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順利落幕
台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全國各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於今(28)日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2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本屆會議以「給女性安全友善的健康環境」為題,聚焦生育議題及醫療植入物管理的討論。
上午的會議中,團體代表們與衛生福利部代表就孕婦高風險用藥藥袋標示、HPV疫苗全面施打、母嬰親善與母乳哺育、醫美違法廣告查處、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研究等議題的現況、政策制訂與改善方向進行提問與回應討論,會中團體代表們充分反應意見與需求,由衛福部代表帶回繼續研議。今年三大主軸議題-產科「開放醫院」合作模式、生產事故救濟及高風險醫療植入物,台灣女人連線則針對目前國內相關制度、法案與管理政策進行檢討,會中由秘書長陳書芳報告。最後,為提供政府相關政策建言,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共同擬定了第22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一同拜會衛福部,遞交行動宣言,並就女性健康相關議題提出意見與建議。在衛福部陳時中部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將進一步研商相關政策落實的規劃,並在過程中邀請相關團體代表提供意見,召開會議蒐集相關意見。
以下為第22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之訴求:
*
訂定產科開放醫院試辦計畫,以公立醫院為對象率先施行,並將醫師及助產師納入合作對象。
*
檢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之法案精神的詮釋,並加強宣導,以完善對女性的健康照護。
*
再次檢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各項救濟金之合理性,並做必要修正。
*
建置高風險醫療植入物「使用登錄」制度,追蹤個案健康情形與監測醫療器材風險。
*
為落實更周全的告知同意過程,對於高風險醫療植入物使用個案應提供「健康風險檢核表」。
完整宣言內容請見
第22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 read more

【活動宣傳】生產,不只是女人的事,更是國家大事!從...
CSW63 NGO 平行會議國內分享
生產,不只是女人的事,更是國家大事!
從「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談起
「生產到底是女人個人的事?還是,國家的事?」這個問題在2015年12月11日,台灣以《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立法,做了回答,本條例成為全球第一部由國家立法保障婦女生產風險的法律。有責任不責難、不論過失,以女性為主體的補償機制,除了全球首創之外,在台灣醫療相關領域,亦是唯二採無過失補償原則的制度。本法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至今,衛福部日前公布首次年度報告,針對494申訴案進行分析,試著完整呈現近年我國之生產事故樣貌。
台灣女人連線推動生產事故立法,歷時13年,為分享這個值得驕傲的台灣經驗,今年三月於聯合國NGO
CSW主辦平行論壇。在本法上路2年同時也是母親節的前夕,歡迎關心此議題者,一同來討論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內涵、推動歷程與實施至今的成果與展望。會中亦將分享此次在NGO
CSW的平行論壇其他國家與會者的回饋意見。歡迎呼朋引伴一起來討論!
時間:2019年5月5日(星期日)14:00~16:30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民進黨婦女部
費用:免報名費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與會者
13:50-14:00
報 到
14:00-14:50
專題演講:
生產無後顧之憂:「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推動歷程、現況與展望
黃淑英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14:50-15:50
座談主題:
1.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對女性生育權的影響
2.無過失救濟制度於生產或其他醫療領域的現況與意涵
3.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現況與待改善之處
主持人:
林綠紅/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與談人: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楊惠君/報導者副總編輯
龔文翎/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分校社會學系博士生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15:50-16:30
交流與討論
電話:02- 02-23929164 台灣女人連線
報名:https://forms.gle/S7rLZwkz5xS2kyc39
+ read more

健康「心」主張 男女很不同
【緣起】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健康殺手,2013-2017年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增加了14%。但是,女性常因不了解風險與症狀而錯失預防、檢查或治療的機會。
其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臨床反應有性別差異,女性應了解這些差異以提升對心血管健康的警覺,進而做預防及檢查。同時,培養活躍的生活習慣,促進心血管健康。
2019年「為女著紅」—健康「心」主張
男女很不同,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一起為女性的心血管健康把關!
【知識補給站+】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性別差異?點我了解詳情
➔➔哪些運動可以促進女性心血管健康?點我了解詳情
➔➔女性有哪些特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點我了解詳情
【為女著紅,抽好禮】
❤ 活動步驟:
* 於3/8(五)「為女著紅日」穿上紅色衣飾並拍照
* 於3/8(五)將照片上傳個人臉書,同時標籤
#TAIWAN為女著紅
*
在「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臉書粉絲專頁的置頂貼文下方留言:「健康心主張
男女很不同」
貼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1501887220103594/posts/2049368112022166/
❤ 獎項:參加上述活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有機會獲得:
* 歐姆龍血壓計(1名)
* 500元7-ELEVEN禮券(50名)
❤ 抽獎方式:
我們將從「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臉書粉絲專頁的置頂貼文下方的留言者中抽出幸運得獎者,同時看所抽出的人是否有在3/8(五)上傳穿紅色衣飾的照片於個人臉書,因此請記得將上傳照片的貼文設為【公開】,以便參加抽獎活動。
【注意事項】
*
「著紅行動」臉書抽獎活動至2019年3月8日24:00截止,得獎名單於3月13日公布於「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臉書」粉絲專頁。
*
得獎者請於3月18日前私訊回覆得獎人資料,包括:收件者姓名、地址及電話,逾時不補。
* 贈品將於3月底前以郵局掛號寄出
*
贈品寄送僅限台灣地區,若因資料不全、有誤,而導致贈品郵件退回、冒領、遺失者,恕不另行補發。
*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保留活動修改之權利
+ read more

【座談會】#Me Too一年:改變與反挫
自從2017年美國電影監製Harvey
Weinstein被爆出性醜聞後,#Me
Too行動撼動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影藝、教育及宗教等領域。這如星火燎原般的勢力擴及歐、美、亞、非洲多國,顯示性騷擾、性侵害的社會問題不僅不分國界,也是長年被忽視及壓抑的問題。參與#Me
Too的人要讓世界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並改善現有體制的不足。
不過,一如所有社會行動可能會遭到反挫,#Me
Too行動也不例外。反#Me Too最具影響力的論述是,#Me
Too指控難以辨真偽,而被指控的人仍可能因此名譽掃地、失業等;即使#Me
Too的指控是真的,加害者受到的負面結果是否有比例失當的問題。
在台灣,人們對#Me
Too行動的迴響並不大。從體育主播張旖旂響應#Me
Too後遭受到的網路攻擊,即可看出受害者多難以獲得支持的現實。而不友善的社會氛圍鞏固了受害者沉默、他人難以提供支持、加害者難以被制裁的惡性循環。
雖然#Me
Too行動遭受了反挫,但也並非對社會毫無正面影響。在美國,#Me
Too行動促使政治版圖改變,女性參政人數也增加,而在企業與立法上也造成了實質的改變。
當我們努力響應#Me
Too行動時,我們需要面對台灣性文化存在已久的問題,否則台灣即使有性平三法,受害者在尋求協助時仍會困難重重。如今,#Me
Too已燃燒一年,我們能從#Me
Too行動及其遭受的反挫反省出什麼?我們又如何給予想參與行動的人支持讓#Me
Too能在台灣發酵?
【時間】2018年12月9日 (日) 14:00–16:00
【地點】女書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主講】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報名】https://goo.gl/forms/utultMKzM9MEEYrJ3
+ read more
【活動】第18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
2004年11月,台灣女人連線偕同婦女團體病友團體共同成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以平衡醫療體系的男性思考、提供國內婦女完整的健康資訊與促成具性別意涵的健康政策。自2005年起,每年定期於9-10月間舉辦網絡會議,會議中針對各項婦女健康議題蒐集資料,以專題演講方式,進行現狀報導、討論,使地方婦女團體得以結合自身經驗與資源,共同找出可行的合作方式,集結力量向大眾與政府發聲。
2018年研習營課程包含「2018婦女健康重要議題」、「別讓記憶說再見–認識失智症」、「從性別觀點看骨質疏鬆」及「兩性關係從#Me
Too談起」等女性健康議題的分享與討論,並召開「婦女健康網絡會議」,與網絡成員代表共同商議2019年「為女著紅」的行動及2019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主題,經過一番討論後,決議明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以推動「開放醫院」作為重點議題。
活動照片
《相見歡》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怡翎主持
《專題演講一》2018年性別健康熱門議題
《專題演講二》別讓記憶說再見—認識失智症
《專題演講三》從性別觀點看骨質疏鬆
《專題演講四》兩性關係從#Me Too談起
《會議-為女著紅》報告2018年成果及討論2019年行動內容
《會議-528》討論2019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
+ read more

【活動宣傳】國家健康政策下的女性自主一從母乳哺育談...
為了促進母乳哺育,政府跟進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將嬰兒奶粉的廣告立法加以管制、啟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並提供母乳哺育資訊,鼓勵「醫病共享決定」(SDM)。
母乳哺育是養育嬰兒最自然的方式,但,是不是最好方式?最適合的方式?應該由誰來決定?這是近年在英美各國浮現出的爭議議題。
在台灣,政府將WHO推動的「『嬰兒』友善醫院」,更名為「『母嬰』親善醫院」。許多醫院在攸關補助的誘因下,強力推動嬰兒友善相關措施,如:強迫母嬰同室、只給母奶哺餵的資訊等,讓疲憊的女性飽受壓力,失其「母」嬰親善的美意。
女性在決定嬰兒哺育方式時,常因為資訊不對等而感到混亂與挫折,例如:配方奶是否營養成分不足?是不健康的食物嗎?等。政府應提供女性完整的、非誘導的、有科學證據的嬰兒哺育資訊,而非為了達到政策的目標值,偏重母乳哺育的資訊,忽視難以或不願母乳哺育的女性的需求。
WHO的準則通常是全球性的,而各國的經濟背景、社會條件、環境資源不一,且人權觀念亦迥異。在採用普遍性的準則時,應有「因地/因人制宜」的考量。在母乳哺育的推動上,政府是否考量國情,尊重女性自主的選擇,並予以支持,社會應該一起來檢視!
【時間】2018年8月31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主講】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與談】詹佩蓉│護理師
【報名】https://goo.gl/forms/AMPtZywiCBUgfEUo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