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冰島將是第一個禁止割包皮的歐洲國家
2018.02.27
冰島將是第一個禁止割包皮的歐洲國家
如果國會通過,冰島將是第一個禁止割包皮的歐洲國家 今年2月初冰島進步黨國會議員Silja Dögg Gunnarsdóttir提出一個法律草案,將對任何犯有「割除兒童部分或全部性器官」的人判處六年徒刑。他認為這種做法是侵犯了兒童的權利。   他說:「我們談論的是兒童權利,而不是關於信仰自由。每個人都有權信仰他們想要的東西,但兒童的權利高於信仰的權利。」   該項法案說割包皮「涉及對兒童身體的永久性干預,可能導致嚴重的疼痛。」   冰島於2005年通過了一項禁止切割女性生殖器官的法律,此舉的支持者將其與該法相比較。   據估計,冰島約有250名猶太公民和約1,500名穆斯林公民。   如果通過了一讀,法律草案將進入委員會階段,然後才能生效。   宗教團體怎麼說? 然而,猶太人和回教領導人稱該法案是對宗教自由的攻擊。   北歐猶太社區發表聲明譴責這是禁止了信仰 「最核心的儀式」,是在攻擊猶太教。   猶太競選團體Milah UK表示,與女性生殖器殘割的比較是不合理的,因為男性包皮環切對兒童沒有公認的長期負面影響。   冰島回教文化中心的Imam Ahmad Seddeeq也批評了此舉:「這是......我們信仰的一部分,這是...違反了宗教自由」。   主教Agnes M.Sigurðardóttir警告說,猶太人和穆斯林人在冰島可能會感到「不受歡迎」。她說:「如果這項法案成為法律,那麼出現的危險就是猶太教和回教教會成為犯罪的宗教。我們必須避免所有這種形式的極端主義。」   割包皮安全嗎? 雖然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醫療程序,但割包皮並非完全無風險。   醫生可能會建議,如果男性或男孩的包皮異常地緊(稱為包莖),或患有包皮和陰莖反覆感染(稱為龜頭炎),則有需要割包皮。   有一些研究顯示,接受割包皮的男性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較低。   目前還不清楚割包皮是否還可以降低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但研究指出,它可能會降低由HPV病毒家族引起的生殖器疣的可能性。   手術的主要風險是出血和感染。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網站稱,在英國,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在10 分之 1到50 分之1之間,但這個數字是對年齡較大男孩和男人的統計,而不是受冰島禁令影響最大的新生兒。   他山之石? 割包皮在整個歐洲是合法的,儘管這種手術變得越來越具爭議性。   2012年,德國法院在對一名四歲穆斯林男孩進行割包皮導致併發症後,於2012年通過了一項當地禁令,法官稱該機構“永久且無可挽回地改變了”身體。然而,德國政府在同年晚些時候澄清,如果該行為是由經過培訓的從業人員執行的,則該行為是合法的。   第二年,歐洲委員會建議各國在採取包皮環切手術時採取措施確保良好的醫療和衛生習慣。.   而在2016年的英國,法院裁定穆斯林父親在母親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能讓他的兒子割包皮。   編譯來源:BBC News(2018.02.19)        
+ read more
「心碎」真的是一種心病!
2018.02.26
「心碎」真的是一種心病!
「心碎」是一種疾病?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表示「心碎」確實是真實的症狀。   「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是一種「壓力性心肌病變(stress cardiomyopathy)」,肇因於失去所愛、經濟窘困等創傷經驗引起的情緒或身體上的壓力。此疾病的症狀與心臟疾病相似,如胸痛、呼吸急促等,這些症狀多為短暫出現,但隨著年齡越大,心臟衰竭發生的頻率與嚴重程度越高,因此未來「心碎症後群」仍可能再次發生。   這種症狀於1991年在日本首次報導,因為病發時,心臟的形狀很像日本人捕章魚的籠子,所以當時稱之為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TTC)。自那以後,世界各地都有更多的病例報導。TTC在美國所有住院治療中的診斷率約為0.02%,有可能由於缺乏意識可能導致診斷不足。根據2010年的臨床回顧,超過90%的報告病例年齡在58到75歲之間。   華盛頓大學心臟學博士Zachary Goldberger指出,「心碎症後群」較常發生在中年婦女身上,他們多經歷過失去所愛、經濟困難等容易增加情緒及身體壓力的事件。此外,發生「心碎症後群」的人女多於男。   編譯來源:13wmaz(2018.02.11)、UW Medicine(2018.02.09)      
+ read more
卵巢癌,來自爸爸?!
2018.02.23
卵巢癌,來自爸爸?!
一般人認為卵巢癌如果來自遺傳應該是來自母親,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父親的一種基因突變,也會遺傳給女兒,增加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   過去的研究觀察到,卵巢癌患者的姐妹似乎比他們的母親容易罹患癌症。這一事實引導研究人員進一步想要了解父親的遺傳基因是否為增加女兒罹患卵巢癌的原因。而因為父親傳給女兒的X染色體是來自祖母,因此,這個研究檢視家族性卵巢癌資料庫中成對的孫女和祖母的資料。   比較罹患卵巢癌186個案例中,研究發現,「與母親遺傳之基因有關」及「與祖母遺傳下來之基因有關」的案例,後者與早發性卵巢癌的相關性較高。研究還檢視了這些卵巢癌患者的X染色體,發現了過去未曾發現的基因突變與卵巢癌風險增加有關,並且與此基因突變有關的卵巢癌患者,罹患癌症的年齡比平均罹癌年齡早6年。此外,研究還發現有此突變基因的男性家族成員,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不過,研究團隊表示,還需要更多研究確定此突變基因的功能。   研究作者Kevin H. Eng表示,由於父親的染色體決並了後代的性別,他的女兒們攜帶著來自父親相同的X染色體基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家庭中有多位女性罹患卵巢癌的現象;因此,家族中有3位卵巢癌患者較可能是遺傳了父親(祖母)X染色體突變而非母親BRCA基因突變。   Eng和他的同事認為,許多看似偶發性卵巢癌的病例實際上可能是遺傳的。鑑定與此癌症有關的基因將有助於改善卵巢癌篩查。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2.16)      
+ read more
尊重孕產婦 從說話開始!
2018.02.22
尊重孕產婦 從說話開始!
英國專家最近針對第一線接生的助產師制訂了一份「醫療溝通」用語清單,這是為了建立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感到被尊重、有自信做決定的文化。英國皇家婦產科學表示,將在學會的指引中遵循這份清單的原則。   作者表示,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新的建議只是「建議」,並不是NHS公告的指引,而且過度強調政治正確的結果。但是,證據顯示正向的溝通可以改善懷孕過程、降低剖腹產率。   協助生產的醫事人員被要求用「你做得很好」來鼓勵正努力生小孩的婦女,而不是過去慣用的「好女孩」一詞。作者表示,為了尊重婦女的想法並增加她能做決定的能力,語言的使用方法很重要。缺乏意識的用語可能反應出潛藏的態度與偏見。若能建立尊重婦女想法與決定的環境,使用適當語詞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這份常用醫療用語的建議強調協助生產的人要避免打擊孕產婦或使用欠缺考慮的語言,例如「終止妊娠」或是用「失敗」來陳述醫療程序未如預期。除此之外,指引也要求醫療人員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陳述某些情況,而非用慣用的代稱,如:用「羊水破了」,而非用醫療詞彙「自發性羊膜囊破裂(SROM)」。指引也將引發焦慮的語言刪除,要求醫療人員避免使用,如「胎兒窘迫」、「巨嬰」等。其他建議包含:以「胎兒心跳的模式改變」替代「胎兒窘迫」、以「看看是否以鉗子幫忙把嬰兒生出來」替「試用鉗子」、當產婦在場時,不要稱呼「她」,而要稱呼「她的名字」。   皇家婦產科學會副總Edward Morris表示,醫療人員讓孕產婦感到能掌控懷孕及生產,並且對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有參與感是很重要的,因此皇家婦產科醫學會很歡迎這份指引並且會努力在學會的指引中遵循這些原則。Morris也強調健康專業人員積極關注對孕產婦的用語,因為這能顯著改善女性的生產經驗及產後健康。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最近一期的指引,也強調與孕產婦清楚溝通的重要性。   在台灣,醫療的文化基本上是不重視溝通的文化。這份「醫療溝通」用語清單雖然是針對英國助產士所製作,但台灣的產房裡,不論是醫師或護理師都應參考及應用這份指引的精神及其內容,讓台灣孕產婦面對的醫療環境更友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2.09)    
+ read more
藥物「試用權」帶來假希望和傷害!
2018.02.21
藥物「試用權」帶來假希望和傷害!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國情咨文演說表示支持共和黨推動的「試用權」(Right-to-try),即讓末期病患可以使用尚在人體臨床試驗中藥物。去年夏天,美國參議院已經通過該項法案,目前眾議院正面對龐大的此立法壓力,因為病人安全倡議團體包括「Public Citizen」等,將這法案稱之為「假希望法案」(False Hope Act), 將病患置於一個危險的、未知的道路上。   2016年4月台灣在沒有社會充分的討論及把關下,已悄悄地修正「人體試驗管理辦法第三條之一」給予特定病人「試用權」。亦即,准許醫師在進行細胞療法人體試驗時,可針對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且國內沒有可治療藥品或醫療技術的特定病人,另訂「附屬計畫」,替患者進行細胞治療。此計畫是由醫院或醫師提出,非由需求者提出,且完全沒有監測的機制,在給予「一絲希望」善意的出發點下,是否會衍生以「利益」為前提的道德風險,令人擔心。   什麼是「試用權」?它和既有的「恩慈療法」有何不同? 給民眾使用的藥物一定要完成人體臨床試驗,經政府的核准才可上市。通常藥物的臨床試驗分4期,在進行臨床試驗前,先有動物試驗,以後進行第一期測安全性;第二、三期測安全性及有效性;第四期為上市後以安全性為主的監測。   由於藥物審查的時間冗長,有些末期病患無法即時取得藥物,因此許多國家都有所謂的「恩慈療法」(passionate use),允許病患使用尚在第二、三期的臨床試驗藥物,保障其生存的可能。   為了保護病患,美國FDA必須在「恩慈療法」的原則下,核准每一個是試驗藥物的使用,包括有足夠的安全及有效性證據、藥物所可能產生的風險必須小於病患罹患該疾病可能產生的風險;同時,也確保病患的知情同意權--包括監視與通報嚴藥物不良事件。   試用權是讓末期病患可以自費使用甫通過第一期臨床試驗藥物而不受FDA嚴格的監督。因為第一期是安全性的試驗,通常人體試驗人數很少(10─80人),而且多為健康的人(少為特定疾病的人)。基本上其安全性尚未完全確立,且其藥效也僅止於動物試驗。   因此,正確地來說,這並不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概念。死馬當活馬醫的「醫」基本上是一個安全、有效的,而不是一個試驗性的醫療行為。   試用權的支持者認為這是人道主義行為,沒有其他希望的人值得採取甚至是有風險的治療方法,且不應有太多的官僚介入。但是,新藥可能具有導致痛苦和痛苦增加,死亡加速或死亡延長的毒性,而且生活品質不會提高。我們沒有理由讓無數的病患置於可能很小的益處,但巨大的風險中,且沒有適當的安全保護機制。即使患有嚴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也應該免受不必要的風險。   在美國,早在2007年哥倫比亞上訴法院就已經駁回這樣的訴求,他們認為:病患沒有權利使用一個可能有毒而且沒有被證實有益的藥物。   擁護該法案的人認為,FDA阻止了數千計的嚴重疾病病患使用有奇效療法的機會。但這是錯誤說法,事實上,送審恩慈療法的藥物中,有超過99%的藥物被核准,而且在某些緊急的狀態下,審查時間可縮短至2-3天。真正阻礙病患使用藥物的是藥廠,他們擔心嚴重不良反應的監測會影響正在研究的藥物的進行,進而影響投資者的意願,常使用各種正當/合法的理由排除病患進入恩慈療法,而使得他們無法使用這些試驗藥物。有證據顯示,製藥公司比FDA拒絕更多的醫生應用申請。   依據2017年美國政府責信辦公室(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的報告, FDA已經採取了簡化藥物審查機制,並促進病患使用實驗藥物的可近性。如果國會能夠立法進一步改善,而不是削弱藥物審查機制,病患能獲得更加完善的服務提供。     編譯來源:STAT(2018.01.16)    
+ read more
哪些女性容易中風?
2018.02.14
哪些女性容易中風?
一般認為的中風風險包括:高齡、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最近美國心臟學會於期刊Stroke中發表女性中風特有的風險。這是響應每年2月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行動的一環。   研究作者Kathryn Rexrode強調此份研究的重要性,她指出隨著女性年齡增加,中風往往是女性最先經驗到的心血管疾病,而非心臟病。研究指出,會增加女性中風風險的特殊因子包括: * 初經年齡在10歲以前 * 45歲以前進入更年期 * 脫氫異雄固酮(DHEA)DHEA是雌激素及睪丸素的前驅物 * 有使用口服荷爾蒙或是複合式口服避孕藥 * 有妊娠併發症的女性,如妊娠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壓   只含黃體素(progestogen)的避孕藥及雌激素貼片(transdermal estrogen) 尚待進一步確認是否為風險因子。   研究也提到變性者的中風風險。變性者通常會被使用雌激素、抗雄激素或混和這兩種化學物質的藥物,這些藥物有可能增加中風風險,但目前對於藥物的影響仍所知有限。   不過,女性如果有上述的風險因子,不要驚慌,因為發生中風的女性仍然只佔小部份。最重要的是意識到自己是屬於中風風險較高的人,定期追蹤健康狀態、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降低高血壓及潛在的中風風險。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2.09)、Stroke AHA(2018)        
+ read more