腰圍≧80公分,有50%會有代謝症候群,容易引發慢性疾病,影響民眾健康。
通常過重、肥胖可以改變生活的方式來解決,重度過胖的人則可能需尋求醫療的協助。
難以承受的重─社會歧視
然而,如同在「減肥、瘦身」篇中所提到的,現在美感的主流價值是「瘦才是美」。相對地說,對於肥胖者的歧視與刻板印象亦常是負面的,他(她)們被認為不積極、懶惰、好吃,或者自制力差。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中,女性的肥胖者尤其被更嚴苛的看待,形象也就更為負面。科學的進步,還給肥胖者一個公道,原來人的胖瘦是先天條件與後天因素所交錯而成的,每人的基因中對於熱量、脂肪的易感性不同、靜態休息時消耗的熱量的程度不同、新陳代謝的速度不同等等,構成胖、瘦體質的先天條件。而飲食、運動習慣等後天環境亦是影響體重的要素。
肥胖是21世紀的健康隱憂!
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體重過重」或者「肥胖」已成為許多國家面對的重要健康問題。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5年公佈的資料顯示,預估到2015年,全球體重過重的成年人將會達到23億,其中肥胖狀態的成年人會達到7億。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自2004年在高層會議中提出打擊全球肥胖問題的方案後,近年一直將肥胖視為重大議題。在台灣,根據98年國民健康局最新資料顯示,過重與肥胖的兒童佔26.95%,而成年人體重過重及肥胖的比例更高達42.31%。
與肥胖密不可分的糖尿病
肥胖所引發的健康問題最主要是心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三者之間互為因果,關係密切。如此的情況尤其是以亞太地區為最嚴重,2005年在泰國曼谷召開的國際糖尿病基金會西太平洋地區大會上,國際糖尿病基金會估計,到2025年,全球約有三億三千萬人罹患糖尿病,主要是第二型,其中超過六成的病患分布在亞太地區。2008年台灣糖尿病學會亦指出,臺灣地區大約有120萬糖尿病患,其中每一百人就有一人是年輕患者。2007年死於糖尿病的總人數為1萬多人,而98%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1-1.5%屬第一型。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包括肥胖、遺傳、飲食習慣等。由於糖尿病是慢性病,不像愛滋病一樣讓人警覺,因此病患的增加速度即使如此快、如此之多,還是容易被忽略。然而,糖尿病對於個人健康的傷害以及對於國家整體醫療資源的佔用,包含併發心臟病、失明等等,都已經讓個人或政府不能掉以輕心、輕忽以待。以美國為例,2003年疾病防治中心研究研究發現,因肥胖疾病所支出的經費大約是750億美金;而澳洲每年花費於糖尿病和相關疾病的經費也超過30億澳幣。更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波肥胖症的警訊中,兒童過重與肥胖的情況日趨嚴重。
打擊肥胖大作戰!
目前我們的生活周遭充斥著糖類過多、熱量過高的食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初提出的「打擊肥胖計畫」即呼籲食品工業應該大量降低產品中的糖份與脂肪含量,並且也建議各國修改稅務政策,鼓勵食品製作得更健康、人們吃符合健康原則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更在2005年公佈全球十大垃圾食物,包括油炸類、醃漬類、加工類肉品等,提醒民眾應盡量減少食用含高脂、高鹽、高糖、高防腐劑的食物,避免導致肝、腎等負擔過重、破壞體內蛋白質和維他命等,損害健康。
對於個人而言,即使肥胖有其先天遺傳、後天環境等複雜的成因,然而個人的飲食習慣與運動習慣還是關連著自己是「胖得健康」或「胖得不健康」,多餘的糖類,特別是脂肪的攝取對身體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負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