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與政策

【政策】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
【政策】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
背景   2005年,五名媽媽在台北故事館內哺餵母乳,卻被以舉止不雅為由遭驅趕出館外,引發社會輿論爭議。同年11月,三十位媽媽聚集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與台北故事館之間的廣場郊遊,並以集體哺乳的行動,表達對大眾只將乳房視為性感象徵,忽略哺乳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提出抗議,爭取母親哺乳權,要求不論是在公共場合或職場,都應該尊重媽媽哺乳的權利。   在母乳團體與婦女團體的推動下,行政院於2010年1月提出「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列」草案,但該草案版本未盡完善。婦女團體認為應強調「選擇哺餵母乳是女人的權利」,讓母親可以自由自在的選擇是否哺餵母乳,然行政院版本將「嬰幼兒獲得母乳權利」列為立法目的,明顯意指無哺育母乳的母親選擇以配方奶哺育即侵犯嬰幼兒之權利,此點違反尊重母親的自主選擇,恐將造成無法哺育母乳的母親產生壓力與罪惡感。   其後針對草案內容,婦女團體再提出「該場所有不適合母乳哺育之正當理由」者才得不設置哺(集)乳室,並要求增列應設置哺(集)乳室之公共場所,應訂定哺(集)乳室管理維護或使用規範。同時,要求衛生署應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尊重母親選擇』之精神,不得造成母乳哺育是產婦哺乳唯一選擇的錯誤訊息,以避免無法哺餵母乳或選擇不哺餵母乳的母親承受過高的壓力。   現況   2010年1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草案,明訂保障母親於公共場所哺育的權利,未來任何人都不得予以驅趕、妨礙或禁止,違者將處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鍰。如違反者為公共場所之從業人員者,一併處分該場所的負責人相同金額範圍之罰鍰。   且規定達一定室內面積之公私立場所應設置具明顯標示的哺(集)乳室,建立友善的母乳哺育環境。違者主管機關將加以勸導,如未於限期內改善,將依場所性質與總樓地板面積不同,處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或4,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我們的立場   1. 母乳哺育是母親的自主選擇 餵哺母乳雖然對女性與嬰幼兒健康的益處不可忽視,但女性因其生理或其他環境因素等等考量,無法餵哺母乳或選擇不餵哺母乳時,我們也應予以尊重,不應造成無法哺育母乳的母親產生壓力與罪惡感。   2. 政府應營造友善的母乳哺育環境,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尊重母親選擇」之精神 政府應立法要求公共場所設置哺(集)乳室,喚起台灣社會對哺乳權的認識及尊重,建立友善的母乳哺育環境。然不得以各式宣傳方式暗示未哺育母乳的母親是不夠有母愛的,不可以哺育母乳與否判斷一個母親是否具有母愛。    
+ read more
【政策】醫療領域的性別主流化
【政策】醫療領域的性別主流化
  背景 一般而言,女性的社經地位較低,加上文化對女體的歧視,女性的健康需求較不被重視,在健康照護體系中,她們雖多半扮演主要的消費者和照護提供者的角色,卻往往是最無聲的一群;事實上,做為家庭的照顧者、生命的孕育者,她們的健康是不容忽略的。   醫療體系一直以來皆由男性思維主導,以男性的身體作為「標準」的人類身體來介紹人體特徵,並將之類推至女性身體,明顯缺乏女性的觀點與論述,使得女性生命中的經驗遭到扭曲或誤解,例如:月經、生產、更年期等自然的生命歷程,在醫學診斷上卻容易被疾病化,使許多醫療資源被用來醫療化女性的身體經驗。例如鼓吹更年期婦女服用荷爾蒙,即反應出醫療體系缺乏對於女性生命經驗的了解與尊重。這種種現象都顯示醫療領域裡的男性思維模式,此種模式忽略了女性的生命經驗及需求,並將女性的健康過度醫療化。   再者,女性因為生育的角色,健康議題一直被侷限在「三點式的照顧」,卻忽略其他更致命的健康殺手,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威脅,致使醫學研究資源分配不均。且許多的醫療行為與健康政策也會受到社會期待下的性別角色所影響,2008年就有一項加拿大研究指出「性別偏見」與「性別刻板印象」會影響醫事人員的醫療決策與行為。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2年就宣布「性別政策」(Gender Policy),並於2004年成立「性別、女性與健康部」(The Department of Gender, Women and Health),強調醫事專業人員都必須瞭解生理及社會性別會影響人民的健康及權益,女性因為身體結構、生理運作與生命經驗與男性的不同,她們的醫療照護、衛生保健的需求亦有所差異,醫療體系應有積極的作法以達到健康的性別平等。   現行醫療體系的問題:   一、醫藥研究忽略性別差異 醫學研究都以男性為主,完全忽略疾病、藥品、醫療儀器等對不同性別可能產生的不同影響。早期醫藥研發的臨床實驗,女性因為月經、懷孕等特殊的生育生理狀況,一直被排除在人體實驗之外,導致在用藥時將男性個案的研究結果直接放在女性的身上使用,研發之藥物是否適合女性顯然不在考量之內。甚至某些研究會使用不正確的理論根據將女性排除,或低估女性患者的比例,更有的聲稱它們的性別比例與過去研究相同,卻無察覺過去研究裡納入過少的女性參與者。   美國在1993年出版一份藥物臨床試驗的指引,要求藥物試驗應納入女性受試者,並於研究中作性別分析,以瞭解藥物的作用與效益是否有性別差異。更於1996年通過一項婦女健康法案,推動婦女健康研究與照護。   但是,雖然美國藥物臨床試驗指引與許多其他研究都已證實性別差異存在的重要性,我們卻發現分別於2007、2008、2010年來自英國、澳洲與美國的三篇研究皆指出,在臨床實驗中,參與者的性別比例達到平衡,且有做性別統計與分析的研究依舊甚少。   台灣方面,衛生單位和醫學研究單位仍缺乏性別差異的認知,也沒有積極的作為,至今在招募受試者時,許多研究仍舊將女性排除在外,顯示現今醫療領域中,研究人員與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仍有待加強。   二、臨床診斷缺乏性別差異概念 近十幾年來,已有許多的研究指出,雖然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構造類似,但是在疾病的症狀、診斷、藥物反應等卻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挑戰著「一體適用,無關性別」的傳統醫學觀念。例如: 1.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症狀其實是男性症狀; 2.女性和男性所需的麻醉藥劑量不同; 3.阿斯匹林在心臟病的預防上僅對男性有效; 4.愛滋的感染力男女有別; 5.女性對盤尼西林產生過敏機率為男性的2.6倍; 6.女性較男性易罹患骨關節炎,而且症狀會比男性來的嚴重等等。   這些發現都一再印證「男女大不同」的現象,若醫事人員不具備性別概念、瞭解男女差異,容易錯失病人的治療時機或是浪費醫療資源。   三、醫療領域的性別不平等 至於醫療領域中學術著作與專業人員的性別概況,早至1968年,就有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把一篇論文的作者改成女性的話,閱讀者對這篇論文的學術評價便會因此降低。2006年英國研究也證實,即使過去四十年來,有許多女性進入醫界成為研究員,但是她們的研究被刊在重要醫學期刊的比率仍比男性研究者低。   依據2007年一美國調查研究顯示,不論是實務上或是學術上,醫學領域的性別比例依舊是差距很大的,例如,在美國的125間醫學院中,每間學校約有188位男性專任教授,女性專任教授卻只有35位,此外,只有8%的臨床科學系主任由女性擔任。另有一2011年的美國研究調查則發現,1999年新進男女醫生的起薪落差為12.5%,在2008年則擴大至將近17%。   此外,女性因在傳統性別角色中被認為較適合擔負照顧責任,因此目前醫療領域中的護理人員仍多數為女性,且薪資普遍偏低。台灣現今護理人員的勞動條件惡劣,在醫院不當追求降低成本的趨勢下,其專業被邊緣化,出現工時過長、工作負荷量過大,且大量被以約聘工或計時工雇用,工作權全無保障。   上述現象皆突顯女性在學術文化與醫療機構中面臨的艱難處境—在男性為多數的醫學領域中,她們的專業較難被肯定,不易爬升到高階位置或參與決策主導的過程,且即便與男性擁有同樣的專業、同樣的工時,仍受到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薪資待遇。   現況 自2000年起,婦女團體與衛生署、地方衛生主管機關、醫療院所代表,透過舉辦婦女健康行動會議、衛生署病人安全委員會、「病人安全會議-婦女前驅會議」與多次分區座談會等方式,就醫療環境中的性別問題進行對話,深化國人健康/醫療中性別敏感度。 為打破醫療體系的性別盲,經過多年的推動與溝通, 2008年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辦法,明訂醫事人員執業後所接受之繼續教育應包含性別/健康議題之課程; 2010年起,台灣女人連線、國防大學及許多醫學相關團體都相繼舉辦「性別、健康與醫療研討會」,會中除深入探討性別如何影響醫病關係、疾病的認定、診斷與治療等各個層面,同時討論如何將性別意識納入醫學教育與政策方向,以深化台灣健康與醫療領域中的性別意識,這是推動醫學與性別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我們的立場: 1. 重視醫療研究中女性經驗與性別差異的分析 應正視在疾病的症狀、診斷、藥物反應等有明顯性別差異的事實,並反對將女性的生命經驗病醫療化。   2. 落實性別友善的就醫環境,堅持將性別課程融入醫學教育 「尊重病人」是所有醫事人員都應該學會的第一課,在醫學院養成教育與繼續教育中,皆應接受含性別議題的教育訓練課程,以提升性別意識,讓婦女的健康權益能受到重視,讓不同性別的病人得到合適的醫療服務。   3. 保障醫學領域中女性專業人員的權益 改變醫學學術領域與醫療機構內的性別不友善結構,使女性專業人員升遷、進入決策位置等機會與權益能獲得保障,建立一個性別平等的醫學專業文化與醫療工作環境。      
+ read more
【政策】骨質疏鬆防治政策
【政策】骨質疏鬆防治政策
  背景     骨質疏鬆是老年婦女健康的重要議題之一。疏鬆的骨骼使得老年婦女容易因意外跌倒骨折,提高其骨折風險,並造成胸部壓迫、長期臥床等健康問題,因此,骨質疏鬆之防治有其重要性。然報章雜誌不時出現片面誇大的骨鬆資訊、街頭巷尾到處進行骨質密度檢測,卻是骨鬆防治的一大問題。     現行骨質疏鬆防治著重於骨質密度檢測,但檢測過程、判讀及衛教說明卻問題重重,包括:操作儀器及說明結果者非合格醫療人員;骨質疏鬆標準各地混亂不一,參考群體也不相同;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結果與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結果相比,多數不一致;衛教資訊片面、錯誤、甚至發生為特定廠商背書的情形。政府單位放任廠商跟醫事團體醫療化骨質疏鬆卻無作為,現行骨質疏鬆篩檢對婦女骨鬆健康意識的提昇助益有限,卻可能造成婦女混亂與焦慮。       骨鬆防治的爭議   一、骨質密度標準問題   骨質密度的標準並不是絕對數字,而是與年輕人的骨質密度作為正常值相較之下的相對值。由於骨質密度會因種族、區域、生活習慣、測量工具等因素而有不同,因此「哪一群年輕人」的骨質密度被當作標準值就成了重要的問題。1994年WHO以25-29歲美國白人婦女的骨質密度作為標準值,訂出比正常值低2.5個標準差即為骨質疏鬆。但WHO也提醒,此骨質疏鬆標準不適用美國以外的地區,各國應針對其本土狀況作微幅調整。台灣目前缺乏本土資料庫、亦無標準,目前國內所使用的正常值,乃儀器廠商建立之中國、日本與美國人骨質密度參考標準所建立,是否可直接拿來當作台灣國人之標準,令人質疑。     二、檢測儀器準確度問題   測量骨質密度的儀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主要測量脊椎跟髖骨;一種是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QUS),主要測量腳跟或手腕。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由於體積小、攜帶方便且測量速度快,廣泛用於社區健康活動及一般健康檢查,然而學界普遍認為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準確度低,不能作為骨質疏鬆的診斷依據;此外,由於各家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之測量原理不同,目前並無統一之骨質疏鬆標準,而WHO訂定的骨質疏鬆標準僅適用於DXA儀器,因此在準確度低且無測量標準之下,是否適合用來做為大型篩檢之工具值得商榷。     三、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問題   由於醫學發展日新月異,關於疾病的診斷、治療及衛教經常眾說紛紜,因此通常世界各國會各自研擬標準化的診斷及治療依據。台灣的臨床治療指引主要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聯合各疾病之醫學會製作。然目前台灣因無具公信力之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在臨床診斷、醫療介入時點及衛教上呈現混亂不一的情形,造成民眾無所適從。     四、藥物使用問題   治療骨質疏鬆的常用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自2008年陸續傳出嚴重副作用的問題,例如提高罕見大腿骨骨折的機率、造成齒顎骨壞死。許多醫師在未達骨質疏鬆時,即建議婦女服用此藥物以預防骨質疏鬆,卻對副作用輕描淡寫,甚至略過不提,可能導致婦女因為缺乏充分資訊,而無法做出對己身最有利的選擇。對於藥物副作用的警訊,許多醫師表示,儘管雙磷酸鹽類藥物有副作用,但機率很低,比起骨折後所造成的健康影響及醫療資源花費,服用藥物仍然利大於弊。然而,由於我國醫師與民眾沒有通報藥物不良反應的習慣,事實上我們無從得知此藥物副作用機率,從而無法評估台灣的情形。       我們的立場   對老年人來說,骨折是重要的健康議題,但是骨質疏鬆並非骨折唯一的因子,將骨折防治重點只聚焦於測量骨質密度、服藥以增強骨質密度,不僅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造成非預期的健康危害。因此台灣女人連線認為,應拒絕不必要、不準確的骨質密度檢測,若有服藥需求應與醫師審慎討論服用藥物的必要性及應注意事項。骨質流失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我們仍有許多方式減緩骨質流失速度、降低骨折風險,而非僅有服藥一途。因此,對於骨質疏鬆防治的亂象,我們認為:   1. 衛生署應建立本土骨質密度資料庫,包括:台灣骨鬆盛行率、骨鬆性骨折盛行率、台灣骨質疏鬆標準,並擬定符合台灣民眾需求的骨質疏鬆防治政策。   2. 衛生署應建立骨質密度檢測規範,包括:檢測及轉介之標準作業流程、檢測人員、衛教方式,並加強管理坊間骨質密度檢測,以改善骨質檢測品質。   3. 衛生署應提供民眾正確完整(含骨質疏鬆預防及已罹患骨質疏鬆者)的骨鬆衛教手冊,包括骨質密度意義、儀器誤差值、特殊用藥族群、正確之生活作息、飲食及運動習慣等。   4. 衛生署應建立具公信力的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   5. 衛生署應結合其他部會,宣導從年輕存骨本之觀念,培養正確的運動及飲食習慣,以增進民眾之骨質健康。   6. 政府應編列預算,弭平骨質疏鬆防治之城鄉差距。       現況   一、骨質密度標準問題   衛生署認為WHO已於1994年建立骨質疏鬆診斷標準,國際骨鬆學會的官方聲明中亦建議以美國國家健康普查(NHANES)調查結果作為各國骨質密度正常值,且奇異公司(GE)已建有中國人、日本與美國人骨質密度參考標準可供使用,因此不需特意進行本土資料庫之建置。     二、檢測儀器準確度問題   國民健康局於2009年委託成大醫院進行「國內民眾社區骨質疏鬆篩檢結果正確性和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發現若以DXA檢驗結果作為標準,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的檢測結果正確率僅51%~59%。此外,超音波因為各廠商製作的檢測原理不同、無法相互折算、亦無統一之標準,因此是否應讓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廣泛使用於大型篩檢應審慎評估,以避免造成民眾的恐慌及焦慮。   除了儀器原理造成的準確度問題,是否由合格人員操作儀器、儀器是否定期校正與保養也會影響準確率。國民健康局於2010年開始進行「發展台灣骨質密度防治政策與衛教介入模式」計畫,擬定骨質密度檢測標準作業之參考規範,預計將於2011年年底完成。     三、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問題   國民健康局於2010年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計畫,目前計畫已完成,且該臨床治療指引之品質已獲專家學者認可。然檢視這份長達103頁之臨床治療指引,其內容由於各章節分別由不同人員撰寫,因此出現前後矛盾之問題,例如超音波是否應做為篩檢工具立場模糊,不同人有不同意見。此外,指引甚至出現資訊錯誤,例如雙磷酸鹽類藥物,國內外政府都已經要求廠商加註罕見腿骨骨折及顎骨壞死警語,指引卻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其關聯。而指引的撰寫單位一開始便聲明此指引不提供任何形式之標準療法,也不反對未被納入的治療方式等等。指引原本提供醫師原則性診斷及治療的標準,針對骨質密度及危險因子的不同做治療的建議,如果沒有基本原則應該要被遵守,顯然指引的存在也只是多餘。     四、藥物使用之問題   婦女團體與牙科醫生曾於2010年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落實雙磷酸鹽類藥物的不良反應通報,釐清藥物嚴重副作用之機率,同時要求衛生署應就雙磷酸鹽類藥物發布藥物警訊,以及要求藥廠於仿單加註警語,提醒醫師應與婦女充分溝通用藥風險。目前衛生署已要求藥廠應於仿單加註顎骨壞死及罕見腿骨骨折之警語,至於其他副作用是否應加註仍待進一步的研究,而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的部份仍待宣導與教育。      
+ read more
【政策】醫療經濟產業化--國際醫療專區
【政策】醫療經濟產業化--國際醫療專區
  背景     為推展國際觀光醫療,衛生署自2007年7月開始推動「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並成立「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管理中心」協助醫院對外行銷,藉以推銷台灣的醫療技術並發展為經濟產業。原本衛生署所推動的醫療服務國際化的政策,是發展活肝移植、關節置換手術、顱顏重建、人工生殖、心血管介入性治療及外科手術等技術性較高之醫療服務,然民間期待的是以健檢、整型美容等觀光醫療項目,故衛生署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管理中心除輔導參與計畫之醫院行銷之外,亦鼓勵這些醫院發展健檢、整型美容等項目。      在社會對於國際醫療將侵蝕國內醫療品質之質疑聲浪下,2010年1月,衛福部發布「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新增「醫院得設置國際醫療病床,其設置床數不得逾急性一般病床之1/10」,且必須在醫院中另立專區,不得與該醫院之其他醫療空間混雜,以避免影響民眾就醫之權益。      同年,行政院以醫師將會流失、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積極發展國際醫療等理由,欲進一步鬆綁法規,成立國際觀光醫療專區,並將專區醫院「公司化」,然社會反對聲浪過大,最後無疾而終。2014年行政院捲土重來,將國際醫療專區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之規劃,再次引起社會相當大的爭議。    國際醫療專區的爭議   一、國際醫療專區,可以確保國人權益?    目前許多醫院在其院區內進行國際醫療,但由於所有的資源,包括醫事人力部分都是與台灣民眾共享,遂有「是否會影響或挪用台灣民眾原本的醫療資源」之疑問,政府認為限制國際病人於特定區域就醫,將可避免醫療院所挪用國人醫療資源,確保國人就醫權益。     2014年行政院規劃將於自經區設置醫療專區,專區醫院除可聘雇外國醫事人員外,國內醫師亦可每周支援40小時,等於醫師服務台灣民眾的時間減少一半。     再者,醫療專區吸引的醫師,大都是經驗豐富、醫療技術純熟的醫師,因此,醫療專區的設置將會形成經驗豐富、聲譽良好的醫師看外國人,訓練中的醫師看台灣人的奇特現象。專區的設置或許可以吸引一些醫師,但只是提升「外國病人」的醫療品質,對於國人的醫療品質不但沒有助益,甚而可能排擠國內醫療資源,影響台灣民眾的就醫權益,並將使台灣的醫療服務階級化更加嚴重。   二、 國際醫療專區可以為台灣帶來龐大的利益?   依據衛福部的估算,2013年國際醫療,包含帶動其他行業的產值約為136億元,而經建會預估,推動國際醫療每年雖可增加130億產值,但對於台灣的GDP影響約僅有1%,更何況在自經專區的所有廠商皆有三年稅金抵免之特權,對於國家財政收入根本沒有幫助。再者,政府預計將其一定比例回饋金挹注健保,聽起來有意義,但相對於一年近5000億的健保實質上影響很小。     國際醫療專區到底可以為台灣帶來多少的經濟利益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對於台灣醫療體系的崩壞,卻已有例可證。2010年8月lancet發表了印度醫師對觀光醫療造成印度醫療倫理衝擊的反省,在文中亦提到,印度發展國際醫療看不到對印度民眾健康照護的好處 (The Lancet,Volume 376 ,2010);新加坡、韓國也都發現,設置國際醫療專區,將會影響本國民眾的就醫權益。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到,在國際觀光醫療的發展下,會造成醫療公共化體系崩解,國內自費醫療將會快速攀升!2012年台灣民眾自費醫療比例為36.2%,已經高出健保開辦之初的3倍,若再開放國際醫療專區將會使自費情形更為嚴重。此外,美國醫師公會也早於2008年發表了旅遊醫療的準則,提醒使用國際醫療服務者,需注意後續照護問題及相關的醫療法律問題,從團體經驗也看到,當發生醫療糾紛時,國外的醫用者的確在索取資料、後續調解等,都可能因為不熟悉台灣法規而遇到阻礙與困境。    三、醫療營利化是否破壞醫療的基本價值?   設置國際醫療專區就是將醫療營利化、市場化,當醫療開始營利化後,不但所有醫療都視病人的社會與經濟實力而定價,醫師被迫成為業務員,並失去專業自主性。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置,將使台灣醫療變成『一國兩制』,當一方醫師被指示要替財團選病人賺大錢,另一方卻在不同醫療體系下,與弱勢病人苦苦支撐台灣珍貴的健保醫療體系,屆時,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將更難發展。除此之外,在追求營利化、社員(股東)利益的前提下,醫事人員的執業環境可能會更糟。   我們的立場   一、反對醫院營利化、醫療商品化,堅持「以人為本」之醫療基本價值   在商品化與營利的思維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基本價值將蕩然無存,病人變成這些醫療公司業主營利的提款機,醫師的第一要務是幫醫院、股東創造利潤。醫學教育如何能避免醫師或團隊不去歧視或選擇病人?如何不以價格做為衡量治療病人的標準?老師要如何教導學生,不能夠對病人有貧富的差別待遇?   二、反對國際醫療專區,避免加劇醫療階級化   全民健保雖提供國人整體的醫療照護,然近幾年來各醫療院所積極發展「自費醫療」、「自費病房」等,醫療階級化之現象越來越嚴重,而國際醫療專區等於政府劃出租界,推動階級區隔政策:用人民納稅錢培養出最好的醫師到專區為外國人、台灣有錢人服務,這對於一般的民眾而言是不公平且不合理。   延伸閱讀 醫院公司化醫療階級化 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區加速台灣醫療崩壞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 自經區條例審查仍欠缺程序正義 醫療營利化誰倒楣    
+ read more
[投書] 2011/06/01 國民黨不讓女性安心生產
[投書] 2011/06/01 國民黨不讓女性安心生產
媒體報導蘆洲某女士於剖腹產時因前置性胎盤導致產後大量失血,雖已摘除子宮,但因她失血過久致腳跟壞死,恐將截肢;另一方面,該婦產科診所之醫護人員則出面控訴家屬的包圍抗爭,讓大家不敢上班,並表示截肢之說子虛烏有。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情節其實這幾年來不斷地上演。 依據衛生署的資料,婦產科的醫療糾紛,佔歷年醫審會調查醫療糾紛案件的十五%,除了讓婦女及家人飽受長期訴訟之苦,亦使產科醫師面臨非理性的抗爭與報復,降低醫師從事產科的意願,嚴重影響產科之醫療品質。 為了讓女性能安心生產,改善醫病關係,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與立法委員黃淑英共同提出生產風險補償條例,卻於五月二十四日及三十一日的程序委員會,連續兩次遭國民黨退回! 少子女化已成為國安問題,建立女人生產時的保障機制議題,也廣為大家討論,二○○八年馬英九先生於競選總統期間承諾將「編列生育風險處理預算」,然衛生署直到今年才表示將於明年開始試辦,相關辦法至今仍尚未完成!令人不解的是,成立生產風險補償基金已有社會共識,「生產風險補償條例草案」亦經朝野委員共同連署,國民黨籍委員卻又於程序委員會退回該法案! 婦女團體自二○○一年開始推動生產風險補償機制,終於二○○七年研擬「生產風險補償基金」試辦計畫,然而在政黨輪替之後該計畫胎死腹中,延宕至今!我們呼籲國民黨不應基於政黨偏見,阻擋法案,朝野委員應儘速通過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營造一個友善的生產環境,讓台灣女性能安心生產!   ◎ 陳竹儀(作者為台灣女人連線成員) 資料來源:本篇刊於2011年6月1日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1/today-o2.htm
+ read more
[記者會] 一樣健保兩樣情?
[記者會] 一樣健保兩樣情?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一樣健保兩樣情』?部會首長健保費皆由全民買單     我們發現,包含吳敦義、李述德、楊進添、曾勇夫、石素梅..等部會首長在內的近四萬名高階公務員,健保費皆由全民買單,令人萬分詫異!     政府以『稅收良好』的理由,宣布公務員加薪百分之三,對照在五一勞動節,街頭上數千窮忙、沒有未來的反貧困勞工,情何以堪?原來公務員果真和勞工『差很大』,政府除了用血汗勞工的納稅錢,替公務員加薪外,我們更發現,自民國八十八年起,政府更是對公保年資超過三十年、近四萬名的『高薪公務員』,修訂公務人員保險法第十一條,自此由人民買單,編列數億預算『由政府全額負擔』這些公務員的全年健保費用,人數及金額均逐年增加,十二年來,累計逾百億,單九十九年一年就逾四億元,加薪之後金額亦隨之增加,而吳敦義、李述德、楊進添、曾勇夫、石素梅..等部會首長赫然在列。另一邊卻有超過七十三萬勞工與弱勢家庭繳不起健保費,這些越操越窮的勞工階級,必須以『紓困貸款』的方式,『自行負擔』健保費用,至今被鎖卡人數更超過二十五萬人。不僅如此,公務員的投保薪資至今仍未能以全薪納保,中央政府拿人民血汗錢代繳政府欠費、補助公務員保費,卻想從廣大窮忙族口袋拿錢補健保漏洞?一樣健保卻有兩樣情,一樣是國民,卻有兩極待遇。我們要問問政府:這不公不義、劫貧濟富的法令,符合台灣價值嗎?   加薪還能少繳保費,公務員與勞工健保費基大不同   軍公教自健保開辦以來,其投保金額未曾以全薪作為費基,即便嚴重的健保財務危機,數次多元微調方案與二次費率調整,至今軍公教之投保金額仍是薪資的93.52%。根據健保局編列的101年保險預算案,若不計其他收入(如菸捐),保費收入與醫療費用支出之間,仍短收四十億,而衛生署寧願調高全民保費費率,也不考慮要求公務員須以全薪納保,難道公務員的保障比救健保財務危機更重要?然而即便都是公務員,也有階級之分,政府民國八十八年竟修正公務人員保險法第十一條,將參加公務人員保險或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年資逾三十年者,其健保保費全部由各級政府或各私立要保學校負擔,至今累計逾百億元,以九十五年至今為例,每年全額負擔保費的公務員人數從27374人增加至38661人,費用由三億三千萬餘元增加至近四億二千萬元,這些萬中選一的『資深公務員』,每人每年政府平均為其繳納約一萬二千元的保費,這金額是一位勞工今年基本工資上調總額的1.67倍,相當於一個月薪65000元的勞工健保費,而以補助保費換算,受補助之每位公務員月薪資則約為69000元-70000元,我們不禁要問:這是需要補助的弱勢族群嗎?   誰是弱勢?傻傻分不清楚?『欠費鎖卡的勞工』還是『資深的高薪公務員』?   截至今年一月底為止,因健保欠費並且遭到鎖卡的人數達到高峰,超過七十三萬人,而這其中多為經濟弱勢與十八歲以下之弱勢兒少,其中47.6萬人必須透過『紓困貸款』或『菸捐補助』等民眾安心就醫方案,才能解卡,即便如此,亦尚有25.4萬人持續欠費並鎖卡中。無論欠費遭鎖卡者或是分期者,都是以第六類居多,欠費遭鎖卡的第六類失業民眾,平均年齡40.5歲,依主計處統計,可能的失業週期都至少是30個月以上,相較公務員,政府當真傻傻分不清誰才是弱勢嗎?以菸捐補助保費之經濟弱勢民眾來說,98與99兩年共計25億元,分別補助616213人、632264人,分配每位弱勢被保險人,一年平均分別為一千元、三千元,為『高薪的資深公務員』補助款之十分之一至十二分之一,而需還款的紓困貸款欠費民眾,負擔更是沈重,平均每位被保險人要背負63000元左右之健保貸款,比起每月薪資近70000元的公務員,誰才是弱勢呢?是『欠費鎖卡的貧困勞工』,還是『資深的高薪公務員』?   勿錦上添花惡化貧富差距,應雪中送炭人溺己溺   政府將要每年至少花掉二百億為軍公教加薪,連已經退休的人員都受惠;政府又編列四億以上的公務預算幫忙38661名資深公務員付保費;政府也讓軍公教以薪資的93.52%作為健保費基,而政府卻眼睜睜讓73萬名弱勢民眾因無力繳納保費,而必須時時刻刻擔心被鎖卡,這些弱勢民眾因為經濟困難,其就醫次數更是遠低於國人平均就醫次數(年約4.47次),我們真的不明白,健保無論怎麼改革,就是改不了政府只會錦上添花的價值觀嗎?此正值納稅之際,政府又如何能夠告訴廣大的納稅血汗勞工,我們的稅金都用來支持比他們更有經濟保障的公務員呢?我們嚴正呼籲馬總統,雪中送炭、人溺己溺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應立即停止對公務員的任何保費補助措施,並即日起要求軍公教人員以全薪納保,共同負起全民健保財務責任,2300萬人都是台灣的人民,無論是醫療服務或是保費義務,都不應該有不同之階級待遇。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