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
婦團檢舉「陰道回春」違法廣告 業者遭罰廣告下架
台灣女人連線於2018年8月與林淑芬立法委員召開「停止將女人的陰道當提款機」記者會,指出雷射或電波裝置用於「陰道回春」缺乏臨床科學證據,可能對女性造成傷害。醫療器材業者與醫美診所使用誇大的內容行銷療程,並影射男女、夫妻關係不良是因為陰道鬆弛老化,製造女性恐慌創造需求,政府應該說明相關規範並嚴加取締。
衛生福利部食藥署表示,目前國內沒有核准醫療器材用於治療「陰道回春」相關適應症,醫療器材的廣告需依仿單內容。醫事司則說明,衛福部在2016年公告「不正當方式宣傳」的範圍,包括不能標榜生殖器官整形、不能進行誇大醫療效能或者類似聳動用語,包括「回春」等。
台灣女人連線持續追蹤「陰道回春」相關廣告是否撤除,但仍見業者違法行銷,主管機關也未有取締動作,因此於10月間逕行檢舉。相關裁處於近日陸續確定,五家業者因違反醫療法處以罰鍰,其中四家已將違法廣告撤下,另有11件還在衛生局的調查程序中。台灣女人連線將持續追蹤,確認違法廣告是否皆下架,否則將持續檢舉。此番過程也顯見若主管機關能積極處理,對違法廣告及療程是能有實質管理成效。
台灣女人連線再次提醒女性朋友,身體隨著時間及生理進程的改變是正常且自然的,別用自己的身體嘗試未經臨床驗證的療程,以免造成嚴重傷害。
+ read more
2019.01.16
非二元性別者的醫療困境
一篇發表於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的觀點「非二元性別者:覺醒、可見度與健康落差」,揭露了那些被認為屬於第三性別、或不具有性別的人群在醫療保健上所受的差別待遇,指出高達19%的非二元性別患者曾因性別認同而被拒絕治療,而在2018年更有23%的人因害怕歧視而避免尋求醫療協助。
研究者Liszewski
博士指出「發現確實有很多醫療專業人士,對於非二元性別的患者存有許多不理解與猶豫」。
此外,在會影響健康的條件上,非二元性別的患者也面臨更高的風險,包含較高的心理壓力、家庭暴力與貧困和失業率,Liszewski
認為諸多不利條件再加上醫療歧視將會使這些難題更加複雜,而造成該種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醫療文獻並未隨著社會與時俱進,因此Liszewski
也呼籲醫療相關人員嘗試更了解非二元性別的患者,並意識到必須提供相等質量的醫療服務給這群人。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1.04)
+ read more
2019.01.15
小臀女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臀部肉少的女性也可能會易患糖尿病和心臟病。
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增加體重對健康是危險的,不過新的研究則再次強調脂肪分佈對健康的影響比體重更大。
在臀部積聚脂肪比在腹部或器官周圍積聚脂肪來得安全。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有些女性天生就不容易在臀部累積脂肪,這使他們面臨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因為當他們真的增加脂肪時,這些脂肪更有可能在血液中循環、聚集在腹部或器官周圍。
研究作者Lotta博士表示,臀部脂肪較少的人患糖尿病或心臟病的風險較高,這可能違反一些人的直覺。而我們認為由於遺傳因素讓有些女性不容易在臀部儲存多餘的熱量。這意味著具有這種基因組成的個體優先將多餘的脂肪儲存在肝臟、肌肉或胰臟中,或者以循環脂肪和糖的形式儲存在血液中,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導致更高的疾病風險。
研究團隊正在努力了解研究發現的一些基因是否適合用於未來藥物開發,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團隊分析了超過636,607名女性的遺傳特徵。他們辨識了202種遺傳變異,這些變異使人們容易有較高的腰臀比
– 即瘦臀寬腹的「蘋果形」體型。
他們找到兩組特定的遺傳變異 -
一種降低臀部周圍的脂肪,另一種增加腰部和腹部周圍的脂肪。這兩組遺傳變異都與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有關。並且降低臀部脂肪累積的基因本身就會增加疾病風險,並不受增加腹部周圍脂肪的機制影響。
該團隊還使用X射線掃描以詳細評估18,000人的脂肪分佈,這些掃描可以將身體脂肪與肌肉、骨骼區分開來。
研究作者Langenberg博士補充說,並非所有的「蘋果形」體型都是一樣的。專注於測量腰圍以評估風險而忽視了這一指標未能充分考量體型的影響,而有可能忽略掉可能患上心血管和代謝疾病的人。
在臀部周圍累積脂肪是一種代謝更安全的脂肪儲存方式,而那些沒有這種遺傳傾向的人會大大受益於生活方式的改善,例如限制卡路里攝取量或增加他們的身體活動。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18.12.21)
* Lotta LA, Wittemans LBL, Zuber V, et al.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Related to Gluteofemoral vs Abdominal Fat Distribu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Coronary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_JAMA_. 2018;320(24):2553–2563.
+ read more
2019.01.14
睾丸冷卻套?促進男性生育力有譜了!
最近科學家發明了「睾丸冷卻套」,以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
台晚女人健康網曾報導,不斷有研究指出世界各地男性的精子數量正在急劇下降,生活在西方國家男性的精子數量比40年前減少了近60%。而生育率下降被認為是由於不健康的現代生活方式,包括吸菸、不良飲食習慣、肥胖、接觸塑料和不活動。
波蘭製造商Cooltec表示,精子生成障礙最常與睾丸溫度升高有關,過熱睾丸的精子質量會下降,睾丸必須比男性體溫低一到兩度才能達到最佳精子產量。而該公司聲稱冷卻睾丸可以在數週內增加精子數量,並表示「睾丸冷卻裝置」CoolMen可以治療精索靜脈曲張,這是陰囊內的一種靜脈曲張,會引起不孕症。
睾丸冷卻裝置CoolMen連接在皮帶上,每天應佩戴12-16小時長達一個月,可提高男性的精子數量,其費用約為240英鎊(新台幣8500元)。若與佩戴者的智能手機相連可即時監測溫度,醫生可以使用這些數據找出男性難以生育的可能原因,並指出其他合適的生育治療方法。目前此商品正在進行醫學測試。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1.04)
+ read more
2019.01.11
肥胖是疾病嗎?
肥胖是健康風險因子還是疾病一直沒有定論,最近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表示因為引起肥胖的因素主要是遺傳、健康資源不平等和社會文化,而非懶惰和貪吃,所以肥胖應被視為一種疾病。
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30)定義為疾病,此後美國醫學會(AMA)及世界肥胖聯盟(WOF)也分別於2013及2017年表態肥胖是疾病。最近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也加入了陣營。
肥胖是疾病的論點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認為,將肥胖視為疾病能減少肥胖者的羞恥感,這種羞恥源於人們普遍認為肥胖只是過度飲食或運動量過少的結果。但其實肥胖更多是受到遺傳、健康資源分配及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減少肥胖者的羞恥感有助於讓肥胖者獲得需要的專業照護。
強調肥胖不是由個人暴飲暴食或懶惰所致,能讓社會瞭解一個人其實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體重,從而意識到我們身處的環境其實對體重有相當大的影響。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Goddard教授認為,對飲食有真正有影響的是政府而非個人,因為政府可以透過規範、課稅來控制人們是否負擔得起或是否容易取得某些食品或食物,政府也可以透過確保社區有完善的設施和透過立法和公共衛生政策來促進身體活動。
部分醫師認為肥胖符合某些疾病的醫學標準,例如損害身體功能,過量的脂肪會使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肥胖是健康風險因子的論點
反對肥胖是疾病的專家或團體表示,肥胖沒有相關的特定症狀,並且肥胖其實更像是增加疾病風險的因子而非疾病本身。
宣稱肥胖是疾病是一種「醫療化」,可能導致人們更多地依賴昂貴的藥物和手術,而不是改變生活方式。有些人可能會被過度治療,只因為他們的BMI超標,即使他們是健康的。
由於臨床上使用BMI值來評估一個人是否肥胖有其侷限性,目前仍不清楚將肥胖視為疾病而非某種狀態或失能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支持肥胖是一種疾病是希望讓人們對肥胖原因有更完整的認識,從而降低肥胖者尋求協助的心理壓力,以期有效降低肥胖盛行率。然而,把肥胖視為疾病亦是一種污名化,反而增加心理壓力。到底將肥胖視為疾病的策略能否降低肥胖盛行率及如何拿捏以避免過度醫療化,還需要時間來嘗試及反省。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1.03)、New York Times(2013.06.18)
+ read more
2019.01.10
乳癌化療可能使癌症擴散?!
最近研究發現,治療乳癌的化療可能導致癌症擴散。
常用的化療藥物「紫杉醇」和「阿黴素」會導致乳癌釋放出某種蛋白質,然後在血液中循環,直到這些蛋白質抵達肺部,從而引發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病。科學家在實驗室阻斷這種蛋白質時,癌症並未擴散,他們希望其發現有助於提高化療效果。
醫師在手術前經常給乳癌患者化療、電療或荷爾蒙療法以縮小腫瘤,使其更容易去除,並且有助於保存健康的乳房組織。這種事先處置的療法稱為「新輔助療法(neoadjuvant
therapy)」。
在某些情況下,化療甚至可以完全根除腫瘤,可能讓患者終生無癌。但化療並不總能縮小腫瘤。如果癌症的發展抵抗新輔助治療,癌症更有可能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肺、骨骼、肝臟和大腦是最常受影響的區域。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乳癌病例的癌症因此擴散。
化療讓癌細胞釋出致癌蛋白質「ANNEXIN-A6」
研究透過實驗性腫瘤模型,發現化療常用名為「汰癌勝Taxol」的紫杉醇和名為「艾黴素Adriamycin」的阿黴素導會致乳癌釋放出含有「annexin-A6」蛋白質的的外泌體(exosomes)」。
從未被化療的癌症的外泌體是不含「annexin-A6」蛋白質的。
研究作者Keklikoglou教授表示,似乎化療顯著增強了「annexin-A6」蛋白質進入外泌體。而外泌體一旦從腫瘤中釋放出來,就會在血液中循環,直到它們抵達肺部。接著外泌體會放出「annexin-A6」蛋白質,刺激肺細胞釋放另一個蛋白質「CCL2」,這會吸引抵抗特定感染並協助其他細胞移除壞死組織的免疫單核細胞(monocytes)。過去研究顯示這種單核細胞會促進肺部癌細胞的生長。
簡而言之,研究已經確定了化療與乳癌轉移之間的新關聯。並且發現當中和了annexin-A6或阻斷單核細胞時,實驗性乳癌不再擴散到肺部。研究希望這將提高新輔助治療的有效性。
De
Palma教授說,目前已開發出各種用於臨床上的單核細胞抑製劑,因此可與新輔助化療聯合檢測,以降低由外泌體作為中介的不良副作用。
研究提醒,儘管結果令人擔憂,但不要太快下結論。作者強調他們的研究結果不應該阻止人們在需要時接受新輔助化療。正如多項臨床試驗所示,新輔助化療對於許多侵襲性乳癌仍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治療方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2.3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