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一次看懂SARS、MERS和COVID-19
目前全世界都受制於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就讓我們回顧一下同樣是冠狀病毒的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ERS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及其潛在疾病。
自從此世紀之初,這三種冠狀病毒就已陸續出現。冠狀病毒是具外套膜的RNA病毒家族的一員,主要感染鳥類和哺乳動物。
在人類中,它們可引起上呼吸道的輕度感染,如普通感冒,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這些感染可能引發支氣管炎、肺炎或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例如SARS、MERS或COVID-19。
到底SARS、MERS和COVID-19冠狀病毒有何相似之處?疾病又有何差異?在此專題中,我們探討了冠狀病毒爆發的歷史、統計數據和醫學進展。
SARS
引起SARS的冠狀病毒稱為SARS-CoV。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年11月第一群SARS病例發生在中國廣東省。
研究已將蹄鼻蝙蝠確定為SARS-CoV的天然宿主。麝貓及潮濕市場中的小動物也可能導致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
WHO於2003年2月10日首次收到有100多人死於新傳染病的通知。隔天,中國衛生部發布了正式報告指出有300例確診和5人死亡。
3月12日,WHO發布了全球警報,警告非典型肺炎可能在醫院工作人員中蔓延。三天後,WHO正式稱此疾病為SARS,並發布了緊急旅遊建議,要求旅行者認識此疾病的症狀。他們還指出,這種疾病正藉著搭乘飛機者傳播到世界各地。
3月下旬,WHO建議位於有SARS病例地區的機場對旅客進行篩檢。
4月起,WHO發出了許多警告,要求人們除非必要不要前往疫區旅遊,包括香港、多倫多、中國部分地區和台灣。
5月15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確定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是潛在的病原體。
7月5日,WHO正式宣布SARS疫情已被控制。自那時以來,發生了4起小型的SARS疫情爆發。其中有3起是在實驗室使用SARS病毒時意外染病的人,第4起多數是因為受到動物感染。
此後沒有再出現SARS病例。不過WHO警告:「這些事件顯示,SARS再次引發疫情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因此不能自滿。」
MERS
MERS是感染冠狀病毒MERS-CoV而發生的疾病。
2012年9月20日,《新興疾病監測計劃》報告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該病毒是從一位沙烏地阿拉伯的60歲男子的痰中分離出來的,該男子已於報告發表前3個月去世。
10月,
MERS確診數上升至9例,並有5人死亡。最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2012年4月。
自2012年以來,全球有27個國家有MERS病例,約80%發生在沙烏地阿拉伯。
MERS-CoV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病毒,這意味著大多數感染病例是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根據WHO的說法,直接或間接接觸單峰駱駝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
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很少見,主要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或醫療機構中。
MERS-CoV病毒與歐洲蝙蝠冠狀病毒相似。
COVID-19
冠狀病毒SARS-CoV-2是引起COVID-19 (武漢肺炎)
的病原體。該病毒與SARS-CoV非常相似。
2019年12月首例病例出現在中國武漢市。
2020年1月5日,WHO發布了第一則關於不明原因疫情暴發的新聞。至1月底,WHO宣布COVID-19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WHO於2月11 日正式稱疾病為
COVID-19。3月7日,WHO宣布疫情進入「大流行」(pandemic)
階段。
迄今為止,除南極洲以外的每個大陸都出現了COVID-19病例。為了遏制該病毒的傳播,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不同程度的社交隔離措施以應對疫情。
隨著COVID-19感染和死亡人數的持續增加,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法和疫苗來遏制大流行。
過去和現在的冠狀病毒
自世紀之交以來出現的三種新的冠狀病毒中的每一種都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爆發,每種也都表現出獨特的特徵。
SARS和MERS的死亡率明顯高於COVID-19。但是,COVID-19更具傳染性,病毒SARS-CoV-2更容易傳播,從而導致更多的病例數。
雖然COVID-19死亡率較低,但COVID-19的總死亡人數遠遠超過SARS或MERS的死亡人數。
過去十年來沒有再出現SARS病例。但是,MERS是持續存在的公共衛生問題。
全球化可能是加劇任何新冠狀病毒導致的傷害的其中一個因子。傳染病專家,同時也是WHO顧問D.
Heymann說:「過去也曾出現引起人類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致病原因可能與目前的大流行相同。但是現的人們較有機會搭乘國際航班讓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疾病很可能在當地蔓延,然後逐漸傳播到鄰國,然後擴展到世界各地。」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0.04.1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16
我會感染兩次冠狀病毒嗎?
日前媒體上報導了一些顯然被冠狀病毒 SARS-CoV-2 再次感染的人的事件。據報導,這些人被感染並住院治療,一旦他們對該病毒呈陰性反應就被送回家。然後,幾天或幾週後,他們再次測試呈陽性。
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感染了冠狀病毒兩次。
首先,從感染中恢復時,一個人體內殘留的病毒量可能非常低—足夠低,以至於測試無法準確檢測到該病毒。在這種情況下,那個人可能會被認為沒有病毒而被送回家。但是,他們的身體可能仍在抵抗該病毒,並且該病毒(和症狀)可能會復發,從而導致陽性檢測。在這種情況下,它只會是一種長期感染,而不是再次感染。
其次,我們知道在大多數人中,武漢病毒SARS-CoV-2會從免疫系統產生強烈反應。就其他SARS-CoV相關的冠狀病毒而言,這種反應會產生病毒的免疫記憶,從而阻止一年到兩年間,此病毒的再度感染。新冠狀病毒也可能是如此。SARS-CoV-2的突變率也很低,這意味著(也希望)它不會發生足夠的變化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再記得它(這就是流感疫苗的作用,也是我們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種的原因)。
如果這一切都如我們的認知的,那麼再次感染是不太可能的,新聞中的病例是反映了檢測的敏感性的問題。但是,SARS-CoV-2實在太新了,以至於我們無法現在就確定我們的免疫反應是如何保護我們對抗此病毒,以及能夠持續多久。
編譯來源:Science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15
大麻可能損害女性生育能力
近年來,有些國家合法大麻的使用,由醫藥的需求變成育齡成年人最常使用的娛樂性物品。
目前,尋求不孕治療的患者被建議不要使用大麻,但支持這一說法的科學證據是薄弱的。這使得醫生很難對接受體外受精的患者提供適當的建議。
根據在2020內分泌學年會預備發表的一項動物研究顯示:女性的卵子暴露在大麻中的神經活性成分THC裡可能會發生其胚胎發育的能力受損,導致她可能無法持續懷孕。
大麻如何影響胚胎發育?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相當於治療和娛樂劑量的THC注射於母牛卵子。卵子被收集並使其成熟,並分為五組:未經注射、控制、低劑量THC、中劑量THC和高劑量THC。
研究人員測量了卵子的發育速率和基因表現,並評估胚胎在特定時間點達到關鍵發育階段的能力。隨著THC濃度的升高,他們發現經過處理的卵子到達這些檢查點的能力顯著下降和延遲。
暴露於THC會導致產生連結蛋白(connexins)的基因表現顯著減少,通常在品質較好的卵子其連結蛋白基因表現會增加。品質較差的卵子其連結蛋白基因表現較少,已被證實會導致胚胎的發育較差。
該研究的初步數據還顯示,與未注射的組別相比,THC注射組共會影響62個基因的活動。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M.
Misner說:「這種暴露過THC的胚胎不太可能在發育的第一周後存活,從而導致不孕症。」
研究摘要將發表在《內分泌學會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4.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14
為什麼植物不會被曬傷?
海中的植物一直被海水屏蔽著。大約7億年前,植物開始出現在陸地上。這種轉變所需的一個關鍵適應機制就是能防太陽紫外線的方法。
自2011年以來,科學家們知道植物細胞中含有一種稱為UVR8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可以偵測到較短波長的紫外線UVB—這是最主要造成曬傷的紫外線類型。該蛋白發出信號,使細胞開始產生化合物來阻止紫外線進一步造成傷害並修復DNA損傷。
2014年,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其中一種保護性化合物名為Sinapoyl
Malate,該分子利用量子力學效應來吸收紫外線UVB。產生這種如天然防曬乳的能力似乎是所有陸地植物和藻類所共有的,這表明它是古老的適應機制。
但是,植物並不是不會受太陽侵害的。長時間在強烈的陽光下暴露於紫外線UVB也會導致許多植物的葉子和樹皮的細胞受損。當植物脫水時,情況會更糟,因為這使它們難以將具防曬功能的化合物移至受損最嚴重的地方。
諷刺的是,許多園丁認為,在正午的陽光下給植物澆水會使植物曬傷,因為水滴據說會像一個微小的透鏡一樣,將陽光聚焦於葉片表面。然而,這個迷思在2011年被研究人員打破。他們透過電腦模擬和直接實驗發現,水的折射率不足以將陽光透過水滴聚焦到葉片表面。
編譯來源:Science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13
英國鬆綁人工流產規定,受到專家歡迎!
英國醫療保健提供者對於政府決定允許婦女不用去診所,在家中就可以服用兩顆流產藥表示歡迎。
目前,在英格蘭及北愛爾蘭人工流產藥物中第一顆RU486必須在醫療院所中服用,另一顆Misoprosto則可在48至72小時後在家中服用;而在蘇格蘭及威爾斯則可在家中服兩顆藥。
衛生社會保健部發言人證實,政府更新指南,以幫助需要人工流產,但因為武漢病毒防制措施而無法進入醫院的婦女。
此舉將是暫時的,期限為兩年,適用於懷孕第十週之前的醫療流產,直到冠狀病毒危機結束為止。透過電話或網路與醫師諮詢後,婦女將透過郵寄取得懷孕終止所需的RU486及Misoprostol兩種藥丸。
現在宣布放寬法律的公告曾經在上週首次出現,當時新指南在政府網站上發布了四個小時。該公告隨後被刪除,並附有說明:「人工流產法規將保持不變」。
英國懷孕諮詢服務局(BPAS)外部事務主管C.
Murphy表示:「這是一項非常安全,簡單的措施,它將在國家危機時期極大地改善婦女獲得護理的機會。我們真的很高興政府對此採取了行動。在武漢病毒大流行的當下,這將對婦女的健康和福祉產生巨大的影響。」
「那些處於自我隔離狀態和那些健康狀況不佳的婦女就不會為無法到醫院,而不能進行人工流產。」
「此外,在政府頒佈封鎖後,BPAS必須關閉超過四分之一的服務,婦女因此必須在全國各地旅行,尋找開放的診所。他們在擁擠的診室中等待,使自己的健康及周圍的人和照顧他們的人的健康受到威脅。」
英國Marie Stopes醫療總監J.
Lord說:「政府決定允許英格蘭婦女在武漢病毒危機期間在家服用兩種人工流產藥,這表明,她們既重視婦女的健康,也重視勤奮工作。儘管有全球性的大流行病,流產護理人員仍繼續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
洛德補充說:「Marie
Stopes與北愛爾蘭的婦女和女孩『團結一致』,尋求同樣的保護。如果沒有衛生專家、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這樣的動員和迅速的推動,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3.3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12
貓比狗更容易感染COVID-19!
日前有報導指出,寵物貓、狗及動物園的老虎感都會染COVID-19(武漢肺炎)。在武漢,更約有10%的貓感染了此種病毒。
武漢病毒「SARS-CoV-2」被認為來自蝙蝠,但是病毒是透過哪些動物傳染給人類仍是一個謎。
中國研究團隊檢測SARS-CoV-2對於貓、狗及雪貂等的感染性,除了探知是否為可能的媒介動物外,亦可藉此了解容易感染之動物的類型,有助於開發藥物和疫苗。
根據研究的結果,貓與雪貂較狗、豬、雞及鴨容易感染COVID-19。在狗的體內病毒複製能力較差。
研究團隊指出,對於導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來說,狗不是理想的宿主,但貓及雪貂似乎是。而貓顯然會透過呼吸道傳播的方式將病毒傳染給其他的貓。
研究解釋,病毒「SARS-CoV-2」需要透過細胞受體ACE2進入細胞,而貓與雪貂較狗、雞、豬及鴨容易成為宿主,可能是因為在貓與雪貂身上病毒表面的棘狀蛋白與受體ACE2只有兩個氨基酸不同。
4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他們正密切關注寵物在這次病毒危機中的角色。
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家M. V.
Kerkhove說:「根據迄今為止的證據,我們不認為寵物在病毒傳播過程佔有一席之地,但我們認為牠們可能會被感染者傳染。」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緊急事件執行長M.
Ryan表示,人們避免在疫情爆發時將病毒傳染給寵物。牠們本身就是生命,應該受到善待和尊重,牠們像我們其他人一樣是受害者。
研究的進行及結果
研究人員在雪貂的鼻腔接種病毒「SARS-CoV-2」後,發現該病毒可以在雪貂的上呼吸道中進行複製三至八天而未引起嚴重疾病或死亡。病毒也可能在消化道中進行複製,但在肺葉則未發現此現象。
接著,研究人員對貓及狗進行實驗。
研究人員在3隻6至9個月大的貓的鼻腔接種了病毒,並在這3隻貓的籠子旁各放1隻未感染的貓,以觀察飛沫傳染的現象。研究人員鑒於貓具有攻擊性,因此為了避免受傷他們收集貓糞並在將貓安樂死後檢查其器官中的病毒RNA。
研究在1隻接種了病毒的貓和1隻原本未染病的貓的糞便及扁桃體中發現了病毒RNA。此外,研究人員在原本未染病的貓的鼻甲和氣管中也發現病毒RNA,表示這對貓有發生飛沫傳染。
研究人員在更年幼的貓身上重複了這項實驗,發現牠們的鼻和氣管的黏膜上皮組織及肺部有大量病變。結論是,病毒「SARS-CoV-2」很容易在貓體內進行複製,在年幼的貓身上更是如此。而更重要的是,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在貓與貓之間進行傳播。
在對狗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5隻3個月大的米格魯的鼻腔接種了病毒,並把牠們與2隻未接種病毒的米格魯放在一起。研究人員在實驗第2天透過直腸抹片檢測到有2隻接種病毒的狗有病毒RNA,第6天發現另一隻接種病毒的狗也有。不過,從這些狗身上收集的所有鼻腔檢體抹片中都未檢測到感染性病毒。
在第14天,研究人員從所有狗身上收集了血清。2隻接種了病毒的狗發生了血清轉化,而其他3隻接種病毒的狗和2隻未接種病毒的狗都對病毒「SARS-CoV-2」呈血清陰性,表示牠們對病毒具低易感性(susceptibility)。
研究團隊也對豬、雞和鴨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他們發現不論是有接種病毒的動物或沒有接種的動物均未檢測到病毒RNA。
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傳染病專家D.
Kuritzkes說:「從過去的SARS大流行來看,這份研究結果有趣但不會太令人驚訝,因為當時麝貓被認為可能是將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媒介之一。研究結果支持以下建議:患有COVID-19的人不僅應與其他家庭成員保持距離,還應與寵物保持距離,以免將病毒傳播給寵物,尤其當寵物是貓或其他貓科動物的時候。」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4.09)、Reuters(2020.04.0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